Workflow
新能源车
icon
搜索文档
欧盟发展新能源车却对华征收反补贴税 商务部:希望欧方不将关税武器化 消除市场壁垒
第一财经· 2025-09-18 09:09
近日,大众集团宣布将推出2万欧元的小型电动汽车。2025年慕尼黑车展上,宝马、奔驰、雷诺等多家 欧盟车企也发布了新能源战略和概念车。 何亚东称,首先,中方祝贺欧盟车企即将推出2万欧元低价小型电动车,这符合市场的选择和消费者的 期盼。欧盟消费者需要种类更多样、性能更先进、价格更优惠的产品。中国电动汽车推动了行业电动 化、智能化转型,欧盟车企完全有能力适应市场竞争,参与行业变革。 其次,科技创新、全产业链合作带来的超高性价比,正是推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同时,也 是中国电动汽车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根本原因,更是助推包括欧盟在内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动力。 再次,欧方不能一手高举气变大旗,一手又挥舞保护主义大棒。保护主义没有出路。欧方仅因为中国电 动车高性价比,就毫无根据地给中国车企贴上"补贴"标签,并以莫须有的"损害威胁"名头滥用反补贴措 施,实质是设置市场壁垒,干预自由竞争。实践证明,保护主义挡不住市场的强大力量,更拦不住欧盟 消费者的理性选择。 最后,何亚东称:"合作才是正道,我们欢迎欧企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更愿意推动电动车领域合作。大 众和小鹏,斯特兰蒂斯和零跑等合作,正在激发欧盟市场的创新活力,中国电池也为 ...
刘晓曙解读“反内卷”:本质是打破零和博弈,推动高质量价值创造
新浪财经· 2025-09-18 06:50
专题:《金融新启航》丨反内卷进行时 当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反内卷"已从社会热议的高频词成为关乎经济全局的战略议题。 历经多年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在传统动能趋缓与新兴动能培育的衔接期,部分行业出现供需错配与无序 竞争,"内卷"现象不仅制约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更成为高质量发展路上的重要挑战。本期《金融新 启航·反内卷进行时》对话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就本轮"反内卷"新趋势、银行业"内卷"应对 之策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刘晓曙认为,其与2015年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核心的供给侧改革1.0相比,呈现出三大新趋势特征:目 标升级、治理对象扩展、政策工具演变。"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但当竞争不再创造社会增量价值, 便异化为'内卷'。"刘晓曙明确指出,反内卷的本质并非反对竞争,而是通过重构市场规则与竞争范 式,打破"存量争夺"的零和博弈,推动行业从"低水平重复竞争"转向"高质量价值创造",实现社会总福 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谈及反内卷的长期治理,刘晓曙强调,核心在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 府"的协同发力。良好的市场秩序无法自发形成,需政府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扫清障碍、创造条件 ...
暴涨!最新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8 01:37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大涨超过4% 创近四年新高 恒生指数收涨1.78% 逼近27000点关口 创四年多新高 [1] - 科技股全线上涨 商汤和百度均涨超15% 阿里巴巴涨5.28% 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 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 [1] - 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持续创阶段新高 引发市场热议 [1] 驱动因素分析 - 外部环境扰动降低 中美经贸谈判进展顺利 地缘政治风险降低 带动港股风险偏好提升 [5]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被市场定价 美元货币宽松预期支撑港股流动性环境 [5] - AI进展加速 互联网龙头公司中期报告显示AI业务加速 自研算力芯片崭露头角 刺激股价修复 [5] - 港股估值处于全球重要市场指数"洼地" 具备投资性价比 [6] - 美联储降息有望推动资金回流 吸引海外资金注入港股市场 [6] - 互联网电商中报业绩亮眼 国内AI投资形成良性循环 [6] - 港股聚集稀缺资产 包括互联网龙头 创新药企和回流中概股 因质量和成长性高具备配置价值 [7] - 港股上市制度升级 推出"科企专线" 为生物科技和硬科技公司提供上市指导 [7] 降息周期影响 - 美联储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标志新一轮宽松周期起点 [9] - 港股对全球流动性高度敏感 能较A股更先获得资金流入 [10] - 美联储降息可能带来美元走弱 放大港股上市公司以港币计价的盈利 提升资产吸引力 [10] - 中国资产重估背景下 全球资金面临再平衡需求 资金流向新兴市场意愿增强 [10] - 历次降息后12个月内 恒生指数均实现上涨 涨幅均值为31.7% [10] - 预防式降息对各类大类资产更为利好 [10] - 港股对外部流动性敏感度高于A股 科技板块有望表现更高弹性 [11] 投资机会与板块 - 港股估值仍有一定吸引力 科技 医药 新消费等热门资产依然不贵 [2][13] - 港股上市公司结构在分红稳定回报和新消费 AI科技 创新药等结构性机会主线相对更具优势 [13] - 南向资金不断涌入 因国内过剩流动性缺乏好的资产 [13] - 关注成长板块中盈利改善和对流动性敏感的行业 如互联网 科技硬件 新能源车和创新药 [13][14] - 恒生科技指数综合估值水平明显低于A股 日股 美股和欧洲股市 [14] - 创新药产业链 新能源 汽车以及TMT中算力以外的互联网等细分方向值得关注 [14] - 历次降息12个月内 半导体 汽车及零部件 制药和生物技术 生产技术设备等高端科技制造行业表现亮眼 [14] - 科技成长赛道代表弹性机会 消费板块可作为长线资金搏反转机会的选择 [14]
多重利好刺激港股全线大涨!后市怎么走?多家基金火线解读
天天基金网· 2025-09-18 01:2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涨1.78%至26908.39点,逼近27000点关口,创四年多新高 [3] - 恒生科技指数大涨4.22%至6334.24点,创近四年新高 [3][4] - 科技股全线上涨,商汤、百度涨超15%,阿里巴巴涨5.28%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 [3] 行业与板块表现 - 香港半导体板块涨5.06%,电气板块涨4.87%,可选消费板块涨4.41% [4] - 蓝宝石指数涨7.45%,在线教育指数涨6.66%,电力设备指数涨6.56% [4] - 港股ETF中,XL二南方恒科报7.090,XL二南策略报64.440 [4] 驱动因素分析 - 中美经贸谈判顺利降低地缘政治风险,提升风险偏好 [7] - 美联储9月降息25基点概率高,宽松预期支撑港股流动性 [7][8] - 互联网公司AI业务加速,自研算力芯片进展打消市场担忧 [7][8] - 港股估值处于全球重要市场"洼地",具备投资性价比 [8] - 港股聚集稀缺资产如互联网龙头、创新药企及回流中概股 [8] 降息周期影响 - 美联储降息标志新一轮宽松周期起点,历史降息后12个月内恒生指数涨幅均值31.7% [11][12] - 港股对全球流动性高度敏感,降息后或先于A股获得资金流入 [12] - 美元走弱放大港股盈利吸引力,资金再平衡利好新兴市场 [12] - 预防式降息对大类资产利好,港股科技板块弹性更高 [12][13] 投资机会与板块 - 科技、医药、新消费等热门资产估值仍具吸引力 [15][16] - 关注互联网、科技硬件、新能源车、创新药等盈利改善行业 [16] - 创新药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及TMT细分方向(如互联网)为港股特色优势 [16] - 半导体、汽车零部件、制药与生物技术等高端科技制造行业历史表现亮眼 [16]
外资如何看待本轮中国牛市?
佩妮Penny的世界· 2025-09-18 01:21
(在过去几周,大摩的宏观研究团队在欧洲的论坛和美国路演回来,密切接触了一线欧美基金,以下是他们分享的主要观点) 欧洲的长线资金仍在观望,美国的投资者更积极。 其中,量化和宏观对冲基金对A股更感兴趣,传统基本面主导的基金对港股和中概更感兴趣。 但是总体还在 萌芽期 ,兴趣和水温一般,不是特别兴奋。 大家好呀,我是佩妮。 最近A股美股账户都叒新高了!好Happy ~ 去年和今年其实收益都还不错,二级就是这样,要扛, 闪电来的时候你得在场。 怕高都是苦命人,我目前是 7 成仓位左右,为了保留利润所以要好好学习研究哈哈哈。 最近仔细学习了大摩和高盛最新的宏观策略分享,尤其是关于外资如何看待中国市场的观点。 把我个人觉得有收获的地方分享给大家~一起学习) 一. 外资目前如何看待中国市场? 外资也发现了从去年924开始中国市场表现比较优异,但是目前还是中性配置,没有错过一定不行。 对冲基金现在更强调选股,而不是指数层级的配置。更对是一些和通缩/消费关联度不高,有成长性比如 出海,AI,创新药 的行业等等。但是 这些比较难吸引大规模长线资金。 反内卷政策,欧洲投资者普遍认为,只靠减供给不够,需要从需求侧发力,比如社保,服务 ...
美股异动 | 新能源车股多数走高 Lucid Group(LCID.US)涨超8%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5:57
周三,新能源车股多数走高,截至发稿,Lucid Group(LCID.US)涨超8%,蔚来(NIO.US)涨超3%,理想 汽车(LI.US)涨超2%,小鹏汽车(XPEV.US)涨0.89%;特斯拉(TSLA.US)跌0.7%。 ...
锂电,双重利好!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场内价格涨超2%,180GW目标+“60天账期”落地
新浪财经· 2025-09-17 05:31
市场表现 - 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场内价格单日涨幅超过2% [1] - 权重股均胜电子和银轮股份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10%) [1] - 宁德时代和尚太科技涨幅超过7% 孚能科技和盟固利涨幅超过6% 赣锋锂业涨幅超过5% 三花智控和天奈科技涨幅超过4% 比亚迪涨幅3.9% [1] - 固态电池成为当天市场热点 但锂电产业链整体受到两大利好因素推动 [1] 储能政策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要求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0GW以上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量为94.91GW 未来两年半需新增超过85GW装机容量 [2] - 政策明确推动容量电价机制和容量补偿机制 承认储能设施的容量支撑价值 [2] - 新机制有望显著改善储能商业模式 提升项目投资回报率 [2] 产业链优化 - 中汽协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 针对供应链账期问题 [3] - 17家主要车企包括一汽 东风 长安 上汽 广汽 北汽 奇瑞 江汽 比亚迪 吉利 长城 赛力斯 蔚来 理想 小鹏 零跑和小米均已表态落实支付倡议 [3] - 动力电池排产进入旺季上行阶段 宁德时代2025年全年排产达到750GWh 超出市场预期 [3] - 新能源车板块当前估值28.6倍(截至2025/9/12) 较2020年以来均值低45% 处于历史估值低位 [3] ETF产品信息 - 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 专注锂电产业链投资 [4] - 成份股包含50只A股新能源车产业链上中下游龙头企业 [4] - 前十大成份股(截至2025/9/12)为宁德时代 汇川技术 比亚迪 亿纬锂能 三花智控 华友钴业 长安汽车 先导智能 赣锋锂业和国轩高科 [4] - 产品提供场外联接基金:A类份额代码010805 C类份额代码010806 [4]
港股科技冲击9连阳!港股科技ETF(513020)盘中涨超2%,近10日净流入超2.6亿元,机构:港股具备走强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9-17 03:24
招商证券指出,9月以来港股市场表现强势,主要由内外部流动性改善驱动。美国就业数据弱于预期、 通胀温和,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下行;港币汇率趋稳,HIBOR利率回 落;中报业绩期结束,互联网龙头担忧暂缓。结构上建议关注科技行业,短期利空出尽叠加AI叙事驱 动,关注港股科技板块。中期看,美联储若开启降息周期,中国香港地区作为离岸市场将受益于美元流 动性宽松环境。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的是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港 股通范围内上市的科技行业公司中精选不超过50家优质企业作为成分股。重点覆盖【互联网+生物医药 +新能源车】等多个细分领域,旨在综合反映港股市场核心科技企业的整体表现。这些企业不仅在本土 市场占据优势,还在海外市场有较强的拓展能力。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A(015739),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 ETF发起联接C(015740)。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 ...
平安证券(香港)港股晨报-20250917
平安证券(香港)· 2025-09-17 01:5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报23831点 下跌145点或0.61% 国指收报9656点 下跌47点或0.49% 大市成交827.99亿港元[1] - 港股通净流入资金4.84亿港元 其中沪港通净流入2.83亿港元 深港通净流入2.01亿港元[1] - 板块表现分化 本地地产、软件、5G概念板块跌幅靠前 黄金股逆市走强[1] - 另一交易日恒生指数跌0.03%报26438.51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0.56% 恒生国企指数涨0.02% 大市成交2940.69亿港元[5] - 南向资金净卖出31.89亿港元 科网股延续升势 携程集团涨超4% 美团反弹3%[5] 美股及全球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收跌 道指跌125.18点或0.27%报45758.27点 纳指跌14.79点或0.07%报22333.96点 标普500指数跌8.49点或0.13%报6606.79点[2] - 市场关注美联储利率会议 联邦基金合约反映降息25个基点概率达100%[2] - 中概股普涨 万得中概股指数上涨1.65%[2] - 美元接近2025年低点 欧元兑美元创四年新高[11] - 日本8月出口按年下降0.1% 连续四个月下跌 韩国8月出口价格指数按月升0.7%[1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国产AI算力及产业链有望爆发[3] -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鼓励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9] - 香港财政司司长表示恒指较去年上涨18% 今年前8个月香港新股集资约160亿美元[9] - 香港旅游业议会预计十一黄金周将有150万内地旅客访港[11] - 全球创新指数香港排名升至第15位 港府称全力推动香港成国际创科中心[11] 投资机会与配置建议 - 建议关注人工智能及应用、半导体、工业软件等新质生产力科技板块[3] - 关注受益于美联储降息预期且中报业绩较好的上游有色金属板块[3] - 关注受益于"人工智能+"赋能的科网板块及各行业龙头公司[3] - 关注仍属较低估值和较高股息的各细分行业央国企龙头公司[3] - 建议关注旅游业平台性公司和航空公司 如携程集团-S(9961HK)、中国南方航空(1055HK)[9] 重点公司表现与信息 - 中联重科(1157HK)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248.5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1.30% 利润27.5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20.69%[10] - 腾讯(00700HK)回购85.3万股 涉资5.5亿元 发行90亿元人民币票据[12] - 阿里巴巴(09988HK)完成发行约32亿美元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12] - 理想汽车(02015HK)计划发布i6五座纯电SUV[12] - 禾賽(02525HK)超额配股权悉数行使 额外净筹6亿元[12] 新股与次新股动态 - 奇瑞汽车(9973)招股价27.75-30.75港元 预计2025年9月25日上市[13] - 不同集团(6090)招股价62.01-71.2港元 预计2025年9月23日上市[13] - 劲方医药-B(2595)招股价20.39港元 预计2025年9月19日上市[13] - 健康160(2656)招股价11.89-14.56港元 公开发售超购750倍[13] - 禾賽-W(2525HK)上市首日涨幅达10%[15]
深夜:突发7个重磅消息,明天周三大概率会这么走!
搜狐财经· 2025-09-16 15:10
市场情绪与预期 - 美股三大指数呈现平盘状态 个股表现分化 市场氛围谨慎 主要源于对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 [1] - 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宣布降息至少25个基点 但通胀未回到2%以内 就业疲软 导致谨慎情绪持续 [1] - A股市场同样谨慎 尽管利好频出 但指数未突破3900点 深指筹码减持 担忧情绪存在 [3] - 若无重大利好推动 A股可能以震荡为主 因美联储降息决议临近 谨慎情绪加剧 [3] - 居民存款增速约为9.8% 虽放缓但仍高于整体货币供应增速 非银行存款增长上升 暗示存款可能转向股市等投资渠道 [9] 行业与公司动态 - 宇树科技与国网杭州供电签署"电力+具身智能"框架合作协议 围绕平台搭建、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和人才培养开展协作 推动人工智能+能源电力融合发展 [5] - 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聚焦"智能化"和"全球化"双引擎建设 腾讯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海外布局领先国内云厂商 完成产品功能升级 适配全球技术生态 [6] - 宁德时代推出首款获新国标认证的钠离子电池 能量密度稍逊于锂电池 但低温性能、碳排放及安全性更具优势 成本比锂电池低30%-40% [9]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试验卫星 长征系列火箭完成第595次飞行任务 [10]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前十半导体设备厂商营收超640亿美元 同比增长约24% [10] 国际合作与谈判 - 中美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展开经贸谈判 就TikTok问题及中方关切深入探讨 达成初步共识 计划以合作方式解决TikTok相关问题 消除投资障碍 推动经贸合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