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资产配置日报:且行且看-20250925
华西证券· 2025-09-25 15:23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万得全A指数上涨0.17%,成交额达2.39万亿元,较前日放量446亿元[1] - 科创50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24%和1.58%,但全市场个股下跌数量达3875只,赚钱效应减弱[1] - 南向资金净流入110亿港元,阿里巴巴单日净流入46.32亿港元,中芯国际净流入9.59亿港元[4] 板块轮动与逻辑分析 - 半导体设备板块回落,Wind指数下跌1.43%,资金转向新能源、工业有色、AI和核聚变板块[2] - 印尼Grasberg铜矿停产导致2026年全球铜供给缺口扩大,沪铜单日上涨3.4%[2][8][9] - 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前商业化应用,储能受海外需求提振(美国2026年前抢装)[2] - AI算力基础设施(铜连接、服务器)和游戏板块受资金青睐[3] 债券市场动态 - 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1.25bp至1.80%,3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0.90bp至2.11%[5] - 债市空方借贷余额激增,10年国债借贷余额达1221亿元,30年国债达881亿元[6] - 理财子、保险等机构维持净赎回纯债基金,赎回规模处于一年内50%+分位数水平[7] 商品市场趋势 - 玻璃期货上涨3.1%,焦炭和氧化铝分别上涨2.0%和1.7%[8] - 贵金属资金流出64亿元(沪金占56亿元),有色金属流入近80亿元(沪铜独揽78亿元)[8] - 玻璃库存降至5935.5万重箱,为1月末以来新低,但终端需求仍疲弱[9] 政策与风险提示 - 建材新政强化供给收紧预期,但需求驱动不足[9] - 风险提示包括货币政策、流动性及财政政策的超预期调整[11]
芯源微高管汪明波拟减持不超2.7万股,占总股本0.0134%
新浪财经· 2025-09-25 11:25
减持主体情况 - 高级管理人员汪明波持有公司107,906股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535% [2] - 股份来源为其他方式取得 非控股股东、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 非直接持股5%以上股东 [2] - 过去12个月内曾于2024年9月30日减持21,605股 减持比例0.0108% 减持价格区间81.40-82.82元/股 [2] 减持计划详情 - 计划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27日至2026年1月26日 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 [3] - 拟减持数量不超过26,976股 不超过公司总股本0.0134% [3] - 若期间发生除权除息事项 减持股份数将相应调整 [3] 减持实施安排 - 减持计划自2025年10月12日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开始实施 [3] - 具体实施将根据市场情况、公司股价情况择机决定 [4] - 减持计划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4]
芯源微:股东汪明波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约2.7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0:59
公司高管减持计划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汪明波持有公司股份约11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535% [1] - 股份来源为其他方式取得 [1] - 计划自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约2.7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134% [1] 资本市场整体表现 - A股总市值突破116万亿元 [1] - 四大变革重塑中国资本市场新生态 [1] (注:根据注意事项要求,未包含风险提示、免责声明、评级规则等无关内容)
芯源微:高管拟减持不超过26976股
新浪财经· 2025-09-25 10:38
公司高管持股变动 - 高级管理人员汪明波持有公司107,900股 占公司总股本0.0535% [1] - 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6,976股 占公司总股本0.0134% [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27日至2026年1月26日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1]
盛美上海:9月2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9:42
公司动态 - 盛美上海第二届第二十三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9月24日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丹桂路999弄B2栋会议室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调整2025年度部分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等文件 [1] 行业动态 - A股总市值突破116万亿元 [1] - "9·24"事件一周年之际四大变革重塑中国资本市场新生态 [1]
半导体利好不断!诺安基金刘慧影:多重逻辑共振,行情持续性获强支撑
新浪基金· 2025-09-25 09:30
近日,半导体芯片产业链走势强劲。9月24日,半导体设备、材料方向更是全面爆发,成为市场关注的 焦点。 在近期驱动半导体板块走强的因素中,AI 存储需求爆发与设备环节利好频现成为核心主线,为板块上 涨注入强劲动力。 刘慧影表示,随着 AI Agent 等应用的快速发展,海量数据应运而生,存储由此成为算力落地的核心瓶 颈。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迫切需求精准覆盖了国内已实现突破的存储器制造领域,直接推动国内存储芯 片、存储设备企业业绩释放,成为板块近期上涨的关键核心动力。 与此同时,她表示,半导体设备环节已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一方面,国产设备交付取得重大突破, 彰显出国内半导体设备制造的硬实力;另一方面,政策层面持续加码,大基金三期首投锁定设备领域, 为设备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另外,她表示,在昇腾集群规划方面,华为明确提出"2026年底实现50万卡集群、远期布局百万卡机 柜"的目标,或打开算力天花板。依托Atlas 950/960超节点技术,该集群可支撑万亿级大模型训练需 求,这意味着中国 AI 模型迭代速度将大幅提升,国产算力或将向先进封装、集群设备倾斜,进一步拉 动半导体设备需求,为半导体产业发展拓展空间。 ...
研报掘金丨中邮证券:维持晶盛机电“买入”评级,碳化硅驱动新增长
格隆汇APP· 2025-09-25 07:51
技术突破与研发进展 - 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碳化硅单晶生长炉及8-12英寸长晶工艺 实现12英寸导电型碳化硅晶体生长技术突破 攻克温场不均和晶体开裂等核心难题 [1] - 创新晶体生长温场设计及气相原料分布工艺 持续迭代升级长晶工艺 [1] - 开发碳化硅长晶及加工全链条设备 包括研磨、切割、减薄、倒角、抛光、清洗及检测设备 [1] 产业链布局与客户生态 - 碳化硅设备客户覆盖行业头部企业 包括瀚天天成、东莞天域、芯联集成、士兰微 [1] - 紧抓碳化硅产业链向8英寸转移趋势 加强8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及6-8英寸减薄设备市场推广 [2] - 积极推进碳化硅氧化炉、激活炉及离子注入等设备的客户验证 市场工作进展顺利 [2] 业务发展与财务表现 - 半导体业务受益于行业持续发展及国产化进程加速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完成集成电路及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合同超37亿元(含税) [2] - 碳化硅设备技术工艺及成本优势构筑壁垒 强化公司在衬底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1] - 设备开发满足公司碳化硅衬底规模化产能建设需求 为量产奠定基础 [1][2]
微导纳米(688147):点评报告:发布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半导体设备发展信心
浙商证券· 2025-09-25 07:4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对应2025年9月24日收盘价PE为76倍、58倍、48倍 [5][9]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授予382.76万股限制性股票(占股本总额0.83%) 授予价格24.30元/股 覆盖420名核心人才(占2024年末员工总数28%) 深度绑定技术与管理团队 [1] - 业绩考核目标为2025-2027年净利率不低于10% 或半导体新签订单年化复合增长率不低于35% 彰显公司对半导体设备业务的信心 [2] - 预计2025-2028年期权成本摊销费用分别为902万元、4915万元、2176万元、753万元 虽短期影响净利润 但长期提升团队稳定性与经营价值 [2] 半导体设备业务 - ALD设备覆盖先进工艺:为国内领先ALD设备商 产品涵盖主流ALD薄膜材料及工艺 首台量产型High-k ALD设备突破28nm制程节点High-k栅氧层工艺 技术覆盖HKMG、柱状电容器、金属化薄膜沉积及高深宽比3D NAND/DRAM/TSV等工艺 应用场景包括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先进封装、化合物半导体和新型显示 [3] - CVD设备多领域突破:PECVD设备从高端材料(高温硬掩模已获批量订单)向通用材料(SiO₂、SiN、SiON、a-Si等)扩展 目标覆盖全温阈、全化学源、全应用场景 LPCVD设备已实现SiGe、poly-Si、doped a-Si工艺产业化并获重复订单 [4] 光伏设备业务 - 为国内光伏ALD设备龙头 首家将ALD技术规模化应用于光伏电池生产 技术覆盖TOPCon、XBC、钙钛矿等高效电池 已开发XBC整线解决方案 钙钛矿板式ALD设备进入产业化应用 受益于新技术迭代与行业反内卷趋势 [8] 新兴领域布局 - ALD技术拓展至柔性电子(卷对卷设备已产业化)、MEMS、催化及光学器件等领域 新能源领域正在研发批量式粉末ALD沉积设备及材料改性设备 旨在提升镀膜厚度控制、包覆率与均匀性 目前处于开发阶段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7.48亿元、30.95亿元、34.32亿元(同比增长1.8%、12.6%、10.9%)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8亿元、4.59亿元、5.46亿元(同比增长53.4%、31.9%、19.1%) 每股收益分别为0.75元、0.99元、1.19元 [9] - 毛利率预计维持在37%-40%区间 净利率从2024年8.4%提升至2027年15.9% ROE从2024年8.7%升至2027年13.5% [9] 市场表现与估值 - 截至报告日收盘价57.40元 总市值264.70亿元 总股本4.61亿股 [5] - 当前估值对应2025年PE 76倍 2026年PE 58倍 2027年PE 48倍 [9]
A股异动丨长川科技冲高回落跌4% 早盘股价一度逼近100元创历史新高
格隆汇APP· 2025-09-25 07:14
股价表现与交易异常 - 公司股价在9月25日开盘后一度冲至99.5元创历史新高 年内累计涨幅超过120% [1] - 股价随后快速回落 一度下跌4.07%至92.4元 [1] - 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 属于异常波动情况 [1] 股东减持情况 - 股东长川投资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1122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7796% [1] - 减持时间段为2025年8月25日至2025年9月24日 减持比例达到公司总股本1.00% [1] - 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成 减持股份总数未超过计划约定数量 [1]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 内外部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长川科技实控人方1个月套现7亿 两日20CM涨停趁机套现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06:48
减持计划实施情况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杭州长川投资管理合伙企业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完成减持计划 累计减持11,219,977股 占总股本比例1.7796% 未超过原计划11,220,000股上限 [1][2] - 减持实施时间为2025年8月25日至9月24日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4,186,700股(8月25-27日及9月24日) 通过大宗交易减持7,033,277股(9月23-24日) [2][4] 股东减持明细 - 集中竞价减持均价从50.94元/股至96.32元/股 其中8月27日减持1,723,300股均价59.59元/股 9月24日减持151,400股均价96.32元/股 [4] - 大宗交易减持均价分别为69.00元/股(9月23日减持2,296,477股)和80.00元/股(9月24日减持2,736,800股) [4] 减持金额与股价表现 - 长川投资累计套现7.15亿元 其中9月23-24日通过大宗交易套现3.92亿元 [2] - 公司股价在减持期间出现显著波动 9月23日及24日连续涨停 涨幅均为20% [2][4] - 因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 公司触发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4] 股东关系说明 - 杭州长川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为实际控制人赵轶之一致行动人 由赵轶之配偶徐昕控制的企业 [2] - 除已披露的减持计划外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股价异常波动期间无其他股票买卖行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