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化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利津:“链”出高端石化产业集群
中国经济网· 2025-06-03 13:55
项目进展 - 山东东营市利津县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10万吨/年ASA特种工程树脂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 [1] - 该项目总投资22亿元,是国内首套全产业链一体化高性能先进材料10万吨/年ASA树脂装置 [1] - 项目投产后将填补国内空白 [1] 产业转型 - 利津从石油炼化成功转型至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领域 [1] - 构建了9条产业链条,形成国内领先的炼化精细化学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高端石化产业集群 [1] 政府支持 - 利津县政府在资金、政策、土地等资源要素上给予支持 [1] - 提出高位推进"利华益+"模式,集中资源支持利华益集团发展 [1] - 利用利华益集团产业平台优势培育上游供应链企业和下游加工制造企业 [1] - 目标加速打造两千亿级化工新城 [1] 产业集群 - 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因利华益集团需求落户利津 [1] - 化工企业集群形成庞大工业气体需求市场 [1] - 东营益美得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醋酸丁酯和DOP增塑剂项目实现隔墙建厂 [2] - 原料通过管道运输,最短管线仅200多米,降低运输成本与时间成本 [2] 创新驱动 - 利津县高标准规划建设利华益集团高分子材料研究院 [2] - 与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 [2] - 建设"一院两站两所三中心",培育高分子材料前沿领域创新引领能力 [2] - 利津县以"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吸引高学历人才开展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 [2]
韩国芯片销量,创历史新高
半导体芯闻· 2025-06-03 10:39
韩国5月出口数据分析 核心观点 - 韩国5月整体出口呈现疲软态势 15个主要出口类别中有10个同比下降 前10大类别中有7个下降 半导体出口逆势增长但难以抵消其他领域下滑[1] - 对三大贸易伙伴(美国 中国 东盟)出口全面萎缩 仅对欧盟出口微增(基数效应导致)[1][2] - 结构性挑战包括电动汽车需求减弱 美国关税压力加剧 中国半导体自给率提升等因素[1][3] 行业表现 半导体行业 - 5月半导体出口同比激增21.2%达137.9亿美元 创历史第二高月度记录[1] - 增长驱动力来自AI数据中心对HBM芯片需求 以及对台湾越南等中间制造中心的出货量增加[1] 受冲击行业 - 钢铁出口下降12.4% 汽车出口下降4.4% 汽车零部件出口下降9.4%[2] - 石油产品出口暴跌20.9% 石化产品出口下降20.8%(受全球油价跌至四年低位影响)[2] - 通用机械出口下滑5.3%(海外投资减弱)[2] 区域市场表现 美国市场 - 对美出口总额同比下降8.1%至100.5亿美元[2] - 汽车出口额骤降32%至18.4亿美元(受25%关税及现代工厂转移影响)[2] - 钢材出口量下降20.6% 汽车零部件出口量下降8.3%[2] 中国市场 - 对华出口萎缩8.4% 半导体出货量同比下降14.6%(中国加速中低端芯片国产化)[3] - 石化产品出口下降11.4% 通用机械出口下降13.6%[3] 东盟市场 - 出口总额下降1.3% 中间制造基地需求持续低迷[3] 前景预测 - 韩国产业经济研究院预计2024年出口总额将下降2.1%[3] - 汽车出口受需求停滞和关税双重打击 预计下降8%[3] - 中国过剩产能(石化 钢铁)涌入全球市场 进一步挤压韩国出口空间[3]
岳阳兴长: 关于开展金融服务交易的风险处置预案
证券之星· 2025-06-03 10:29
风险处置机构设置 - 公司成立风险处置领导小组 由董事长任组长 主管财务负责人任副组长 成员包括财务资产部 企业运营部 行政管理部等部门负责人[1] -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设在财务资产部 由主管财务负责人任组长[1] - 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存贷款风险应急处置工作 对董事会负责 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落实风险防范措施[2] 风险监测与报告机制 - 工作小组实时关注财务公司经营情况 加强风险监测 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并采取措施[2] - 建立存款业务风险报告制度 定期或临时向董事会报告 定期取得并审阅财务公司报告[3] - 每半年由领导小组出具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报董事会审议并在半年度报告 年度报告中披露[3] 风险触发情形 - 财务公司出现违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第21条 第22条或第23条规定情形时启动处置程序[4] - 财务公司发生挤兑事件 到期债务不能支付 大额贷款逾期或信息系统严重故障等重大事项时启动处置[4] - 财务公司当年亏损超过注册资本金30%或连续3年亏损超过注册资本金10%时启动处置程序[4] 风险处置程序 - 风险处置程序启动后 领导小组需督促财务公司提供说明 必要时进驻现场调查并制定处置方案[5] - 处置方案包括成立应急处置小组 明确各部门措施任务目标 强调统一指挥各司其职[5] - 应急处置小组需与财务公司召开联席会议 要求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风险自救[5] 后续处理措施 - 风险平息后需加强对财务公司监督 要求其增强资金实力 重新评估风险并调整存款比例[6] - 对风险原因后果进行分析总结 若风险因素不能消除则采取行动撤出全部存款[6]
6月市场观点:关注出口数据反映的关税影响-20250603
国盛证券· 2025-06-03 08:05
报告核心观点 - 4月我国出口增速边际放缓,关税加征影响陆续显现,后续关税影响不确定性集中在节奏、幅度、结构上 ,6月市场震荡延续,中枢下移,波动可控,建议增配低波红利,博弈产业催化 [1][4] 4月出口结构反映的关税影响线索 - 4月对美出口普遍降速,非美出口韧性尚存,家电、有色、轻工、机械、纺服等行业营收冲击压力较大 [11][14] - 各行业大致分三类,一是整体及对美、非美出口同步降速,如通信等;二是整体及对美出口降速,非美出口提速对冲,如电子等;三是对美出口降速,非美出口提速使整体出口增速改善,如电力设备等 [12] - 各行业商品出口量价变化分四类,通信行业量价齐跌;家电行业价稳量跌;轻工、纺服等价涨量跌;计算机、电子等价跌量增,日常消费品多面临缩量拖累,先进制造方向可能同时面临量价压力 [2][17] 月度市场回顾 市场表现回顾 - 5月海外多空交织,风险资产普遍修复,A股价值风格占优,环保、医药、军工领涨,电子、社服、计算机跌幅居多 [3][21] 股市资金面跟踪 - 5月ETF再度流出约475亿元,两融资金净流入约211亿元,产业减持约174亿元,回购约401亿元,股权融资需求回落,IPO新增约98亿元,增发与转债再融资分别新增约95亿元和3亿元 [24] 估值监控 - A股估值整体小幅抬升,价值板块迎估值修复,主要宽基指数、板块与风格指数、行业指数的PE估值和股息率有不同变化 [27] 交易情绪监控 - 5月交投活跃度延续走弱但幅度收窄,两融成交占比回落,融资净买入成交占比转正,60日新高占比回升,成交集中系数回落,成交分化系数回升,大消费成交占比回调,泛新能源成交占比回升,TMT成交占比回落收窄 [29] 6月市场观点与配置建议 大势研判 - 6月市场震荡延续,中枢下移,波动可控,关税演绎充满变数,国内降准降息落地,政策节奏货币先行,高频数据未明显改善,关税影响显现,政策增量加码待期待,节奏与力度挂钩外需冲击 [4][31] 配置建议 - 增配低波红利,博弈产业催化,外部关税预期升级,外需板块高波动,国内政策预期节奏难判,内需板块难形成合力,多数行业回归4月初关税缺口上沿附近或下方,建议底仓增配低波红利资产,关注电力、银行等,交易性机会关注国产AI链、机器人、智能驾驶等 [5][32][33]
去库趋势延续 PX供需格局逐步改善
期货日报· 2025-06-03 01:08
供应情况 - 2025年5月后PX库存呈现去化趋势,供应增量有限与需求超预期共同推动PX估值显著修复 [1] - 一季度国内PX开工率维持高位,二季度检修计划总量有限,5月中金石化、浙石化等装置意外降负导致供应损失超预期 [1] - 相比下游PTA和聚酯持续扩张的规模,PX过剩度仍有下行 [1] - 国内20%PX依赖韩国、日本进口,这些地区无新增产能且装置开工稳定性明显弱于国内 [1] - 海外中短流程PX装置对利润变化敏感,国内超过一半产能为2019年后投产的炼化一体化装置,生产更稳定 [1] - 海内外PX开工率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明显"劈叉",PX进口未出现明显回升 [1] 需求情况 - 年后PTA加工费被压缩至低位,PTA企业3月开始集中检修导致PX去库节点后移 [2] - 4月PX进入去库阶段,但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导致需求预期转弱,PXN价格运行至年内低位 [2] - 5月中美贸易摩擦缓和,抢出口带动终端备货,长丝、短纤开工率回升 [2] - 瓶片出口接单可观且前期降负留出补库空间,开工率持续走高 [2] - 产业链悲观预期扭转,PTA工厂买货意愿改善,PXN快速修复 [2] 未来展望 - 短期PTA开工率回升延续PX去库趋势,PXN修复改善PX生产利润,海内外装置出现提负与检修推迟 [3] - 长期来看年内PX新增产能仅有裕龙石化300万吨,PTA有870万吨装置投产计划 [3] - 从产能匹配角度看国内PX缺口预计放大 [3] - 终端需求增速低于PTA产能增速会降低PX供需错配程度,但亚洲其他区域开工水平受限制约进口提升 [3] - PX长期供需格局存在进一步改善空间 [3]
金融机构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支持力度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3 00:44
金融机构支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 农行浙江萧山分行为某民营石化企业投放设备更新改造贷款28亿元,助企优化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1] - 农业银行全面对接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备选项目,截至去年末贷款签约金额达1335亿元 [1] - 国家开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专项贷款,截至今年4月底发放超500亿元专项贷款 [2][3] 重点领域和技术升级案例 - 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厦门华夏国际电力一期机组等容量替代项目,带动发电煤耗下降约17%,预计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3.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6.1万吨 [2] - 青岛农商银行推出"技改贷",支持高端化工、智能家居等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制造业贷款余额超240亿元 [4] - 山西尧都农商银行为农业加工企业提供长期、低息信贷资金,助企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未来工作方向 - 国家开发银行将围绕服务"两新"政策扩围提质,强化产品模式和服务机制创新,助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4] - 农业银行将用足用好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支持重点领域企业融资需求 [5]
瞄准战略需求壮大石化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6-02 22:05
当前,我国石化产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不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石化行业规模虽然 较大,但仍然缺乏高端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能力存在差距,"内卷式"竞争 持续加剧,影响行业高质量发展。针对此,需对症施策,化解难题。 近期,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大连举办。本次大会以"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 科技创新引领石化强国建设"为主题,举办院士专家"长兴岛行"及闭门会议、分论坛、招商洽谈、石化 科技创新成果及装备展等活动,参与者众多。 石化行业产业链长、产品覆盖面广,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我国石化 行业规模总量居世界前列,主要化学原料产能处于世界头部位置,各类专用化学品产能增长迅速,全球 石化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石化行业实现营收16.28万亿元,连续3年稳定在16万 亿元左右,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营收的12%左右,对支撑工业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作用。 还应建设跨部门协同的科创平台,打通教育、人才、科技链条,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团队。 创新体制机制,畅通发展通道,造就一支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行业队 ...
更好发挥外贸外资“第一梯队”作用
人民日报· 2025-06-01 19:29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 - 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达到232个,遍布31个省(区、市) [1] - 外资企业超过6万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9.9万家 [1] - 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272亿美元,进出口10.7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23.4%和24.5% [1] 开放型经济贡献 - 国家级经开区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 [1] - 外贸外资"第一梯队"地位进一步巩固 [1] 新质生产力发展 - 形成规模庞大、分工明晰、配套齐全的产业体系,覆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石化、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2] - 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万亿元 [2]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等"四上"企业吸纳就业超过2400万人 [2] 区域协调发展 -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5万亿元和工业生产总值3.73万亿元,分别达到东部地区的67%和74% [2] - 加强产业转移承接、园区合作共建,拓展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腹地 [2] 管理体制优化 - 约60%的国家级经开区内设机构数量不超过10个,提供全流程、高质量政务服务 [3] - 与30多个自贸试验区片区和60多家综合保税区联动发展,形成制度创新成果 [3] 未来发展方向 - 商务部将出台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措施 [3] - 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3]
公布!5月韩国出口572.7亿!对美国出口100亿,对中国出口多少?
搜狐财经· 2025-06-01 09:00
韩国出口数据 - 2025年5月韩国出口额同比下降1.3%至572.7亿美元 进口额同比下降5.3%至503.3亿美元 贸易顺差69.4亿美元 [3] - 这是韩国自2025年1月以来时隔4个月再次出现出口萎缩 [3] 主要出口产品表现 - 汽车出口同比下降4.4%至62亿美元 [3] - 半导体出口同比增长21.2%至138亿美元 创历年同月最高纪录 [3] - 石油制品出口下降20.9%至36亿美元 石化产品出口下降20.8%至32亿美元 [3] 主要出口市场表现 - 对中国出口下降8.4%至104亿美元 [5] - 对美国出口下降8.1%至100亿美元 [5] 经济影响与政策应对 - 韩国央行将2025年GDP增速预期从1.5%下调至0.8% [5] - 韩国央行已宣布降息25个基点 并暗示可能进一步降息 [5][8]
石化民企龙头ESG报告出炉,恒力石化排放最高、增幅最大 | ESG信披洞察
新浪财经· 2025-05-31 08:23
石化行业碳排放现状 - 2022年中国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量达14亿吨,占工业碳排放量的18%、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2% [1] - 四大民营石化企业(恒力石化、东方盛虹、荣盛石化、恒逸石化)均披露2024年ESG报告,其中荣盛石化和恒力石化报告篇幅最长(95页、94页),东方盛虹和恒逸石化较短(77页、73页) [1] - 四家企业均完整披露范围一(直接排放)和范围二(外购能源间接排放)温室气体数据 [1][3] 企业碳排放数据对比 - 恒力石化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539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一4720万吨、范围二672万吨),同比上涨64%,增幅居首 [4] - 范围一上涨51%与产能扩张相关,例如年产40万吨高性能特种工业丝项目达产 [4] - 范围二上涨3倍多,因外购电力从431 7万兆瓦时增至545 6万兆瓦时(+26 4%) [4][5] - 东方盛虹排放总量3010万吨(范围一1581万吨、范围二1429万吨),同比上涨28% [4][5] - 荣盛石化排放总量2939万吨(范围一2641万吨、范围二298万吨),同比微增1 1% [4][5] - 恒逸石化是唯一排放下降企业,总量794万吨(范围一613万吨、范围二181万吨),同比下降1 9% [4][5] 环保投入与废弃物管理 - 东方盛虹环保投入最高(18 4亿元),其次为恒逸石化(4亿元)、恒力石化(3 75亿元)、荣盛石化(2 7亿元) [8] - 危险废弃物产量:恒力石化14 8万吨、东方盛虹9 13万吨、恒逸石化437吨,荣盛石化有害废弃物33 7万吨 [8] - 废水排放量:恒力石化2630万吨、荣盛石化2925万吨,恒逸石化披露外排废水COD量589吨 [8] 碳减排技术措施 - 东方盛虹通过二氧化碳捕集与氢气反应生成绿色甲醇,用于锂电池电解液溶剂和光伏膜材料 [9] - 恒力石化通过停用尾气干燥系统、优化洗涤设施,年减排5035 72吨二氧化碳 [9] - 恒逸石化在文莱启动476MWp光伏项目,已完成48MWp设计及3 985MWp屋顶光伏安装 [9] - 荣盛石化子公司浙石化建成36万吨/年二氧化碳高价值利用产业链,年减排10 3万吨乙二醇尾气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