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售业
icon
搜索文档
把“顾客当神”的日本,开始给消费者“立规矩”了
虎嗅APP· 2025-05-13 10:05
以下文章来源于旅界 ,作者theodore熙少 旅界 . 跟踪时代浪潮,讲述文旅商业好故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旅界 (ID:tourismzonenews) ,作者:theodore熙少,原文标题:《日本都不跪了,中国酒店人还在死撑?》,题图来源: AI生成 后来,我仔细看了下这个条例的核心,其实很简单,它的目的,不是"对抗顾客",而是"保护从业者",它告诉所有从业人员:当顾客的要求已经越界 时,你有权说不。 举几个例子: 有客人逼你道歉?不行。 有客人连续打电话重复诉求,甚至辱骂?不行。 有人未经许可把你的姓名牌、照片发到社交媒体上?更不行了。 而企业呢?不能甩锅,不能"客户投诉了你自己搞定",必须站在员工这边,必须有机制保护你。 01 最近,我注意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隔壁日本,那个以"服务至上"闻名全球的国家,上个月竟然开始实施《防止顾客骚扰条例》了。 看到这个新闻标题时,我还愣了一下。 啥玩意?日本?那个把"顾客当神"的国家开始给消费者"立规矩"了? 例如,企业可以根据情况禁止一些顾客再次进店等"黑名单"惩罚措施。 简单来说, 这个条例是在"顾客是神"这句话后面,加了一个补充条款:"但服务人员也 ...
外国游客“在华扫货”热:“带空箱子到中国!”
新华社· 2025-05-13 08:15
外国游客在华购物趋势 - 外国游客专程来华购物成为跨境旅游新趋势 从北京秀水街到义乌国际商贸城 从海南免税店到深圳华强北均出现该现象 [1] - 海外社交平台热议"带空箱子去中国"的实用建议 China Travel和China Shopping成为热点话题 [3] - 外国游客组成"代购团"专门来华采购 社交媒体出现"互助代购"邀请模式 [3] 消费数据表现 - 今年五一假期外国人出入境达111.5万人次 同比增长43.1% [3] - 4月30日至5月4日境外来沪消费4.55亿元 同比增长211.6% [3] - 去年10个试点地区"即买即退"退税规模同比增长22倍 是全国离境退税规模同比增速的18倍 [3] - 2024年我国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 若提升至1%可带动超万亿元新增消费规模 [7] 购物偏好变化 - 外国游客购物偏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 从低价纪念品转向特色商品 [4] - 购物清单包括真丝制品 陶瓷 汉服和智能产品 尤其关注产品质量 设计和迭代速度 [4] - 支付数据显示外国游客消费中本土商超 潮流文创 特色美食等占比显著提升 [4] 政策支持措施 - 免签政策持续放宽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后全国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40.2% 其中免签入境游客占比达71.3% [6] - 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降至200元 现金退税限额提高至2万元 [7] - 在境外旅客聚集地增设退税商店 将"即买即退"服务推广至全国 [7] - 外卡POS机覆盖率提升 移动支付"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能力不断迭代 [7] 退税便利化成效 - 外国游客消费1万元商品可节省900元(按11%退税率扣除2%手续费计算)对奢侈品和高端电子产品吸引力突出 [6] - "即买即退"服务实现"足不出店"领取退税款 手机上操作即可到账 [5] - 南京 上海等地推出多语种退税指南和电子地图 提升退税便利度 [7] 区域消费特征 - 上海出租车司机注意到外国游客行李箱明显变大 [3] - 韩国年轻消费者掀起"周五下班飞中国"的短途购物潮 [6] - 周边国家游客来华购物热情高涨 [6] 产业发展建议 - 鼓励更多纳税信用企业申请离境退税和"即买即退"商店资质 [8] - 推动国产高质量商品进入免税店 目前免税店仍以销售进口商品为主 [8] - 整合碎片化入境旅游场景 通过高铁串联推出"一程多站"精品线路 [8] - 打造集旅游 购物 文化 体育 健康于一体的综合消费场景 [8] - 重视夜市 集市 农贸市场等"地摊经济"对入境游客的吸引力 [8] 服务优化方向 - 提升多语种服务和数字导览能力 搭建服务消费互联网平台 [8] - 一键链接出行 外卖 观影等服务端口 一站式满足消费体验 [8] - 严肃查处哄抬物价 无照经营 制假售假等行为 [8] - 鼓励国货品牌开辟"海外首店" 利用网红博主和国际游客攻略进行精准营销 [10]
“五一”消费“成绩单”出炉 金融机构精准施策扩内需
文旅消费市场表现 - 2025年"五一"期间国内出游达3.14亿人次,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 [1] - 汽车、家电、手机销售较快增长,餐饮、文旅等服务消费需求旺盛 [1] - 金融机构推出促消费政策和优惠活动,创新消费场景,改善消费条件 [2] 金融机构促消费举措 - 中国银行投放超亿元旅游消费补贴,覆盖"吃、住、行、游、购、娱"文旅消费链条,并协同中国银联开展"锦绣中行"收单商户消费季营销活动 [2] - 交通银行在丹东安东老街推出"五一嗨购"促消费活动,持卡者可享受满10元随机立减1元-5元优惠 [2] - 建信消费金融推出"春日出游季双重惊喜"活动,用户借款达标最高可得100元礼券,首次激活额度送首期利率8折券 [3] - 蒙商消费金融推出"春季花花节"活动,发放借款优惠券 [3] - 海尔消费金融和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推出"五一"出行福利活动和"点亮Crush城市"活动,通过抽奖、积分和现金红包奖励激发消费热情 [3] 购物消费热点 - 上海、北京、重庆等地推出促消费活动,金融机构积极参与 [4] - 交通银行全面对接上海"五五购物节"活动框架,促进消费行为落实落地 [4] - 苏州银行联合优质商户发放场景化优惠券,满足美食、文娱等多元场景消费需求 [4] - 邮储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围绕"精彩石景山·点石成金"主题推出双倍积分、30元微信立减金、接送机服务和出行加油满减等优惠权益 [4] 线上消费激活 - 建信消费金融推出"心随天地走 分期助出游"5.1出游季购物专区,整合商城好物为"五一"出游用户提供支持 [5] - 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打造"热忱追梦 致敬劳动者"和"时令趣味 不负春光"购物专题,推荐出行防晒、时令美食等商品 [5] "以旧换新"促消费成效 - "五一"假期前四天,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6万份,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 [6] - 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356万台,带动销售119亿元 [6] - 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242万件,带动销售64亿元 [6] - 北京西单大悦城、万象汇、王府井等商场推出"以旧换新"活动,消费者可领取国家补贴 [6] - 京东MALL商场与建设银行推出信用卡付款大额分期优化,"五一"期间消费者到店消费最多可减1000元 [6] - 邮储银行武威市分行围绕家电、家居、3C数码、汽车等领域展开"以旧换新"信用卡消费满减主题宣传 [7] - 建信消费金融开展"以旧换新领好礼"营销活动,支持客户使用消费贷款购买以旧换新商品后申请专属权益 [7] - 招联消费金融推出"金融活水激活力 以旧换新促升级"主题专场活动,定向推送个性化以旧换新优惠服务 [7]
本周,美国重要数据将公布
天天基金网· 2025-05-12 04:25
美股市场表现 - 上周美股三大指数均下跌 道指累计下跌0 16% 纳指累计下跌0 27% 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0 47% [1][2][3]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 25%至4 50%不变 连续第三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 [3] - 德邦证券认为美股等权益市场进入震荡期 建议做好高抛低吸交易策略 [3] 美国经济数据 - 本周将公布美国4月CPI数据 3月CPI环比下降0 1%创近五年新低 核心CPI同比上涨2 8%为四年来最低 [4][5] - 本周将公布美国4月零售销售数据 3月零售销售环比增1 4%创两年多来最大增幅 [4][5]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于5月15日就货币政策评估发表讲话 [5] 公司财报动态 - 美股一季度财报披露进行中 零售巨头沃尔玛将于本周四美股盘前发布财报 [5] - 阿里巴巴等中概股公司将在本周公布最新业绩 [5] 地缘政治动态 - 土耳其总统表示愿意主办俄乌和平谈判 提议在伊斯坦布尔重启谈判 [6][7] -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电话 详细讨论15日在伊斯坦布尔重启俄乌直接谈判的提议 [7]
财报前瞻 | 美国消费者风向标本周来袭 沃尔玛(WMT.US)财报成零售业“压力测试”样本
智通财经网· 2025-05-12 03:01
财报前瞻 - 沃尔玛将于5月15日美股盘前公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该报告被视为衡量美国消费者健康状况和整体零售趋势的关键指标 [1] - 分析师预计公司营收为1645亿美元 每股收益0.58美元 符合公司此前0 57-0 58美元的指引区间 [1] - 美国同店销售额预计增长3 6% 反映消费者因担忧关税相关价格上涨而囤积家居用品的趋势 [1] 业绩指引 - 管理层预测全年净销售额增长3%-4% 调整后营业利润增长3 5%-5 5% 该指引被认为具有足够包容性 [1] - 业绩指引需考虑VIZIO收购业务整合及不利品类组合的影响 [1] 投资者关注点 - 投资者将重点关注公司在通胀 消费者支出模式转变及新关税等宏观经济挑战中保持发展势头的能 力 [1] - 财报电话会议焦点包括广告业务 电子商务表现 市场份额增长 库存管理 供应链和采购战略 以及对消费者行为的评论 [1] 华尔街观点 - 沃尔玛被普遍认为是最有能力抵消关税影响的零售商之一 尽管市场共识认为许多零售产品价格将在下半年上涨 [2] - 摩根士丹利指出沃尔玛长期结构性盈利驱动力如电子商务 自动化和采购规模依然强劲 其规模 供应链优势 品类组合和价格差距有助于应对成本挑战 [2] - 杰富瑞认为公司为获得市场份额和减轻关税影响所做的努力可能阻碍利润率扩张幅度 但利润增速仍有望长期超过销售增速 [2] - 瑞银预计沃尔玛将产生持续且可预测的收益 推动该股跑赢大盘 这一观点可能得到第一季度业绩和年度展望的支持 [2] 财报特殊意义 - 此次财报比往常更具分量 因市场正在探讨抑制涨价扩大市场份额与保护利润率之间的权衡关系 [3]
把“顾客当神”的日本,开始给消费者“立规矩”了
虎嗅· 2025-05-12 01:16
最近,我注意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隔壁日本,那个以"服务至上"闻名全球的国家,上个月竟然开始实施《防止顾客骚扰条例》了。 看到这个新闻标题时,我还愣了一下。 啥玩意?日本?那个把"顾客当神"的国家开始给消费者"立规矩"了? 后来,我仔细看了下这个条例的核心,其实很简单,它的目的,不是"对抗顾客",而是"保护从业者",它告诉所有从业人员:当顾客的要求已经越界时, 你有权说不。 举几个例子: 简单来说,这个条例是在"顾客是神"这句话后面,加了一个补充条款:"但服务人员也是人。" 01 所以,看到这条新闻时,我很快想到身边一个读者朋友清桐的故事。 清桐是厦门一家五星酒店的夜班前台,前几天,和我聊起了一件让她很委屈的事: 五一假期一天早上,酒店来了个家庭入住,大人带着孩子,可孩子什么证件都没有:没有身份证、没有户口本...... 她一边看他们翻手机,一边安慰:"没关系,只要有任何证件照片都行,我都能帮忙。"可是客人翻了半天,还是啥都没有。 有客人逼你道歉?不行。 有客人连续打电话重复诉求,甚至辱骂?不行。 有人未经许可把你的姓名牌、照片发到社交媒体上?更不行了。 而企业呢?不能甩锅,不能"客户投诉了你自己搞定",必须 ...
中国“假日经济”活力涌动(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1 22:57
一名外籍游客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客运大厅与演出人员合影。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摄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今年"五一"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1089.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朱慧卿作 (新华社发) "五一"假期,小朋友身着汉服在河南省许昌市曹魏古城游玩。牛书培摄(新华社发) 近期,北京地铁8号线王府井站开通货币兑换服务,便利境外游客支付需求与本地居民出境金融需要。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今年"五一",是中国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后的首个"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 增长6.4%;1089.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同比增长28.7%;外国游客出入境111.5万人次,同比增长 43.1%…… 表现亮眼的2025"五一"数据再次成为全球观察中国的窗口。从"票根经济"到免签政策,从县域旅游到跨 境"双向奔赴",外媒透过中国"五一"假日样本,关注中国"假日经济"活力。 消费场景创新与下沉市场崛起为境内外游客带来丰富体验 今年"五一"假期,各地创新消费场景,为境内外游客带来丰富体验,同时以县域旅游为代表的下沉市场 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 美国"精奢商业观察"网站发布报道称,中国消费者在首个大假期考验中经受住外部 ...
周末两大消息刷屏!A股明天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1 04:22
市场表现 - 全A平均股价突破60日均线,为4月7日跳空大跌后首次,技术面预示中期反转行情可能启动 [1] - 本周4582只个股收涨,数量为年内第二高,仅次于1月13日至15日当周 [3] - 主要股指周涨幅:万得微盘股(5.65%)、北证50(3.62%)、中证2000(3.58%)、创业板指(3.27%),沪深300和上证指数分别涨2%和1.92% [14] - ETF涨幅榜中通用航空ETF(6.48%)、通信ETF(6.46%)、通信设备ETF(6.33%)领涨 [20] 政策与宏观经济 - 央行提出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10] - 外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11885亿元,货物贸易顺差达17053亿元 [11] - 央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及养老产业 [14] 行业动态 - 商业航天(13.05%)、军工信息化(12.87%)、通用航空(12.85%)为本周涨幅前三的Wind热门概念指数 [23] - 中国加速替代美国农产品进口,4月对非美出口同比增长13%,前4个月对非美出口增量是对美出口减量的20倍 [6] - 英伟达计划7月推出降级版H20芯片,内存容量将显著降低以符合美国出口限制 [12] 国际事件影响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日内瓦举行,中方在会谈前扩大从阿根廷、巴西采购大豆等农产品 [5][6] - 印巴达成停火协议,双方同意自5月10日17时起停止陆海空一切军事行动 [8][9] 机构观点 - 浙商证券建议持仓结构调整,从反弹较多的科技成长板块切换至大金融、中字头、红利板块 [24] - 太平洋证券认为5月小盘成长股占优,科技板块可能成为行情先锋 [25][26] - 华金证券推荐配置计算机、机器人、军工、半导体等政策与产业趋势向上的领域 [27] 资金与情绪 - 短线情绪退潮,周五涨停家数降至60家(周一为145家),但成交额维持在1.2万亿以上 [21] - 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超20家商业银行4月起下调定期存款利率,3%以上高息存款消失 [13]
没能让中国妥协,36万亿美债补不上!特朗普决定“除掉”大债主?
搜狐财经· 2025-05-10 03:18
美债市场动荡 - 特朗普团队审查美财政部数据发现违规,暗示36万亿美债或有"水分" [1] - 日本带头抛售美债,美债收益率一路飙升,美国财政部新发国债无人买账 [3] - 6月超6万亿美元美债到期,联邦财政无法覆盖,借新还旧模式难以为继 [3] 关税政策负面影响 - 特朗普关税战导致美股暴跌,三大股指市值蒸发上万亿美元 [1] - 零售商和制造商如沃尔玛联名警告关税将引发供应链断裂、物价上涨和库存危机 [3] - 中小企业从造纸厂到桌游制造商均反对关税政策 [3] 美联储与政府矛盾 - 特朗普要求降息并威胁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鲍威尔回应称美联储不受政治压力影响 [5] - 双方矛盾加剧金融市场恐慌,美元汇率下跌 [5] 国际经贸格局变化 - 特朗普关税政策未能吸引外国投资,日本与美国谈判破裂 [5] - 其他国家加强与中国合作,包括中欧经贸投资协定、中国-东盟合作及中日韩自贸区推进 [5] -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美元霸权被削弱 [5] 特朗普政策困境 - 关税战未迫使中国妥协,国内经济受损,36万亿美债问题加剧 [7] - 特朗普被迫让步,提出谈判意愿并对中国电子产品豁免关税 [7] - 市场担忧中国大规模抛售美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迫使美国大幅提高利率 [7] 美国国家信用风险 - 传闻特朗普考虑"除掉"大债主,可能彻底摧毁美国国家信用 [8] - 美债市场高度敏感,任何失误可能导致系统性崩溃 [8]
我这体质是不是天生不适合炒股?
集思录· 2025-05-09 13:27
投资策略与市场行为 - 持仓周期通常超过一年 但实际操作中频繁调仓导致错失反弹机会 如海信电器清仓后股价翻倍 高股息组合卖出后翻倍 [1] - 投资风格频繁切换 从家电出口逻辑转向高股息策略 再转向消费股 最终亏损严重 [1] - 可转债投资原被认为"下有保底" 但重仓品种遭遇两个跌停板 最终割肉后相关品种普遍翻倍 [2] - 采用"越跌越加仓"策略在永辉超市上失效 股价从8元跌至2元 最终借助收购事件反弹至5元卖出 [2] 行业与公司表现 - 家电行业中海信电器收购东芝部门后持续亏损 但后期扭亏为盈实现股价翻倍 [1] - 高股息板块中银行 高速路 煤炭等传统行业被市场看空 但后续均实现翻倍行情 [1] - 消费板块经历长期下跌 重仓持有导致持续亏损 [1] - 医疗行业迈瑞医疗高估值状态下持续下跌 [2] - 新股迪哲医药上市首日跌20% 累计跌幅达70% 但后期翻两三倍 [2] 市场特征与投资理念 - A股呈现强烈周期性 银行股业绩下滑但股价翻倍后继续上涨 [3] - 贸易战期间市场表现反常 2018年持续下跌而当前贸易战升级股市反而走强 [3] - 格雷厄姆理论显示择时择股往往导致更差收益 [3] - 价值投资需5-10年周期跨越牛熊 如神华横盘3年 工行横盘5年后才进入上行期 [11] - 市场存在"甩散户"现象 行情启动前通过震荡清洗持仓者 [3] 投资方法论 - 采用"摊大饼"策略 单风格配置20只股票以平滑波动 容忍个别退市风险 [8] - 低买高卖为核心原则 好公司从低到高胜率更高但需准确定义估值区间 [9] - 选股三要素:股价低于内在价值 存在价值回归的成长性 已出现突破动能 [12] - 建议关注集思录热议品种及有明显套利逻辑的标的 [5] - 美股指数投资被建议作为替代方案 [14] 信息处理与决策 - 过度依赖论坛观点导致决策失误 如电视被取代 高速路失效等错误判断 [7] - 社交媒体信息需作为数据来源而非结论 需独立分析梳理逻辑 [11] - 集思录信息质量较高但仍含50%以上垃圾信息 其他平台更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