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电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经贸代表团亮相中东欧博览会 粤企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6 07:59
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 广东省经贸代表团组织近70家企业及商协会代表共140多人参加博览会,助力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深化区域合作 [1] - 博览会聚焦深化经贸合作、促进人文交流、实现互利共赢,全方位多层次挖掘合作机遇 [1] - 广东馆展示30多家龙头企业的100余件创新成果和优质产品,涵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领域 [1] - "广东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东凤小家电)"展区展现产业集群与跨境电商生态融合,推动家电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质造"跃升 [1] - 广东省组织超30家零售商贸、电商平台、进出口贸易采购商进馆观展采购,拓宽企业采购渠道,拓展市场份额 [1] 粤贸全国·广东—浙江(宁波)经贸对接交流活动 - 广东省商务厅与宁波市商务局联合举办活动,吸引近150人参会 [2] - 广东省商业联合会、宁波电子行业协会、深圳永丰源国瓷等代表开展宣传推介,展示产业发展前景和企业创新成果 [2] - 两地贸易商、采购商积极开展对接交流 [2]
炒菜机器人席卷餐饮,预制菜迎来终结者?
投中网· 2025-05-26 03:13
炒菜机器人行业现状 - 炒菜机器人加速渗透B端餐饮企业,已上市的小菜园计划采购3000台,单台5万元,预计投入1.5亿元[4] - 橡鹿科技等头部企业合作客户包括农耕记、金鼎轩、米村拌饭等连锁餐饮及全季、亚朵等酒店[5] - 中小餐饮企业倾向月租模式,月租金1000-2500元,降低人工成本[6] 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 - 应用场景从团餐/快餐扩展至堂食、外卖,如农耕记用于外卖卫星店,霸碗完全替代厨师[7] - 单台售价3-12万元,使用年限5年,租赁模式下3.6万元设备月租约2500元[7] - 唯品会等企业食堂引入炒菜机器人,部分档口配备AI炒菜机[8] 成本效益分析 - 单台月租2500元对比一线城市厨师月薪8000元,年省6万元,3-5台设备可节省超10万元[9][10] - 霸碗加盟店单日销量可达千单,单机日产能300份,超负荷需提前备餐[12] 市场驱动因素 - 餐饮业面临房租、人工、原材料压力,炒菜机成为降本选择[12] - "现炒"概念兴起,农耕记等企业以"无预制菜"为卖点,推动炒菜机器人需求[12] - 资本押注橡鹿科技(源码/IDG/腾讯投资)、不停科技(CVC/汉能投资)等企业[10] 技术挑战与消费者反馈 - 技术难点包括过温曲线控制、喷料精准度计量,需高精度复刻厨师技艺[16] - 消费者对机器人出餐口感评价中性,高校学生认为与人工制作相当,但堂食客户抱怨缺乏"锅气"[13] - 标准化与个性化矛盾待解,外卖场景因低价(19元盖饭)降低消费者预期[13] 产业链盈利模式 - 上游供应商年销3000台可实现1亿元收入,如眉州东坡、玉林烤鸭合作企业[14] - 霸碗通过设备租赁创收,600家门店1800台设备年租金收入超2000万元[14] 未来发展方向 - 需从"执行设备"升级为"AI厨师",实现新品研发一键下发、系统性成本重构[16] - 类比自动驾驶,现阶段技术相当于"辅助驾驶",解决厨师非全天候作业需求[17]
南京经开区15家企业获评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新华日报· 2025-05-25 20:11
江苏省智能工厂建设进展 - 江苏省工信厅公示2025年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 南京经开区15家企业入围 数量位居南京市各板块前列 [1] - 南京经开区将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分层分级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建设 [2] 南京熊猫电子智能工厂成效 - 公司基于柔性制造的高精度终端模组智能工厂为国内外品牌厂商提供电子产品制造服务 [1] - 智能工厂建成后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3.3% 拣货效率提高75% 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11.7% 供应商协同效率提升11% [1] - 业务领域拓展至白色家电和汽车电子等行业 [1] 天加环境科技数字化转型 - 公司形成专业空气环境制造和绿色再生能源两大事业板块 [1] - 天加空气处理机组连续15年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1] - 数字化转型8年实现人均产值提升50%以上 交付周期缩短25% 制造效率提升30% 运营成本下降超20% [1] 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智能工厂 - 公司实施"升级化药智造"战略 应用AI学习算法结合虚拟中试放大技术 研发周期缩短32% [2] - 智能工厂运营成本降低20.2% 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12.9% [2] - 先进制造模式成功向上游子公司复制推广 [2] 博西华电器智能工厂建设 - 公司由德国博西家用电器集团投资设立 年生产能力约1000万台 [2] - 围绕15个环节40个场景展开建设 推动物联网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 [2] - 正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智能家电制造基地 [2]
弘则宏观壹周谈 中美缓和至今,中国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5-05-25 15: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美贸易、新能源汽车、家电 - **公司**:八方电信、迪士尼代工厂、义乌企业、奇瑞、吉利、比亚迪、上汽集团、丰田、福特、起亚、本田、马自达、斯巴鲁、现代、红旗、菲亚特、名爵、长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美贸易 - **核心观点**:中美贸易对中国经济重要性或被高估,贸易战未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未来或通过人民币升值、扩大进口和服务贸易等解决 [1][2][7] - **论据**:2025 年 4 月中美直接贸易下降 20%,中国与其他国家整体出口增长 7%;中美贸易比例仍约为 1:3 关税政策 - **核心观点**:日内瓦谈判后关税有回调,但中国出口美国商品综合税率仍高,美国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关税政策复杂 [1][2][12] - **论据**:双方同意将对等关税降至 10%,但芬太尼保留 20%特殊关税,涉及 301 或 232 范围商品仍需额外加征;非 USMCA 地区汽车和核心部件缴 25%关税,纯电动汽车缴 35%综合税费 海运及物流 - **核心观点**:日内瓦谈判后美国企业补库存需求激增,导致中国到美国集装箱价格大幅上涨 [1][4] - **论据**:4 月中国到美国船运需求下降近 60%,集装箱价格 200 多美元,6 月中旬上海到洛杉矶集装箱价格涨至近 1 万美元,比 4 月上涨近 5 倍 企业应对策略 - **核心观点**:不同规模企业采取不同策略应对关税变化 [8] - **论据**:大型企业如八方电信在美国投产;中型企业如迪士尼代工厂将部分工序转移至马来西亚;小型企业如义乌企业多元化市场降低对美依赖 新能源汽车出口 - **核心观点**: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保持增长,未来几年将继续快速增长,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出口增速远超纯电动汽车 [1][14][16][17] - **论据**:2025 年 1 - 4 月全球出口 193.7 万辆,同比增长 6%,预计全年超 600 万辆;4 月插混车型同比增长 140%,纯电动车型同比增幅为 57.5% 汽车市场 - **核心观点**:美国汽车市场近期增长,但库存收紧可能致新车价格上涨;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增长,欧洲市场表现突出 [19][17] - **论据**:2025 年 4 月美国轻型车销量同比增长 13%,达 149 万辆,单月库存从 300 万降至 260 万左右;2025 年 1 - 4 月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出口量同比增长 1.5 倍 家电行业 - **核心观点**:中国家电行业对美国市场依赖度低,重心转向欧洲和中东市场,行业利润率下降但全球需求量增长 [2][27][35][36] - **论据**:2024 年美国市场占比 13%,2025 年上半年预计降至 8%;欧洲市场占比 43%,有望超 50%;原来部分产品毛利率接近 40% - 45%,2017 年平均利润率约 16%,纯利率 7% - 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为应对非关税壁垒,中国加强打击走私力度 [5] - 美国 4 月取消 800 美元以下小包裹消费品出口免征 T86 形式报关,增加成本 [3] - 2024 年底中国向美国大量出货库存到 2025 年 4 月底见底,90 天窗口期内税率可能变化 [5] - 中国企业通过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等中东欧国家转口贸易降低美国进口税率 [21] - 2025 年 4 月西欧市场汽车销量同比下降 1.1%,部分国家增长,部分国家下降,中国品牌表现突出 [22] - 2025 年 4 月俄罗斯新车销量同比下降 25.5%,本土及部分中国品牌下降 [24] - 2025 年 4 月巴西市场下滑 5.6%,墨西哥同比下降,哥伦比亚同比增速 13.8%,部分中国品牌增长 [25] - 欧洲市场关税平均 15%左右,相对稳定但增长速度不如部分地区,终端客户库存普遍偏低 [32][37] - 南美市场占总业务量 5 - 6%,消费者注重性价比,高单价创新产品接受度低 [33]
中国供应链何处去?|暗涌看世界
暗涌Waves· 2025-05-25 06:03
供应链迁移与全球化挑战 - 美国海关启用"原产地核查系统",严查经越南、墨西哥等国的转口避税行为,要求进口商提供三级供应链溯源文件 [1] - 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加速出海进程,即使在中美会晤后90天缓冲期内,生产多元化和本地化仍是未来战略关键 [1] - 供应链迁移是地缘政治导致的被迫状态,美国关税政策加快进程,企业面临下游品牌厂商的订单胁迫 [6] - 中国供应链面临近岸制造和友岸制造的竞争,东南亚、印度正在形成平行供应链,局部取代中国供应链 [8] - 富士康2024年在印度产能接近20%,2025年将继续增长 [10] - 苹果手机大规模向印度迁移,耳机向越南集中,特朗普对印度制造手机进入美国施加高关税 [13] 供应链竞争力与创新 - 供应链竞争力是国家制造能力的总和,需关注"控制力"与"连接力"的结合 [25][26] - 新能源汽车产业改变上游供应链格局,如空气悬架技术突破由浙江孔辉科技、河南中创智领实现 [24] - 安全气囊技术突破依赖主机厂、控制器和芯片三方的知识流动与合作 [29] - 供应链视角强调系统性思维,通过上下游合作实现1+1>2的组合效率 [30] - 国内供应链处于逐底竞争阶段,出海可帮助企业寻找新利润空间 [33][34] 企业出海与并购策略 - 中资企业在海外转移中仍承接大部分产能,如宁波申洲服饰在东南亚布局 [17] - 耐克等品牌标签从"Made-in-China"变为"Made-in-Vietnam",但产品仍由中资企业制造 [18] - 国际品牌较少导致链主保护不足,如海尔在越南难以保护上游中企,而三星、LG在越南投资巨大 [36] - 并购是全球化高效方式,如上工申贝收购德国DA品牌,海信收购古洛尼并成功整合 [39][40] - 海信通过"瘦身计划"和增员强化,最终融入斯洛文尼亚市场 [41][42] 供应链未来趋势 - 供应链迁移导致全球效率牺牲,美国追求广义"供应链安全" [21] - 企业需适应不同国家供应链网络,避免用中国速度横扫世界 [32] - 出海是5-10年长周期战略,国内二流企业可能通过出海获得新机会 [44] - 跨国化进程中需形成新能力,适应本地化挑战 [44]
在“家门口”拓中东欧市场 浙江余姚“智造”组团出击
中国新闻网· 2025-05-24 01:02
中东欧博览会参展情况 -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浙江宁波举行,出口消费品展区面积达6万平方米,全国千余家企业参展 [1] - 宁波余姚市76家企业组团参展,展示新产品和新技术,旨在开拓中东欧市场 [1] - 余姚市一季度出口额达227.8亿元,同比增长22.6% [1] 参展企业产品与技术 - 余姚一家电器企业展出美妆冰箱、办公室小型冰箱及车载冰箱,近40%产品出口中东欧国家 [1] - 另一家余姚企业展示自主研发的四缸小型充气泵,具有轻量化、便携化优势,中东欧订单占比30%左右 [2] - 科技企业展出多款机器人产品,包括人形机器人"阳明一号"和柔性制造具身智能机器人"AIX艾克斯" [3] 科技创新与市场拓展 - 具身智能机器人搭载自主研发的感算控一体化AI控制器,响应速度达毫秒级别,整体能耗降低40%左右 [3] - 科技企业与中东欧国家多家制造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在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3] - 电器企业希望通过展会拓展中东欧新客户 [1] - 充气泵企业计划进一步拓展中东欧新市场并收获新订单 [2]
每经热评 | 港股募资额创新高 “东方之珠”重振雄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3 13:25
港股市场表现 -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助推2025年港股以超600亿港元首发募资额登顶全球榜首 [1] - 2023年港股IPO募集额同比骤降55.8% 出现新股发行空窗期 [1] - 2024年蜜雪集团上市首日突破千亿港元市值 4月下旬市值飙升至2000亿港元以上 [3] - 宁德时代H股上市首日与次日涨幅均超过10% [3] - 比亚迪H股股价5月下旬创历史新高 [3] - 恒瑞医药港股上市首日股价上涨超过30% [3] 政策与机制改革 - 202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2] - 香港推出合资格A股公司快速审批机制 审批时间压缩至30个工作日内 [2] - 港交所创新上市机制 开设科企专线吸引优质企业 [2] 企业动态 - 美的集团 顺丰控股 蜜雪集团 宁德时代等内地行业龙头2024年实现H股上市 [3] - 科威特投资局 瑞银资产管理等全球投资者加码港股基石投资 [3] 市场趋势 - 内地经济活力与港股制度优势融合提升港股包容性与吸引力 [2] - 优质内地公司赴港上市为企业国际化战略提供重要通路 [3] - 全球资本加速重估中国新经济产业战略价值 [3]
时隔两年同框直播,孟羽童会重回格力吗?董明珠最新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12:29
5月2 3日,董明珠与孟羽童同框直播,回应了孟羽童能否再回格力等问题。 董明珠称:"羽童其实还是让我挺感动的,格力有明确规定离开以后再回来是不可能的。" 董 明珠表示孟羽童还要出去读一年书,回来再说,并邀请孟羽童随时回来参与直播 ,称孟羽童 对格力有感情,就是"孩子太小,太年轻" 。 此外,董明珠还谈起了和孟羽童重新联系的契机,说自己刷到了孟羽童要留学的消息,还是 要问候一下。 孟羽童表示:"收到老板信息很开心,都没怎么睡着觉。" 董明珠则称:"网上说和孟羽童怎么样都是无稽之谈,人与人之间相处是真诚,羽童对我来说 是孩子。离开的时候确实是犯了很大的错,工作中要讲原则,情感是另一回事。" 同日,"格力明珠精选"抖音号发布了一系列孟羽童回到格力的视频。 董明珠表示当时在实习生节目中是看中孟羽童勤奋,选来做秘书,可在工作中不尽如人意, 且只想着用格力平台自己当网红,在公司中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她在会议中还称,只想着挣 更多钱跟行尸走肉没差别,钱不应该是大学生的梦想,钱是奋斗的结果。 从格力离职后,孟羽童转战自媒体,自我定位从"前5 0 0强董事长秘书"转为"事业养成系大女 主",以"年纪轻轻就扭转舆论、掌握人生主动权 ...
炒菜机器人席卷餐饮,预制菜迎来终结者?
36氪· 2025-05-23 12:22
炒菜机器人行业现状 - 炒菜机器人加速渗透B端餐饮企业,小菜园计划采购3000台,单台5万元,预计花费1.5亿元 [1] - 橡鹿科技合作餐饮企业包括农耕记、金鼎轩、米村拌饭等知名品牌,以及全季、亚朵、希尔顿等连锁酒店 [1] - 中小型餐饮企业倾向月租模式,月租金1000-2500元不等,以降低人工成本 [1] 市场应用场景 - 初期主要应用于团餐和快餐市场,现加速渗透堂食、外卖场景 [1] - 大型连锁餐饮用于外卖卫星店,初创企业如"霸碗"完全替代厨师 [2] - 社区老年食堂、互联网企业员工食堂开始引入炒菜机器人 [2][3] 设备价格与成本效益 - 单台售价3-5万元,部分高达12万元,使用年限约5年 [2] - 租赁模式下,3.6万元设备月租约2500元 [2] - 对比一线城市厨师月薪8000元,单台每月可节省5500元,5台年省十几万元 [5] 行业参与者 - 家电企业(苏泊尔、九阳)、扫地机器人企业(科沃斯)及创业公司跨界布局 [4] - 橡鹿科技获源码资本、IDG、腾讯、京东投资,不停科技获CVC创世伙伴等投资 [6]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餐饮行业面临房租、人工、原材料压力,炒菜机可降本增效 [7] - "现炒"概念流行,农耕记等企业在外卖包装强调"没有预制菜" [7] - 预制菜因健康争议降温,炒菜机器人被视为替代方案 [7] 运营模式与盈利 - 霸碗通过设备租赁创收,年租金1.2万元/台,600家门店年收入超2000万元 [10] - 橡鹿科技去年销量3000台,收入约1亿元 [10] - 餐饮企业自研设备并通过加盟模式扩张 [10] 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 需突破"标准化与个性化"矛盾,复刻厨师技艺 [8][12] - 关键技术包括过温曲线控制和喷料精准度计量 [12] - 目标成为智慧AI厨师,实现新品研发一键下发至所有设备 [12] 消费者反馈 - 高校学生对机器人出品评价与普通食堂相当 [8] - 部分消费者认为相比大火爆炒仍欠缺"锅气" [8] - 低价策略(如19元盖浇饭)可降低消费者预期 [8]
长虹美菱:下属子公司拟投资2.96亿元建设单班年产400万套空调项目
快讯· 2025-05-23 11:21
公司投资计划 - 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山长虹拟以自筹资金约2 96亿元投资建设单班年产400万套空调项目 [1] - 项目预计建设周期9个月 从2027年1月开始启动 2027年9月初正式投产 [1] 项目目的 - 项目将提升中山长虹的空调生产能力 满足公司空调产业未来海外销售的产能需求 [1] - 项目旨在助力打造一体化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1] 产能规划 - 项目设计产能为单班年产400万套空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