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服贸会海外分会活动在墨尔本举行
新华社· 2025-09-10 16:44
活动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海外分会活动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 旨在提升服贸会国际影响力并打造主宾国合作标杆 [1] - 活动与服贸会北京主会场澳大利亚主宾国馆开馆仪式联动举行 由中国银行作为独家合作伙伴 [1][2] 中澳服务贸易关系 - 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澳大利亚服务贸易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2024年澳大利亚对华服务出口额达168亿澳元 占澳大利亚服务贸易出口总额13.3% [1] - 澳大利亚成为服贸会主宾国 被视作两国服务贸易关系发展的明确证明 [2] 合作领域与参与规模 - 近60家澳大利亚参展商参加本届服贸会 合作重点涵盖专业服务、科技创新及文化旅游领域 [1] - 澳洲会计师公会连续第二年参展 澳大利亚贸易投资委员会强调通过服务领域专业知识整合共同创造解决方案 [1] 国际影响与战略意义 - 本次活动作为服贸会首场海外分会 彰显中澳服务贸易领域深化合作的良好势头 [1] - 澳大利亚担任主宾国被视为强有力的积极信号 表明两国服务贸易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1]
以传承为“纸”、创新为“笔” 书写高质量发展“京”彩答卷
央视网· 2025-09-10 06:14
央视网消息:当卫星的轨迹划过中国的首都北京,一幅波澜壮阔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中轴线连通古今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 让我们把视角拉近,这一条纵贯南北的,就是北京中轴线。这条承载着千年历史文脉的城市脊梁,全长7.8公里,连通古今。 2024年,它成功申遗,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窗口,提供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中国案例和中国经验。 "三城一区"激活科创中心创新密码 从历史的轴线转向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长城脚下,雁栖湖畔,国之重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在这里迸发出比太阳亮万亿倍的 光,照亮纳米级的微观世界。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落地,正让燕山脚下"变身"为世界级原始创新策源地。这里是怀柔科学 城,它和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以及北京经开区所组成的"三城一区",共同构成了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载体。眼下,就 在北京经开区,从机器人到智能网联汽车,新兴高精尖产业正在这里"聚链成势",加速创新转化。 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民生福祉 水草青绿间,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拔地而起,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它们不仅是建筑艺术, 更是"十四五"以来,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 ...
深港穗创新军团首次“全球夺冠”
南方都市报· 2025-09-07 23:17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突破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跃居2025年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 超越东京-横滨集群[3] - 该集群连续第六年上榜 首次登顶[3] - PCT专利申请量占全球9% 出版物占比2.4%[3] 风险资本与创新转化 - 新增风险资本交易指标 集群风险资本交易全球占比2.9% 领先第二名0.7个百分点[3] - 2019-2023年全球百强集群共吸引16.9万笔风险资本交易[3] - 深圳推出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打造万亿产业基金群[6] 区域创新政策体系 - 广东省2024年实施科技创新条例 为首部科技领域综合性法规[5] - 科技体制改革部署60项重点任务 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6] - 广东出台科技金融15条政策 新增13家科创企业与创业板上市企业[6] 金融支持体系 - 香港风投与私募基金规模居亚洲前列[6] - 广州设立超2000亿元母基金 稳居全国风投创投第一梯队[6] - 广东构建创业投资+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综合服务体系[6] 产学研协同机制 - 香港侧重基础科研 深圳强于技术转化 广州发挥人才孵化优势[6] - 香港科技大学百万奖金创业大赛落户广州南沙[6] - 粤港澳青年创新工场在孵项目近80个 超半数为港澳台及海外团队[6] 科技基础设施与成果 - 深圳建成国家超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创新载体超4000家[6] - 广东建设573个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124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 - 大湾区内地九市PCT申请总量跻身全球第五[7] 区域创新基础实力 -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八年全国第一[7] - 在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0个 30所高校24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7] - 研发经费支出 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PCT专利申请量等主要指标全国首位[7] 全球创新格局 - 中国24个集群进入百强 美国22个 德国印度日本等多国集群入围[4] - 体现中国从科研产出到市场运用的系统竞争力[4]
以“湾区之名”联手“登顶” 这项“第一”背后有怎样的创新之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9-06 01:33
核心观点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超越东京-横滨集群 跃居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榜首 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创新格局中地位显著提升并开创协同发展新范式 [1][3][6] 排名变化与评价体系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从连续五年全球第二升至第一 东京-横滨集群退居第二 [1] - WIPO首次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纳入评价体系 与专利申请量 科研期刊量共同构成三大核心指标 [1][2] - 新评价体系反映创新不仅是技术突破 更是技术 市场 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系统工程 [2] 集群协同优势 - 三地跨越不同制度与货币体系 通过功能互补与错位发展形成"1+1+1>3"的协同效应 [4][7] - 广州2025年上半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754件 同比增长20.8% 提供产业腹地支撑 [4] - 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1年全国第一 专利授权量连续7年第一 [4] - 香港发挥"超级联系人"与"超级增值人"双重角色 成为内外双向开放核心平台 [4] 全球数据对比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PCT申请量占比(9.0%) 出版物占比(2.4%) 风险资本交易占比(2.9%)上实现均衡发展 [6] - 东京-横滨集群PCT申请量占比(10.3%)最高 但风险资本交易占比(2.2%)较低 [6] - 圣何塞-旧金山集群风险资本交易占比(6.9%)显著领先 但PCT申请量占比(3.9%)相对较低 [6] - 北京集群出版物占比(4.0%)全球最高 但PCT申请量占比(3.8%)相对偏低 [6] 区域发展模式创新 - 大湾区通过河套深港合作区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联合科技产业投资基金等机制打破要素流动壁垒 [7] - 集群在单项指标非最突出情况下 通过协同效应实现"全能冠军"式跃升 [5] - 区域探索出竞争中共生 协作中共赢的新生态 避免同质化发展困局 [6][7]
深港穗创新军团破浪而出!揭秘大湾区“全球夺冠”的密码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09:07
全球创新集群排名突破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跃居2025年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 超越东京-横滨集群 此前连续六年上榜[2] - 该集群PCT专利申请量占全球9% 出版物占比2.4% 风险资本交易全球占比2.9% 领先第二名0.7个百分点[2] - 中国共有24个集群进入百强 数量全球第一 美国以22个集群位列第二[3] 创新生态体系构建 - 广东省2024年实施科技创新条例 部署60项科技体制改革任务 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4] - 风险资本成为关键力量 香港风投规模居亚洲前列 深圳打造万亿产业基金群 广州设立超2000亿元母基金[4] - 广东2024年新增13家科创企业与创业板上市企业 通过科技金融15条政策建立综合服务体系[4] 区域协同与基础设施 - 香港侧重基础科研 深圳强于技术转化 广州发挥枢纽功能 形成全链条贯通机制[5] - 深圳建成国家超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创新载体超4000家 香港科技大学创业大赛落户广州南沙[5] - 粤港澳青年创新工场在孵项目近80个 超半数来自港澳台及海外团队[5] 知识产权与科技指标 - 广东建设573个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培育124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 - 广东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球前列 大湾区内地九市PCT申请总量跻身全球第五[5] - 广东研发经费支出 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PCT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连续八年全国第一[6] 科研基础与全球竞争力 - 广东布局10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30所高校24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6] - 2019-2023年全球百强集群吸引近16.9万笔风险资本交易 大湾区依托深港金融中心展现资金优势[2]
彭文俊:香港大力推动“南金融、北创科”战略 未来将持续投入创新科技
智通财经· 2025-09-05 06:34
香港创新科技发展战略 - 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推动"南金融、北创科"战略并明确承诺持续投入创新科技领域 [1] - 香港将继续发挥科技创新和金融的独特优势推动成为全球创新科技和金融中心的重要枢纽 [1] 企业引进与投资成果 - 香港引进办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引进84家企业 [1] - 预计未来将吸引500亿元投资并创造2万个职位 [1] - 下个月将有一批新的重点企业发布 [1] 资金支持与合作机制 - 100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母基金预计年底至明年初获得新资金 [1] - 资金继续以股权投资形式支持创科领域 [1] - 进一步加强与香港高等院校和资本市场的合作促进通过香港平台向海外拓展 [1]
全市科技创新投入暨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建设工作部署推进会召开
杭州日报· 2025-09-05 02:21
科技创新战略部署 - 强调以更高站位谋划科技创新 更大力度推动创新投入 更高标准建设创新载体 更强举措培育科创企业 全力推进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建设 [1] - 牢牢把握科技创新投入 科技成果转化 科创企业培育三大重点 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路径 [2] - 形成加大创新投入 拓展创新载体 培育创新主体协同联动的强大合力 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2] 创新投入机制 -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企业研发主体作用 高校科研平台医疗机构创新投入重要渠道作用 区县市创新投入主阵地作用 [2] - 全力以赴用科技创新大投入推动产业创新大产出 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最大增量 [2] 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 更好发挥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桥梁作用 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转化 [2] - 加快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坚持需求导向市场化运作公共属性实绩实效原则 [2] - 大力提升概念验证中心质效 推进中试基地建设 培育高素质科技人才 [2] - 实地考察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中试基地产线 [3] 科创企业培育生态 - 创新实施润苗计划 构建投贷补担保五位一体科创生态服务体系 [2] - 打造科创企业服务平台 用真金白银真招实策支持科技型初创企业茁壮成长 [2] - 陪伴式扶持科技型初创企业 [2] 政策实施与区域实践 - 市科技局 市财政局作相关政策解读 [1] - 滨江区政府 光机所光电功能材料概念验证中心 创芯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一体化中试基地作交流发言 [1]
深港穗、珠澳双双跻身全球百强,大湾区科创如何走向纵深
第一财经· 2025-09-03 13:56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位列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榜榜首 连续五年排名第二后首次登顶 [1] - "澳门-珠海"集群排名上升两位至第98位 2024年首次上榜后实现排名提升 [1]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创新强度排名第45 "澳门-珠海"集群创新强度排名第81 [1]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 广深港与广珠澳科创走廊串联大湾区核心创新要素 广珠澳走廊成为珠澳科技合作最活跃区域 [1] - 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双中心实体场地全面启用 澳珠产学研创新联盟汇聚超280家科创主体 [2] - 澳门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横琴设立分部 两所澳门高校在横琴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 [2] 科技创新政策导向 -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要求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 [2] - 政策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目标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 [2] - 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通过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优化制度环境 [2]
中国这个集群超越日本跃居榜首!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2 14:12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变化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从全球第二跃居第一 超越东京-横滨集群[2] - 圣何塞-旧金山集群上升三位至全球第三[2] - 北京位列第四 首尔位列第五[3] 创新集群核心指标 - 风险资本交易活动首次被纳入全球创新指数评估体系 成为重塑排名格局的关键因素[4][5] - 2019-2023年GII百强集群共吸引16.9万笔风险资本交易 圣何塞-旧金山(6.9%)、纽约市(4.5%)和伦敦(4.4%)领先[5] - 评估采用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和风险资本交易量三项核心指标[5] 大湾区资本支持体系 - 广州设立1500亿产投母基金、500亿创投母基金、100亿天使母基金与50亿科创母基金构建"基金丛林"[7] - 广州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5600亿元 吸引深创投、高瓴资本等头部机构布局[7] - 香港交易所2025年上半年IPO募资1094亿港元 为2024年同期的8倍 创2021年以来半年度纪录[12] 区域协同与产业孵化 - 香港发挥金融和国际化优势 深圳强化技术转化 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11] - 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在孵项目近80个 超半数来自港澳台及海外初创团队[9] - 深圳拥有各类创新载体4000余家 包括1家国家实验室和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1] 产业基础与企业生态 - 广州开发区8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为中小企业 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为中小企业[10] - 深圳创业板机制与华为、腾讯等成功企业形成创新示范效应[12] - 珠海、东莞、佛山在科创孵化领域具发展潜力 东莞松山湖创新型企业与深圳联动紧密[10]
中国这个集群超越日本跃居榜首!
第一财经· 2025-09-02 13:32
全球创新排名突破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从全球第二跃居第一 超越东京-横滨和圣何塞-旧金山集群 [3] - 北京位列全球创新集群第四 首尔位列第五 [4] - 圣何塞-旧金山在人均排名中位列第一 主要得益于谷歌和斯坦福大学的创新活动 [4] 风险资本指标影响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首次将风险资本交易纳入创新集群评估体系 重新校准创新实力认知 [7] - 2019-2023年全球百强创新集群共吸引近16.9万笔风险资本交易 [7] - 圣何塞-旧金山(6.9%)、纽约市(4.5%)和伦敦(4.4%)在风险资本交易量方面领先 [7] 大湾区资本布局 - 广州设立1500亿产投母基金、500亿创投母基金、100亿天使母基金与50亿科创母基金构建"基金丛林" [9] - 广州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5600亿元 吸引深创投和高瓴资本等头部机构布局 [9] - 香港交易所2025年上半年集资额达1094亿港元 是2024年同期的8倍多 创2021年以来最高半年度纪录 [17] 区域协同发展 - 香港发挥金融和国际化优势 深圳强化技术转化 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16] - 深圳拥有各类创新载体4000多家 包括1家国家实验室和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16] - 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在孵项目近80个 超过半数为港澳台及海外初创项目 [13] 产业支持政策 - 广州开发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纳入"1+15+1"产业政策体系 形成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链 [13] - 科创母基金重点投向早期、小型和硬科技项目 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创新孵化 [11] - 地方政府对产业园区专精特新企业实施减租或零租金政策 [11] 未来发展机遇 - 珠海、东莞、佛山在科创孵化方面展现潜力 东莞松山湖创新型企业与深圳联系紧密 [14] - 人工智能全面渗透产业被视为重要发展机遇 [14] - 香港新增50余家依据18C、18A章节上市的高科技企业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