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新中有你丨“追风逐日”的脚步不停歇
中国经济网· 2025-08-21 05:3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在一季度达到14.82亿千瓦 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1] - 鄂尔多斯因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位列一类风能资源区和二类太阳能资源丰富区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1] - 达拉特旗新能源装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700万千瓦 综合治理面积达292万亩[4] 光伏发电项目 - 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采用跟踪式光伏阵列 每15分钟自东向西转动[1] - 基地采用"林光互补"建设模式 推动沙漠生态治理 能源经济 农林牧业和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3] - 基地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发绿电20亿度 年节约标准煤68万吨 年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 粉尘45万吨[3] - 光伏基地通过"板上发电 板下修复 板间种植"模式改善沙漠生态环境 板下种植耐旱作物和牧草并发展特色养殖业[3] 储能技术突破 - 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正式量产 该电池在零下40℃至60℃区间工作 循环寿命达7000次[6] - 固态钠盐电池采用固态陶瓷电解质 具有极高安全性 遭遇枪击或碰撞不会燃烧爆炸 远超传统锂电安全性能[6] - 钠盐电池生产线良品率突破85% 一期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 产业链最完整 产能最大的生产基地 年产值达30亿元 利税3.9亿元[6] - 产业链项目全部达产后产值将超百亿元 促进多能互补发展格局和完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6] 科研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 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确立新型储能 分布式能源等9大研究方向 实施首席科学家+属地助理+科研团队组织模式[9] - 研究院主导的全国首个零碳机场项目在鄂尔多斯落地 以二氧化碳冷热工质实现航站楼100%零碳供能 年降碳超1万吨[9] - 鄂尔多斯通过政产学研用结合搭建新技术落地舞台 例如"蒙科聚"采用人才飞地模式促进人才流动与优化配置[9] - 研究院聚焦降低工业制氢成本 通过研究和勘探寻找清洁能源资源并围绕产业布局应用[9]
双登集团:聚焦储能赛道港交所主板上市,募资加码产能与研发
新浪财经· 2025-08-18 11:00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真灼财经) 2025年8月18日,国内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解决方案领军企业——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 称"双登集团")正式启动港交所主板招股,计划通过公开招股与配售合计发售5856万股股份,招股价定 为14.5港元,预计发售所得款项约7.56亿港元。此次上市由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建银国际担任保荐 人,股份买卖日期拟定为2025年8月26日,标志着这家深耕储能电池领域的企业正式迈入资本市场新阶 段。 财务表现稳健,估值具备行业竞争力 财务数据显示,双登集团近年营收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2年、2023年、2024年收益分别为40.73亿 元、42.60亿元、44.99亿元人民币;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81亿元、3.85亿元、3.53亿元人民币,盈利能力 整体稳健。以2024年净利润计算,公司此次上市市盈率为15.6倍,不仅与大市水平差距较小,更显著低 于同业企业,估值具备一定吸引力。 随着此次港交所主板上市的推进,双登集团将借助资本的力量进一步夯实技术壁垒、拓展全球市场版 图。在全球储能需求持续攀升与通信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浪潮下,公司以铅酸电池的市场主导优势为 根基,以锂离子电池的 ...
双登股份两版招股书多处信息错位,信披和内部治理存重大缺陷
搜狐财经· 2025-08-18 10:47
招股信息 - 公司于8月18日在港交所开启招股,全球发售5855.7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585.6万股,国际发售5270.1万股,另有878.35万股超额配股权,最高发售价14.51港元,每手500股,最低申购金额约7328港元 [1] - 公司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江苏泰州,是面向大数据与通信场景的储能电池供应商,产品覆盖铅酸与锂离子技术线,核心应用包括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及电力储能,客户涵盖三大运营商、中国铁塔及华为、中兴等设备商 [1] - 公司IPO历程一波三折,最初申请深交所创业板并于2023年6月受理,2024年4月撤回申请,后转战港股,于2024年8月和2025年3月递交申请,2025年6月13日获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 [1] 关联交易披露差异 - 创业板招股书披露2022年与福善达、双登电缆、泰州振杰的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为1549万元、26万元、1404万元,而港股招股书仅披露与福善达1550万元和双登电缆26万元的交易,未提及泰州振杰 [3][4] - 港股招股书自身存在矛盾:财务报表显示2022-2024年向关联方购买产品/服务金额分别为1576万元、1692万元、2080万元,附注称包含向双登天鹏采购再生铅,但会计师报告仅列示与福善达和双登电缆的交易金额(1576万元、1692万元、2080万元),未明确双登天鹏数据 [9][10][13] - 创业板招股书披露2022年与法定代表人杨锐50万元资金拆借(称操作失误),港股招股书未在关联交易分类或会计师报告中提及此事 [13][14][15] 产能与能耗数据不一致 - 锂电产能披露差异:创业板招股书称2022年锂离子电池产能2.41GWh,港股招股书调整为1.58GWh,后者明确计算口径为各机台16小时/天、360天/年的最优产出率 [16][18][19] - 能源消耗数据矛盾:创业板招股书披露2022年用电1.57亿千瓦时、用水35.45万立方米、用蒸汽5.82万吨,港股招股书则显示用电1.34亿千瓦时、用水39.43万立方米、用蒸汽9.91万吨 [20][21][22] - 差异可能源于计算口径、范围边界界定或填报错误,但公司未在两版文本中解释原因,暴露信披和内控缺陷 [23] 合规与ESG风险 - 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信息冲突:港股招股书显示双登润阳排污许可证截止日为2027年12月11日,但襄阳市生态环境局官网记录有效期为2028年5月29日,引发合规披露准确性质疑 [24][26][27] - 环保口径问题不仅是信息披露问题,更可能演变为ESG与合规风险溢价 [24] 经营与财务风险 -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高: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54.2%、46.1%、38.4%,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分别为42.3%、43.8%、47.9%,原料依赖铅锭/铅合金与LFP,价格波动挤压毛利 [29] - 业务结构错位行业趋势:2024年铅酸收入占比回升至64.6%,锂电降至33.3%,与行业"锂替代"趋势背离,导致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20.3%回落至16.7% [29][30] - 政府补助依赖性强:2024年政府补贴占其他收益比重达69%,政策激励变化对业绩构成波动风险 [30][31] - 营运质量承压:应收及票据周转天数从136.5天拉长至157.2天,1-2年账龄应收款存体量,存货周转天数虽降但仍存跌价风险,共同导致现金流压力 [31][32]
【港交所IPO】双登股份8月18-21日招股 获三水创投基石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8-18 10:47
全球发售详情 - 公司拟全球发售5855.7万股H股 其中香港公开发售585.6万股 国际发售5270.1万股 设有15%超额配股权878.35万股[1] - 发售价定为每股14.51港元 每手500股 入场费约7328.17港元 预计募资总额约8.50亿港元 净额约7.56亿港元[1] - 招股期为2025年8月18日至8月21日 预计2025年8月26日在主板上市[3] 基石投资者与保荐人 - 引入三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基石投资者 认购数量下限约1667.30万股[3] - 联席保荐人为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 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3] 行业地位与客户覆盖 - 公司为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业务领先企业 专注于储能电池及系统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3] - 服务全球五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全部五家 覆盖近30%全球百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3] - 覆盖中国五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 服务中国十大自有数据中心企业的80%及十大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的90%[3] - 2024年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应商出货量排名第一 市占率达11.1%[3]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总收入稳步增长 分别为40.73亿元 42.60亿元及44.99亿元人民币[4] - 2025年前五个月收入达18.6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近34%[4] - 2025年前五个月数据中心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120%[4] 募资用途 - 约40%用于东南亚建设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 聚焦数据中心用电池生产[4] - 约35%投入泰州研发中心建设 重点研发电池寿命提升 固态电池 钠离子电池及BMS技术[4] - 约15%用于加强海外销售及营销 拓展全球影响力与服务能力[4] - 约10%作为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4] 客户合作关系 - 2022至2024年间前五大客户平均合作时长超十年 客户粘性显著[3]
双登股份(06960)启动招股,8月26日香港上市,三水创投等参与基石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8-18 06:10
全球发售详情 - 全球发售股份数目为58,557,000股H股,视超额配股权行使情况而定 [1] - 香港发售股份数目为5,856,000股H股,可重新分配 [1] - 国际发售股份数目为52,701,000股H股,可重新分配且视超额配股权行使情况而定 [1] - 发售价格为每股H股14.51港元,另加1.0%经纪佣金、0.0027%证监会交易征费、0.00565%香港联交所交易费及0.00015%会财局交易征费 [1] - 每股H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 [1] - 股份代号为6960 [1] 招股时间安排 - 招股日期为2025年8月18日至2025年8月21日 [3] - 预计2025年8月26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2] 发行规模与估值 - 发行股数为58,557,000股H股 [1][3] - 招股价为14.51港元 [3] - 集资金额为8.50亿港元 [3] - 每手股数为500股,入场费为7,328.17港元 [3] - 发行比例为14.05% [3] - 上市市值为60.48亿港元 [3] 保荐人与包销商 -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建银国际 [2][3] - 包销商包括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建银国际、工银国际、农银国际、利弗莫尔证券、中国银河国际 [3] 基石投资者 - 引入1名基石投资者三水创投,认购人民币2.20亿元(约2.42亿港元) [3] - 三水创投为泰州市国资委旗下公司 [3] 募资用途 - 募资净额约19.38亿港元 [4] - 约70%用于扩张8英寸及更大尺寸碳化硅衬底产能 [4] - 约20%用于加强研发能力 [4] - 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4] 股东架构 - 控股股东杨善基先生合共持有约67.29%的投票权 [4] - 杨善基先生直接持股33.18% [5] - 双登投资(杨善基先生、钱五珍女士夫妇)持股26.29% [5] - 泰州合赢(雇员激励平台,杨先生控制)持股4.56% [5] - 泰州合鑫持股3.26% [5] - 公众股东持股14.05% [4][5] - 其他股东包括枣阳基金(5.28%)、钱冰清先生(2.88%)、祝士平先生(2.88%)、周跃章先生(2.88%)、恒盛紫竹(1.50%)、周平先生(1.44%)、周伟钢先生(1.44%)、翟立锋先生(0.36%)、襄阳投资(0.01%) [5]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储能电池及系统 [5] - 2024年按出货量计,公司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排名第一,市占率达11.1% [5] - 2024年按新增装机容量计,公司在全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排名第十二,市场份额达到2.5% [5]
双登股份(06960.HK)今日起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01:16
全球发售详情 - 公司拟全球发售5855.70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585.60万股,国际发售5270.10万股,另有878.35万股超额配股权 [1] - 招股日期为8月18日至8月21日,最高发售价14.51港元,每手500股,入场费约7328.17港元 [1] - 全球发售预计募资总额8.50亿港元,募资净额7.56亿港元 [1] 募资用途 - 用于东南亚兴建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 [1] - 用于泰州建立研发中心 [1] - 用于加强海外销售及营销 [1] - 用于拨付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1] 基石投资者与上市安排 - 引入三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基石投资者,认购下限约1667.30万股 [1] - 预计于2025年8月26日在主板上市 [1] - 联席保荐人为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业务的领先企业 [1] - 专注于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储能电池及系统 [1] - 在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电力储能等领域拥有十余年服务经验 [1]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624.83% [2] - 2023年度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增长37.07% [2] - 2024年度净利润3.53亿元,同比下降8.27% [2]
双登股份开始招股:数据中心业务同比大增120%,港股AIDC储能第一股即将诞生
格隆汇· 2025-08-18 01:11
公司上市及市场地位 - 双登股份开启H股招股,全球发售58,557,000股,定价14.51港元/股,预计8月26日登陆港交所 [1] - 公司以11.1%的全球市占率稳居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市场第一 [1] - 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市场出货量占比达16.1%,位居中国企业首位 [2] 财务表现与业务转型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0.72亿元、42.60亿元、44.99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营收18.67亿元,同比增长33.93% [2] - 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从2022年7.65亿元增至2024年13.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4.9%,占比从18.8%提升至31% [2] - 2025年前五个月数据中心业务收入8.73亿元,占比46.7%,首次超越通信基站业务 [4] 行业前景与客户布局 - 全球数据中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预计从2024年16.5吉瓦时增至2030年209.4吉瓦时,年复合增长率52.7% [5] - 深度绑定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秦淮数据、万国数据等头部客户 [5] 技术优势与产品布局 - 构建从电芯生产到BMS再到EMS的完整技术链条,具备"交钥匙"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6] - 锂电池领域完成45Ah-587Ah多规格产品布局,襄阳建成10GWh储能锂离子电池项目 [6] - 2023年推出48V通信基站用钠离子电池系统,2025年联合清华研发通信低温智能钠离子电池 [7] - 4月中标头部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高倍率锂电项目,为国内首批大规模锂电项目唯一中标厂商 [7] 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公司定位为AI算力基础设施升级的核心供应商,占据"能源底座"战略位置 [9] - 多技术路线并行(铅酸/锂电/钠电)确保中长期竞争力,技术储备匹配市场需求演进 [8] - 港股上市标志从中国龙头向全球能源解决方案巨头的转型 [9]
双登股份今日起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01:03
全球发售详情 - 拟全球发售5855.70万股股份 其中香港发售585.60万股 国际发售5270.10万股 另设878.35万股超额配股权 [1] - 最高发售价14.51港元 每手500股 入场费约7328.17港元 预计募资总额8.50亿港元 净额7.56亿港元 [1] - 招股期为8月18日至8月21日 预计2025年8月26日在主板上市 [1] 资金用途规划 - 募资净额7.56亿港元将用于东南亚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建设 [1] - 部分资金用于泰州研发中心建立及加强海外销售营销 [1] - 剩余资金拨付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1] 投资者与保荐机构 - 引入三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基石投资者 承诺认购下限约1667.30万股 [1] -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香港证券、建银国际金融及华泰金融控股(香港) [1] 业务定位与行业优势 - 公司系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业务领先企业 专注储能电池及系统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 [1] - 拥有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电力储能领域十余年服务经验 受益于大数据时代市场机遇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度净利润分别为2.81亿元、3.85亿元、3.53亿元 [2] - 同比变动幅度依次为624.83%、37.07%和-8.27% [2]
双登股份招股 拟全球发售5855.7万股H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00:48
公司上市与融资 - 双登股份于8月18日至8月21日进行招股 计划全球发售5855.7万股H股 发行价定为每股14.51港元 预期于2025年8月26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1] - 全球发售预计募集净额约7.56亿港元 其中约40%用于在东南亚兴建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 约35%用于在泰州建立研发中心 约15%用于加强海外销售及营销 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1] - 三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基石投资者 将按发售价认购总额为人民币2.2亿元的发售股份 [1] 行业地位与业务 - 公司是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业务的领先企业 专注于储能电池及系统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 [1]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双登股份在2024年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为11.1% [1] 研发与技术投入 - 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的35%用于在泰州建立研发中心 专注于电池寿命、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及BMS技术 [1]
双登股份8月18日-8月21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5855.7万股H股 引入三水创投为基石投资者
智通财经· 2025-08-17 23:03
招股信息 - 双登股份拟全球发售5855.7万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15%超额配股权 [1] - 发售价定为每股14.51港元,每手500股H股,预计2025年8月26日在联交所开始交易 [1] - 基石投资者三水创投将认购1667.3万股发售股份,投资总额为人民币2.2亿元 [2] 公司业务 - 公司是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业务的领先企业,专注于储能电池及系统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 [1] - 2024年公司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达11.1% [1] - 公司业务覆盖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电力储能等领域,拥有十余年行业经验 [1] 资金用途 - 预计全球发售净筹资约7.56亿港元 [3] - 40%资金将用于东南亚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建设,包括厂房建设(8.8%)、设备采购(28.0%)、人员薪酬(2.4%)和前期开支(0.8%) [3] - 35%资金将用于泰州研发中心建设,重点研究储能电池寿命提升、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和BMS技术 [3] - 15%资金将用于加强海外销售及营销,包括办公室租赁(2.1%)、人员招聘(8.7%)和推广活动(4.2%) [3] - 10%资金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3]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40.7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44.99亿元 [4] - 研发支出增加与财务表现提升形成显著协同效应,推动业务发展和市场份额增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