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抢滩东南亚 文远知行Robotaxi GXR开进新加坡
证券日报· 2025-09-01 13:36
公司业务进展 - 旗下首批RobotaxiGXR抵达新加坡并开始测试 为东南亚首次落地[2] - 车辆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自动驾驶测试与研发中心进行模拟道路测试 为获取M1认证做准备[2] - 计划2025年底在指定公共道路部署 与区域出行服务商合作运营 每辆车最多搭载五名乘客[2] - 计划将更多RobotaxiGXR引入新加坡 加快公共道路部署进程[2] - 在新加坡圣淘沙名胜世界推出东南亚首款"车内无安全员"纯无人Robobus服务[3] - 在新加坡滨海湾部署商业化自动驾驶环卫项目RobosweeperS6和S1[3] 技术能力与安全记录 - 针对新加坡道路环境进行优化部署 基于全球同类城市环境积累的海量真实世界数据[2] - 已实现超过2200天的安全运营纪录[3] - 通过严格测试流程和行业深度合作为东南亚商业化落地奠定基础[2] 全球业务布局 - 在中国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和瑞士四国开展自动驾驶部署测试及运营[3] - 在阿布扎比启动纯无人Robotaxi测试 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向公众开放[3] - 7月与Uber和AiDriver合作在利雅得启动Robotaxi试运营[3] 战略规划 - 为东南亚推出更多自动驾驶服务铺平道路[2] - 推进Robotaxi在东南亚的大规模商业运营[2] - 继续与东南亚地区相关方合作支持车辆部署并探索区域扩展机会[3]
任正非、梁文锋、王兴兴、彭军等入选!《时代》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1:52
中国AI企业全球影响力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入选《时代》全球AI百大人物 被评价为全球最重要AI巨头之一领导人[1][4] - 深度求索CEO梁文锋入选榜单 其开源模型DeepSeek-R1以600万美元训练成本挑战OpenAI顶级产品[1][3] -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凭借人形机器人技术入选 公司获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四金且测试速度超5m/s[1][5] - 小马智行CEO彭军作为自动驾驶唯一代表入选 公司目标2025年实现千台Robotaxi落地并获四大一线城市运营牌照[1][3][4] 技术突破与行业趋势 - 深度求索开源模型引发行业对低成本训练路径关注 造成英伟达等科技股短暂1万亿美元市值蒸发[3] - 沙利文研究报告显示国产开源模型与国际闭源模型性能差距接近抹平 预计超80%企业将采用开源大模型[3] - 宇树科技强调AI与机器人融合必要性 认为AI进步使机器人能完成未预先编程任务如打扫陌生房间[5] - 小马智行L4级自动驾驶进入规模化运营阶段 已在上海浦东开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示范[4] 企业运营与研发投入 - 华为2025上半年营收4270.39亿元同比增长3.95% 净利润371.95亿元同比下降32%[5] - 华为研发投入969.50亿元同比增长9.04% 占营收比例达22.7%[5] - 宇树科技硬件平台G1获得业界认可 基于该平台的独立参赛团队获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金1银1铜[5]
任正非、梁文锋、王兴兴、彭军等入选!《时代》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9-01 11:40
中国AI企业全球影响力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深度求索CEO梁文锋、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小马智行创始人彭军入选《时代》"2025年度全球AI领域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 [1] - 中国AI产业在自动驾驶、大模型、机器人等关键领域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1] 深度求索开源模型突破 - 深度求索发布DeepSeek-R1模型 为第一个足以挑战OpenAI最新产品的开源模型 [3] - 模型训练成本仅600万美元 引发市场对OpenAI"星际之门"5000亿美元计划的质疑 [3] - 投资者抛售英伟达及美国科技股 导致1万亿美元市值蒸发 [3] 企业级开源大模型趋势 - 千问Qwen、DeepSeek等国产开源模型与国际顶级闭源模型性能差距几近抹平 [4] - 预计未来超过80%的企业将采用开源大模型 驱动企业级市场新一轮增长 [4] 自动驾驶商业化进展 - 小马智行定下2025年实现千台规模无人出租车(Robotaxi)落地目标 [4] - 公司获得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在全国四大一线城市构建自动驾驶商业化网络 [4] - 以上海浦东新区金桥和花木核心区域为起点 逐步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4] 华为研发投入与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华为营收4270.39亿元 同比增长3.95% [5] - 净利润371.95亿元 同比下降32% [5] - 研发投入969.50亿元 同比增长9.04% 占营收22.7% [5] 机器人技术突破与应用 - 宇树科技在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夺得四金 比赛最好速度达4.78m/s(内部测试超5m/s) [6] - 公司认为AI进步将使机器人无需预先编程即可完成任务 如打扫陌生房间 [6] - 强调AI与机器人密不可分 机器人是AI落地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载体 [6]
抢滩东南亚!文远知行Robotaxi GXR开进新加坡
格隆汇· 2025-09-01 09:37
公司业务进展 - 首批Robotaxi GXR抵达新加坡并开始测试 这是自动驾驶车型首次落地东南亚[1] - 车辆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自动驾驶测试与研发中心进行模拟道路测试 为获取M1认证做准备[1] - 获批后车辆预计于2025年底在指定公共道路部署 由公司与区域出行服务商合作运营[1] 技术部署与优化 - 针对新加坡道路环境进行了优化部署 基于全球同类城市环境积累的海量真实世界数据[2] - 每辆Robotaxi GXR最多可搭载五名乘客[1] - 公司计划将更多Robotaxi GXR引入新加坡 加快公共道路部署进程[3] 全球商业化布局 - 公司在中国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和瑞士四国开展部署测试及运营 实现超过2200天的安全运营纪录[3] - 在阿布扎比启动纯无人Robotaxi测试 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向公众开放[3] - 7月与Uber和AiDriver合作在利雅得启动Robotaxi试运营[3] 新加坡市场拓展 - 7月在圣淘沙名胜世界推出纯无人Robobus服务 这是东南亚首款实现"车内无安全员"运营的自动驾驶车辆[4] - 2024年11月在滨海湾部署Robosweeper S6和S1 这是新加坡首个商业化自动驾驶环卫项目[4][5] - 公司将继续与东南亚地区相关方合作 支持后续车辆部署并探索更广泛的区域扩展机会[7]
中国力量在自动驾驶与通用AI领域集体崛起
环球网· 2025-09-01 09:00
小马智行 - 公司首席执行官彭军入选《时代》2025全球AI百大影响力人物 成为唯一以自动驾驶行业代表身份登榜的领袖 [1] - 公司目标2025年实现千台规模无人出租车落地 推动L4级自动驾驶走向规模化运营 [1] - 被《时代》评价为"自动驾驶革命的引领者" 过去十年持续引领技术攻关与商业化实践 [1] 中国AI企业全球影响力 - 深度求索首席执行官梁文锋凭借开源大模型与通用AI领域突破入选 其DeepSeek-V3模型获全球开发者认可 [2] - 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以机器人方向登榜 公司占据全球三分之二机器狗市场份额 [2] - 多位中国科技领袖共同入选 展现中国在多元化AI赛道应用落地与前沿探索的全球影响力 [1][2]
为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日本企业在美寻求机遇
观察者网· 2025-09-01 08:36
日本企业在美国自动驾驶市场的战略动向 - 丰田、松下等日本企业正寻求在美国自动驾驶市场重新崛起 主要受美国对中国技术和企业的排斥以及市场内向化趋势影响 [1] - 在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世界大会上 由于中国企业缺席 日本企业展示活跃 包括丰田、本田、电装、爱信、松下等均设有独立展台 [1] 丰田公司的技术开发与合作策略 - 丰田推出自主软件平台"Arene" 应用于RAV4车型 整合AI智能体、V2X等物联网通讯技术 [1] - 丰田2025年在美国加强企业合作 包括1月从英伟达采购自动驾驶芯片 4月与Waymo联合开发打车服务平台 [3] - 丰田转变自动驾驶开发策略 从自主开发转向利用外部技术 因技术领域广泛且需应对AI技术进步 [3] 日本供应商的技术转型与合作 - 日本零部件供应商如松下改变研发模式 与亚马逊AWS合作转向云平台软件开发 提升效率 [6] - 多家日本企业展示V2X相关技术 包括日立中间件平台、富士通AI智能体与数字孪生、三菱V2X系统等 [6] - 供应商以往高度绑定车企导致技术滞后 现通过合作突破研发标准限制 [4] 美国自动驾驶市场前景与数据环境 - 高盛预测北美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到2030年达73亿美元 较2025年增长20倍 占网约车市场8%份额 [8] - 美国联邦与州政府放宽自动驾驶限制 为企业提供更丰富行驶数据开发环境 [3] - 数据管制趋严 区域化开发成为主流 日本企业依赖本地数据融合应对技术落后 [8] 日系企业的市场选择与竞争挑战 - 日本企业因技术落后在中国市场直接与当地供应商合作 避开正面竞争 [9] - 美国市场因监管放开成为日本企业技术追赶的理想环境 [9] - 日本企业在美国面临Waymo、特斯拉、Cruise等本土企业竞争 技术融入与市场接纳存在难题 [11] - 特朗普贸易战政策可能影响日本企业在美数据获取与研发开放性 [11]
Robotaxi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新财富· 2025-09-01 08:04
行业技术路径 - Robotaxi采用两条发展路径:多传感器+安全冗余的重资产模式(Waymo及国内领先企业)与纯视觉+量产车的轻资产模式(特斯拉)[4] - 特斯拉路线处于小范围试运营阶段 尚未形成真实数据 小鹏汽车计划2026年试点无图模式量产Robotaxi 保留部分硬件冗余和云端接管[4] - 当前分析聚焦传统多传感器+安全冗余模式 该模式依赖高精地图并需与车企合作改装车辆[4][5] 运营数据表现 - Waymo累计完成7100万英里(约11426万公里)车内无人里程 覆盖菲尼克斯/旧金山/洛杉矶/奥斯汀四城[7][8] - Waymo周订单量超25万单(年化1300万单) 较2024年周订单15万单(年化400万单)显著增长 累计订单超500万单[12] - 萝卜快跑累计提供超1100万次出行服务 安全行驶里程超1.7亿公里 单均行程约15公里(Waymo单均约9公里)[17] - 萝卜快跑一季度订单约140万单(周均11万单) 车队规模超1000辆 单车单日约16单(Waymo单车单日约24单)[17] 成本结构分析 - 单车日成本约263元:含车辆折旧112元(按20.46万元车价5年折旧) 远程安全员费用111元(月薪1万元按1:3人车比折算) 维护费用40元(充电9元/保险22元/保养5.5元)[23][24][25] - 充电成本按日行150公里 电价0.4元/度 电耗15度/百公里计算 保险与保养按年费8000元和2000元折算[24] 营收盈利测算 - 参考网约车数据:深圳单车日均营收456.67元 杭州407.43元 广州331.78元 成都335.4元[26][27][28] - Robotaxi假设定价为网约车八折(每公里2-2.5元) 单车日营收约350元 毛利率约25%[28][29] - 行业尚未盈利: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Q2研发费用超3亿元 远超当期1亿多元营收[29] - 千辆规模运营商年营收约1.3亿元 假设净利率5%时净利润超600万元[30] 安全与运营范围 - Waymo百万英里严重事故率仅0.03 累计发生2次严重事故 运营限于城区限定区域 高速仅测试未商用[10] - 萝卜快跑未发生严重事故 运营限于城内及城市快速路 武汉/北京/重庆/深圳已常态化无人驾驶 仅远程监控[17] - Waymo运营面积588平方英里(约1523平方公里) 略小于厦门市 车队规模1500辆 预计2026年超2000辆[13]
百度欲从瑞士开启欧洲无人驾驶业务;比亚迪宣布马来西亚建厂并加大印尼投资;京东拟在新加坡设立REIT|一周大公司出海动态
钛媒体APP· 2025-09-01 06:03
自动驾驶技术海外拓展 - 百度在瑞士苏黎世设立办事处启动欧洲自动驾驶业务 初期车辆配备安全驾驶员并计划最早明年启动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 [1] - 百度目标与本地有影响力的出行企业合作 潜在合作伙伴包括瑞士邮政巴士公司 具体服务内容取决于合作伙伴需求 [1] - 小马智行计划在香港部署自动驾驶出租车 需与当地政府和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推进路径 [2]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合作 - 晶泰科技与韩国Dong-A ST签署合作备忘录 基于AI+机器人平台共同开发免疫与炎症性疾病创新疗法 [3] - 晶泰科技成功注册AIFCHEM商标 覆盖实验室机器人及生物芯片等科学仪器类商品服务 [3] 科技公司跨界造车动态 - 追觅科技官宣造车 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 计划2027年亮相 [4] - 追觅科技已组建近千人造车团队 全球累计申请专利6379件 其中45%为发明专利覆盖智能汽车核心领域 [4] - 追觅科技拥有全球100余国家6000家线下渠道及3000万用户群 可为欧洲与亚太市场提供高端汽车销售支持 [4] 消费品牌海外扩张业绩 - 蜜雪冰城全球门店数增至53014家 较去年同期新增9796家 [5] - 蜜雪集团上半年实现收入148.7亿元同比增长39.3% 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4.1% [5] - 幸运咖海外首店落地马来西亚 产品售价1.5-8马币(约2.4-13元)延续东南亚平价路线 [6][7] 智能设备与汽车海外零售 - 小米在东南亚建设约200家小米之家 2025年建店目标超100家集中于泰国和马来西亚 [8] - 小米第二季度东南亚手机份额19%排名第一 出货量同比增长8% [8] - 比亚迪7月在欧盟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逾两倍达9698辆 含周边国家销量达13503辆 [9] - 特斯拉7月在欧盟注册量萎缩逾42%至6600辆 [9] 短剧平台海外增长 - 中文在线短剧平台FlareFlow上线三个月累计下载量近千万 用户充值金额近2000万美元 [10] - FlareFlow跃居美国iOS免费榜第4位 平台已聚合超1700部短剧 [10] - 爱奇艺国际版会员收入连续8季度环比增长 第二季度会员收入同比增长约35% [11] - 爱奇艺下半年启动海外原创微剧布局 巴西等市场会员收入同比增长超80% [11] 新能源汽车海外本土化生产 - 比亚迪在马来西亚建设组装工厂 预计2026年投产 首期占用60.7公顷土地 [12] - 比亚迪在马来西亚门店总数达43家 连续三年蝉联当地纯电市场销冠 [13] - 比亚迪泰国工厂获"Made in Thailand"认证 首次生产并出口超900辆海豚电动车至欧洲 [14] - 比亚迪泰国工厂年产能达15万辆 主要生产海豚、ATTO 3等车型 [14] 印尼电动汽车产业链投资 - 印尼主权基金与格林美合作开发镍下游加工项目 投资额14.2亿美元(23.2万亿印尼盾) [15] - 项目包括年产66000吨混合氢氧化物的高压酸浸冶炼厂 [15] - 六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印尼增加15万亿印尼盾投资 包括比亚迪、吉利、小鹏等品牌 [16] - 比亚迪和Vinfast在印尼建设新工厂 吉利与小鹏通过当地组装厂合作生产 [17] 企业海外资本运作 - 京东产发联合合众集团及高瓴资本旗下机构计划在新加坡推出资产价值超10亿美元的REIT [18] - 该REIT最早可能2026年在新交所上市 近期已收购3.06亿新元(2.3亿美元)物流资产 [18] - 奇瑞汽车获证监会备案 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赴港上市 18名股东拟转20.16亿股境内股份境外流通 [19] - 奇瑞汽车若上市将成为港股市场近年来最大规模车企IPO [19]
研究生开学,被大老板问懵了。。。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9-01 03:17
社区规模与愿景 - 自动驾驶之心知识星球是一个综合类自驾社区 集视频 图文 学习路线 问答 求职交流为一体 目前成员超过4000人 预期未来2年内规模达到近万人[1] - 社区愿景是让AI与自动驾驶走进每个有需要的同学 致力于打造交流与技术分享的聚集地[1] 技术资源覆盖 - 社区梳理近40+自动驾驶技术路线 覆盖端到端 VLA 多模态大模型 数据闭环4D标注等前沿方向[1][3] - 包含近60+自动驾驶数据集 行业主流仿真平台 以及感知 仿真 规划控制等完整学习路线[14] - 汇总国内外知名高校实验室和自动驾驶公司资源 涵盖RoboTaxi 重卡业务 造车新势力等领域[26][29] 专家网络与互动 - 邀请数十位一线产业界和工业界嘉宾 包括顶会常驻专家 提供技术答疑和行业见解[3] - 不定期组织学术界与工业界大佬直播分享 目前已举办超过100场专业技术直播[58] - 建立与近300家机构及自驾公司的内推机制 直接对接企业招聘需求[10][67] 核心内容体系 - 技术方向系统覆盖BEV感知 3D目标检测 多传感器融合 世界模型 扩散模型等40+领域[5][7] - 实战板块包含模型压缩 部署优化 以及TensorRT 毫米波雷达融合等100问系列工程实践[7] - 提供全栈学习课程和入门路线图 针对0基础小白和进阶研究者分别设计学习路径[8][10] 行业趋势洞察 - 跟踪端到端自动驾驶量产应用 区分一段式/二段式技术方案并探讨工程落地难点[32][64] - 聚焦2025年热点VLA技术 系统梳理开源数据集 思维链推理及量产方案快慢双系统[36][37] - 分析世界模型 3DGS与NeRF等技术在自动驾驶仿真和感知领域的融合应用[33][39]
福瑞泰克将为哈啰Robotaxi平台项目提供毫米波雷达产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1 00:25
公司业务合作 - 福瑞泰克获得哈啰旗下造父科技定点通知 将为哈啰Robotaxi平台项目提供毫米波雷达产品及相应软件服务 [2] - 首批上车产品计划在2025年底达到量产状态 [2] 产品规划 - 毫米波雷达产品及软件服务将应用于自动驾驶出租车平台 [2] - 量产时间节点明确设定为2025年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