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

搜索文档
港股科技ETF(513020)涨超2%,一键集齐港股互联网+医药+芯片+汽车等科技龙头股,连续10日净流入额超7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02:41
港股科技股热点 - 英伟达CEO黄仁勋宣布将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 [1] - 通信板块龙头公司半年报业绩大幅超预期 [1] - 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加速,2025上半年总金额达660亿美元,超过2024全年交易总额 [1] 港股科技ETF表现 - 港股科技ETF(513020)今日上涨近2.5%,连续10日净流入超7亿元,年内份额增长300% [1] - 该ETF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覆盖互联网、医药、芯片、智能汽车等领域龙头股,包括阿里巴巴、小米、腾讯、美团、比亚迪、中芯国际等 [1]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分布:小米集团-W(11.26%)、腾讯控股(9.87%)、比亚迪股份(9.53%)、阿里巴巴-W(9.51%)、美团-W(8.58%)、中芯国际(5.37%)、快手-W(4.76%)、理想汽车-W(4.01%)、小鹏汽车-W(3.36%)、信达生物(3.16%) [2] 指数业绩对比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自2018年以来累计涨幅47.47%,跑赢恒生科技指数(-2.14%)和港股通互联网指数(-8.76%) [3] - 近一年涨幅68.59%,近三年涨幅21.13%,近五年跌幅7.46% [4] - 同期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近一年涨幅56.26%,恒生科技指数近一年涨幅43.61% [4] 港股市场展望 - 中信证券预计宏观、AI、市场结构三重因素将推动港股下半年延续反转行情 [5] - 企业盈利韧性较强,优质企业赴港上市或提升市场流动性和资产质量 [5] - 三季度或震荡向上,四季度可能迎来估值和盈利双重修复,受益于国内稳增长政策及AI产业催化 [5]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今起在北京举行 链博会“南京日”邀全球共赴“南京之约”
南京日报· 2025-07-16 02:27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7月16日—20日在北京举行,首次将举办时间提前至夏季 [1] - 展会设置6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包括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 [2] - 吸引651家企业和机构携500多家上下游合作伙伴亮相,参展商涉及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 [2] - 参展企业中包括84家世界500强企业和86家中国500强企业 [2] 南京日活动 - 7月17日下午链博会首次迎来"南京日"活动,主题为"IN南京——链接全球,与宁同行" [1] - 活动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W105展位举行,集中展示南京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发展机遇与合作潜力 [1] - 拟邀请国际商协会组织、世界500强企业、央企、产业链供应链龙头企业负责人等百余人出席 [1] - 活动包括签订合作备忘录、授牌仪式以及5个项目的现场签约,涉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贸易、精密制造等领域 [2] - 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阳等将进行主题分享 [2] 展会成果与预期 - 链博会不仅是展品展示平台,更是链接全球产业伙伴的合作平台 [3] - 前两届链博会中多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实现"找朋友、促协同"的效果 [3] - 南京参展企业高管期待通过链博会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进一步交流,在各链条间发现更多合作契机 [3] - 活动旨在构建更加安全、稳定、富有韧性与创新活力的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关系,推动南京与全球创新合作 [1]
特朗普宣布对印尼征收19%关税;黄仁勋访华,H20回归,英伟达市值一夜增超1万亿元;泡泡玛特业绩炸裂;山姆紧急下架好丽友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22:04
宏观经济数据 - 6月美国CPI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2.7%;核心CPI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2.9% [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达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 [8] - 中国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城市工作重点转向存量提质增效和房地产新模式构建 [7] 资本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纳指涨0.18%,道指跌0.98%,标普500跌0.4% [3] - 中概股普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77%,百度、阿里涨超8%,哔哩哔哩涨超7% [3] - 国际贵金属期货收跌:COMEX黄金跌0.85%至3330.5美元/盎司,白银跌1.95%至37.99美元/盎司 [4] - 欧洲三大股指全线下跌:德国DAX跌0.42%,法国CAC40跌0.54%,英国富时100跌0.66% [6] 行业动态 - 商务部新增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等条目至《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10]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经营行为 [12]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倡议规范即时零售市场秩序,抵制价格补贴"内卷式"竞争 [11] - 工信部拟制定移动电源强制性国家标准,提升充电宝等技术标准 [13] 公司新闻 - 英伟达获准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将发布RTX Pro新显卡 [17] - 泡泡玛特预计上半年收入增长不低于200%,溢利增长不低于350% [19] - 宝马与Momenta合作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20] - 吉利汽车与极氪签订合并协议,强化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力 [21] - 小鹏汇天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陆地航母"飞行汽车计划2026年量产 [23] - 萝卜快跑与Uber合作,计划将无人驾驶汽车接入Uber全球出行网络 [25] 其他重要事件 - 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举行 [11] - 特朗普称美联储应降息3个百分点,与印尼达成协议征收19%关税 [14] - 美国及盟友将8月底定为与伊朗达成核协议的最后期限 [15]
新华解码丨链博会是个什么会?如何“链”起你我他?
新华网· 2025-07-15 12:44
链博会概况 - 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由中国贸促会主办,自2023年起每年举办一届 [2] - 第三届链博会于7月16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开幕 [1] - 覆盖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家中外企业及机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5%,境外参展商比例提升到35% [4] 供应链定义与链博会定位 - 供应链指围绕核心产品和服务,与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零部件生产和运输、成品的组装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的整个过程紧密联系和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 [3] - 链博会重点在于"链",展链条、展生态、展场景,注重全球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间交流合作,帮助企业识别自己和潜在合作伙伴在供应链上的准确位置 [4] - 链博会不追求短期现场交易成交额,更注重推动长期互利合作的"链接度" [4] 参展企业与活动亮点 - 英伟达、施耐德、欧莱雅、路易达孚、美敦力等大批知名跨国公司首次亮相 [4] - 苹果公司第三次携手中国供应商展示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最新技术 [5] - 普华永道聚焦低空经济全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圈,带来中外合作项目实践成果 [5] - 设置先进制造、智能汽车、绿色农业、清洁能源、数字科技、健康生活和供应链服务"6链1展区" [7] - 首创设立"链博首发站"新品发布专区,集中发布参展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场景 [7] 国际合作与开放战略 - 链博会与国家开放战略同频共振,不断扩大的朋友圈和"国际范"成为生动写照 [4] - 本届链博会将首发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聚焦中国—东盟供应链合作、新疆—中亚产业合作等专题活动 [5] - 内地—香港商会联席会议、内地—澳门商会联席会议首次在链博会期间举办 [5] - 链博会鼓励百花齐放,中外各方机构、企业和专家学者一同交流 [5] 链博会意义与未来展望 - 链博会通过搭建高层级平台和呈现全供应链场景,为各国企业提供更多合作机遇和更广阔的合作舞台 [7] - 中国的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机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机遇和持续涌现的创新合作机遇成为各方交朋友的重要支撑 [7] - 链博会的"链"是链接世界、共创未来的"链",旨在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坚持创新引领和数智供应链发展,打造绿色可持续供应链 [8]
王建强:自动驾驶正从规则驱动与数据驱动向认知驱动演进
中国经济网· 2025-07-15 12:29
智能汽车技术发展现状 - 智能汽车技术被视为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关键核心手段,交通安全是智能汽车发展的永恒主题 [1] - 当前低等级智能汽车市场渗透率较高,但高等级自动驾驶在复杂长尾场景下仍存在事故频发问题,安全技术需突破 [1] - 智能汽车发展早期以规则驱动为主流技术路线,当前数据驱动成为主流自动驾驶路线之一 [4] 技术路线对比与挑战 - 规则驱动路线强调可观测与可解释性(白盒系统),但策略固定难以适应复杂环境 [4] - 数据驱动路线通过深度学习实现场景泛化,但存在黑箱属性导致决策过程不透明,安全可靠性难以保障 [4] - 两条技术路线面临关键问题:规则系统缺乏学习能力,数据驱动系统需解决可解释性与可控性问题 [4] 认知驱动技术路线创新 - 提出第三条技术路线认知驱动,融合规则驱动的可解释性与数据驱动的学习能力 [4] - 认知驱动使人车路系统实现深层理解,构建要素特性、相互作用与运行规律的准确建模与数字表达 [4] - 技术架构涵盖感知层(物理状态估计+语义理解)、认知层(风险趋势判断+行为语义理解)、决策层(行为决策+轨迹规划) [5] - 引入大语言模型反馈推理,支持类人自适应决策生成,构建更具鲁棒性与泛化能力的系统 [5] 未来技术演进方向 - 自动驾驶正从规则驱动与数据驱动向认知驱动演进,未来将构建具备认知、推理与持续学习的系统 [5] - 需建立自主学习+先验知识新范式:利用大模型增强环境理解,引入人类知识学习与反馈机制 [5] - 技术趋势回归以人为中心,聚焦认知人、学习人、超越人的系统能力构建,实现功能智能向认知智能转变 [5] 三纵三横技术架构 - 纵向技术包括车辆关键技术(环境感知、风险认知、决策控制)、信息先进技术(AI、数据平台、信息安全)、基础支撑技术(高精地图、标准法规、测试验证) [6] - 横向技术依托车载终端平台(车端智能)、交通设施平台(车路协同)、信息安全平台(系统可信保障) [6] - 架构目标是通过类脑认知架构实现人类驾驶认知模式跃迁,构建认知驱动机制、知识+数据协同感知、推理引擎+反思机制三大能力支柱 [6] - 最终目标是提升智能汽车自学习、自反思、自适应能力,构建安全可验证的高等级智能驾驶系统 [6]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张永伟:AI 成为智能汽车核心驱动力 重构产业竞争格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7-15 08:59
AI驱动智能汽车产业变革 - AI成为智能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重塑产品定义与产业生态,推动全球汽车竞争进入"AI驱动"新阶段[1] - 传统燃油车机械硬件成本占比从70%降至50%以下,预计未来几年跌破30%,电子化硬件成本占比2030年将达70%[4] - 消费者购车决策中"智能化"权重达54%,仅次于成本因素(60%),企业需将AI能力转化为产品竞争力[4] AI技术渗透的三级进阶 - 第一阶段:AI作为工具优化研发与管理流程,如提升设计效率、优化供应链[5] - 第二阶段:AI升级为产品核心,催生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的"AI汽车"智能终端[5] - 第三阶段:企业进化为"AI原生企业",基于算法与数据开发多元化产品(如特斯拉布局具身机器人)[5] 中国智能汽车应用优势 - 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0%,泊车等AI辅助技术在中高端车型渗透率超20%[5] - 智驾企业与整车厂深度绑定,形成"技术-产品"快速落地闭环[5] - 中国L2级-L3级智能车型装载率较全球平均水平领先近20%[7] AI生态构建与跨界融合 - 汽车产业需融合"三横"(软件、芯片、数据等)与"三纵"(汽车产业链)构建生态竞争力[6] - "结对子"模式普及:华为、Momenta等科技企业与整车厂从研发阶段深度绑定[6] - 行业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特斯拉年算力增速领先,吉利加速布局万卡级算力集群[7] 全球化挑战与技术通用性 - 海外市场对网络安全、数据隐私合规要求更高,美国封闭部分国家操作系统开源权限[7] - AI技术通用性赋能跨产业:智能汽车与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在电池、电机、感知技术上同源[7] - 汽车产业规模化能力可帮助新质产业快速降低成本,实现AI技术跨领域价值释放[7]
地平线机器人-W(9660.HK):规模化量产构建起完整的智能普惠生态
格隆汇· 2025-07-15 06:46
征程系列出货量及合作 - 征程系列累计出货量已突破800万套,预计今年有望破千万 [1] - 征程6系列为新一代高级辅助驾驶及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硬件支持,已获多家头部主机厂量产定点 [1] - 当前市场每三台智能汽车中有一台搭载地平线的辅助驾驶方案 [1] HSD系统性能及进展 - HSD是国内首个软硬结合全栈开发的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包含HSD300、HSD600和HSD1200三个版本 [2] - HSD搭载征程6P计算方案,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架构,实现光子输入到轨迹输出的全局打通 [2] - HSD引入端到端强化学习,通过数字孪生世界和奖惩机制提升基础驾驶能力 [2] - HSD已被多个领先OEM品牌选定,预计今年量产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为35.62亿元、55.29亿元、79.83亿元 [2]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9亿元、-9.45亿元、1.05亿元 [2]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搜狐财经· 2025-07-14 14:48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 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将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 [1] - 设置六大链条展区:先进制造链、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以及一个供应链服务展区 [1] 参展企业及展区动态 先进制造链 - 航空产业链展位已完成布置 [8] - 中国中车展示轨道交通装备 [27] - 普华永道参与展示供应链服务 [11] 智能汽车链 - 特斯拉展示电动汽车技术 [31] - 问界M7车型亮相展区 [39][36] 数字科技链 - 英伟达布置人工智能与计算技术展品 [15] - 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专题展区展示机器人技术 [23] 绿色农业链 - 先正达集团展示农业科技解决方案 [35] 其他 - 会场外景已准备就绪 [19]
黄仁勋年内第三次访华,高温下与雷军微笑合影
观察者网· 2025-07-14 09:36
公司动态 - 英伟达CEO黄仁勋于7月14日在北京与小米CEO雷军会面 照片显示二人在古建筑前及小米汽车旁互动 [1] - 英伟达官方回应称照片非公司发布 知情人士透露会面属非公开客户拜访行程 [1] - 黄仁勋计划出席7月16日北京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并将举行媒体吹风会 [5] - 公司计划最早于2024年9月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新AI芯片 以应对美国出口管制 [5] - 新款芯片基于Blackwell RTX Pro 6000处理器修改 将去除高带宽内存(HBM)和NVLink等先进技术 [6] 战略布局 - 英伟达将中国市场视为非常重要市场 黄仁勋年内三次访华体现对中国团队重视 [8] - 公司正通过调整产品设计维持中国市场地位 同时进行外交沟通应对地缘政治影响 [5][8] - 黄仁勋在4月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会谈时明确表示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 [8] 历史合作 - 小米与英伟达早有合作渊源 2013年小米3手机搭载英伟达Tegra 4处理器 黄仁勋曾亲自出席发布会并用中文演讲 [10] - 2024年2月雷军因穿皮夹克开发布会被质疑模仿黄仁勋风格 引发网络热议 [10][12] - 雷军回应称穿皮夹克是为匹配产品极致风格 并否认模仿说法 [12][13]
华为计划2027年实现城区L4规模商用
观察者网· 2025-07-14 03:10
华为智能驾驶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2025年进行L3试点商用并开展城区L4试点测试,2026年推进高速L3规模商用和城区L4试点商用,2027年实现无人干线物流试点和城区L4规模商用,2028年达成无人干线物流商用目标 [1] - 公司认为若2027年实现目标将比特斯拉落后一年,表明行业竞争激烈 [1] - 公司已发布新一代ADS4乾坤智驾系统,包含四个版本,其中旗舰版ADS Ultra支持高速L3、泊车代驾VPD、城区/高速智能辅助驾驶NCA等全场景功能 [1]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现状 - 行业当前处于L2向L3迈进的关键节点,2024年是L2规模商用元年,2025年产业将开始具备L3商用能力 [2] - L3自动驾驶允许驾驶员视线转移但需保持警觉并及时接管 [2] - 城区智能辅助驾驶搭载量预计2024年394万辆,2025年825万辆,2027年1496万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 技术路线比较 - 特斯拉FSD在道路感知和车辆控制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 - 公司认为纯视觉路线在高级别自动驾驶阶段可能面临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挑战 [2] - 公司坚持多传感器融合路线,认为L2阶段纯视觉可行,但更高级别需要"安全兜底" [3] 主动安全技术进展 - 公司已实现对悬空障碍物和负向高度的刹停能力 [4] - 当前技术尚不具备对护栏、树木等障碍物的误踩油门响应能力,这些是未来研发方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