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
icon
搜索文档
议程更新!读者福利!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6 12:25
会议概况 - 活动时间定于2025年6月12日 地点设于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会议中心 主办单位为思宇MedTech和探美医界 协办单位包括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等机构 [1] - 会议规模预计吸引500名现场参会嘉宾 上午聚焦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下午安排行业交流沙龙和政府闭门对接会 [1] 议程亮点 - 开幕式包含北京市医药健康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刘慧(拟)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原院长祁佐良(拟)致辞 并颁布全球医美科技创新系列奖项 [2] - 将启动第三届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赵延勇等参与 [2] - 发布《全球医美科技白皮书2025》 由思宇医疗科技新媒体创始人赵清主持 [2] 专题演讲 - 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尹航将探讨干细胞产业下的细胞外囊泡技术 [2]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安阳副教授分享干细胞分化调控在鼻面裂组织再生中的应用 [2] - 中国科学院张贵锋研究员解析皮肤管理与生物医用材料的结合 [2] - 通和立泰生物科技总经理李英俊阐述医学动物实验对医美产品研发的关键作用 [2] 产业实践 - 北京宝丽永昌医药科技咨询事业部负责人刘家岐详解医美器械注册申报临床评价路径 [2] - 圆桌论坛由整形外科医院孙鹏飞医师主持 聚集金雨茂物投资总监孙海顺等嘉宾探讨医美科技创新路径 [2] 后续活动 - 预告2025年7月举办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9月召开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5] 参会方式 - 观众可通过优惠码SYMedTech免费获取原价38元的门票 需通过指定链接报名 [4][5] - 企业合作可联系思宇团队工作人员赵清等 或通过工作微信号suribot22及手机号13552754250沟通 [3]
退市风险下实控人拟转让股份 *ST金比控制权或将变动
证券日报· 2025-06-05 14:42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林浩亮和林若文正在筹划股份协议转让事宜 具体方案尚待沟通确定 公司股票自2025年6月5日起停牌 预计不超过2个交易日 [2] - 控制权变更处于洽谈阶段 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筹划控制权变更是大股东的个人行为 目前处于意向洽谈阶段 [3] - 林浩亮和林若文分别持有公司27.29%和25.95%股份 合计持股53.24% 第三大股东仅持股0.57% [3]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为母婴消费品品牌运营商 核心业务为运营管理"拉比""下一代"及"贝比拉比"三大自有品牌 近年来母婴消费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业绩承压 [3] - 2019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4.38亿元下降至2.25亿元 2022年至2024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分别为-9070.72万元 -2570.09万元和-4531.68万元 [4] - 2024年度财务数据触及深交所退市风险警示条件 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 公司转型医美行业 - 2021年和2023年公司两次收购韩妃投资股权 2024年10月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增资韩妃投资并实现并表 11月终止重组并变更收购标的为珠海韩妃和中山韩妃各51%股份 [5] - 2025年公司并表珠海韩妃和中山韩妃 形成"母婴+医美"双主业格局 2025年一季度营收7606.33万元 同比增长74.85% 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253.03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 [5] - 营收增长主要系合并范围新增耀美科技 珠海韩妃及中山韩妃所致 [6] 行业专家观点 - 新股东若拥有丰富行业资源和先进管理经验 有望优化公司战略规划 提升运营效率 改善公司基本面 [6] - 控制权变更过程中若出现方案设计不合理或新旧股东利益协调不畅等问题 可能引发新的经营风险 影响公司稳定发展 [6]
三个医美女首富争霸,日子都不好过
创业家· 2025-06-05 10:06
医美行业竞争格局 - 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因产品路线差异(玻尿酸VS重组胶原蛋白)爆发公开舆论战,双方通过声明互驳并升级为商业对抗[3][6][18] - 华熙生物市值260亿元,较巅峰期1500亿元缩水显著,而巨子生物市值达730亿港元(约700亿元)创历史新高[19] - 第三方公司锦波生物凭借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营收14.43亿元(同比+84.92%),净利润7.32亿元(同比+144.27%)[28] 产品技术争议 - 网红"大嘴博士"指控巨子生物核心产品可复美胶原蛋白含量仅0.0177%(低于标注下限),引发微博热搜,巨子生物自检结果称含量超0.1%[8][12][13] - 华熙生物披露与"大嘴博士"存在商业合作关系(通过海南海熙基金持股32.4%),并指责竞争对手操纵"玻尿酸过时论"等舆论[17][18] - 行业缺乏统一的重组胶原蛋白检测标准,技术争议持续发酵[35][36] 市场表现与增长潜力 -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市场规模预计以44.93%年复合增速扩张,2025年达585.7亿元,2030年将突破2193.8亿元[28] - 锦波生物毛利率达92.02%(核心产品95%),超越茅台(94%),2025年股价已上涨120%,实控人杨霞持股市值最高达251.69亿元[28][29][32] - 欧莱雅等国际品牌采用锦波生物技术推出爆款产品(如"小蜜罐"面霜),单链接618销量超20万件[25][27] 行业技术迭代风险 - 玻尿酸市场面临天花板,华熙生物遭遇增长瓶颈,而重组胶原蛋白作为新兴材料受资本追捧[34][35] - "再生材料"(如童颜针、少女针)成为潜在替代技术,国内厂商湘雅生物、复向医疗已获多轮融资[36][37] - 先发企业的医疗器械注册证红利可能被后来者突破,产品同质化竞争风险显现[35]
“胶原蛋白”之争:莫让科学探讨沦为无意义口水战
新京报· 2025-06-05 04:44
胶原蛋白争议事件 - 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被质疑重组胶原蛋白精华添加量仅为0.0177%,公司回应检测结果显示含量大于0.1% [1] - 争议起源于美妆博主"大嘴博士"的打假视频,随后华熙生物公开声援打假行为 [1] - 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被视为医美行业两大巨头,分别代表玻尿酸和重组胶原蛋白技术路线 [1] 行业竞争态势 - 事件演变为两大医美头部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被解读为技术路线之争 [1] - 双方在舆论场展开激烈交锋,互相指责对方"水军运营"和"恶意竞争" [2] - 争议过程中科学准则被忽视,检测报告和机构立场出现反复矛盾 [2] 行业监管与规范 - 医美行业长期存在证照不全、虚假宣传、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3] - 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强化医美行业监管 [3] - 事件反映出行业标准不清、营销边界模糊等深层问题 [3] 消费者与行业影响 - 消费者权益在争议中被忽视,关注焦点应是产品合格性而非企业口水战 [2] - 企业间的公开争执对医美行业整体社会形象造成伤害 [3] - 事件可能成为推动行业规范、厘清技术标准的契机 [3]
心血管巨头挥师医美!乐普医疗“童颜针”获批
新浪证券· 2025-06-05 01:31
公司战略转型 - 乐普医疗正式进军医美赛道,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童颜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国产第五款、国内第七款获批同类产品 [1] - 公司跨界消费医疗的战略迈出关键一步,同时肉毒毒素新药进入审评阶段,双线布局医美市场增量空间 [1] - 主营业务增长乏力,2024年一季度营收17.36亿元(同比下滑9.67%),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下降21.44%),亟需开辟医美、眼科等高毛利消费医疗赛道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3] 产品管线布局 - 童颜针适用于鼻唇沟皱纹填充,通过刺激胶原再生实现长效塑形,填补公司皮肤科领域空白 [2] - 国内童颜针市场竞争激烈,已有六款产品竞逐,包括爱美客"濡白天使"、四环医药"少女针"及进口产品高德美"塑妍萃"等 [2] - 控股子公司乐普健糖申报的"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获CDE受理,瞄准国内规模超60亿元的肉毒市场,同时透明质酸钠填充剂等管线推进中,形成"填充+除皱"复合产品矩阵 [4] 行业竞争格局 - 医美赛道从"小而美"转向"大而强",华东医药、复星医药等药企先后入局 [5] - 乐普医疗凭借医疗器械研发经验和渠道优势,有望快速打通医美产品商业化路径,但需面对爱美客等先发者的用户心智占领挑战 [5]
巨子生物“造假门”升级,两大医美巨头隔空叫板
凤凰网财经· 2025-06-04 13:49
事件概述 - 巨子生物陷入重组胶原蛋白疑似造假风波,自媒体"大嘴博士"郝宇团队检测显示其产品"可复美胶原棒"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仅0.0177%,低于法定备案标准0.1%,且未检出关键成分甘氨酸[3][4][9] - 检测机构上海东谱撤回郝宇团队的《测试报告》,但郝宇坚持HPLC检测法准确性,华熙生物介入并提供第三方检测支持[3][5][15] - 事件引发行业震动,9家企业送检超100个样品,多名头部KOL参与送检[7] 涉事产品与公司 - 涉事产品"可复美Human-Like重组胶原蛋白肌御修护次抛精华"是巨子生物核心单品,2024年收入45.42亿元(+62.9%),占总收入82%[9] - 巨子生物创始人范代娣夫妇身家超450亿元,公司市值696.62亿港元(事件后跌4.69%)[10][16] - 华熙生物市值259.82亿元(事件后涨6.94%),其间接持股郝宇关联公司上海柳页医创32.4%[14][16] 行业冲突 - 华熙生物公开指责有企业利用水军散布"玻尿酸过时论",并称将向监管机构提交检测报告[15] - 事件从产品质疑升级为医美巨头间的行业大战,涉及检测标准(HPLC法vs行业标准YY/T1947-2025)的科学争议[3][9][15] - 华熙生物此前曾因券商研报"踩玻尿酸、捧重组胶原蛋白"与9家机构发生冲突[13]
主品牌营收增速放缓,珀莱雅“盯上”医美赛道
北京商报· 2025-06-04 13:09
珀莱雅布局医美赛道 - 公司推出首款械字号产品"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贴",主打医美术后修护功能,注册证编号为"苏械注准20242141041" [1] - 产品定价163元/盒(优惠价),原价198元,适用于浅表创面、激光/光子术后等非慢性创面护理 [3] - 宣传策略强调"项目后修护"场景,与医美需求直接挂钩 [3]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2023年达2669亿元,预计2031年超7000亿元 [3] - 上海家化、贝泰妮等国产美妆品牌已布局医美赛道:玉泽推出械字号敷料、贝泰妮旗下AOXMED覆盖600余家医美机构 [4] - 行业处于完全竞争阶段,尚未形成头部品牌垄断 [4] 珀莱雅战略动机 - 主品牌营收占比超70%,但2024年增速降至不足20%(2021-2023年增速28%-36%) [5] - 2024年公司总营收突破百亿,提出"双十战略"(十年内进入全球化妆品前十) [6] - 计划通过巴黎分公司并购拓展婴童、香水、男士护肤等空白领域 [6] 研发与营销投入对比 - 研发费用率持续低于2%:2024年研发费用2.1亿元(占比1.95%) [7] - 销售费用率逐年上升至47.88%(2024年51.61亿元) [8] 挑战与短板 - 医美赛道面临敷尔佳、巨子生物等专业厂商竞争 [7] - 行业评论指出需加强基础研究、成分功效等科研投入以建立竞争力 [7] - 与国际品牌相比存在品牌矩阵和线下渠道短板 [9]
【财闻联播】重大突破!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获批上市!香港恒生银行劫案疑犯落网
券商中国· 2025-06-04 12:56
★ 宏观动态 ★ 中央财政拟支持北京、天津等20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财政部今天(4日)公示2025年城市更新行动评审结果,北京、天津、唐山、包头、大连、哈尔滨、苏州、温 州、芜湖、厦门、济南、郑州、宜昌、长沙、广州、海口、宜宾、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20个城市入围。未 来几年,中央财政计划补助超过200亿元,支持这20个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 制,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弱项。 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获批上市 据央视新闻消息,今天,我国第一款九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这款疫苗,也是 全球第二款九价HPV疫苗,打破了国外产品长达十余年的市场垄断。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俗称宫颈癌疫苗,可用来预防女性宫颈癌和男、女生殖器癌及生殖器疣。 乘联分会初步数据:特斯拉5月份中国产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5% 乘联分会初步数据:中国5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同比增长38%。其中特斯拉中国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 销量为61662辆,同比下降15%。 深圳:率先试点扩大增值电信业务开放 近日,深圳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深圳市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 施方案 ...
童颜针赛道添新玩家,安全与增长博弈待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2:22
行业动态 - 乐普医疗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童颜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适用于鼻唇沟皱纹矫正 [1] - 国内获批上市的"童颜针"增至七款,包括圣博玛艾维岚、爱美客濡白天使、江苏吴中艾塑菲等,行业竞争加剧 [1] - 2024年"童颜针"市场爆发,江苏吴中艾塑菲、塑妍萃、普丽妍等产品先后获批,2025年四环医药旗下渼颜空间进入赛道 [5] - 中国童颜针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接近6亿元,预计2025年正规产品替代率将上升至75% [7] 公司动态 - 乐普医疗"童颜针"获批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皮肤科领域,透明质酸钠注射剂预计年中获批 [4] - 乐普医疗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0.37%至2.47亿元,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3.52%至61.03亿元 [2] - 2024年乐普医疗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均下滑:医疗器械板块收入33.26亿元(-9.47%)、药品板块17.58亿元(-42.25%)、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板块10.19亿元(-19.24%) [3] - 2025年一季度乐普医疗营业总收入17.36亿元(-9.67%),归母净利润3.79亿元(-21.44%) [3] - 江苏吴中2024年凭借代理的艾塑菲实现归母净利润7048.35万元,医美销售团队覆盖537家机构 [6] 产品与技术 - "童颜针"主要成分聚左旋乳酸(PLLA)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刺激皮肤再生 [5] - 圣博玛艾维岚累计销售21.33万支,按单价1.8-2万元估算商业收入超40亿元,累计用户约7万 [6] - 爱美客拟收购REGEN Biotech控股权,后者核心产品艾塑菲目前由江苏吴中代理 [6] 市场反应 - 乐普医疗股价单日上涨19.98%至14.11元/股,江苏吴中上涨1.93%,四环医药上涨0.98% [1]
心脏支架龙头跨界拿下“童颜针”第7证,乐普医疗的“下坡路”快走完了吗?
钛媒体APP· 2025-06-04 11:38
乐普医疗进军医美赛道 - 乐普医疗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童颜针")获NMPA注册批准,6月4日股价20cm涨停,收盘价14.11元,总市值265.35亿元 [2][3] - 该产品为Ⅲ类医疗器械,适用于鼻唇沟皱纹填充,是公司布局医美领域以来首个获批的自研产品 [3][6] - 公司通过并购口腔正畸企业、代理肉毒素产品(尚未获批)等多路径切入医美市场,童颜针获批标志着正式进入皮肤科领域 [6] 再生医美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已获批7款童颜针(乐普为第7款)、3款少女针、2款羟基磷石灰及1款琼脂糖产品,2025年新增6款获批产品,竞争进入加速阶段 [8][9] - 童颜针与少女针目标客户重叠,均通过刺激胶原蛋白再生实现抗衰效果,维持时间1-2年,但对注射技术要求更高 [4][7] - 主流再生材料包括聚左旋乳酸(PLLA,童颜针)和聚己内酯(PCL,少女针),相比传统玻尿酸更具生物相容性和长期效果 [6][7] 市场空间与公司战略转型 - 中国大陆再生医美填充剂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14.5亿元增至2027年115.2亿元,CAGR达31.2% [12] - 乐普医疗2022-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23.52%至2024年),核心心血管业务收入33.26亿元(-9.47%),仿制药收入14.09亿元(-46.50%) [14] - 公司战略收缩仿制药业务,转向创新药及医美产品,2025-2026年计划获批3款玻尿酸产品,童颜针成为新增长点 [13][16] 行业标杆企业表现 - 爱美客童颜针产品"濡白天使"2024年收入12.16亿元,华东医药少女针"伊妍仕"所属医美板块收入19.09亿元 [12] - 江苏吴中代理童颜针"艾塑菲"2024年创收3.30亿元,但面临代理权不确定性等风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