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复美
icon
搜索文档
美容护理行业25H1业绩回顾:美容护理业绩分化,新消费逆势双击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3 11:45
行业投资评级 - 美容护理行业评级为"看好" [2] 核心观点 - 25H1化妆品需求端稳健增长 化妆品社零增速2.9% 扭转2024年下滑1.1%的颓势 [5] - 国货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 头部品牌与国际品牌平分秋色 [5] - 化妆品板块重点公司营收增速中枢约8% 业绩分化明显 [5] - 医美板块受宏观因素影响复苏尚需时日 爱美客25H1营收同比下滑21.6% [5][42] 行业整体表现 - 25H1化妆品社零增速2.9% 预计25H2增长提速 [6][8] - 202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2712亿元 同比下滑3.7% [10] - 护肤品市场前十榜单国货占5席 合计市占率16.6% [10] - 2024年彩妆市场规模620亿元 同比微增0.4% [10] - 彩妆市场国货占据5席 合计市占率17.2% [10] - 珀莱雅品牌市占率超过4% 位列第三 [10] - 25年618大促国货品牌领跑主流平台榜单 [13][14] 化妆品板块业绩 - 上美股份25H1营收41.1亿元(+17.3%) 净利润5.2亿元(+30.6%) [5][20] - 珀莱雅25H1营收53.6亿元(+7.2%) 净利润8.0亿元(+13.8%) [5][20] - 水羊股份25H1营收25.0亿元(+9.0%) 净利润1.23亿元(+16.5%) [5][21] - 丸美股份25H1营收17.7亿元(+30.8%) 净利润1.9亿元(+5.2%) [5][21] - 毛戈平25H1营收25.9亿元(+31.3%) 净利润6.7亿元(+36.1%) [5][23] - 巨子生物25H1营收31.1亿元(+22.5%) 净利润11.8亿元(+20.2%) [5][23] - 上海家化25H1营收34.8亿元(+4.7%) 净利润2.7亿元(+11.7%) [24] - 贝泰妮25H1营收23.7亿元(-15.4%) 净利润2.5亿元(-49.0%) [24] - 华熙生物25H1营收22.6亿元(-19.6%) 净利润2.2亿元(-35.4%) [25] 个护板块业绩 - 若羽臣25H1营收13.2亿元(+67.6%) 净利润0.7亿元(+85.6%) [5][26] - 润本股份25H1营收9.0亿元(+20.3%) 净利润1.9亿元(+4.2%) [5][25] - 绽家品牌营收4.44亿元(+157.11%) 毛利率66.50% [5][26] 医美板块业绩 - 爱美客25H1营收13.0亿元(-21.6%) 净利润7.9亿元(-29.6%) [5][42] - 朗姿股份25H1营收27.9亿元(-4.3%) 净利润2.7亿元(+64.1%) [5][42] - 朗姿股份医美营收13.33亿元(-6.1%) 占比47.8% 毛利率54.54% [5][42] - 华东医药25H1营收同比增3.4% [42] - 昊海生科25H1营收同比下滑7.1% [42] - 四环医药25H1净利润同比增长407.0% [42] 财务指标分析 - 珀莱雅毛利率上升3.6pct至73.4% 净利率上升0.9pct至15.4% [30][32] - 水羊股份毛利率上升3.1pct至64.6% 净利率上升0.2pct至4.9% [30][32] - 上海家化毛利率上升2.2pct至63.4% 净利率上升0.5pct至7.6% [30][32] - 巨子生物毛利率81.7% 净利率38.0% [30][32] - 上美股份毛利率75.5% 净利率13.5% [30][32] - 毛戈平毛利率84.2% 净利率25.9% [30][32] - 销售费用率普遍上升 珀莱雅上升2.8pct至49.6% [34] - 存货周转率整体稳健 珀莱雅上升0.3次至2.2次 [38] 投资建议 - 推荐品牌矩阵完善公司:上美股份 珀莱雅 上海家化 [5][57] - 推荐享受抖音流量红利公司:丸美生物 水羊生物 [5][57] - 推荐细分赛道龙头:毛戈平 巨子生物 [5][57] - 推荐高性价比公司:润本股份 福瑞达 [5][57] - 推荐母婴板块:圣贝拉 孩子王 [5][57] - 医美推荐爱美客 建议关注朗姿股份 [5][57] - 电商代运营推荐若羽臣 [5][57]
可选消费W37周度趋势解析:9月博彩板块延续景气度,跑赢其他可选子行业-20250915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5 11:3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覆盖的可选消费子行业及个股给予明确评级 其中博彩、国内化妆品、奢侈品等子行业表现突出 多数个股获得"优于大市(Outperform)"评级[1] - 具体获得"优于大市"评级的公司包括:耐克、美的集团、京东集团、海尔智家、安踏体育、格力电器、三花智控、中国中免、百胜中国-S、小商品城、TCL科技、申洲国际、安克创新、德业股份、华利集团、科沃斯、石头科技、永辉超市、波司登、李宁、苏泊尔、海信家电、珀莱雅、兆驰股份、华熙生物、海信视像、视源股份、萤石网络、宋城演艺、锦江酒店、稳健医疗等[1] - 仅露露柠檬(Lululemon)获得"中性(Neutral)"评级[1] 核心观点 - 9月博彩板块延续景气度 跑赢其他可选消费子行业 周涨幅达1.8%[4][5][6] - 根据高频数据 9月上半月博彩总收益(GGR)仍坚挺 表现好于淡季预期 各家赌企对9-10月表现乐观积极[6][16] - 旺季十一黄金周到来 叠加NBA赛事、鹿晗及王嘉尔等演唱会催化 10月行业表现可期[6][16] - 国内化妆品板块表现次之 周涨幅0.7% 其中巨子生物上涨5.5%[5][6] - 贾乃亮空降可复美直播间2小时GMV约2600万元 超过去年双十一贾乃亮可复美日销 是7-8月可复美日销的8倍以上[6][16] - 锦波生物上涨5.5% 其"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成功完成药用辅料登记 可适用于注射剂、生物制剂、皮肤外用制剂等领域[6][16] 板块表现回顾 周度表现 - 各板块周涨跌幅排序:博彩(+1.8%) > 国内化妆品(+0.7%) > 奢侈品(+0.3%) > 信用卡(-0.6%) > 美国酒店(-0.8%) > 国内运动服饰(-1.3%) > 海外运动服饰(-3.0%) > 生活用品(-3.3%) > 海外化妆品(-3.4%) > 黄金珠宝(-3.4%) > 宠物(-3.7%) > 零食(-4.1%)[5][13] - 所有国内板块表现低于MSCI China指数(周涨幅3.1%)[4][14] - 信用卡、美国酒店、国内运动服饰、海外运动服饰、生活用品、海外化妆品、黄金珠宝、宠物和零食板块为负增长[4] 月度表现 - 各板块月涨跌幅排序:国内运动服饰(+5.6%) > 奢侈品(+4.3%) > 博彩(+4.3%) > 国内化妆品(+3.4%) > 零食(+2.0%) > 信用卡(+1.8%) > 海外化妆品(+1.4%) > 黄金珠宝(+0.9%) > 美国酒店(-0.2%) > 宠物(-2.1%) > 海外运动服饰(-7.6%) > 生活用品(-7.6%)[13] - 所有国内板块表现低于MSCI China指数(月涨幅6.7%)[4][14] - 美国酒店、宠物、海外运动服饰和生活用品板块为负增长[4] 年初至今表现 - 各板块年初至今涨跌幅排序:黄金珠宝(+167.1%) > 国内化妆品(+60.6%) > 海外化妆品(+46.6%) > 宠物(+38.8%) > 博彩(+32.7%) > 零食(+30.6%) > 生活用品(+20.3%) > 国内运动服饰(+12.2%) > 信用卡(+9.1%) > 美国酒店(+3.3%) > 奢侈品(-8.8%) > 海外运动服饰(-13.6%)[13] - 黄金珠宝、国内化妆品和宠物板块表现优于MSCI China指数(年初至今涨幅34.7%)[4][14] - 奢侈品和海外运动服饰板块为负增长[4] 个股表现分析 涨幅显著个股 - 博彩板块:金沙中国上涨5.8% 美高梅中国上涨3.4%[6][16] - 国内化妆品板块:巨子生物上涨5.5% 锦波生物上涨5.5%[6][16] - 奢侈品板块:拉夫劳伦上涨2.0% 爱马仕上涨2.3% 普拉达上涨1.8%[15] 跌幅显著个股 - 海外运动服饰板块:昂跑下跌5.1% Lululemon下跌4.9%[8][17] - 国内运动服饰板块:华利集团下跌4.6% 李宁下跌4.2%[6][16] - 海外化妆品板块:欧莱雅下跌5.2% 雅诗兰黛下跌5.9%[8][17] - 黄金珠宝板块:老铺黄金下跌7.0%[8][17] - 宠物板块:中宠股份下跌4.9% 乖宝宠物下跌2.6%[8][17] - 零食板块:万辰集团下跌11.9% 盐津铺子下跌4.6%[8][17] 板块估值分析 估值水平比较 - 各板块2025年预期PE均低于历史五年平均PE[10][20] - 美国酒店板块估值折扣最大 2025年预期PE为30.3倍 仅相当于过去5年平均预测PE的18%[10][20] - 博彩板块2025年预期PE为34.2倍 相当于过去5年平均预测PE的40%[10][20] - 奢侈品板块2025年预期PE为24.6倍 相当于过去5年平均预测PE的44%[10][20] - 黄金珠宝板块2025年预期PE为26.3倍 相当于过去5年平均预测PE的47%[10][20] - 零食板块2025年预期PE为26.3倍 相当于过去5年平均预测PE的47%[10][20] - 宠物板块2025年预期PE为43.8倍 相当于过去5年平均预测PE的51%[10][20] - 国内化妆品板块2025年预期PE为33.9倍 相当于过去5年平均预测PE的58%[10][20] - 信用卡板块2025年预期PE为28.8倍 相当于过去5年平均预测PE的58%[10][20] - 海外运动服饰板块2025年预期PE为33.4倍 相当于过去5年平均预测PE的59%[10][20] - 生活用品板块2025年预期PE为26.1倍 相当于过去5年平均预测PE的72%[10][20] - 海外化妆品板块2025年预期PE为44.8倍 相当于过去5年平均预测PE的76%[10][20] - 国内运动服饰板块2025年预期PE为14.1倍 相当于过去5年平均预测PE的80%[10][20] EV/EBITDA估值 - 仅生活用品板块2025年EV/EBITDA(17.7倍)高于历史五年平均EV/EBITDA[10][20] - 海外运动服饰板块EV/EBITDA为24.1倍[10][20] - 国内运动服饰板块EV/EBITDA为8.0倍[10][20] - 黄金珠宝板块EV/EBITDA为12.4倍[10][20] - 奢侈品板块EV/EBITDA为14.4倍[10][20] - 博彩板块EV/EBITDA为10.1倍[10][20] - 海外化妆品板块EV/EBITDA为16.0倍[10][20] - 国内化妆品板块EV/EBITDA为24.5倍[10][20] - 宠物板块EV/EBITDA为27.4倍[10][20] - 零食板块EV/EBITDA为15.6倍[10][20] - 美国酒店板块EV/EBITDA为21.1倍[10][20] - 信用卡板块EV/EBITDA为19.1倍[10][20] 解禁提示 - 万辰集团9月22日解禁9.83%[9][18][19]
多次炒作测评信息误导消费者!百万美妆博主大嘴博士被禁言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00:55
网信办专项整治行动 - 国家网信办通报"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第二批典型案例 包含百万美妆博主"大嘴博士"账号[1] - "大嘴博士"等账号发布炒作测评信息 影响市场竞争秩序 多个社交媒体账号运营主体与某美妆产品企业存在商业利益关系[1] - 上述账号多次针对同领域竞争对手产品发布炒作没有法律效力的测评信息 误导消费者 干扰正常市场秩序[1] 博主背景与指控内容 - "大嘴博士"原名郝宇 是时尚美妆视频自媒体博主 在社交媒体平台拥有超170万粉丝[1] - 账号简介显示其为香港大学化学博士 曾任欧莱雅科学传播负责人 拥有19年化妆品研发及科普经验[1] - 2025年5月24日 "大嘴博士"公开发布视频质疑巨子生物涉嫌夸大宣传及配方表造假问题 声称检测发现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产品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实际检测仅为0.0177%[1] 企业回应与检测争议 - 可复美于5月24日晚间发文回应称 多批次检测结果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 与网传的"0.0177%添加量"严重不符[2] - 巨子生物6月1日声明称收到"大嘴博士"所委托检测机构的"道歉声明" 该机构明确表示未授权使用测试报告[2] - 6月4日巨子生物再次发文称 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可复美相关产品中真实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成分 不存在网传的"虚假宣传"行为[2] 后续发展与平台管控 - 6月5日"大嘴博士"发布视频《详细解读巨子疑点重重的检测结果》质疑巨子生物所用的检测方法[3] - 目前"大嘴博士"的多个社交媒体账号处于禁言状态 其发布的多条质疑巨子生物产品的视频已下架[3] - 6月26日某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公告 宣布将整治网络"黑嘴"行为 重点打击恶意抹黑诋毁企业等四类行为 已对"大嘴博士"等用户予以阶段性禁言处置[3]
巨子生物(02367):2025年中报点评:收入稳健增长,利润率维持较好
长江证券· 2025-09-11 15:2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31.1亿元 同比增长22.5% [2][4] - 归母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增长20.2% [2][4] - 经调净利润12.1亿元 同比增长17.4% [2][4] - 归母净利率小幅下滑0.7个百分点 [7] - 毛利率收窄0.7个百分点 [7] 分品类表现 - 医用敷料营收6.9亿元 同比增长17% [7] - 功效护肤营收24.1亿元 同比增长24% [7] - 保健食品及其他营收0.1亿元 同比增长16% [7] 分品牌表现 - 可复美营收25.4亿元 同比增长23% [7] - 可丽金营收5.0亿元 同比增长27% [7] - 其他品牌营收0.6亿元 同比下降10% [7] 分渠道表现 - DTC渠道营收18.2亿元 同比增长13% [7] - 电商直销营收3.9亿元 同比增长134% [7] - 线下直销营收1.2亿元 同比增长74% [7] - 经销渠道营收7.9亿元 同比增长12% [7] 费用结构变化 - 销售费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7] - 管理费率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7] - 研发费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7] - 三项费率合计收窄1.6个百分点 [7] - 所得税额同比增加约8706万元 [7] 增长驱动因素 - 医用敷料产品矩阵持续丰富驱动增长 [7] - 功效性护肤增势良好 主因明星单品焦点面霜持续放量 [7] - 大膜王3.0升级上新贡献增长 [7] - 电商直销高增主因京东自营平台精细化运营 [7] - 线下直销高增主因加强连锁店、商超合作及可复美线下品牌店加速扩张 [7]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经调净利润分别为25.5亿元、30.0亿元、36.5亿元 [7]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23倍、19倍、16倍 [7] - 可复美焦点面霜、胶原水乳、帧域密修等新品有望持续拓宽产品品类及使用场景 [7] - 可丽金持续培育有望构筑第二增长曲线 [7] - 全年有望维持健康增势 [7]
知名美妆博主被禁言,涉及商战?
第一财经· 2025-09-11 13:55
网信办整治涉企网络"黑嘴"行动 - 国家网信办公布"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第二批典型案例 依法处置多个涉企违规账号 涉及胁迫企业合作 歪曲企业信息 恶意诋毁等行为 [3] - "大嘴博士"账号被依法依约采取禁言措施 该账号被认定发布炒作测评信息 影响市场竞争秩序 其运营主体与某美妆产品企业存在商业利益关系 [3] - 该账号多次针对同领域竞争对手产品发布没有法律效力的炒作测评信息 误导消费者 干扰正常市场秩序 [3] 巨子生物与"大嘴博士"争议事件 - "大嘴博士颜究所"微信公众号于5月发布关于巨子生物旗下产品可复美的检测报告 直指"巨子生物疑似造假 重组胶原竟然测不到胶原" [4] - 巨子生物发布多条官方声明回应 称其不实指控 检测结果不准确 强调产品均通过药监部门备案 且经三重验证体系确保质量安全可靠 [5] - 巨子生物收到检测机构道歉声明 该机构明确表示不予认同且从未授权 要求郝宇立即停止使用及转发测试报告 [5] - 巨子生物委托多家权威检测机构对争议产品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可复美相关产品中真实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成分 不存在虚假宣传行为 [5] 事件影响与市场反应 - 该事件对巨子生物股价造成冲击 股价两日跌去10% [6] - 华熙生物在事件中发表长文支持"大嘴博士" [8] - 巨子生物控股股东Juzi Holding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 在市场上共购买106万股公司股份 增持金额约5350万港元 增持后持有公司54.36%股份 [9] - 巨子生物2025年中报营收31.13亿元 同比增长22.5% 净利润11.82亿元 同比增长20.2% 旗下可复美品牌收入25.42亿元 同比增长22.7% [9] - 华熙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61亿元 同比下降19.57% 净利润2.21亿元 同比下降35.38% [9] 巨子生物业务表现与行业前景 - 可复美推出"胶原棒"后公司业绩大幅增长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23.75亿元涨至55.39亿元 净利润从10亿元增至20.62亿元 [8] - 2023年至2024年可复美销售收入分别为27.88亿元 45.42亿元 占总营收的79% 82% [8]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预计以年复合增长率44.93%的速度快速扩容 到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193.8亿元 [10] - 修复赛道在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中以舒缓修护为核心功效的市场规模达1800亿元左右 属于top 3功效赛道 [10]
曾与巨子生物打“口水战”的美妆博主,被网信办点名炒作并禁言,称与某美妆企业存在商业利益关系
第一财经· 2025-09-11 12:51
网信办整治行动与行业竞争 - 国家网信办通报"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第二批典型案例 依法处置多个涉企违规账号 包括"大嘴博士"账号被禁言 该账号被认定发布炒作测评信息 影响市场竞争秩序 [1] - "大嘴博士"账号运营主体与某美妆产品企业存在商业利益关系 多次针对同领域竞争对手产品发布没有法律效力的测评信息 误导消费者 干扰正常市场秩序 [1] 巨子生物产品争议事件 - 微信公众号"大嘴博士颜究所"发布关于巨子生物旗下产品可复美的检测报告 直指"巨子生物疑似造假 重组胶原竟然测不到胶原" 引发市场热议 [2] - 巨子生物发布官方声明 强调上市产品均通过药监部门备案 且经三重验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不存在任何成分造假或隐瞒行为 [2] - 巨子生物称收到检测机构的"道歉声明" 该机构表示未授权报告并要求停止使用及转发 [2] - 巨子生物委托多家权威检测机构对争议产品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可复美相关产品真实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成分 不存在虚假宣传行为 [3] - 该事件对巨子生物股价造成冲击 股价两日跌去10% [3] 华熙生物卷入争议与业绩表现 - 华熙生物发表长文支持"大嘴博士" 加入争议 [4] - 2025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2.61亿元 同比下降19.5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1亿元 同比下降35.38% 交出上市以来最差中报 [5] 巨子生物业绩与市场表现 - 巨子生物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23.75亿元涨至55.39亿元 净利润从10亿元增至20.62亿元 [4] - 2023年至2024年可复美销售收入分别为27.88亿元 45.42亿元 占总营收的79% 82% [4] - 控股股东Juzi Holding Co Ltd增持106万股公司股份 增持金额约5350万港元 增持后持有5.82亿股 占已发行总股数的54.36% [5] -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营收31.13亿元 同比增长22.5% 净利润11.82亿元 同比增长20.2% 旗下可复美品牌收入25.42亿元 同比增长22.7% [5] 胶原蛋白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 修复赛道在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中以舒缓修护为核心功效的市场规模达1800亿元左右 属于top 3的功效赛道 精华剂型是消费者首选的修复剂型 [6] -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将以年复合增长率44.93%的速度快速扩容 到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193.8亿元 [6] - 除锦波生物等原料优势企业外 丸美生物 欧莱雅等美妆公司也在纷纷布局 敷尔佳 福瑞达等不断加码 [6]
又有一批涉企网络“黑嘴”被处置,涉及“大嘴博士”等多个账号
新浪财经· 2025-09-11 07:52
专项行动案例 - 国家网信办公布"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第二批典型案例 包含多次质疑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造假的美妆博主"大嘴博士"等账号[1] - "通信圈"等账号胁迫企业进行"商业合作"谋取非法利益 长期集纳发布涉企负面信息 以"茶水费""商业合作"等名义向企业索取高额费用 并在合作到期前持续发布虚假不实信息威胁企业续签合同[1] - "国际投行研究报告"等账号歪曲解读涉企公开信息诋毁企业形象声誉 长期恶意集纳炒作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负面信息 发布"业绩真实性存疑""营业收入骤然下滑"等虚假不实信息[1] 金融机构诋毁行为 - "固收嘚啵李"等账号捏造不实信息恶意诋毁金融机构声誉 以"标题党""小作文"等形式长期发布炒作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业绩爆雷""产品兑付大规模逾期"等虚假不实信息[2] - 上述行为干扰企业正常经营 影响金融市场稳定 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关闭或禁言处置[2] 美妆行业不正当竞争 - "大嘴博士"等账号发布炒作测评信息影响市场竞争秩序 运营主体与某美妆产品企业存在商业利益关系[2] - 该账号多次针对同领域竞争对手产品发布炒作没有法律效力的测评信息 误导消费者干扰正常市场秩序[2] - "大嘴博士"公开发布视频质疑巨子生物(02367 HK)造假 声称检测发现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产品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实际检测仅为0.0177%[2] - 有网友质疑"大嘴博士"的动机 认为其和华熙生物(688363 SH)关系密切 曾为华熙生物旗下品牌带货[2] 企业回应与平台处理 - 可复美于5月24日晚间声明称这是不实指控 检测结果不准确 表示已经委托多家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该相关产品采用多种检测方法进一步进行检测[3] - 6月13日"大嘴博士"微博账号已经被禁言 以"可复美"与"巨子生物"为关键词搜索均收不到相关内容[3] - "大嘴博士"抖音账号中与巨子生物相关的视频也全部下架 该账号称"视频被恶意举报下架 并非主动删除"[3]
薇诺娜、可复美等主打功效型的国货护肤品,护城河在哪?
格隆汇· 2025-09-10 11:35
中国护肤品市场发展历程 - 七八十年代美加净、郁美净等品牌开启中国护肤品市场第一阵风[1] - 改革开放后国际品牌资生堂、强生等抢滩中国市场[1] - 市场逐渐从百花齐放演变为国际集团主导格局 雅诗兰黛集团、欧莱雅集团、资生堂集团长期占据超60%市场份额[2] 国货功效型护肤品牌现状 - 薇诺娜双11开售4小时成交额破10亿但面临产品腥臭和过敏投诉[1] - 可复美双11开售30分钟破亿元 母公司巨子生物11月4日港股上市[1] - 玉泽因缺乏李佳琦直播间加持导致业绩表现平平[1] - 国货品牌普遍选择敏感肌修复赛道 成功将"敏感肌"概念替代"日本药妆"成为消费者优先选择[3] 国货品牌运营特征 - 普遍采用医疗机构背书记录提升信任度:玉泽联合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研制 薇诺娜绑定滇虹药业并入驻医院 巨子生物覆盖1000多家公立医院及1700家私立医院[4] - 高度依赖线上渠道:贝泰妮2021年线上渠道销售占比82.34%[5] - 营收受促销活动影响显著:贝泰妮2021年第四季度营收约为第一季度3.7倍[5] - 复购率存在疑问:薇诺娜天猫旗舰店2019年复购率近30% 但上市后未再公布该数据[5] 财务表现对比 - 销售费率偏高:贝泰妮46% 巨子生物22% 上海家化40% 均高于欧莱雅30%和雅诗兰黛25%[7] - 研发费率相对较低:贝泰妮2.99% 巨子生物1.6% 上海家化2% 低于资生堂4.3%和欧莱雅3.2% 但与雅诗兰黛1.5%接近[7] - 国际品牌研发投入绝对金额远超国货品牌[7] 行业发展趋势 - 融资市场降温:2022年护肤品品类共17个融资事件 较2021年39个大幅减少[9] - 国际品牌持续展示技术优势:兰蔻推出光学紧颜仪 资生堂展示"数字皮肤"和"无创水光"技术[8] - 国货品牌需提升全产业链能力:包括原料质量、配方有效性、加工环境、运输包装等环节[9]
巨子生物(2367.HK):品牌定力与业绩韧性彰显 期待25H2增长提速
格隆汇· 2025-09-10 10:57
核心观点 - 公司25H1在外部因素影响下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 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品牌韧性强 [1] - 双11旺季临近 品牌宣传和达人推广活动恢复有望推动H2增长提速 [1] - 新增重组IV型胶原蛋白和人参皂苷相关独家专利 研发储备丰富 商业化变现能力被看好 [1][2] - 海外市场拓展顺利 东南亚、韩国和法国布局取得进展 带来新成长机遇 [2] 财务表现 - 25H1可复美收入同比增长22.7% 可丽金收入同比增长26.9% [1] - 7月可复美/可丽金抖音+淘系+京东GMV合计达1.72亿/0.19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8%/77% [1] - 8月可丽金/可复美抖音GMV同比录得良好增速 [1] - 9月8日贾乃亮单场直播GMV超1600万元(不含退货) [1] 产品表现 - 可复美胶原棒2.0次抛精华明星产品GMV表现热度不减 [1] - 可复美帧域密修系列4款产品入驻丝芙兰80家核心门店 [2] - 重组IV型胶原蛋白组合物专利8月取得 人参发酵产物专利7月取得 [2] 渠道拓展 - 7月可复美三亚海棠湾体验店入驻cdf三亚国际免税城 [2] - 可复美6月成功进驻马来西亚屈臣氏 成为首个登陆该渠道的中国功效性护肤品牌 [2] - 7月30日可复美品牌正式入驻韩国首尔新罗免税店 [2] - 8月14日可复美3款明星产品登陆法国综艺《巴黎合伙人》 [2] 市场活动 - 7月可丽金携手抖音打造毕业季直播专场 [2] - 8月公司参与第二十一届美沃斯研究型大会和第十八届健康产业生态大会 [2] - 7.28-8.11可预品牌联动口腔医院与城市写字楼推广口腔健康产品 [2] 盈利预测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26.00/32.03/38.12亿元 [3] - 对应25-27年EPS分别为2.53/3.11/3.71元 [3] - 给予公司25年31倍PE 目标价上调至85.0港元(前值82.50港元) [3]
营收跌出前五,贝泰妮怎么连巨子生物都干不过了?
36氪· 2025-09-05 12:01
行业格局变化 - 珀莱雅以53.62亿元营收位居国货美妆第一 上美股份以41.08亿元位列第二[2] - 巨子生物以31.03亿元营收跃居行业第三 贝泰妮以23.72亿元跌至第六[2][3] - 前十企业中贝泰妮是少有的负增长企业 营收同比下滑15.43%[3] 财务表现对比 - 巨子生物营收31.03亿元同比增长22.55% 贝泰妮营收23.72亿元同比下降15.43%[3] - 巨子生物净利润11.82亿元同比增长20.2% 贝泰妮净利润2.47亿元同比腰斩[4] - 巨子生物净利率达37.9% 贝泰妮净利率仅10.4%[8] 品牌矩阵差异 - 巨子生物形成双品牌驱动 可复美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22.7% 可丽金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26.9%[4] - 贝泰妮仍依赖单品牌 薇诺娜收入19.5亿元同比下降23% 占比超八成[4] - 新品牌薇诺娜宝贝收入1.1亿元 瑷科缦收入0.51亿元 规模仍较小[4] 价格策略影响 - 贝泰妮护肤品均价降至39.01元 较2023年同期49.96元下跌近11元[5] - 彩妆均价从54元降至37.77元 医疗器械均价从106.61元降至95.88元[5] - 降价策略与营收负增长存在关联[6] 费用结构分析 - 贝泰妮销售费用率54.2% 同比增加8.6个百分点 三项费用合计占营收近七成[8] - 巨子生物销售费用率34.0% 三项费用合计不到营收40%[8] - 贝泰妮扣非净利润仅1.82亿元 超过25%利润来自非主营来源[8] 渠道表现对比 - 贝泰妮线上收入占比73.9% 阿里系收入7.69亿元同比下降10.5%[13] - 巨子生物线上直销收入18.16亿元占比58.4% 线下直销同比增长超七成[13] - 巨子生物经销商渠道覆盖1700家公立医院和13万家药店[13] 发展路径相似性 - 两家公司均从专业医学背景切入 巨子生物依托重组胶原蛋白技术 贝泰妮从植物功效成分出发[12] - 早期都通过医院药房等专业渠道建立信任 后同步抓住电商红利[12][13] - 科研背书成为核心差异化优势[12]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共识转向多品牌矩阵策略 珀莱雅形成护肤+彩妆+洗护多品类矩阵[15] - 巨子生物通过可复美和可丽金实现技术底座上的功效分工[15] - 贝泰妮需成功孵化第二品牌才能改善费用率和盈利结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