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
icon
搜索文档
四分之一私募产品近四年持续正收益 百亿私募47只
深圳商报· 2025-05-26 06:40
私募产品业绩表现 - 2021年以来实现年年正收益的私募产品仅238只,占比约为25.7%,其中量化产品占114只,非量化产品占124只 [1] - 5亿以上规模私募且2021年以来各年均实现正收益的"股票量化"产品共有35只,其中百亿私募产品占16只,股票市场中性产品占23只 [1] - 5亿以上规模私募且2021年以来各年均实现正收益的"股票主观多头"产品共有37只,其中百亿私募产品占20只 [1] - 5亿以上规模私募且2021年以来各年均实现正收益的"多资产策略"产品共有33只,其中百亿私募产品占6只,复合策略产品占16只,套利策略产品占11只,宏观策略产品占6只 [1]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表现 - 5亿以上规模私募且2021年以来各年均实现正收益的"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产品共有35只,其中百亿私募产品占4只,量化CTA产品占25只,主观CTA产品占4只,期权策略产品占6只 [2] 百亿私募产品表现 - 2021年以来各年均实现正收益的百亿私募产品共有47只,其中股票主观多头产品占20只,股票市场中性产品占9只,股票量化多头产品占6只 [2] - 君之健投资有14只产品在列,日斗投资有6只产品在列,宁波幻方量化、黑翼资产各有4只产品在列,明汯投资有3只产品在列 [2]
通过量化策略深耕红利资产
中国证券报· 2025-05-25 21:09
公司概况 - 星阔投资成立于2020年9月,创始人邓剑为北京大学数学系本硕博连读的"学术派"代表,深耕量化投资领域十年,是国内最早一批使用AI进行策略开发的研究者之一 [1] - 公司成立初期聚焦股票量化阿尔法策略,2021年末管理规模突破100亿元,近年来位列国内量化行业中坚梯队 [1] - 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创新的投研体系",通过流程化、协作化的团队结构和机制提升策略研发效率,采用PM制与流水线相结合的模式激发团队积极性并优化算法 [2] 投研体系与策略表现 - 公司策略迭代速度达每两到三周一次高频更新,实盘因子库积累超3万个有效因子,其中基本面因子与另类因子合计占比超40% [2] - 策略换手率降至中频水平,与监管倡导的"中长期价值投资"方向契合,不追求短期爆发收益,注重可复制、可持续的阿尔法 [2] - 2024年红利低波100指增策略表现行业领先,超额收益显著,其底层逻辑为政策引导、市场环境与量化策略的共振 [2][3] 红利策略优势与市场环境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累计分红超2.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红利低波资产配置价值提升 [3] - 当前低利率环境下,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而红利低波100指数股息率超6%,近十年复合增长率达10.34%,最大回撤仅为沪深300指数一半 [3] - 公司红利指增策略通过量化模型融合量价、基本面和另类数据因子,超越指数本身的稳健收益特性,具备高股息、低回撤、抗跌性强等优势 [3] 行业竞争与发展路径 - 未来量化行业竞争聚焦三大维度:技术基础设施、数据与算法融合创新、组织韧性与人才密度 [4] - 公司发展路径锚定三大方向:1) 加大AI算力、另类数据与低延迟交易系统投入,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策略平台 2) 构建低波指增、复合策略等"全天候"策略矩阵 3) 强化合规风控,践行长期主义价值观 [4][5] - 公司反对短期择时交易,强调红利策略的核心优势在于低波动性与长期稳健增长,需耐心持有 [4]
深圳证监局:个别私募向外部出借股票,相关人员涉非法经营被侦办
中国基金报· 2025-05-25 04:50
典型问题通报 - 部分私募机构以"合作"为名,通过签署投资顾问协议、通道协议或口头约定等方式,允许第三方机构以其名义发行私募基金,私募基金募投管退环节交由第三方机构负责,私募机构仅承担基金备案、资料保管等事务性管理职责 [1] - 部分私募机构投资交易活动完全依赖于投资者的投资指令,未独立进行投资决策,包括债券交易价格、数量及对手方均由投资者指定,部分私募基金需认购投资者指定的债券 [1] - 个别私募机构从业人员向外部人员出借基金持仓股票用于日内回转交易,允许外部人员接入公司投资交易系统下达指令,相关人员因涉嫌非法经营犯罪被公安机关侦办 [1] - 部分私募机构将其在管私募基金证券账户提供给第三方机构或个人运作,用于大宗交易、定向增发等,个别机构出借账户用于市场操纵或非法配资活动 [1] - 个别私募机构由非公司在职员工进行私募基金投资交易活动的用印审批并直接下达交易指令,部分机构授权非在职员工代表私募基金对外签署投资协议 [1] - 部分私募机构在管私募基金的投委会委员由投资者或其关联方委派代表主导,私募机构无法对投资决策产生决定性影响,个别私募基金为双执行事务合伙人结构,投资决策由其他执行事务合伙人作出 [1] 监管要求 - 私募机构应当履行谨慎勤勉义务,不得将投资管理职责委托他人行使,需亲自管理、独立决策、审慎运作,维护投资者最佳利益 [1] - 私募机构应严格遵守法规,禁止出借"通道"设立私募基金,不得出借证券账户或持仓股票,不得向外部人员让渡投资交易和资金划转权限,不得为他人非法金融活动提供便利 [1]
连续两周加仓百亿级私募带头冲锋
中国证券报· 2025-05-22 21:02
● 本报记者 王宇露 在经历4月上旬的减仓后,股票私募机构对当前市场逐渐形成共识,仓位指数在75%上方逐渐稳定下 来。值得注意的是,百亿级私募仓位指数连续两周上涨,并且时隔五周后再次突破80%大关。此外,私 募机构也在通过定增等方式,积极参与A股市场投资。展望后市,机构普遍认为,中国资产重估叙事逻 辑在继续加强,以科技创新突破为代表的新经济领域已经展现出蓬勃生机。 百亿级私募积极加仓 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股票私募最新仓位指数稳定在75.16%,连续六周坚守在75%上方。在经历4月上 旬的减仓后,私募机构对当前市场逐渐形成共识,"按兵不动"成为主流策略。 从股票私募仓位分布来看,数据显示,56.18%的股票私募处于满仓水平,24.10%的股票私募处于中等 仓位水平,12.64%的股票私募处于低仓位水平,另有7.08%的股票私募处于空仓水平。 不同规模股票私募仓位差异较大,仓位由高到底依次是百亿级私募、50亿-100亿元级、0-5亿元级、5 亿-10亿元级、10亿-20亿元级和20亿-50亿元级私募。其中,百亿级私募带头冲锋,仓位指数连续两周上 涨,并且时隔五周后再次突破80%大关,较两周前增加4.09个百分点。 ...
殷拓EQT总裁Conni Jonsson: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那些政策对美国私募行业构成逆风。
快讯· 2025-05-22 16:23
行业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对美国私募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1]
桥水基金10倍增持,百度Q1财报超预期;小米、华为员工创办,光帆科技3月连融两轮估值破5亿;科技新经济成市场抵御风险核心赛道 | 私募透视镜
搜狐财经· 2025-05-22 12:30
私募MOM产品备案创新高 - 截至5月20日,今年私募MOM产品备案已达29只,超去年全年总和,创2019年规范运作以来新高 [1] - MOM模式通过委托多个第三方资产管理机构提供投资建议,实现跨大类资产配置,与FOF不同,更侧重"管人"而非"管钱",投资集中度限制少、调仓灵活度高 [1] - 今年备案的MOM产品基本由合作机构(券商资管、期货资管)作为受托方,由两家或以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担任投资顾问 [1] - 部分产品名称显示由银行理财等资金方开展委外投资 [1] - FOF、MOM等工具帮助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壮大,是理财子公司布局权益类资产的最优解 [1] 科技新经济成为市场核心赛道 - 在中东地缘紧张局势升级、穆迪下调美国Aaa主权信用评级的背景下,中美博弈将持续 [2] - 中美关税未完全撤销,地缘政治风险仍存,需谨慎看待市场 [2] - 科技、新经济等领域正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如AI、电动车等领域 [2] - 中国在工程师红利、社交电商生态系统、政策支持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2] - 外资对中国企业研发能力和参与全球科技话语权争夺的信心增强 [2] 百度首季财报表现亮眼 - 百度首季核心收入达255亿元,同比增长7%;核心净利润同比大涨48%至76亿元 [3] - 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速高达42%,AI相关收入实现三位数增长,占核心收入比重升至26% [3] - 自动驾驶业务迎来突破,萝卜快跑全球累计提供超1100万次出行服务 [3] - 桥水基金从2024年底持仓约20万股增持至近210万股 [3] - 富达投资持有的百度股票从33.5万股增加至257万股 [3] - "木头姐"自3月建仓百度以来多次增持,持仓数量翻倍至近29万股 [3] AI拧紧机器人厂商获融资 - AI拧紧机器人厂商「顶配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由梅花创投独家注资 [4] - 公司聚焦工业拧紧工艺,自主研发四六轴拧紧机器人、智能工具及工作站,已批量导入比亚迪、科沃斯等头部客户 [4] - 将设备成本压缩至国际品牌六成,交付周期缩短50% [4] - 有望成为高端装备国产替代标杆 [4] AI硬件创业潮兴起 - 光帆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超5亿元 [5] - 公司由小米前员工创立,核心团队来自华为、小米等头部企业 [6] - 聚焦AI可穿戴设备与通用AI Agent的研发 [6] - 与韶音科技、歌尔系等产业资本协同效应显著 [6] - AI硬件元年已成行业共识,赛道爆发吸引超25位大厂高管入局创业 [6] 兴证资管高管变更 - 刘宇新任兴证资管董事长,原董事长孙国雄离任 [7] - 刘宇曾任山东汇德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证券交易所财务部副总监等职 [8] - 此次调整将有助于公司持续优化业务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 [8] 券商高管涉盗窃遭惩处 - 宝通证券亚洲有限公司前负责人员梅作华因窃取ATM机遗留钱包被香港警方逮捕 [9] - 被法院以盗窃罪判处监禁两个月、缓刑三年,并支付3400港元赔偿 [9] - 香港证监会撤销其全部牌照及担任宝通证券负责人的核准,两年内禁止重投业界 [9] 私募机构税务问题 - 贵州省贵鑫瑞和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拖欠企业所得税50.1万余元 [11] - 公司由贵州金融控股集团和贵州清源资产服务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控股,背后由贵州省财政厅100%控股 [12] - 在管规模100亿元以上,拥有49名持证从业人员 [13] - 法定代表人廖晓波与税务打交道多年 [15] - 曾连续5年稳坐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现被税务局点名 [15]
百亿私募仓位指数再破80%大关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11:21
私募仓位动态 - 股票私募整体仓位指数稳定在75 16%,连续6周保持在75%上方[1] - 仓位分布:满仓56 18%,中等24 10%,低仓12 64%,空仓7 08%[1] - 百亿私募逆势加仓至80 27%,时隔5周重回80%关口,连续2周上涨[1] - 不同规模私募仓位指数:50-100亿77 63%,20-50亿69 20%,10-20亿71 55%,5-10亿73 85%,0-5亿75 02%[1] 市场行情研判 - 4月关税战和业绩披露期波动后,市场对指数担忧下降,转向关注节奏和个股机会[2] - 二季度基本面未明朗,市场维持区间震荡,不支持指数牛市[2] - 5月指数强势震荡,个股机会增加,重组新规提升中小盘股预期[2] - 新兴产业重组并购改善A股资产质量,赚钱效应逐步显现[2] 行业与策略观点 - 中美关税谈判进展降低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市场风险偏好回升[2] - 短期指数或震荡整理,中期非高点,行业轮动加速[2] - 新消费方向的美容护理板块受益"618"促销活动[2] - 短期关注科技和中国优势产业中的权重龙头[2] - 中期持续看好科技和军工板块[2]
中国百强量化私募全名单出炉!仅7家私募三度进入榜单30强!百亿量化私募占3席
私募排排网· 2025-05-22 03:23
中国量化私募行业概况 - A股轮动速度加快,量化私募凭借分散投资和动态调仓优势快速捕捉市场风格切换,实现亮眼业绩并扩大规模 [2] - DeepSeek的成功案例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对量化私募的信心 [2] - 量化私募行业呈现策略多元化特点,核心策略包括股票策略(占比最高)、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债券策略 [2][9] - 上海成为量化私募聚集地,近半数百强私募办公地点位于上海,北京、杭州、深圳次之 [2][9] 量化私募业绩榜单分析 近半年表现 - 158家符合排名规则的量化私募平均收益被隐藏,百强上榜门槛未披露 [2] - 百亿私募数量达23家,宁波幻方量化、天演资本等5家进入前30 [2][3] - 朴时投资以旗下3只产品***%的平均收益夺冠,海南盛丰私募旗下11只产品表现突出 [7] 近1年表现 - 151家参与排名的量化私募中,股票策略占比44%(67家) [9] - 5-10亿规模私募数量最多(22家),百亿私募达21家 [9] - 华澄私募、博弈资产、朴时投资位列前三,博弈资产通过量化打板策略升级实现质变 [9][14] 近3年表现 - 79家符合条件私募中,百亿私募占比28%(22家) [15] - 睦沣投资以期货衍生品策略夺冠,天演资本成为表现最佳百亿私募(管理规模260亿元) [20] - 茂源量化构建覆盖股债期市的策略体系,团队超百人且多来自顶尖名校 [20] 持续领先的量化私募 - 仅7家机构在近半年/1年/3年三个时段均保持前30名:华澄私募、橡木资产、宁波幻方量化等 [21] - 杭州成为持续优胜者集中地(3家),股票策略占主导(5家) [21] - 华澄私募在近半年和近1年周期均位列第一,专注衍生品市场 [24] 头部量化私募特征 - 宁波幻方量化与DeepSeek存在创始人关联,正拓展AI医疗数据应用 [8] - 天演资本坚持"纯定量+纯客观"理念,建立多策略投资体系 [20] - 海南盛丰私募采用AI技术构建多样化策略库,客户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7]
百亿规模大缩水,昔日知名量化私募上海富善投资风光不再
搜狐财经· 2025-05-22 03:06
国内量化私募行业现状 - 截至2025年4月底国内管理规模超50亿元的头部量化私募共66家其中百亿量化私募达38家[1] 上海富善投资规模变化 - 公司曾是国内最早突破百亿规模的量化私募之一但目前管理规模仅5-10亿元[1] - 旗下备案的214只产品中151只已提前清算占比70.56%16只延期清算占比7.48%42只仍在运行占比19.63%[1] - 运作中的42只产品有22只存续规模不足1000万元占比过半[1] 公司股东结构变动 - 创始股东包括林成栋、裘慧明(明汯投资创始人)、朱雀股权投资等但裘慧明2014年底退出潘智勇和陈宇分别于2015年、2017年退出[5] - 林成栋持股比例从初始逐步升至90%2018年顾金丽短暂持股20%后退出2020年朱雀股权投资退出林成栋持股达99%[5] - 2022年1月公司曾持股上海合骥私募10%但2024年11月退出[12] 人员流失与组织架构 - 参保人数从2017年峰值37人降至2020年19人2025年5月全职员工仅10人[6][8] - 原股票部总监倪金晶2021年创立上海合骥私募并带走6名前上海富善投资员工[9] 产品发行与业绩表现 - 2014-2021年每年新发产品不少于10只但2022年、2023年分别仅6只和2只2024年后无新产品[10] - 量化趋势策略产品"沣时1号"累计收益率曾达76%但2022年7月后净值停滞定向增发策略产品"汇远量化定增3期"累计收益率曾达173.3%但回撤51.77%[15] 监管处罚与内控问题 - 2023年7月因未核实投资者与投资标的关联关系被上海证监局责令改正[15] - 2025年1月中基协警告公司存在未尽勤勉义务、内控制度执行无效等问题涉及产品"汇远10期"[16][17] 关联平台尝试 - 2015年成立的上海富善均宜资产2016年注销私募登记2019年注销工商[13] - 2018年参股上海肇万资产35%但2022年股份转出目前后者管理规模0-5亿元[13][14]
以“R2”之名——部分私募、信托产品风险评级乱象何解
上海证券报· 2025-05-21 19:14
业内人士透露,在私募和信托行业,产品风险等级由机构自身或代销方结合基金投资范围、投资风格等 进行评定。部分机构为了"产品好卖",会自行调低产品的风险等级,甚至以"R2"之名,行"R5"(激进 型,高风险和超高风险)之投资操作,让投资者承受较大损失。 显然,风险等级已异化为部分机构促进销售的数字戏法,而隐藏在戏法背后的,是亟待深思的一系列问 题:私募、信托机构对旗下产品自评自销的模式,本质上是将风险定价权交予利益相关方,风险评 级"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现状是否需要改变?风险评价尺度不同所导致的评级标准"千人千面",能否 在大资管行业用"一把尺子"拉平?私募、信托等金融机构的风险评级,背后是否需要多方参与者的监 督? 周恒 制图 风险等级已异化为部分机构促进销售的数字戏法,而隐藏在戏法背后的,是亟待深思的一系列问题:私 募、信托机构对旗下产品自评自销的模式,本质上是将风险定价权交予利益相关方,风险评级"既当裁 判又当运动员"的现状是否需要改变?风险评价尺度不同所导致的评级标准"千人千面",能否在大资管 行业用"一把尺子"拉平?私募、信托等金融机构的风险评级,背后是否需要多方参与者的监督? ◎记者 马嘉悦 当某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