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

搜索文档
中国提出目标: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达1.8亿千瓦以上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6:31
发展目标 - 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目标为1.8亿千瓦以上 [1] - 三年内全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 [1] -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人民币 [1] 政策背景 - 新型储能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客观需要 [1] - 系统调峰和电力保供压力增大推动储能发展 [1] - 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技术路线与应用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将进一步丰富 [1] - 电源侧包括大基地配储、新能源配建储能和煤电机组配套储能 [2] - 电网侧探索电网替代型储能设施建设并鼓励构网型储能应用 [2] 实施举措 - 促进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拓展 [2] - 推动新型储能利用水平提升 [2] - 引领新型储能创新融合 [2] - 加强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 [2] - 加快新型储能市场机制完善 [2]
事关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两部门发布重磅通知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04:40
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总体目标为:2027年,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 基本成熟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多元储能体系初步建成,形成统筹全局、多元互补、高效运营的整体格局,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力 支撑。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 景进一步丰富,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促进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拓展 推动新型储能利用水平提升 《方案》指出,在促进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拓展方面,一是推进电源侧储能应用,推动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基地合理规划建设新型储能;二是拓展 电网侧储能应用,推动在负荷密集接入、大规模新能源汇集、大容量直流馈入等关键电网节点,开展独立储能电站建设。三是创新多场景应用模式,研 究推广新型储能作为独立主体或通过负荷聚合商等形式参与需求响应。四是培育试点应用场景,培育一批技术领先、应用 ...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两部门发文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04:26
政策目标 - 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1]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 同时丰富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 [1] 具体举措 - 促进电源侧储能应用 包括新能源基地配建储能及煤电机组与新型储能联合运行 [2] - 拓展电网侧储能应用 包括关键节点建设独立储能电站及配电网新型储能推广 [2] - 创新多场景应用模式 聚焦工业园区与算力设施 发展绿电直连与虚拟电厂 [2] - 推动调控方式创新与调用水平提升 提高调度适应能力 [2] - 组织实施储能产业创新工程 推广试点项目应用 [3] - 加快完善标准体系 加强关键领域标准制修订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3] 市场机制 - 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 推动"新能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 [3] - 推进新型储能项目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能量市场及中长期市场 [3] - 引导参与辅助服务市场 探索更多辅助服务品种 [3] - 推动完善容量电价机制 建立可靠容量补偿机制 形成合理充放电价格 [3] 金融与产业支持 - 引导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和利率支持 探索融资租赁与保险产品开发 [4] - 支持多方主体参与投资 鼓励民营企业发挥更大作用 [4] -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并强化重大项目布局牵引 [4] - 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加强上下游合作与科技成果产业化 [4] 人才与国际合作 - 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形成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5] - 加强电站运维管理人员培训 提升专业能力 [5] - 推进国际技术交流与信息共享 推动先进技术装备"走出去" [5]
刚刚,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03:51
【导读】两部门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智 事关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两部门发布重磅通知! 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 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总体目标为:2027年,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装 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基本成熟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 统稳定运行的多元储能体系初步建成,形成统筹全局、多元互补、高效运营的整体格局,为 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 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 一步丰富,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促进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拓展 推动新型储能利用水平提升 《方案》指出,在促进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拓展方面,一是推进电源侧储能应用,推动沙漠、 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基地合理规划建设新型储能;二是拓展电网侧储能应用,推动在负荷密 集接入、大规模新能源汇集、大容量直流馈入等关键电网节点,开 ...
两部门: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中证网· 2025-09-12 03:26
政策目标 - 2027年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技术创新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 [1] - 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基本成熟健全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多元储能体系初步建成 [1] - 形成统筹全局多元互补高效运营的整体格局 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装机规模与投资 - 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1] -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1] 技术路线与应用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 [1] - 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 [1] - 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 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1]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答记者问
国家能源局· 2025-09-12 02:33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新型储能发展受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 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强调发展[3] -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客观需要 在双碳目标下应对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的系统调峰和电力保供压力[3]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达7376万千瓦[4] - 2025-2027年目标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 2027年底达到1.8亿千瓦以上[4] - 三年规划将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4] 规模化建设举措 - 促进应用场景拓展 包括电源侧储能应用 电网侧储能应用和创新多场景应用模式[5] - 推动利用水平提升 包括调控方式创新 合理提升调用水平和提高调度适应能力[5] - 引领创新融合 包括大力推动技术创新 组织实施储能产业创新工程和推广试点项目应用[5] -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包括加快完善标准体系 加强关键领域标准制修订和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5] - 加快市场机制完善 包括鼓励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 引导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和加快价格机制建设[5] 应用场景规划 - 电源侧重点布局大基地配储 新能源配建储能和煤电机组配套储能[6] - 电网侧在关键节点和配电网应用 探索电网替代型储能设施建设[6] - 创新应用模式覆盖工业园区 算力设施 分布式光伏和通信基站等场景[6] 市场机制建设 - 推动新能源加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7] - 鼓励各地区探索爬坡 转动惯量等辅助服务品种[7] - 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7] - 要求各地加快推进电力中长期和现货市场建设 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7]
重磅 | 2027新型储能装机180GW!两部门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12 02:07
总体目标 - 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3][8]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同时拓展多元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 [3][8] - 形成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格局,技术创新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 [7] 应用场景拓展 - 推进电源侧储能应用,包括新能源基地配建储能、煤电机组与储能联合运行 [10] - 拓展电网侧储能应用,在关键电网节点建设独立储能电站,推广配电网新型储能 [10] - 创新多场景应用模式,覆盖工业园区、算力设施、商业综合体等场景 [10] - 培育试点应用场景,依托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造可复制的新型储能应用场景 [11] 利用水平提升 - 推动新型储能调控方式创新,包括协同优化调度和集群智能调度 [12] - 合理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优化调节资源调用序位 [12] - 提高新型储能调度适应能力,要求储能电站具备功率自动调节和运行数据可测能力 [12] 创新融合 - 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支持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验证 [13] - 组织实施储能产业创新工程,打造上下游融合创新生态 [13] - 推广试点项目应用,促进新型储能技术产业创新 [13] 标准体系建设 - 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构建适应技术多元创新的标准框架 [15] - 加强关键领域标准制修订,优先开展技术成熟领域的标准工作 [15] - 持续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升新型储能标准国际化水平 [15] 市场机制完善 - 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推动“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参与市场交易 [16] - 引导新型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逐步扩大参与调频、备用等服务的规模 [16] - 加快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建设,完善容量电价机制和可靠容量补偿机制 [16] 组织保障 - 加强工作统筹,建立健全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 [17] - 强化安全管理,将安全作为发展电化学储能的重要前提 [17] - 优化建设管理,支持多方主体参与投资,鼓励民营企业发挥更大作用 [18] - 增强人才保障,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 [18] - 推进国际合作,推动国内先进新型储能技术装备“走出去” [18]
两部门: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化发展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优化新型储能产业布局
经济观察网· 2025-09-12 01:51
政策导向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1] - 方案提出组织实施储能产业创新工程 强化重大项目布局牵引[1] - 发挥龙头企业产业引领作用 加强上下游产业合作[1] 产业发展 - 打造新型储能产业上下游融合创新生态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1] - 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优化新型储能产业布局[1] - 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化发展[1]
两部门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01:39
人民财讯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 2027年)》,总体目标为,2027年,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装备制造 能力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基本成熟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多元 储能体系初步建成,形成统筹全局、多元互补、高效运营的整体格局,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 撑。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 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典型 应用场景。 ...
两部门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01:37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提出,2027年,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装备制造能 力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基本成熟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 行的多元储能体系初步建成,形成统筹全局、多元互补、高效运营的整体格局,为能源绿色 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 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 富,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充分发挥各技术路线优势,拓展新型储能在电源协同运行、电 网稳定支撑及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领域应用。 ——多元技术逐步成熟。锂离子电池储能实现规模化应用,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 能、钠离子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进一步商业化发展,固态电池、重力储能、热储能、氢储 能及其他创新技术示范应用。 ——系统性能显著提升。新型储能关键设备及系统的综合能量转化效率、循环寿命等经 济性指标及全生命周期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应用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