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产业

搜索文档
欣旺达成立一支专项基金
FOFWEEKLY· 2025-09-24 10:10
基金设立与规模 - 欣旺达与港华智慧能源、深圳资本集团共同成立深圳远致港欣储能基金 规划募集资金规模6亿元 首期募集3亿元 [1] - 基金为深圳储能基金成立以来首个工商业储能资产投资基金 也是国内规模较大的工商业储能专项基金 [1] 投资方向与运营模式 - 基金主要投向工商业储能项目 通过资产+运营+产业闭环模式推动能源科技企业转型 [1] - 依托港华能源资产运管优势 深圳资本集团投资布局及欣旺达产业能力 提升项目专业化运营收益 [1] 产业价值与影响 - 基金为新型储能产业链协同发展探索新路径 解决工商业储能项目开发资金痛点 [1] - 推动企业从重资产运营商向综合性能源资产管理服务平台转型 为产业规模化落地树立标杆 [1]
港华携手深资本、欣旺达成立专项基金,共拓工商业储能生态
格隆汇· 2025-09-22 09:31
基金设立背景 - 深圳市远致港欣智慧能源基金于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上正式成立 由港华智慧能源 深圳资本集团 欣旺达等企业高管共同出席仪式[1] 基金结构与规模 - 基金由港华能源作为有限合伙人 联合深圳储能基金和欣旺达共同发起 远致储能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2] - 规划募集资金规模6亿元 首期募集资金3亿元 主要投向工商业储能项目[2] - 系深圳储能基金首个落地的工商业储能资产投资基金 也是国内规模较大的工商业储能专项基金[2] 产业价值与运营模式 - 基金通过"资产+运营+产业"闭环模式推动能源科技企业从重资产运营商向综合性能源资产管理服务平台转型[2] - 依托港华能源资产运管优势 深圳资本集团储能产业投资布局及欣旺达产业能力 解决项目资金痛点并提升专业化运营收益[2] - 为新型储能产业链协同发展探索新路径 推动产业规模化落地与可持续发展[2] 参与方战略布局 - 港华能源作为主要发起方 负责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持续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并构建"能源+科技+金融"多元生态[3] - 通过基金平台深化产业链合作 巩固新型储能领域布局优势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资源[3]
欣旺达携手港华能源、深圳资本集团成立专项基金,主要投向工商储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21 12:26
基金设立与合作 - 欣旺达携手港华智慧能源与深圳资本集团共同成立深圳远致港欣储能基金 规划募集资金规模6亿元 首期募集3亿元 主要投向工商业储能项目 [2] - 该基金由欣旺达 港华能源及深圳市新型储能产业基金共同发起 由深圳市远致储能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和执行事务合伙人 [2] - 这是深圳储能基金首个工商业储能资产投资基金 也是国内规模较大的工商业储能专项基金 [2]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基金通过资产+运营+产业闭环模式 推动能源科技企业从重资产运营商向综合性能源资产管理与服务平台转型 [3] - 依托港华能源资产运管优势 深圳资本集团投资布局及欣旺达产业能力 解决工商业储能项目资金痛点并通过专业化运营提升收益 [3] - 为新型储能产业链协同发展探索新路径 促进规模化落地与可持续发展 [3] 公司战略与技术优势 - 欣旺达作为主要发起方 将通过基金平台深化产业链协同 巩固其在新型储能系统集成 电池技术与能源管理服务的综合优势 [3] - 公司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产融结合 为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 业务数据与行业动态 - 欣旺达H1储能出货量达8.91GWh 同比增长133.25% 储能营收10亿元 [6] - 8月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2.9GW/7.97GWh 大基地等源侧储能同比分别增长285%和354% [6]
2025世界储能大会聚焦储能前沿,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小幅反弹上涨
新浪财经· 2025-09-19 06:29
指数表现 - 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截至2025年9月19日13:59下跌0.03% [3] - 成分股中煤能源领涨3.90% 南网储能涨2.18% 电投能源涨1.51% [3] - 中材科技领跌3.25% 石化油服跌1.88% 中国稀土跌1.82% [3] ETF交易数据 - 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上涨0.18% 最新报价1.15元 [3] - 近两周累计上涨1.06% 近一年日均成交634.08万元 [3] - 盘中换手率4.63% 成交金额206.74万元 [3] 产业动态 - 2025世界储能大会在宁德开幕 发布《中国长时储能产业蓝皮书》等六项成果 [3] - 签署18个项目合作协议 计划总投资245.8亿元 涵盖新型电池和新型储能领域 [3] - 同步举办新能源产业及储能装备博览会 展示最新产品和应用场景 [3] 行业发展 - 中国已建成品类齐全配套完整的新型储能产业体系 [4] - 储能产业稳步发展 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产业生态加速完善 [4] - 招商证券预测未来两年半大储装机规模将倍增 [4] 政策支持 - 宁夏等地建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 [4] - 省级容量政策接力强制配储成为大趋势 [4] - 行业政策持续加码 招投标前置数据维持景气 [4] 产品特征 - 央企现代能源ETF近一年规模增长211.35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前1/3 [4] - 跟踪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 选取50只国资委下属现代能源产业上市公司 [4]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8.28% 包括长江电力国电南瑞中国核电等 [4]
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倍增 技术多元
中国化工报· 2025-08-12 01:55
行业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为"十三五"末20倍 同比增长超130% 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 [1] - 2024年新型储能调用情况大幅提升 浙江 江苏 重庆 新疆等多省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达1000小时以上 [2] - 迎峰度夏期间新型储能充分发挥"超级充电宝"功效 为顶峰时段电力保供贡献关键力量 [2] 政策体系发展 - 新型储能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包括《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等 [1] - 省级政策实现因地制宜 山东完善容量补偿机制 广东构建"1+N+N"政策体系 江苏建立独立储能"电价差+补贴+辅助服务"收益模式 西藏探索高海拔构网型储能试点 [1] - 国家能源局将编制《"十五五"新型储能实施方案》 加强政策衔接并指导地方制定规划 [4] 技术路线发展 - 锂离子电池占主导地位 约占已投产装机的96.4% 压缩空气储能和液流电池储能各占1% [2] - 2024年发布56个新型储能试点项目 涵盖十余种技术路线 多个项目为国内首次工程应用 [2] - 锂离子电池储能聚焦大容量电芯 已发布500安时以上电芯和单集装箱6000千瓦时以上储能系统 电芯能量密度突破400瓦时/升 循环寿命达15000次 [3] 技术创新突破 - 全钒液流电池70千瓦级高功率密度单体电堆研发成功 体积功率密度提升近两倍 高效非氟离子膜实现连续化中试生产 [3] - 钠离子电池和铁-铬液流电池形成500千瓦电堆模块产品 单堆循环次数达20000次 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电解液材料研发取得新进展 [3] - 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完成气-液互转亚临界技术系统设计 掌握二氧化碳压缩机和膨胀机等核心装备设计与制造工艺 [3] 成本下降趋势 - 2024年锂离子电池储能EPC中标价格较2023年下降约25% 系统中标价格下降约44% [3] - 全钒液流系统价格下降20% [3] 标准体系建设 - 2024年超过20项电化学储能标准发布实施 多项标准立项 覆盖规划设计 接入电网 运行控制 检修试验和后评价等环节 [2] - 12个新型储能项目入选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依托工程 为技术装备落地转化提供应用场景 [2] 未来发展方向 - 完善市场激励机制 推动新型储能通过中长期 现货 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补偿机制体现调峰与保供价值 [4] - 攻坚大容量宽温域锂电 高性能液流电池 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等核心技术装备 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加速成果转化 [4] - 加强产业链协同与国际标准合作 支持企业全球布局 推动中国技术"走出去" [4]
1GW/6GWh!全球最大电源侧电化学储能项目开工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01 03:30
项目概况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电源侧储能项目正式开工 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电源侧电化学储能项目之一 [1] - 项目由中国电建水电十六局与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承建 涵盖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及运维服务 [1] - 规划建设1000MW/6000MWh电化学共享储能电站 占地面积约700亩 [1] -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200台5.016M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舱、4台250MVA双分裂220kV主变压器 新建1回220kV线路接入察右中500kV变电站 [1] 技术特点 - 采用先进磷酸铁锂储能技术 集成变流升压系统与能量管理系统 [1] - 具备独立参与电网调频调峰、电力市场交易及容量补偿能力 可实现削峰填谷、负荷跟踪等多重功能 [1] - 水电十六局将提供20年全周期服务 [1] 行业影响 - 项目建成后年调峰能力达21.6亿千瓦时 相当于1.2亿平方米森林年固碳量 [4] - 可有效缓解乌兰察布新能源基地弃风弃光压力 提升电网稳定性 [4] - 增加内蒙古电网灵活性调节资源 助力自治区实现2025年新能源装机占比超50%的目标 [4] - 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的"内蒙古方案" [4] 相关项目动态 - 内蒙古鄂尔多斯储能电站项目开工 规模3GW/12.8GWh 海博思创/远景科技/星辰新能/中电储能等参与 [5] - 宁夏最大构网型祥核云储200MW/400MWh光储充一体化共享储能电站开工 [5] - 新疆两大储能项目同日开工 总规模600MW/2400MWh [5]
广东建成首个全链条新型储能产业基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6-26 11:25
公司动态 - 广东瑞庆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集装箱产品正式下线,标志着广东首个涵盖从电芯生产到电箱、电柜和集装箱系统集成全链条研发制造的新型储能产业基地建成 [2] - 瑞庆时代是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其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八年全球第一,储能电池出货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一 [2] - 瑞庆时代二阶段工程自2023年12月启动以来建设迅速,包括8万平方米前工序车间和1.5万平方米储能集装箱车间 [2] - 自2022年2月一阶段模组车间投产以来,公司历经三次产品扩产,逐步建成全链条研发制造基地,填补华南集装箱储能全产业链制造技术空白 [2] 行业趋势 - 储能行业正向高效、高集成化方向发展 [3] - 广东省出台《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 [3] - 广东省计划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制造业当家"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3] 项目影响 - 瑞庆时代二阶段工程正式投产将助力肇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能源基地 [3] - 该项目是打造世界级储能电池生产及应用集群示范的关键一步 [3] - 有利于广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型储能产业高地 [3]
总投资10亿元!年产80000m³电解液项目落地四川
鑫椤锂电· 2025-05-30 08:28
投资协议签约 - 盐边与郑州天汇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星链储能(四川)科技有限公司签约短流程制备钒电解液建设项目投资协议 [2] - 项目总投资10亿元 [2] - 预计建成达产后年产值约30亿元 [2] 项目详情 - 项目选址位于钒钛产业开发区 [2] - 主要建设年产80000m³电解液 [2] - 以钒液流电池为核心 [2] 行业影响 - 可依托攀枝花丰富的钒资源 [2] - 推动传统钒粗加工向高附加值储能产业转型 [2] - 填补西南地区钒电解液制备及储能系统集成技术空白 [2] - 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制高点 [2]
内蒙古聚焦储能产业集群 加速构建新型储能产业高地
新华财经· 2025-05-23 02:56
内蒙古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 内蒙古依托风光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加速构建新型储能产业高地 [1] - 近期座谈会明确四项关键工作:招引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强链、人才培养、技术与模式创新 [1] - 已形成覆盖原材料供应、电芯制造到储能电站建设的全产业链体系 [1] 储能产业链现状 - 赣锋锂业、比亚迪、国轩高科、阳光电源等龙头企业进驻带动产业集聚 [1] - 储能产业链产能可支撑2850万千瓦时装机需求 [1] - 截至2024年底正负极材料产能达102万吨(正极)、149万吨(负极)满足区内需求并辐射区外 [1] 产业集群规划 - 以呼包鄂乌地区为核心承载区推进新能源与先进制造 [2] - 优化重点包括技术创新、产业链生态完善、区域协同、政策市场双驱动、打造特色集群 [2] - 目标是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战略支点 [2]
35GWh电池项目落地江门
起点锂电· 2025-05-20 11:43
佳航新能源产业园项目 - 佳航新能源产业园A区项目于5月16日在广东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举行动工仪式,标志着项目正式落户江门并进入建设阶段 [1] - 项目分两期建设,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5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的生产能力 [1] - 项目总用地面积630.78亩,总建筑面积约34.1万平方米,将建设电极车间、电芯车间、集成车间等生产及辅助用房 [1] 江门市锂电产业发展规划 - 江门市被广东省定位为重点建设的珠江口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和正极材料集聚区 [1] - 到2027年,江门市新型储能产业产值规模计划超500亿元,储能电池产能达40GWh [1] - 江门市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产业链已覆盖电池、材料、结构件、回收、储能系统组装等细分市场 [1] 江门市电池端项目 - 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项目位于江门新会区,一期5GWh于2023年第四季度试生产,总产能将调增至35GWh,二期预计2026年全面达产,届时总产能将突破50GWh [2] - 首通新能源数字固态电池及储能电源系统项目总投资20亿元,将主要生产固态磷酸铁锂电芯314Ah 5GWh、家储及工商业储能2GWh、大型储能系统4GWh,年产量310万件 [2] 江门市材料端项目 - 浙江创富新材料项目总投资10.03亿元,主要生产BOPP电容膜、IXPE电子交联聚乙烯发泡等高端新型材料薄膜产品,服务于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配套需求 [2] - 项目一期计划建设年产值10亿元的高端新型材料研发智能制造基地 [2] 江门市回收端项目 - 天赐年产2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及10万吨锂电池回收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一期年产2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及回收利用2万吨锂离子电池,二期新增回收利用8万吨锂离子电池 [3] - 迪生力新材料拟投资40000万元建设年处理4万吨退役锂电池回收项目,建成后年产可梯次利用锂电池2万吨,三元锂粉料3000吨,电池级碳酸锂5000吨 [3] - 杰成、恒创睿能等企业先后落户,扩充江门地区废旧电池再生利用、梯次利用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