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

搜索文档
康师傅控股上半年净利润22.7亿元;泡泡玛特泰国新店“撞脸”名创优品?丨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23:20
泡泡玛特泰国门店争议事件 - 泡泡玛特在曼谷ICONSIAM购物中心开设全球最大品牌旗舰店 但被网友质疑其门店设计与名创优品上海南京东路MINISOLAND店相似 涉嫌抄袭[1] - 泡泡玛特客服回应称已有相关部门处理事件 名创优品表示已登记反馈 若情况属实则会跟进处理[1] - 事件本质为多巴胺美学趋同导致的品牌视觉碰撞 社交媒体情绪可能影响股价势头 但若强化IP叙事及差异化体验则可能延续涨势[1] 宜家京东旗舰店开业 - 宜家正式入驻京东电商平台 销售超6500款产品 配送由京东物流承接 旨在拓展中国第三方线上业务并以低价吸引新客户[2] - 此次入驻是继2020年3月开设天猫店后 宜家合作的第二个中国电商平台[2] - 短期看低价与物流优势有望触达下沉市场并提振线上销量 中长期需关注价格体系与线下门店协同以避免渠道冲突[2] 暑运期间出入境客流数据 - 上海口岸暑运期间日均出入境人员达12.9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4% 其中8月9日单日出入境15.7万人次创今年最高纪录[3] - 内蒙古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8月9日验放出入境人员13928人次 创单日最高纪录[3] - 暑期跨境游强劲带动航空、机场及免税板块直接受益 但需警惕客流峰值后季节性回落风险[3] 康师傅控股中期业绩 - 公司上半年收入400.92亿元 同比下降2.7% 归母净利润22.71亿元 同比增长20.5%[4] - 2024年全年营收806.5亿元 归母净利润37.3亿元[4] - 盈利改善主因产品结构优化 行业需求平稳下龙头地位稳固 若成本端持续宽松则全年净利有望超预期[4]
曝宗馥莉砍掉娃哈哈年销300万以下经销商
第一财经· 2025-08-10 10:48
娃哈哈经销商策略调整 - 公司正在淘汰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的经销商 部分采取突然"一刀切"方式 且存在未结清款项问题 [1] - 部分被淘汰经销商被并入大型经销商 引发经销商间款项结算纠纷 [2] - 官方未明确回应 但采访显示此次调整旨在通过大经销商统一运作 解决区域串货 多角债务等问题 [2] 经销商整合模式分析 - 行业常见区域经销商存在利益牵扯 串货 私联及三角债等问题 [2] - 通过淘汰小经销商并入大经销商 可集中处理债务和货物问题 [2] - 变革存在风险 若大经销商自身不规范 公司将面临更大管控难度 [3]
零碳先锋企业的共性: 动力、方法和愿景 | 《财经》书摘
搜狐财经· 2025-08-10 09:59
企业减碳路径共性 - 转换能源结构,用风、光、水等绿电替换火电 [2] - 提高能效,减少35%能耗,是最好减碳手段 [2][4] - 碳汇交易对冲无法硬性去除碳排放 [2] - 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对供应链减碳至关重要 [2] - 减碳始于碳数据盘查,需摸清碳家底和排放环节 [2] 科学技术在减碳中作用 - 数字技术对碳数据盘查和提升能效立竿见影 [3] - 企业将自身经验和技术产品化向供应链及全行业推广 [3] - 联想低温锡膏工艺减少35%能耗,焊接温度低70℃ [4] - 中建香港低碳混凝土和固碳砖比传统建材更便宜 [4] - 氢冶金技术是钢铁行业减碳终极解决方案 [4] - 乳品企业需关注牧草和土壤,快销企业需攻克物流和包装环节减碳 [4] - 宝洁空气胶囊电商包装盒由一线员工自下而上发明创造 [4] 企业减排动力来源 - 减碳最早最好企业是率先与国际市场接轨企业 [5] - 联想2006年开始测算温室气体排放,因2004年并购IBM引入供应链标准 [5] - 宝洁苏州太仓工厂2010年建厂时采购十年绿电,与全球标准保持一致 [5] - 中国采购绿电绿证主体为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及其供应链企业、出口型企业、龙头科技企业和部分行业头部企业 [5] 公众参与减碳 - 互联网平台企业向公众做减碳科普工作 [5] - 阿里巴巴创造范围3+概念,推出88碳账户让数十亿消费者参与减碳 [5] - 腾讯与深圳市合作推出低碳星球微信小程序,试点个人碳账户,开发普及碳中和常识游戏产品 [5] 双碳目标背景与趋势 - 2020年9月中国提出双碳目标 [6] -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议题,纽带作用凸显 [6] - 短期经济波动和能源供需变化不影响碳中和大势 [6] - 低碳经济是中国新原生可持续增长动力 [7]
联合利华业绩双降:仅冰淇淋业务营收增长0.2、大中华区持续下降、高端美妆表现低迷
新浪证券· 2025-08-01 09:2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下滑3.2% 净利润缩水5.1% 为近五年首次上半年营收倒退 [1] - 自由现金流骤降50%至11亿欧元 [2] - 冰淇淋业务录得46亿欧元收入 同比微增0.2% 为唯一正增长板块 [2] 业务板块分化 - 高端护肤品牌Hourglass与彩妆Tatcha实现双位数增长 平价支柱多芬通过配方升级维持生命力 [1] - 中端品牌宝拉珍选 德美乐嘉持续下滑 护发品牌Clear因中国市场表现拖累整体业绩 [1] - 公司计划于11月剥离冰淇淋业务 解释为"聚焦高利润核心" [2] 区域市场表现 - 作为亚太区核心增长引擎的中国市场销售额下降 清扬 奥妙等主力品牌遭遇渠道库存积压 [2] - 凡士林 多芬等增长亮点被整体颓势吞噬 [2] 战略转型挑战 - 面临电商渠道反应迟缓 低线城市分销网络僵化 社交媒体营销未能有效触达年轻消费群体等问题 [2] - 推行"生产力计划" 通过裁撤7500人及重组销售团队压缩成本 [2] - 新任CEO提出"重仓美妆个护 押注美国印度 发力高端化与数字渠道"战略方向 [3] 行业环境压力 - 面临原料成本波动 地缘关税风险(如美国关税冲击)及分拆冰淇淋的一次性成本等多重挑战 [3] - 消费需求碎片化与市场增长颗粒化成为行业新常态 传统快消模式面临转型压力 [3]
深耕用户价值 构建健康增长,天猫快消发布《2025 GAIN用户价值经营方法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1 10:56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快消行业面临从流量时代到价值时代的转变 电商传统增长模式遭遇挑战 增量收窄导致获客难问题突出 [1][5] - 用户长期价值成为增长关键引擎 淘系数据显示优质品牌多单复购用户占比超40% 复购会员平均客单价达新客6倍 [5] - 行业核心命题转向最大化挖掘用户生命周期价值(CLTV) 从一次性交易转向长期价值经营 [5] GAIN模型核心框架 - 天猫首创GAIN评估体系 通过四大维度(需求驱动力G 人群策略力A 参与互动力I 长期增长力N)和12项核心指标量化CLTV健康度 [1][11] - 需求驱动力(G)衡量品牌创造新需求和高效获客能力 含品牌心智力 人群突破力 渠道增长力指标 [11] - 人群策略力(A)评估品牌在高价值人群 主力人群 潜力人群中的渗透能力 [11] - 参与互动力(I)量化用户关系紧密度 含老客入会率 会员活跃率 会员触达力指标 [12] - 长期增长力(N)追踪会员价值释放动能 含会员复购率 会员跨品率 会员新品力指标 [12] 品牌实践案例 - 高端外资品牌赫莲娜通过降低体验门槛(小规格产品+专属礼盒)拓展新客 构建产品组合和阶梯式会员权益增强高净值用户忠诚度 核心人群渗透率显著提升 [7] - 功效护肤品牌薇诺娜通过专业内容矩阵建立信任 结合天猫红猫计划实现种草-转化闭环 提升内容引流转化效率和用户粘性 [8] - 高端奶粉品牌通过精准定位高净值家庭 提供定制化服务和全周期营养方案 打通线下线上会员权益 并拓展品类矩阵延长用户生命周期 [9][10] 平台战略与支持 - GAIN模型是对天猫AIPL(认知-兴趣-购买-忠诚)用户资产模型的补充 帮助品牌实现增量拓展和存量筑基双轮驱动 [3][14] - 天猫红猫计划支撑需求创造(G)和人群触达(A)维度 通过站外种草-站内转化闭环缩短路径 提升引流效率和资产沉淀能力 [14] - 平台升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 整合全域营销工具和会员运营体系 构建完整运营支持体系 [14] 未来发展方向 - CLTV升级为品牌增长必选项 GAIN模型推动品牌从短期收割向长期经营范式转换 [15] - AI和大数据技术将使用户价值经营更智能化和精细化 帮助品牌构建竞争壁垒和持续增长红利 [16]
餐饮业卷生卷死的当下,麦当劳如何用AI突围
虎嗅· 2025-07-31 08:25
麦当劳数智化战略与AI落地 - 麦当劳在7000多家门店中全面部署自助点餐机和取餐柜 实现顾客点餐、支付、取餐全自主高效流程 [1] - 数字化及AI技术已渗透至业务全链条 包括消费者偏好推荐、门店库存优化、员工算法排班及供应链AI调度 [2] - 数智化核心围绕"人货场"难题展开 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运营效能 [3] 麦当劳数智化实施路径 - 2020年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战略蓝图 打通全渠道并建立覆盖前中后台的统一数字化平台 [7] - 2022年重新定义IT服务核心对象为顾客、员工、总部 分别针对用户体验、生产效能和管理协同进行优化 [9][10] - RGM BOSS系统覆盖超20万餐厅员工 每天为管理组节约2小时事务管理时间 使员工更聚焦运营与顾客体验 [11] - IT团队采用敏捷开发模式 每两周上线150-200个需求 通过7-8人小团队保持快速迭代节奏 [13] 企业级Agent应用实践 - 瓴羊发布三类核心Agent:决策分析Agent实现数据归因与决策辅助 数字营销Agent转向一键式投放 客服Agent处理多步复杂交互 [17] - 客服Agent针对高成本场景:售前获客成本达300% 售中人工成本占营收3% 售后退货成本接近售价30% [19] - 超级电商客服专家Agent处理20多步流程中80%重复任务 覆盖退款、物流拦截等关键节点 [22] - 超级电销专家Agent为汽车4S店等场景提供销售全链路支持 通过多轮外呼提升邀约效率 [22] - 超级企业服务专家Agent构建多端知识平台 支持机器人问答、质检、客服等多场景 [23] 技术支撑与行业落地 - 阿里云通义大模型在零售业落地知识库构建、服务质检、智能建单、门店巡检及研发提效等领域 [30] - AI落地关键要素:组织适配性需团队理解力 场景选择需高频高价值(如客服、排班、合同审核) 企业需具备数据质量与流程标准化基础 [34] - 企业共识表明AI落地核心不在技术 而在于组织协同、流程理顺与实际应用能力 [35][36] 行业活动与跨界交流 - 虎嗅智库联合阿里巴巴瓴羊、阿里云举办闭门交流会 50余位来自餐饮、快消、零售等行业决策者参与 [5][6] - 优衣库、星巴克、迪卡侬、沪上阿姨等头部品牌数智化高管齐聚麦当劳上海总部 探讨AI落地路径 [4][30]
IMF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2025世界500强出炉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7-31 00:30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 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扩大有效投资 [1] - 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政策连续性有助于平稳度过经济结构调整期 [1][2] 育儿补贴政策 - 8月下旬起开放申领 2022年1月1日后出生的3岁以下婴幼儿可获每年3600元补贴 中央财政承担约90% 今年预算安排900亿元 [3] - 补贴制度2025年正式实施 覆盖法律允许生育的婴幼儿 通过互联网支付等便利渠道发放 [3][4] - 经济因素仅为生育率下降原因之一 教育看护压力等育儿焦虑仍需系统性解决 [4] IMF经济展望 - IMF将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8%至4.8% 全球今明两年增速预测分别调高0.2%和0.1%至3.0%和3.1% [5] - 美国今明两年增长预期1.9%和2% 欧元区上调至1%和1.2% 贸易冲击仍威胁全球经济稳定性 [5] - 中国上半年出口保持高增长 内需缓慢修复 全年GDP有望实现5%目标 [6] 国有企业经营 - 上半年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0.2% 利润总额降幅扩大至3.1% 资产负债率微增至65.2% [8] - 国有控股企业利润降幅达7.6% 传统行业占比高导致结构性压力突出 决策机制影响市场应变能力 [8][9] - 转型方向聚焦高端制造和数字经济 需创新工具引入社会资本 转变重规模轻效益的发展思路 [9] 世界500强榜单 - 500强企业总营收41.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超1/3) 华为重返前100 拼多多排名上升幅度最大(至266位) [10] - 科技企业中英伟达排名从222跃升至66 苹果下滑至第8 中国电商巨头排名整体提升 [10] - 中美企业数量占比过半 中国企业在营收利润上仍有差距 近八成上榜中企集中于三大城市群 [11] 宝洁业绩表现 - Q2净销售额增长2%至208.9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增15%至36.2亿美元 护理产品部门涨价4%推动利润增长 [12] - SK-II等美妆产品大幅提价稳定销量 计划通过人员优化和产品线削减降低成本 [13] 短视频音乐侵权 - 法院判定未经授权使用20秒背景音乐构成侵权 判赔1000元 侵权认定与使用时长无关 [14] - 版权方可批量诉讼维权 短视频点击数可能增加赔偿金额 需重视音乐授权合规性 [15] 股市动态 - 沪指涨0.17%至3615点 成交额1.84万亿元 影视股领涨 婴童概念股午后反弹 超3500只个股下跌 [16] - 板块轮动特征明显 局部行情主导 3600点后多数个股面临调整需求 [17]
宝洁涨价,美消费经济拉响警报,消费者纷纷缩减开支
环球时报· 2025-07-30 22:52
核心观点 - 美国消费品价格因关税冲突和不确定性持续上涨 多家知名消费品牌宣布提价计划[1] - 宝洁公司受美国关税影响利润将减少10亿美元 旗下约25%商品将从下月开始涨价[1] - 消费品牌提价叠加消费者缩减开支 行业面临增长压力[2] 行业影响 - 宝洁旗下拥有帮庭厨房纸巾 汰渍洗衣粉等知名日用消费品 其销售状况被视为美国消费经济晴雨表[1] - 知名运动品牌耐克 大卖场沃尔玛和百思买以及汽车品牌福特和斯巴鲁等也表示将上调价格[1] - 自4月初以来宝洁股价累计重挫19% 雀巢大跌20% 金佰利与百事分别下跌11%和7%[2] - 折扣店和仓储式卖场整体销量增长不错 但服装和鞋类商品开支明显疲软[2]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因收银台高额账单望而却步 预算吃紧缩减开支[2] - 大多数消费者盯着打折购买便宜货 折扣广告能帮助引流并增加销量[2] - 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美国消费者开支整体略显疲软[2] 成本与通胀预期 - 宝洁旗下各个品类产品涨价幅度约5%上下[1] - 关税 通胀 利率乃至政治和社会分裂等因素导致消费者减少对商品支出[1] - 前期商家为应对关税提前大量进口囤货 潜在涨价潮延缓至今年晚些时候[3] - 通胀影响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第一季度逐渐显现[3]
WAIC现场,消费企业成 AI 落地 “显眼包”
虎嗅APP· 2025-07-30 15:00
快消巨头的AI应用 - 伊利通过动态数据大屏实时展示AI供应链系统并售卖产品 [6] - 飞鹤首次参展WAIC,展示AI如何优化奶粉安全与营养,包括奶牛健康监测和饲喂方案优化 [6] - 联合利华推出"AI for Science"创新平台,覆盖原料筛选到产品开发,已构建六大AI模型 [6] - 百事可乐与智元机器人联合打造人形机器人百事酷宝和百事蓝宝,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 [6] - 快消领域的AI探索仍多停留在表面,与产品关联度较弱,消费者感知有限 [8] 智能眼镜的时尚化转型 - 智能眼镜展区成为WAIC热门区域,产品设计转向轻量化和个性化 [10] - Halliday Glasses采用明亮色调,重量控制在35克以内,首发价2499元 [10] - 阿里夸克AI眼镜整合高德导航、支付宝支付等功能,镜腿可折叠设计 [12] - XREAL和Rokid分别主打专业沉浸感和全智能生活助手定位 [13] - AI眼镜尚未出现百万级爆款,行业仍处于0到1的初级阶段 [16] 户外运动与美业的AI创新 - AI健身设备如"AI私教镜"能实时纠正用户动作,提供3D动画演示 [19] - 傲鲨智能推出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VIATRIX,定价万元内,可减轻腿部负担 [20] - 静博士的"AI皮肤检测机器人"1分钟内生成个性化护肤方案 [20] - 蜜度科技的AI办公新品聚焦效率提升,快手可灵AI升级多项创作功能 [21] - 博涛科技的"巨神AI超级智能体"具备强大交互能力,已签署5个城市合作项目 [21] AI与消费的融合趋势 - AI正从技术名词转变为消费日常,渗透快消、智能硬件、运动、美业等多个领域 [3][5] - 消费品牌在AI展区中显得特别,展示从硬件终端到场景服务的全面渗透 [3] - AI与消费的对话正在摆脱"理工男"标签,但部分领域探索仍显表面 [3] - AI融入生活方式的核心在于产品如何融入生活的可能性,而不仅是技术本身 [22]
WAIC现场,消费企业成 AI 落地 “显眼包”
虎嗅· 2025-07-30 13:36
核心观点 - AI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消费市场 深度融入生活场景 推动智能硬件和消费品的变革[1] - 2025 WAIC大会展示AI在快消 智能眼镜 运动健康 美业 文旅等领域的应用 覆盖7万多平展馆[1] - AI与消费的融合仍处于早期阶段 部分领域探索表面 消费者感知较弱 尚未出现百万级爆款产品[5][16][23] 快消巨头AI应用 - 伊利通过动态数据大屏实时展示AI供应链系统 同时现场售卖产品[2] - 飞鹤首次参展 展示AI在奶粉安全与营养的应用 奶牛佩戴智能手表实时传输健康数据 SCR系统通过AI优化饲喂方案[2] - 联合利华推出"AI for Science"创新平台 覆盖原料筛选到产品开发 已构建六大AI模型包括防腐增强成分研发和敏感肌预测[3] - 百事可乐与智元机器人联合打造人形机器人百事酷宝和百事蓝宝 搭载多模态交互系统 支持语音 表情和肢体动作互动[3] - 快消领域AI探索较多停留在表面 与产品关联度较弱 更多作用于后端研发 消费者感知微乎其微[5] 智能眼镜创新 - 智能眼镜展区人气高涨 产品设计转向轻量化和个性化 重量控制在35克以内 试图成为日常穿搭一部分[6] - Halliday Glasses产品定价2999元(首发价2499元) 采用可回收环保材料 提供免费配镜服务[6] - 阿里推出首款自研夸克AI眼镜 配备黑 银 粉三款配色 镜腿可折叠 整合高德导航 支付宝刷眼付款 淘宝比价和飞猪行程提醒等服务[8] - XREAL和Rokid作为头部玩家 降低参数宣传 增加场景化演示 如咖啡厅办公和家庭语音控制[13][16] - XREAL新款AR眼镜XREAL One Pro主打专业沉浸感 Rokid定位全智能生活助手[9][13] - 国产AI/AR眼镜尚未诞生百万级爆款 行业处于从0到1的早期阶段[16] 运动健康领域应用 - AI健身设备成为新宠 AI私教镜通过摄像头和算法实时纠正用户健身动作 如深蹲膝盖内扣时显示红色提示线[18] - 傲鲨智能展出首款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VIATRIX 定价万元以内 能减轻腿部负担 支持深蹲和上下台阶动作[19] - 该设备主打助力功能 现场设置负重爬楼梯挑战 正式进军民用外骨骼市场[19] 美业与文旅创新 - 静博士推出AI皮肤检测机器人 通过3D成像技术扫描面部 1分钟内生成皮肤报告 结合环境因素如湿度和紫外线强度推荐个性化方案[21] - 蜜度科技推出三款AI办公新品 快手可灵AI升级灵动画布功能 支持自动剪辑 18种语言实时翻译和多人协作编辑[21] - 博涛科技的4米高巨神AI超级智能体熊北北具备强大交互能力 支持语音识别 视觉识别年龄 景点推荐和娱乐功能[21] - 博涛科技已在全国签署5个省会级城市合作项目 计划5年内覆盖40个重点城市[21] 行业趋势 - AI正从幕后走向台前 核心不仅是技术 更是产品融入生活的可能性[22] - AI与消费的关系扩展到体验 共鸣 情绪价值和参与感[22] - AI与消费的深度融合刚刚开始 仍有很长的路要走[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