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再生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对英国指手画脚:风车又贵又丑,不如挖石油
观察者网· 2025-07-29 12:37
能源政策分歧 - 特朗普敦促英国降低对石油公司的税收,以激励石油公司在北海开采石油,认为高税收阻碍了石油行业发展 [1] - 特朗普批评英国的风力发电政策,称其为"非常糟糕且昂贵的能源形式",并声称风车是"创造了最昂贵的能源形式的丑陋怪物" [1] - 斯塔默为英国能源政策辩护,强调能源结构多样化的重要性,并表示石油和天然气仍将在英国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2] 英国能源结构现状 - 英国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陆上风电装机量增加一倍,海上风电装机量增加三倍多至50GW [2] - 2024年英国风能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约29%,天然气发电量约占25% [2] - 2014年至2023年,英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从19.1%上升至46.4%,其中风电占比从9.3%上升至28% [3]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政策 - 英国工党政府承诺停止发放新的北海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许可,但不会收回现有许可 [2] - 2023年英国政府将对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暴利税"从35%提高到38%,使该行业的总税率达到78% [2] 美英贸易关系 - 英国和美国在5月达成贸易协议,英国在进口美国食品和农业产品方面作出让步,换取美方降低对英国汽车出口的关税 [7] - 美国方面保留10%的基准关税 [7]
绿芯智能新型能源循环芯片技术突破:500 亿市场待启,重塑全球科技能源企业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28 03:38
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第四代 EdgeAI 芯片矩阵,采用 7nm EUV 制程工艺,集成超 120 亿个晶体管,单芯片算力峰值达 200TOPS,功耗仅为传统芯片的 1/3,能效比高达 3TOPS/W [2] - 芯片每秒万亿次运算仅消耗 1 瓦电量,较传统芯片降低能耗 40%,在能源监测、智能电网等场景实用性突出 [2] - 芯片在内蒙古风电基地验证,可将风电功率预测准确率提升至 95%(行业平均为 82%),弃风率从 12% 降至 5% 以下 [3] 市场前景 - 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以每年 15% 以上速度增长,能源循环利用芯片需求呈爆发式上升态势 [3] - 芯片搭载于智能巡检机器人实现能源设备故障毫米级定位,满足风电、光伏、智能电网等多领域需求 [3] - 预计到 2030 年,全球风电和光伏领域该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 500 亿美元 [3] - 全球多家科技型能源企业已向公司抛出橄榄枝,海量订单签订为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3] 商业价值 - 芯片量产初期(2026 年)预计年销售额突破 50 亿元,未来 3-5 年销售额有望突破 200 亿元 [4] - 自主研发技术形成强大技术壁垒,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难以被替代,能够稳定获取高额利润 [4] - 芯片成功研发将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和投资,形成研发与市场的良性循环 [4] 量产计划 - 新型能源循环利用芯片计划于 2026 年实现量产,将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迈向新阶段 [5] - 芯片为公司发展注入活力,成为持续成长的强大引擎 [5]
工业硅:情绪回落,关注大幅下跌风险,多晶硅:情绪回落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28 02:04
2025 年 07 月 28 日 工业硅:情绪回落,关注大幅下跌风险 多晶硅:情绪回落 张 航 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号:Z0018008 zhanghang2@gtht.com 【基本面跟踪】 工业硅、多晶硅基本面数据 | | | 指标名称 | T | T-1 | T-5 | T-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Si2509收盘价(元/吨) Si2509成交量(手) | 9,725 680,618 | 35 -492,261 | 1,030 -1,024,381 | 2,170 176,499 | | | | | Si2509持仓量(手) | 323,314 | -12,960 | -63,938 | 16,670 | | | | 工业硅、多晶硅期货市场 | PS2509收盘价(元/吨) | 51,025 | -2,740 | 7,175 | - | | | | | PS2509成交量(手) | 747,961 | -375,834 | -297,113 | - | | | | | PS2509持仓量(手) | 155, ...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293期:地缘政治安全与中国能源安全
观察者网· 2025-07-27 00:36
中国能源战略核心观点 - 中国能源安全状况敏感但不脆弱,综合自给率达85%[7][16] - 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54%,产量占全球40%(40亿吨/80亿吨)[3] - 可再生能源装机全球领先:光伏10亿千瓦(占全球40%)、风电5.5亿千瓦(占全球45%)[4] - 石油对外依存度72%,天然气43%,但通过七年计划实现原油产量从1.89亿吨增至2.13亿吨(2018-2024)[6][7] - 构建四大油气战略通道(中亚/中俄/中缅/海上LNG)实现进口多元化[10][11] 能源结构演变 - 煤炭占比从2000年70%降至2024年54%,可再生能源每年替代1个百分点(相当于4200万吨石油/年)[16][18] - 石油消费预计2025-2030年达峰,天然气消费2035-2040年达峰[40] - 新能源设备制造占全球70%,但关键矿产(锂/钴/镍)依赖进口[13] 全球化布局 - 中石油在35国运营88个油气项目,形成国内外一体化双循环[10][41] - 全球油气市场供应过剩,沙特阿美将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作为50年战略[9] - 中美能源关系呈"错位竞争",传统能源合作大于冲突[35][36] 技术路径 - 化石能源通过碳捕捉技术实现净零排放[38] - 风光发电+储能构成第二条发展路径,但储能技术仍需突破[38] - 石油工业率先改革开放,1993年即启动海外投资[21] 地缘政治影响 - 霍尔木兹海峡封锁可能性低,伊朗缺乏能力与意愿承担后果[32][33] - 俄乌/巴以冲突影响欧亚能源通道(占全球55%石油/60%天然气产量)[3] - 能源合作项目周期长达10-20年,需国家层面长期推进[24]
东盟贸促会会长波尚琅:新兴领域正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增长点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08:09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现状 - 中国连续16年稳居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1] - 中国-东盟自贸区3 0版谈判于2024年5月全面完成 为双边经贸合作释放巨大潜力 [1] - RCEP深入实施与自贸区升级共同构建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的制度框架 [1] 重点合作领域 - 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成果丰硕 高新技术 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成为新兴增长点 [1] - 数字丝绸之路建设聚焦5G 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 中国在数字技术产业具有领先优势 [2] - 绿色转型合作涉及可再生能源开发 节能减排及绿色金融 中国在绿色能源技术装备制造方面经验丰富 [2] 东盟贸促会职能规划 - 政策沟通方面整合专家智库资源 帮助企业把握政策红利与规避风险 [1] - 企业对接方面组织系列经贸活动 依托服务网络精准匹配需求 [1] - 生态构建方面推动贸易便利化 营造公平透明营商环境 加强人文交流提供软支撑 [1] 未来合作机制 - 计划建立常态化多层次机制 在高层对话基础上增设行业企业层面交流平台 [2] - 继续举办东盟秘书长北京圆桌会等国际会议 促进企业专家深度交流 [2] - 通过经验共享推动务实项目落地 实现互利共赢 [2]
中欧发布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绿色产业合作有哪些新机遇?
第一财经· 2025-07-25 04:25
中欧绿色转型合作 - 中欧在绿色转型领域有坚实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空间,绿色是中欧合作鲜明底色 [1] - 中欧绿色伙伴关系是中欧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是双方共识较多、争议较少的议题 [1][4] - 中国和欧盟已成为推动全球气候行动的核心力量,气候变化议题上升为中欧合作重点 [1] 气候治理框架 - 中欧强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是国际气候合作基本遵循,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3] - 中欧同意共同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全球公正转型,支持巴西成功举办COP30,提交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 [3] - 欧盟长于气候政策设计和法律框架构建,中国在技术产业化、规模应用与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4] 绿色产业合作 - 中欧将加快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促进绿色技术和产品流动,加强能源转型、甲烷排放管控、碳市场等领域合作 [5] - 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出口(太阳能电池板、电池、电动汽车)在2024年已减少全球1%排放,产品使用寿命内将避免约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5] - 中欧在光伏、氢能、新能源汽车、核能及清洁煤炭技术等多板块有实际应用合作前景 [5][6] 细分领域合作进展 - 中国光伏产业已形成完整生态系统解决方案,产品性能优异且价格极具竞争力 [5] -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种类、技术、成本控制和性价比方面全球领先,中欧正就电动汽车贸易摩擦达成共识 [6] - 中国在绿色氢能技术成果突出,与欧洲合作空间大,中法长期开展核能项目合作,欧盟已将核能认定为绿色能源 [6] - 中国清洁煤炭技术可为欧洲提供绿色开采和清洁煤电解决方案 [6]
中国华电发出“绿动蓝海”联合行动倡议
新华财经· 2025-07-24 14:08
行业动态 - 中国华电集团主办海洋可再生能源联合创新大会 主题为"海洋能源创生态 双链融合谋未来" 向50余家央企、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企业发出"绿动蓝海"联合行动倡议 [1] - 倡议聚焦打造海洋能源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重点攻关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兆瓦级波浪能发电、海上柔性直流输电、海上氢氨醇制储运、智慧运维等关键前沿技术 [1] - 倡议同时聚焦构建完整产业链 开展技术装备、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等全链条技术攻关 推动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 [1] 公司战略 - 中国华电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 突出创新驱动作用 加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工程化应用 [2] - 公司计划打造高效运转的创新联合体示范标杆 构建现代化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 [2] - 中国华电已牵头组建海洋可再生能源创新联合体 联合56家产业链单位 布局30余项重点攻关任务 成立11名院士领衔的专家咨询委员会 [2] 合作进展 - 中国华电与东方电气、中船科技、中电建等20余家单位就"十五五"海洋可再生能源联合创新重点方向开展签约 [2] - 合作方向涵盖开发、存储、传输、转化及运维五大领域 [2] - 创新联合体已形成完整、可靠、安全、高效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联合创新生态体系 [2]
古特雷斯:新能源价格越过临界点 游戏规则改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4:02
能源转型趋势 - 全球正处于清洁能源时代拐点 化石燃料即将走到尽头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成本大幅下降 太阳能成本比化石燃料便宜41% 海上风能便宜53% [1] - 超过90%的新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低于最便宜的新化石燃料替代品 太阳能和风能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欧盟一年排放量 [1] - 2023年清洁能源投资达2万亿美元 比化石燃料多8000亿美元 十年间增长近70% [1]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与化石燃料持平 2023年几乎所有新建发电能力来自可再生能源 各大洲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均超过化石燃料 [2] - 清洁能源行业2023年为全球GDP增长贡献10% 其中中国贡献20% 欧盟贡献33% 行业就业岗位超3500万人 已超过化石燃料行业 [2] - 美国得克萨斯州从化石燃料中心转型为可再生能源引领者 显示经济规律驱动能源结构变化 [2] 可再生能源优势 - 提供能源安全与主权 避免化石燃料价格波动和地缘政治风险 保障经济稳定发展 [3] - 部署速度快成本低 太阳能电池板可快速覆盖偏远地区 非洲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 2040年发电量或超需求10倍 [3] - 小型离网技术正为非洲无电地区提供照明和电力 改变数亿人生活 [3] 能源转型机遇领域 - 国家气候计划需明确能源转型路径 二十国集团应带头行动 其排放占全球80% [4] - 电网电池存储成本15年降幅超90% 但基础设施投资滞后 需加快电网数字化和储能建设 [4] -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高电力需求 2030年数据中心耗电量或达日本全国水平 需用可再生能源满足新增需求 [5] 政策与投资需求 - 需建立公正转型机制 通过国际合作支持依赖化石燃料的发展中国家 [5] - 当前清洁能源技术材料集中于少数国家 需通过贸易政策降低关税 构建多元化供应链 [5] - 发展中国家清洁能源投资严重不足 非洲仅获全球2%投资 需改革国际金融架构降低融资成本 [6]
美学者:美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犯下大错,拉开西方“主角光环”熄灭序幕
搜狐财经· 2025-07-23 14:11
美国政策对全球格局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削弱了美国软实力,并对盟友发起无差别关税战,导致美国联盟体系被侵蚀 [1] - 特朗普削减清洁能源补贴的政策被批评为"犯了大错",并被认为给了中国巨大优势 [1][6] - 特朗普裁撤美国国际媒体署(USAGM)的行为被解读为单方面"解除武装",同时中国媒体在全球的影响力上升 [2][4] 中国在国际舞台的战略 - 中国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不理会特朗普的政策波动,同时通过增加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来抵御美国保护主义的影响 [1][5] - 中国通过稀土出口管制等手段对美企施加压力,宁愿脱钩也不向特朗普政府低头 [5] - 中国加速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领导者,一年内新增的风光装机量超过美国现有可再生能源总量 [6][8] 清洁能源领域的竞争格局 - 特朗普政府取消清洁能源补贴并押注化石燃料,导致美国在清洁能源产业竞争中落后于中国 [6][8] - 目前75%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来自中国,能源转型已成为"中国问题" [10] - 中国的经验表明,能源转型的关键在于发展而非零和博弈,美国在该领域的失误可能加速西方被边缘化 [1][10] 美国国内政策的影响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美国制造商陷入困境,同时中国找到了对美企施压的有效工具 [5] - 特朗普政府削减对顶尖大学的资助,并限制外国人才赴美研究,削弱了美国科技生态系统的竞争力 [5] - "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清洁能源行业的补贴被取消,进一步拉大了与中国的差距 [6][8]
中国领跑!全球能源投资十年巨变
中国电力报· 2025-07-23 00:41
全球能源投资趋势 - 2025年全球能源总投资达3.3万亿美元,可再生能源、电网、储能等领域占比达2.2万亿美元,规模是化石能源投资的两倍 [2] - 2015年至2025年可再生能源投资从落后化石能源30%到反超50%,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可再生能源投资占比从2016年的28%跃升至2025年的80% [4] - 电力领域成为绝对核心,2025年全球电气化领域投资首超1万亿美元,风能、太阳能十年间年增速均超15%,电池储能呈现爆发式增长 [5] 技术成本与市场重塑 - 太阳能光伏和电池价格过去十年下降60%,推动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分布式光伏自发增长,2024年巴基斯坦新增装机中50%来自无需政府补贴的分布式光伏项目 [5] - 能源安全重塑投资逻辑,地缘政治紧张促使燃料进口国加速清洁能源布局,欧盟"氢能战略"、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等为证,中国为保障能源安全煤炭投资同比仍增长1.1亿吨 [5] 中国在全球能源投资中的角色 - 中国2025年全球能源投资占比超30%,清洁能源投资占比逾70%,规模效应深刻影响全球能源市场供给格局与规则体系 [7] - 中国构建"资源保障—技术突破—政策协同"闭环体系,锂、钴、镍等关键矿产供给通过"找矿行动"与产业整合实现储量翻倍 [8] - 中国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交通领域电气化率超3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 [9] 技术标准与话语权 - 中国在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等核心设备领域专利数量占全球主导地位,特高压输电技术形成"中国标准"体系 [9] - 2024年中国绿色低碳技术PCT国际专利申请公开量达6356件,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9] 转型挑战与应对策略 - 发展中国家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印度、土耳其本土产业崛起推高短期成本,中亚电网建设滞后制约项目落地,越南补贴政策反复导致投资波动 [11] - 矿产资源博弈加剧,美国、欧盟、日本更新关键矿产目录,中国通过多元布局降低对单一资源依赖,在阿根廷、澳大利亚参股锂矿,在非洲建设铜钴冶炼基地 [11] 政策与技术创新 - 中国能源政策通过"3A"目标(可负担性、可及性、可用性)与"3R"策略(管控风险、增强韧性、重开低碳技术贸易市场)构建安全转型体系 [13] - 车网互动技术展现潜力,若一半公用充电桩实现协同充电可减少32兆瓦储能需求,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项目突破单一发电局限 [14] - 风电叶片回收、动力电池梯级利用技术预计2030年可形成千亿级市场 [14] 国际合作与本土化 - 中国通过"本土化+标准化"平衡,在东南亚推广小型风电,在非洲建设离网光伏,在中东参与太阳能光热发电站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