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AI芯片需求推动台积电第二季度利润创新高,激增超60%
第一财经· 2025-07-17 06:53
行业增长前景 - 晶圆代工行业今年整体收入可能增长17%至18% [1][3] - 台积电凭借市场领先地位销售额很可能增长近30% [1][3] 台积电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利润增长60.7%创历史新高并实现连续六个季度的利润增长 [1] - 第二季度营收增长达38.6% [3] - 第二季度净利润3983亿新台币(约合135.3亿美元) [3] - 美股市值约1.23万亿美元跻身全球市值最高十大企业之一 [1] 客户与订单动态 - 主要客户包括英伟达和苹果 [3] - 英伟达推动新一代Blackwell Ultra芯片批量出货 [3] - 英伟达AI芯片H20将恢复对华出口并已收到大量订单 [3] - H20恢复供应和下一代旗舰AI芯片研发将推动台积电订单增长 [3] 供应链影响 - 台积电订单量对上游设备制造商如阿斯麦影响巨大 [4] - 台积电预计今年将订购阿斯麦N2制程所需设备 [4] - 台积电和中国芯片厂商需求好于预期但英特尔和三星不及预期 [4] 投资与产能扩张 - 将在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 [5] - 承诺投资65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设三座工厂其中两座已建成 [5] 政策风险 - 美国关税政策对台积电影响面临不确定性 [4] - 特朗普威胁对不在美生产的台积电征收100%关税 [4]
欧盟酝酿近两万亿欧元“超级预算” 从农业到军工再到半导体设备迎接投资巨浪?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14:14
欧盟预算规模 - 欧盟提出近2万亿欧元(约2 3万亿美元)的七年预算计划 相比上一周期1 2万亿欧元大幅提升 [1] - 预算草案包括5896亿欧元的"竞争力 繁荣与安全基金" 其中4505亿欧元用于欧盟竞争力发展 [1] - 农业预算为2937亿欧元 占比较大 [1] 预算分配重点领域 - 竞争力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 核聚变 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 [4] - 国防军工与安全预算显著增加 预计欧洲军费占GDP比重将从2%升至5% [3][4] - 半导体设备 数字化应用 绿能设备 基建工程机械等行业将获强大资金流入 [4] 半导体行业影响 - 阿斯麦 ASM International BE Semiconductor等半导体设备商将受益于欧盟芯片制造政策 [5] - 高端芯片制造商如台积电 三星将加大在德工厂建设 采购更多欧洲半导体设备 [6] - 原子层沉积设备 EUV光刻机 先进封装设备等核心设备需求激增 [6] 国防军工行业 - 无人机系统 卫星通信 防监听网络等"无人化战争体系"成为欧盟国防重点 [5] - 北约欧洲成员国国防开支预计每年增加2000多亿欧元 [4] - 国防军工支出有望支撑欧洲经济避免深度衰退 [3] 预算程序与背景 - 预算计划将于2028年生效 需在2027年底前敲定 [2] - 欧盟面临偿还疫情债务压力 每年需偿还250亿欧元 [2] - 欧盟存在每年8000亿欧元的投资缺口 [2]
特朗普的中东风云
2025-07-16 06: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涉及国际地缘政治、军售、能源和高科技芯片行业[1][2][3] * 公司包括波音(签署960亿美元飞机订单)、英伟达(每年50万个AI芯片出口协议)、特斯拉(高管随行)、贝莱德(高管随行)以及卡塔尔航空(签署960亿美元合同)[16][17]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特朗普政府中东政策转向务实主义 重点追求经济利益而非传统地缘战略 与以色列关系明显恶化[1][5][10] * 美国与中东三国签署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经贸协议 其中沙特聚焦现代化建设(2030年远景规划) 卡塔尔侧重军售(2435亿美元协议含960亿美元飞机订单) 阿联酋涉及高科技芯片(每年50万个英伟达AI芯片)[12][16][17] * 伊核协议谈判取得进展 框架与奥巴马时期基本一致 伊朗承诺不制造核武器并销毁高浓度浓缩铀 但以色列军事干预成为最大外部风险[20][21][24] * 美国中东战略重心转移 从直接干预转向经济合作 军事威慑力下降(红海局势薄弱) 避免地区冲突以保护投资利益[19][23][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特朗普竞选资金结构变化:犹太资本支持下降(第一任期最大金主捐赠1.2亿美元) 转向科技巨头如马斯克(捐赠2.59亿美元)[4][5] * 叙利亚制裁可能解除(自2011年内战以来) 利好地区经济重建但地缘关系复杂(涉及伊朗抵抗轴心)[14][15] * 高科技芯片出口存在分歧:美国政府内部担忧安全风险(芯片流向难以追溯) 但为保住市场份额仍推进协议[17][18] * 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需美国军事支持(雷达、卫星、空中加油) 若美国不协助则行动难以执行[25]
中国制造的芯片,卷向全球了,出口6500亿元,增长20%
搜狐财经· 2025-07-16 05:03
进出口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金额达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 [1] - 出口增长7.2%,进口下滑2.7% [1] 芯片出口表现 - 1-6月芯片出口金额6502.6亿元,同比增长20.3% [3] - 芯片出口数量1677.7亿个,同比增长20.6% [3] - 芯片出口增速显著高于整体贸易出口增速(7.2%) [3] 芯片进口对比 - 1-6月芯片进口数量2818.8亿个,同比增长8.9% [3] - 芯片进口金额1.38万亿元,同比增长8.3% [3] - 进口增速(8.3%)远低于出口增速(20.3%) [3] 芯片产业全球竞争力 - 2024年中国芯片代工份额达21%,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台湾(23%) [5] - 份额超过韩国、日本、美国等传统芯片制造地区 [5] - 英飞凌、恩智浦等国际芯片企业选择在中国设厂生产汽车芯片 [7] 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全球最大,带动本土芯片制造需求 [7] - 本土化生产帮助国际芯片企业紧跟新能源趋势并反哺全球市场 [7] - 中国芯片制造的成本和产业链优势将持续推动出口增长 [7] 未来趋势 - 中国芯片产能扩张将加速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5] - 本土制造的芯片出口增速可能进一步扩大 [7] - 国际芯片企业需应对中国制造的竞争压力 [7]
知名反指触发“卖出信号”!美银:基金经理现金告急
金十数据· 2025-07-16 03:55
基金经理情绪与市场动向 - 专业基金经理现金持有量降至3.9% 触发卖出信号 为十多年来最低水平 [1] - 投资者对企业盈利的乐观情绪创2020年7月以来最大涨幅 风险偏好创纪录飙升 [1] - 净增持科技股比例达14% 高于上月净减持1%的比例 但长期热情仍低于平均水平 [1][2] 科技股表现与估值 - 纳指从4月低点上涨逾33% 创一系列历史新高 英伟达成为首家估值达4万亿美元公司 [2] - 科技股估值被列为头号担忧 基金经理意识到购买的是过去100年来最昂贵市场之一 [2] - 大型科技公司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投资者押注"七巨头"能维持盈利快速增长 [2] 资产配置与交易趋势 - 美元空头头寸被视为最拥挤交易 美元指数年内大跌近10% [2][3] - 净20%基金经理增持欧元 为2005年1月以来最大比例 净41%增持欧元区股票 [3] - 做多黄金在截至7月的前3个月里被视为最拥挤交易 [2] 潜在风险因素 - 38%基金经理认为"贸易战引发全球衰退"是最大尾部风险 低于6月的47% [1] - 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关税局势可能成为促使基金经理增持现金的导火索 [1]
黄仁勋:中国市场和技术整合能力为全球企业提供关键支持
快讯· 2025-07-15 05:30
智通财经7月15日电,眼下,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正在北京 访问,这也是他今年以来第三次来到中国。今天上午,黄仁勋到中国贸促会拜会了会长任鸿斌。他在会 谈中表示,人工智能等技术将进一步为供应链服务,促进供应链稳定畅通。他还提到,中国市场的规模 和技术整合能力为全球企业提供了关键支持。 (央视网) 黄仁勋:中国市场和技术整合能力为全球企业提供关键支持 ...
欧洲最撒比的操作:同时惹怒中美!欧洲智商与伊朗看齐了
搜狐财经· 2025-07-14 08:57
此前,西方某些头脑发热的声音曾表示,稀土资源与科技产品不同,禁止稀土出口不合适。稀土的确是资源,但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稀 土资源占比仅为35%。更重要的是,巴西、越南和印度的稀土储量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中国。如果欧洲真心想要稀土,还是自己动手挖掘去吧,反正中国没有 义务满足你们的需求。 按理来说,既然稀土出口受限,欧洲应当找中国谈判解决,而不是做出过激的反应。事实上,中国曾明确承诺将加速处理稀土出口申请,而中国一向说到做 到,这一点不同于那些永远说一套做一套的西方国家。但欧洲的反应却是直接报复,这种做法显得有些傻。要是报复,选一个对欧洲有绝对优势的产业就 好,怎么会选医疗器材呢? 近年来,中国在高端医疗器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MRI(核磁共振)等设备领域,国产医疗设备价格相较欧美同类产品低得多。此前中欧之间的 合作一直比较友好,欧洲厂商也曾占据中国市场主导地位,但欧洲此次限制中国医疗器材进入市场,反而成了给中国送"弹药"。中国直接在7月6日做出了对 等报复,这一下,欧洲的医疗器材行业开始感受到压力。与其说欧洲有战略眼光,不如说他们在经济最赚钱的领域做了个大错误。 7月10日,欧洲议会以52 ...
日本支持的芯片制造商JS Foundry申请破产。
快讯· 2025-07-14 06:44
日本支持的芯片制造商JS Foundry申请破产。 (日经新闻) ...
股市,突发!爆买19000亿,上调回报预期!
天天基金网· 2025-07-14 05:07
美股资金流向 - 摩根大通预测2025年下半年将有5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000亿元)资金涌入美国股市,其中大部分来自散户投资者 [2] - 2025年前四个月散户投资者已净买入27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000亿元)股票,创下至少过去10年来最高水平 [2][3] - 科技股受散户青睐,英伟达上半年获193亿美元资金流入,特斯拉获119亿美元净买入 [3] - 摩根大通预计外国投资者将净增500-1000亿美元投入美股,标普500指数和"科技七巨头"表现强劲 [4] 亚洲股市表现 - 高盛上调MSCI亚太(日本除外)指数12个月目标价3%至700点,预期美元计算回报率达9% [5] - 高盛将港股评级上调至"标配",认为美元走弱将使香港受益 [5] - MSCI亚洲(日本除外)指数过去一个月上涨5.33%,创2024年9月以来最大月度涨幅 [6] - 沪指时隔8个月重返3500点,已连续三周上涨 [6] 机构观点 - 高盛维持对中国、日本和韩国股市"增持"评级,下调马来西亚至"减持" [6] - 伯恩斯坦看好亚洲股市前景,预计外资流入增加、企业盈利改善 [6] - 渣打银行将亚洲(除日本)股票上调至"超配",认为全球央行宽松政策利好风险资产 [6]
DDR4退场,国产CPU面临小考
36氪· 2025-07-14 00:03
DDR4价格暴涨与市场动态 - DDR4 16Gb 3200MHz价格从5月6日当周的2.4美元上涨至6.4美元,涨幅超过160%,出现与DDR5的"价格倒挂"现象[1] - 美光、三星、SK海力士三大存储巨头已明确通知客户停止DDR4生产,最终订购截止时间设定在2024年6月初[4] - 威刚和创见等厂商DDR4订单量激增1.5-2倍,预计价格涨势将持续至2025年底至2026年Q1[16] DDR技术迭代与行业趋势 - DDR4生产周期仅11年(2014-2024),较DDR3(15-16年)和DDR2(18年)明显缩短[6][7] - DDR5在带宽(4800MHz起)、单条容量(48GB-64GB)和能效上全面超越DDR4,更适合AI训练等高负载需求[8] - HBM产品虽仅占SK海力士DRAM出货量14%,但贡献其DRAM营收44%和营业利润54%,加速DDR4退出[8] 国产CPU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华为鲲鹏920、海光73XX等主流国产CPU仍仅支持DDR4,与国际厂商存在代差[14] - 飞腾腾云S5000C(支持DDR5接口)、兆芯KX-7000(主频3.5GHz)等新产品已实现技术突破[17][20] - 国内存储企业与整机厂商正加速构建DDR5生态,联想、浪潮等已布局国产CPU+DDR5适配方案[17] 产业链供需与价格展望 - 威刚预计Q3 DDR4合约价将再涨30%-40%,小型企业正扩大生产以抓住价格窗口期[16] - TrendForce预测Q3 DDR5价格将温和上涨3%-8%,服务器DRAM受关税影响可能进一步涨价[21] - 历史经验显示价格倒挂现象可能持续3-5个月,直至PC/服务器市场完成升级[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