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约车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暴涨!中国资产,大爆发!
券商中国· 2025-07-17 15:33
Lucid与优步合作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 - Lucid股价单日暴涨超40% 市值达98亿美元[5][7] - 优步将向Lucid投资3亿美元 并与Nuro共同开发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2][10] - 合作计划6年内部署超2万辆Lucid自动驾驶车辆 首款原型车已在拉斯维加斯测试[9][8] 行业竞争格局 - 优步此前已与Waymo合作在奥斯汀/亚特兰大部署Robotaxi车队[12] - Waymo是目前唯一实现商业化运营的自动驾驶公司[11] - 特斯拉在加州尚未获得无人驾驶商业运营许可 仅持有带安全员的测试许可[16] 特斯拉新产品动态 - 特斯拉中国将推出Model Y L六座版 轴距3040mm超现款Model Y 15cm[17][18] - 该车型定位介于Model Y与Model X之间 主打中国市场并由上海工厂生产[19] 资本市场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单日涨1.5% 理想/蔚来涨幅超6%[4] - 美国银行将优步目标价从97美元上调至115美元 看好其自动驾驶布局[15]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纳指涨0.68% 英伟达/微软股价创历史新高[3] 合作背景 - Lucid与优步均为沙特PIF核心持仓 PIF分别持股53.1亿/42.9亿美元[14]
感觉开网约车也不错啊
集思录· 2025-07-17 14:00
网约车行业运营模式分析 - 别克E5司机案例显示:17万落地价车型用于快车服务,日均工作8小时可实现月毛收入12000元,扣除折旧和营运成本后净收入9000-10000元[1] - 营运成本结构:首年保险9000元(200万三者险),后续年保费7000-8000元,车辆8年强制报废[1] - 电车运营效率:68度三元锂电池CLTC续航540km,实际城市工况420km,家充场景下电费成本优势显著[1] 司机收入水平差异 - 北京地区大数据显示全职快车司机月收入天花板约15000元,时薪均值50元,通过机场长单等策略可提升至时薪40-50元[6] - 极端案例:部分司机每日工作16-18小时,时薪仅30元,两个月仅存5000元[2][3] - 收入分化明显:专攻长单(如大兴机场200元/单)的司机效率更高,但需配合平台奖励机制[6] 行业竞争态势 - 车型降级影响:平台将原专车车型降级为快车车型导致司机收入下降[1] - 电车渗透加剧竞争:专职司机转向顺风车领域,多平台拼单提升单位收益[7] - 租车模式成本:月租费6000元+日均200元成本,事故风险双重承压[3] 从业者结构变化 - 新进入者特征:实体业转型司机占比高,包括原宾馆/茶楼经营者、餐饮业主等[4] - 从业周期限制:40岁以上司机体力难以支撑,平均从业年限约5年[10] - 兼职司机优势:自有车辆前提下时薪可达50元,但全职投入性价比低[6][7] 平台运营机制 - 抽佣机制争议:免佣政策可能仅针对司机端,乘客端实际支付佣金比例更高[2] - 流量分配规则:早高峰(7-10点)、晚高峰(5-7点)、夜间(9-11点)单价上浮[3] - 社群管理尝试:平台曾建立半官方司机社群,提供300元/月/群的顾问岗位[5][6] 成本结构对比 - 广州案例显示:9.5公里行程车资仅17元,反映终端价格战激烈[11] - 油电成本差异:2.5排量油车运营亏损,电车因能耗成本低更具竞争力[12] - 牌照价值影响:北京地区车牌附加值显著影响净收益[6]
优步(UBER.US)将联手Lucid(LCID.US)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队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13:50
优步自动驾驶战略布局 - 优步联手Lucid和Nuro推出机器人出租车车队 计划2026年下半年在美国主要城市投放 未来六年部署至少2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 [1] - 优步将向两家合作伙伴分别注资数亿美元 其中3亿美元用于支持Lucid升级生产线以整合Nuro硬件设备 [1] - 这是优步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又一重要动作 此前已与Waymo 大众汽车美国公司等十余家厂商达成合作 旨在打造自动驾驶叫车首选平台 [1] - 优步本周刚宣布与中国百度Apollo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目前其应用已在凤凰城 奥斯汀 亚特兰大和阿布扎比提供自动驾驶服务 [1]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消息刺激Lucid股价盘前一度飙升62% 最终收窄至46%报3 35美元 优步微涨1%至91 62美元 [1] - Lucid宣布拟实施1:10的并股计划 尚待股东批准 [1] 行业竞争格局 - 特斯拉上个月在奥斯汀启动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马斯克承诺将陆续登陆更多城市 [2] - Nuro在2022年与优步开展无人配送合作后 次年即转型专注自动驾驶软件开发 [2] Lucid业务发展 - 该订单为Lucid第二款量产车型Gravity打开了商业化空间 [2] - Lucid预计2025年产量将翻倍至2万辆 目前与Nuro联合开发的样车已在拉斯维加斯封闭测试场试运行 [2] - Lucid仍在推进自研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本周刚宣布新增脱手驾驶和自动变道功能 并与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展开技术合作 [2] 优步战略转型 - 此次合作标志着优步战略重心从自研转向生态投资 [2] - 公司已通过减持自动驾驶货运公司Aurora Innovation等持股来筹措资金 持续加码无人驾驶生态布局 [2]
滴滴没跑通的定制车,曹操能跑通吗?
36氪· 2025-07-17 13:02
定制车战略与行业格局 - 曹操出行通过定制车实现乘客体验、司机收入和平台效率的三赢,截至2024年底在21个城市拥有超过3.4万辆定制车,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定制车队 [1][2] - 定制车可降低运营成本,枫叶80V和曹操60的TCO分别为0.53元/公里和0.47元/公里,较传统纯电动汽车降低33%及40% [2] - 曹操出行与易易互联合作降低司机用车成本,司机平均小时收入从2022年30.9元增至2024年35.7元,高于行业平均27元 [2] - 通过吉利授权维修网络,车辆平均保养及维修时间和成本同比分别下降25%和54% [2] - 公司计划2025-2027年每年采购约8000辆定制车,部分将出售及租赁给运力合作伙伴及其他共享出行平台 [2] 滴滴定制车尝试的教训 - 滴滴2018年推出定制车D1,计划2025年推出D3并普及100万辆,但D1今年6月销量仅78辆,2025年累计销量183辆,D3未见踪影 [3] - 滴滴定制车和Robotaxi计划推出时机不当,2018年行业对Robotaxi过度乐观而公众存在恐惧,导致D1部署受阻 [5] - 滴滴在Robotaxi生态中定位失误,试图包揽设计、研发和生产,而曹操出行和如祺出行等采用"车企+技术提供商+平台"的分工模式 [6][7] - 滴滴2018年与理想合资的桔电出行2022年破产,2023年与广汽合资的AIDI计划进展不明 [7] 曹操出行的Robotaxi布局与挑战 - 公司IPO募资超50%用于"定制车-自动驾驶-平台服务"闭环,其中19%改进车服、18%投向定制车、17%投向技术及自动驾驶 [5] - 2024年2月在苏州和杭州投放搭载吉利"千里浩瀚"Robotaxi解决方案的车辆并开启示范运营 [6] - 当前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二,但169亿元交易额仅为滴滴的7.7%,85%订单依赖高德等聚合平台 [8] - 最近三年累计净亏损52亿元,2024年负债113亿元,现金储备仅1.6亿元,Robotaxi持续投入将考验现金流 [8] - 面临T3出行(市场份额差0.1%)、如祺出行、享道出行等竞争,后者均采用类似生态合作模式 [8][9]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从"流量战争"转向"体系战争",定制车成功依赖产业协同深度 [9] - 未来或呈现"双轨并行":滴滴固守主流市场,曹操等通过垂直整合切入细分场景 [9] - 生态协同能力成为赛道晋级关键,但政策放开时间不确定,L4级自动驾驶可靠性仍需验证 [8]
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盘前股价拉升,一度涨超60%,现回落至30%。优步将投资3亿美元于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作为其Robotaxi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部分。
快讯· 2025-07-17 12:50
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盘前股价 拉升,一度涨超60%,现回落至30%。 优步将投资3亿美元于美国电 动汽车制造商Lucid,作为其Robotaxi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部分。 ...
Uber(UBER.N)计划在六年内部署20000辆或更多配备Nuro司机的Lucid车辆。
快讯· 2025-07-17 12:44
公司动态 - Uber计划在未来六年内部署20000辆或更多配备Nuro司机的Lucid车辆 [1] 行业趋势 - 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加速,Uber与Nuro合作推动无人驾驶车辆商业化落地 [1] - Lucid车辆作为高端电动车代表,可能成为自动驾驶车队的重要选择 [1]
滴滴与海底捞达成战略合作,实现会员体系互通
新浪科技· 2025-07-17 04:57
战略合作 - 滴滴与海底捞达成战略合作,首次与餐饮火锅品牌合作,共同构建"出行+餐饮"场景 [1] - 双方会员体系实现互通共融,探索增值服务新空间 [1] - 推出多重会员权益,通过等级匹配享受定制化礼遇 [1] 会员权益互通 - 滴滴里程会员V7、V8可限量兑换海底捞金海、黑海权益 [1] - 兑换权益包括新品尝鲜、堂食优惠券、生日礼、捞币商城兑换礼品等 [1] - 黑海权益用户可享用餐排队快速通道、专属订餐通道、就餐赠菜等礼遇 [1] 滴滴会员福利 - 滴滴会员体系已针对通勤、休娱、商旅等高频场景打造超10项出行福利 [2] - 为海底捞金海、黑海用户开放V7、V8会员礼遇卡,包含多项出行权益 [2] - "快速应答"权益提供高峰期快速叫车通道 [2] - "免取消费"权益由平台承担会员订单取消费用 [2] - "极速赔付"权益可减免账单或退还多收费用 [2] - "无车赔"权益在无车应答时赔付打车折扣券 [2] - 每月可领取"优惠坐特快"和其他出行券包,覆盖多种出行场景 [2]
上半年GDP增长5.3%,英伟达将恢复销售中国版芯片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7-16 00:24
宏观经济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达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7%,第二产业增长5.3%,第三产业增长5.5% [1] - 二季度GDP环比增长1.1%,增速较一季度略有放缓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1]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速达6.6% [1] - 6月消费与投资增速有所下滑,下半年出口或将持续回落 [2] 消费市场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3] - 6月商品零售额增长5.3%,餐饮收入仅增长0.9%,较5月明显回落 [3]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32.4%、24.4%、28.7%、13.9% [3] - 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仍有提升空间 [4] 房地产市场 - 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住宅投资下降10.4% [5]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5%,销售额下降5.5% [5] - 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环比减少479万平方米 [5] - 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5] - 房地产行业转向"造好房"模式,新建住宅门槛提高 [6] 科技行业 - 英伟达获准向中国销售H20芯片,该芯片基于Hopper架构,适用于垂类模型训练 [7] - H20芯片性能略高于910B,但无法满足万亿级大模型训练需求 [7] - 美国出口限制可能加速中国AI芯片国产替代进程 [8] - 宁德时代与T3出行合作推进Robotaxi业务,基于磐石滑板底盘平台开发 [9] - Robotaxi赛道热度提升,但安全性和公众接受度仍需验证 [10] 互联网内容产业 - 上海推出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九条措施,最高提供1000万元奖励 [11] - 支持黄浦区、杨浦区建设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 [11] - 开放地标景区、文博场馆等公共资源为创作者提供便利 [11] - 鼓励优质内容出海,优化外籍创作者签证服务 [11] - 互联网内容平台对上海消费提振效果显著 [12] 金融市场 - 多地金融部门提示稳定币诈骗风险,强调其被用于非法集资等犯罪活动 [13] - 香港《稳定币条例》即将生效,但大陆对稳定币仍采取严格监管政策 [13] - 7月15日A股震荡分化,沪指跌0.42%,深成指涨0.56%,创业板指涨1.73% [15] - AI硬件股大涨,电力、煤炭、油气等板块跌幅居前 [15] - 两市成交额1.61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533亿元 [15]
“月入3万元不稀奇”!外卖小哥成意外赢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2:24
外卖平台行业动态 - 外卖平台通过"满25减24"、"满15减15"、"0元喝奶茶"等促销活动推动订单量激增,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1.2亿、1.5亿新高 [2] - 平台竞争促使骑手收入显著提升,部分骑手时薪超百元,月收入可达1万-3万元 [2] - 外卖、即时零售等新就业形态成为重要就业蓄水池,但存在社保和劳动保障短板 [2] 高质量就业政策讨论 - 高质量就业定义为劳动者权利的实现,涵盖就业持续过程,需平衡质量提升与数量增长 [4] - 我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创新型经济体转型,需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协同和现代化治理体系完善来提升就业质量 [4] - 就业质量与数量存在替代关系,当前阶段应优先保障充分就业作为提升质量的前提 [5] -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岗位供给不足是主要矛盾,提升企业就业质量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 [5] 灵活就业群体权益保障 - 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灵活就业者面临劳动权益保障缺失问题,主要因非标准劳动关系导致 [7] - 专家建议确认平台劳动者雇佣身份,适用劳动法保护,或通过劳务派遣模式建立合法劳动关系 [7][8] - 集体协商机制需解决灵活就业者利益代表问题,可探索劳务派遣公司作为代表,但需限制用人单位持股比例 [8]
外卖大战小哥爆单,专家激辩高质量充分就业如何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0:23
外卖平台行业竞争与订单增长 - 外卖平台间竞争激烈 推出大幅促销活动如满25减24、满15减15、0元喝奶茶等[2] - 平台促销带动订单量显著增长 日订单量连续刷新纪录达到8000万、1.2亿、1.5亿新高[2] - 骑手收入因订单激增而提升 时薪超过百元 月收入破万成为普遍现象 部分骑手月收入可达2-3万元[2] 灵活就业群体现状 - 外卖、快递、网约车、直播等新就业形态成为重要就业蓄水池[2] - 平台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建立非标准劳动关系 常无法受到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有效保护[4] - 大多数平台劳动者未被认可雇佣身份 未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突出[5] 就业质量定义与维度 - 高质量就业定义为劳动者权利的实现 涵盖整个就业持续过程[2] - 就业质量包含劳动时间、薪酬福利、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和劳动权利等多个维度[3] - 每个维度的改进都意味着企业雇佣成本的增加[3] 就业质量与数量关系 - 就业质量与就业数量存在替代关系 提高就业质量可能导致用工需求下降[3] - 充分就业应视为提升就业质量的前提条件 需优先鼓励企业增加就业数量[3] - 当前主要问题在于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岗位供给不足[4] 提升就业质量途径 - 根本途径包括提振企业信心促进经济增长 以及培养高素质劳动力提升劳动生产率[4] - 需在劳动力供不应求局面下 企业才会通过竞争提高用工待遇[4] - 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避免过度政策干预[4] 平台劳动者权益保障方案 - 需确认平台劳动者为雇佣劳动者而非个体劳动者 适用劳动法保护[5] - 允许平台企业采用劳务派遣模式 但劳务派遣公司必须建立合法劳动关系 平台企业承担连带责任[5] - 集体协商机制中 工会应作为从业者利益代表 但灵活就业者缺乏工会 membership[6] 劳务派遣制度优化 - 劳务派遣/外包公司可作为灵活就业者利益代表 但需确保其利益与劳动者一致且经营合规[6] - 建议禁止实际用人单位控股或参股劳务派遣公司[6] - 应逐步放开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员工比例限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