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空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省政数局印发《广东省数据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14 01:46
金元证券近日发布低空经济行业周报:本周低空经济指数涨2.01%,相对涨幅0.77%,日 均成交额449.96亿元(近一年160.61%分位),市盈率(TTM)达110.83倍(近一年99.17% 分位),本周日均主力净流入额-1.98亿元。较上周而言,本周成交额有所提升,估值维持 高位,主力资金净流出。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板块行情回顾: 本周低空经济指数涨2.01%,相对涨幅0.77%,日均成交额449.96亿元(近一年160.61% 分位),市盈率(TTM)达110.83倍(近一年99.17%分位),本周日均主力净流入额-1.98亿 元。较上周而言,本周成交额有所提升,估值维持高位,主力资金净流出。 政策动态: 1、广东省政数局印发《广东省数据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特朗普政府拟放宽商用无人机超视距飞行限制。 个股表现: 本周涨幅前五个股为爱乐达、山河智能、航天环宇、航天电子、超捷股份;跌幅前五个 股为中国电信、司南导航、莱斯信息、航天电器、西部材料。 行业动态: 1、沃飞长空PC取证质量系统文件顺利获批。 2、时的科技在安徽芜湖湾沚区首个E20eVTOL智造基地开工。 3、"擎动宁夏低 ...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8.14)-20250814
渤海证券· 2025-08-14 01:38
金融工程研究 市场概况 - 上周A股主要指数全部上涨,创业板指涨幅最大达2.82%,上证50涨幅最小为0.58%,上证综指、深证成指、科创50、沪深300、中证500分别上涨1.34%、2.20%、1.53%、0.98%、1.82% [2] - 8月12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达20,279.49亿元,环比增加339.12亿元(融资余额20,137.82亿元增336.92亿元,融券余额141.68亿元增2.20亿元),日均参与交易投资者数量环比增长7.49%至455,739名 [2] 行业与标的券动态 - 电子、机械设备、国防军工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居前,食品饮料、煤炭、建筑材料行业净买入额较低;非银金融、有色金属、通信行业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例较高 [3] - ETF融资余额986.33亿元(环比增0.99亿元),融券余额63.05亿元(环比减0.66亿元),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等产品融资净买入额领先 [3] - 个股方面,寒武纪、大族激光、博瑞医药等融资净买入额居前,宁德时代、中芯国际等融券净卖出额较多 [3] 天津低空经济专题 政策与产业规模 - 低空经济2021年纳入国家规划,2023年新增G/W类非管空域,2024-2025年连续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超30个城市出台地方支持政策 [5] - 2024年市场规模达9702.5亿元(同比+91.77%),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2035年突破3.5万亿元;eVTOL适航认证流程明确,2025年3月全球首批载人航空器运营证落地 [5][8] - 农林植保无人机2024年市场规模281亿元,作业面积26.7亿亩次全球第一 [8] 天津区域进展 - 天津形成东丽区、滨海新区、宁河区产业聚集,宁河区2024年2月设立首个低空经济创新产业园,七里海湿地落地巡检应用场景 [8] - 2025年6月天津上线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测试版,完成"低空遥感一张网"建设,覆盖五大核心场景的"5分钟响应圈" [8] - 代表企业爱思达航天2024年助力商业火箭10次成功发射,2025年6月启动科创板辅导 [9] 机械设备行业 市场表现与销量 - 2025年8月6-12日申万机械设备行业上涨3.84%(跑赢沪深300指数2.86个百分点),市盈率30.47倍,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率140.93% [10] - 7月挖掘机销量17,138台(同比+25.2%),装载机销量9,000台(同比+7.41%),工程机械月均工作时长80.8小时(同比-6.91%) [11] 行业趋势与事件 - 工程机械处更新周期,城市更新、雅下水电等需求释放,海外关税扰动减弱凸显国产性价比优势 [12] - 人形机器人领域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123款新品,8月14-17日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举办,量产路线清晰催化产业链机会 [12] - 重点推荐中联重科、恒立液压、埃斯顿、豪迈科技等标的 [12]
四川泸州构建技能人才“全链条”培育体系
核心观点 - 四川省泸州市通过西部工匠城建设优化技能人才培育体系 聚焦重点领域人才供给 重点群体技能提升和重点机构提质培优三大方向 [1] 重点领域人才供给 - 围绕白酒酿造 能源化工 装备制造 低空经济等传统新兴产业实施"培就一体化"模式 [1] - 为多家企业精准输送技能人才或在岗提升职业技能2000余人次 [1] - 订单培养无人机"飞手" 火炸药 煤矿开采等急需紧缺技能人才1000余人次 [1] 重点群体技能提升 - 开展分级分类培训覆盖农村妇女 大学毕业生 中青年 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 [1] - 支持白酒酒体设计师 养老护理员 保育师等市场紧缺职业培训 [1] - 开设特色工匠班76个次 累计培训3410人次 [1]
低利率环境:哪些企业盈利更稳定?
2025-08-13 14:53
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1 **行业利润结构变化** - 2023-2024年工业企业利润比重显著回升至15%以上,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12.5%,仍高于疫情前5.9%的平均水平[1] - 公用事业利润占比回升至12.1%,制造业利润占比下降至75%[1] - 出口导向型行业(计算机、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及饮料、有色金属行业盈利稳定[1][3] - 采矿业利润受PPI波动影响,2020-2022年受益于PPI上涨,2023年后因大宗商品价格调整和需求不足走弱[1][4] 2 **盈利驱动因素** - **价格变动**:采矿业PPI上涨带动2020-2022年利润增长,2023年后大宗商品价格调整导致盈利走弱[4] - **海外需求**:计算机、电子设备、电气机械等行业受益于海外需求拉动,利润占比高于疫情前[4] - **政策支持**:设备更新政策对电气机械、专用设备等行业产生积极影响[4] - **消费复苏**:饮料及茶饮制造业因出行消费复苏稳中有升,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因市场需求恢复保持平稳[4] 3 **资本投入回报率** - 公用事业、煤炭、石油石化领域资本回报率较高[5] - 制造业中,有色金属、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美妆护理服务表现良好[5] - 房地产产业链(建筑材料、建筑装饰、钢铁)投资回报率偏低,2021年以来明显下降[5] - 大多数行业2023年恢复正向收益,仅房地产仍为负值[5] 4 **细分领域盈利能力** - **能源领域**:能源金属、煤炭、油气开采盈利能力突出[6] - **高科技领域**:航空航天设备、通信设备、电子设备表现优异[6] - **出口导向领域**:电子元件、消费电子、小家电、光伏设备、摩托车等海外市场需求大[6] 5 **上游采矿业PPI对公用事业的影响** - 上游采矿业PPI走低减轻公用事业成本压力,2022-2025年上半年利润率和增速回升[7] - 随后利润增速同步回落,可能与终端需求不足有关[7] 6 **中国出口产业表现** - 2020-2021年因疫情错位出口份额提升,2023-2024年欧美补库带动阶段性回暖[8] - 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利润占比和投资回报率表现良好[8] - 2025年受关税摩擦影响,但通过东盟、中东等经济体间接联系提升[8] 7 **出海热潮对行业盈利的影响** - 家用电器、有色金属、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行业投资回报率改善[9] - 电子行业、美妆护理行业回报率领先[9] - 摩托车、白色家电、小家电等海外业务收入比重高且盈利稳定[10] 8 **产业政策催化行业前景** - 能源金属、煤炭、油气开采将得到更多保障[11] - 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发展机遇[11] - 机械半导体、化工原料、生物技术等领域IPO融资处于细分行业前列[11] 9 **服务消费增长潜力** - 健康养老、助餐托幼、家政服务等将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12] - 政策强调提振消费,服务消费中长期增长空间巨大[12]
深圳宝安“期中答卷”的“新”与“进”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10:22
今年上半年,深圳经济大区、工业大区宝安区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成色十足的"期中答卷"。最新数据 显示,2025年上半年宝安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0.22亿元,同比增长4.7%,数据背后,是宝安经济结 构向上进阶,呈现出传统工业基地的发展新样态。在4.7%的增长曲线中,第三产业以6.5%的增速领 跑,增加值达1320.99亿元,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第二产业增加值1238.73亿元,同比增长 3.1%,基本盘依然稳固。"三二一"的产业格局,标志着宝安正从传统的"制造当家"加速迈向先进制造业 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双轮驱动"新阶段。 新质生产力蓄势,"智造"引擎动能澎湃 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成为上半年宝安经济的最大亮点。这一跃升的背后,是现代服务业的 加速崛起和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 上半年,宝安消费新场景加速涌现。从粤港澳大湾区首座大悦城正式启幕,到前海·华发冰雪世界、湾 区书城等地标蓄势待发,新兴消费载体与壹方城、欢乐港湾等成熟商圈串珠成链,构筑起强大的"引力 场",持续汇聚人气与财气;精准的政策供给更为市场注入"强心针"。多轮次的汽车消费补贴与电子消 费券精准滴灌,有效激活了重点领域的市 ...
20cm速递|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2.6%,创新药与AI基建双主线或将逐步打开市场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6:08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强调发挥产业体系、市场和应用场景优势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1] - AI基建产业链将先行受益包括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1] - 人形机器人作为AI落地终端加速发展领益智造与强脑科技合作聚焦灵巧手硬件腾讯发布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1] - 湖北设立100亿元母基金布局人工智能核心技术[1] 低空经济与新兴技术 - 粤港澳大湾区开通首条城际无人机物流航线深圳提出建设全球低空经济中心[1] - 深圳计划到2026年建成1200个起降点并开通1000条商业航线[1]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空间逐步打开智能焊接机器人市场潜力近千亿[1] - 核聚变作为能源变革方向取得实质进展商业航天产业化加速推进[1] 科创创业50指数及ETF产品 - 科创创业ETF(588360)跟踪科创创业50指数(931643)单日涨跌幅可达20%[1] - 指数从科创板和创业板筛选市值规模较大、流动性良好的50家科技创新企业覆盖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前沿领域[1] - 指数成分股集中于具备核心技术优势与高成长特性的新兴产业反映中国资本市场中创新驱动型企业整体表现[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科创创业50ETF发起联接C(013307)和A类份额(013306)[2]
20cm速递|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2.3%,创新药与AI基建双主线推进加速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3:17
科创创业ETF表现 - 科创创业ETF(588360)单日涨幅超2.3%,跟踪的科创创业50指数(931643)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指数从科创板和创业板筛选50家市值大、流动性好的科技创新企业,覆盖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领域 [1] AI基建与创新药发展 - 国务院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强调推进AI规模化应用,强化算力、算法、数据供给 [1] - 人形机器人作为AI终端加速发展,领益智造与强脑科技合作聚焦灵巧手硬件,腾讯发布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 [1] - 湖北设立100亿元母基金布局AI核心技术 [1] 低空经济与新兴技术 - 粤港澳大湾区开通首条城际无人机物流航线,深圳计划到2026年建成1200个起降点并开通1000条商业航线 [1]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空间逐步打开,智能焊接机器人市场潜力近千亿元 [1] - 核聚变取得实质进展,商业航天产业化加速推进 [1] 指数成分与投资工具 - 科创创业50指数成分股集中于核心技术优势与高成长特性的新兴产业,反映中国创新驱动型企业整体表现 [2]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科创创业50ETF发起联接C(013307)和A类份额(013306) [2]
低空经济稳步推进,工程机械持续向好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13 01:24
国元证券近日发布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8月3日至8月8日,上证综指上涨2.11%,深证 成指上涨1.25%,创业板指上涨0.49%。其中申万机械设备上涨5.37%,相较沪深300指数跑 赢4.13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细分子行业来看,申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轨 交设备Ⅱ/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分别涨6.50%/5.60%/3.62%/6.21%/3.53%。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机械设备板块:当前时点,出口端我们认为无论从供给端还是需求端看国内龙头企业仍 具备较强竞争优势。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5年7月销售 各类挖掘机17138台,同比增长25.2%。其中国内销量7306台,同比增长17.2%;出口量9832 台,同比增长31.9%。2025年1—7月,共销售挖掘机137658台,同比增长17.8%;其中国内 销量72943台,同比增长22.3%;出口64715台,同比增长13%。我们看好后续工程机械行业 仍将维持稳步增长态势。 投资建议 低空经济:基建方面,我们建议关注深城交、苏交科、华设集团及纳睿雷达;整机方 面,建议关注万丰奥威、亿航智能、纵横股份、绿 ...
广东“双子星”,要建一条新高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23:01
广深第二高铁规划 - 深圳市启动广深第二高铁南延线规划建设方案预研招标,预计与港深西部铁路协同,加强香港与内地联系 [1] - 线路起于深圳机场东站,经东莞中心区、白云机场站至广州北站,向北衔接广清永州高铁,形成深圳北向新通道 [1] - 南延线将支撑前海合作区发展,途经宝安、前海、南山至香港北部都会区,具体走向和站点尚未明确 [1] - 项目2018年已纳入规划,旨在满足广深中心城区高速直达需求,设计通勤时间缩短至半小时(较当前节省超50%) [2][6] - 将实现广州白云机场与深圳宝安机场快速联通,提升大湾区机场群协同效率 [6] 轨道交通数据 - 2025年7月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1146.8公里,客运量29.2亿人次(环比+8.6%,同比+1.7%) [16] - 北京、上海、广州运营里程居前三,分别为879公里、871.6公里、743.8公里 [18] - 深圳运营里程595.1公里,客运强度1.6万人次每公里日,为全国最高 [18] - 天津新增地铁4号线北段19.9公里,广州核减海珠有轨电车0.7公里 [17] 区域经济与产业动态 - 苏州市人工智能(太湖)算力中心投用,总投资超20亿元,提供8000P算力,已上架服务器4000P以上 [7] - 无锡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促进条例,将打造统一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和数字空域图 [8] - 全球首家机器人4S店在北京开放,提供销售、配件、售后等全链条服务 [9] - 广州支持广期所研究电力期货,探索新能源期货品种 [10] 企业经营与政策 - 包头市召开晶硅光伏产业恳谈会,通威、晶澳等10家企业参与,强调科技创新与绿电应用 [12][13] - 福建推出生育支持政策,包括多子女家庭住房优惠、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及托育企业优惠贷款 [11] 宏观经济数据 -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其中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4.6%),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4.1%) [14] - "四新"经济企业达2536.1万户,占企业总量40.2%,文化娱乐业新设企业增速达17.5% [14][15]
城市24小时 | 广东“双子星” 要建一条新高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6:40
广深第二高铁规划建设 - 深圳市启动广深第二高铁南延线规划建设方案预研招标 预计与港深西部铁路协同 进一步密切香港与内地联系[1] - 广深第二高铁起于深圳机场东站 经东莞中心区 白云机场站至广州北站 向北衔接广清永州高铁 形成深圳北向和至西南地区高铁新通道[1] - 南延线由机场东站往南引出 途经宝安 前海 南山至香港北部都会区 明日大屿都会区 目前暂未明确具体走向和站点布局[1] - 广深第二高铁已列入国家有关规划 广东省将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线路起自广州北站 经白云机场 鱼珠站 东莞南城蛤地 引入深圳机场站[5] - 现有广深港高铁 广深铁路及穗莞深城际难以满足需求 广深第二高铁可使中心城区通勤缩短至半小时 较当前节省超一半时间[5] - 线路将实现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快速联通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机场资源共享 提升世界级机场群竞争力[6] 苏州市人工智能算力中心 - 苏州市人工智能(太湖)算力中心正式投用 总投资超20亿元 位于吴中太湖新城能源中心[7] - 算力中心建成后可提供8000P算力 规划总机架数约260个 已上架高性能算力服务器4000P以上[7] 无锡市低空经济发展 - 无锡市出台《低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 为江苏省首部相关地方法规[8] - 条例明确由市政府牵头打造统一低空飞行服务平台 编制低空数字空域图 通过智能网联系统开放共享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化发展[8] 机器人产业发展 - 全球首家机器人4S店在北京亮相 提供销售 零配件供应 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服务[9] - 与汽车4S店不同 该店为多品牌机器人聚合区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面向公众开放[9] 广州期货交易所品种创新 - 广州市支持广期所积极研究电力期货 探索适时推出电力期货及更多新能源期货品种[10] 福建省生育支持政策 - 福建省加大税收 金融 住房支持力度 落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11] -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提高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和租房提取额度 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房优惠政策[11] - 完善公租房调换政策 对三孩家庭探索实施保障房优先选择 支持金融机构对母婴护理 托育服务企业发放优惠贷款[11] 包头市晶硅光伏产业 - 包头市举行晶硅光伏产业政商恳谈会 市委书记陈之常与10家企业负责人座谈[12] - 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深化新技术研发和下游应用合作 发挥绿电优势 加大绿色生产工艺应用[13] - 提出强化金融支持 "一企一策"破解融资难题 保障用水 用电 用地及园区配套设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13] 全国经营主体数据 -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新设企业462万户 新设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14]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14] - 第三产业新设经营主体1171.2万户 "四新"经济企业达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占企业总量40.2%[14] - 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达17.5% 成为消费增长亮点[15]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 7月全国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0条 运营里程11146.8公里 完成客运量29.2亿人次[16] - 客运量环比增加2.3亿人次 增长8.6% 同比增加0.5亿人次 增长1.7% 平均客运强度0.845万人次每公里日[16] - 新增运营里程19.9公里 新增天津地铁4号线北段 核减广州海珠有轨电车1号线部分区段0.7公里[16] - 上海运营里程871.6公里 客运量32627.3万人次 北京运营里程879.0公里 客运量32500万人次[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