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经济

搜索文档
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那坡供电局:电力赋能中越“口岸经济”发展
中国能源网· 2025-09-24 09:23
图为那坡供电局工作人员对平孟口岸工业园区用电设备开展检查(黄奇 摄) 服务创新,打通跨境用电"最后一公里" "手机上一点,用电业务就能办,真是太方便了!"从事跨境客商越南河广县边民闭氏映通过"南网在 线"APP办理用电业务后赞叹道。针对跨境客商需求,那坡供电局平孟供电所安排片区经理提供"电管 家"服务,介绍和推广手机APP上的相关办电业务流程,实现报装接电"一次都不跑"。如今,闭氏映还 通过电商把越南榴莲糖、芒果干等商品销往浙江、陕西等地。 为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那坡供电局创新推出"绿色通道+专属服务"模式,建立重点企业用电档案,实 施"一企一策"动态管理,帮助企业处理用电需求等难题60多件,为出境产品保驾护航,进一步促进边境 贸易及落地加工繁荣发展。2025年上半年,平孟口岸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6.8亿元,同比增长28.91%。 电能涌动,助力"通道"变"产业" 稳定的电力保障不仅服务于通关效率,更驱动着口岸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目前,平孟口岸已建成 智能验讫通道、货物查验平台及边民互市贸易区,通关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60%。据悉,平孟口岸 以"口岸+园区"模式推动边贸经济转型,规划中的平孟边境经济合作区将重点 ...
“十四五”末云南经济总量将比2020年增加约68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0:10
"十四五"末云南经济总量将比2020年增加约6800亿元 中新网昆明9月19日电 (韩帅南 李临艳)"从云南经济总量看,'十四五'末,预计比2020年增加约6800亿 元,这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昆明。"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陈明19日如是说。 当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综合专场在昆明举行。陈明在会上介绍, 继2018年云南省经济总量达2万亿元后,"十四五"期间于2023年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2024年达3.15万亿 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突破11万元/人,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 2020年的46.5%提高到2024年的53.3%,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2020年的26.7%提高到2024年的 52.1%,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2.1%。 在社会民生方面,全省农民收入年均增长8%、脱贫县农民收入年均增长8.6%。职业教育资源、高等学 校、三甲医院实现州(市)全覆盖,"一老一小"关爱服务网进一步织密。安全发展方面,未发生重大及以 上生产安全事故。建立健全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和重大灾害"123"快速响应机制,2024年首次实 ...
云南省以“口岸经济”重塑经济发展新格局
商务部网站· 2025-09-17 08:32
核心观点 - 云南口岸经济正从传统通道经济向集物流、贸易、加工、服务于一体的口岸枢纽经济跃升 成为驱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1] - 云南通过大通道建设、智慧化升级和产业聚集 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推动全省从地理边缘迈向开放前沿 [1][6] 贸易与进出口表现 - 上半年云南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273.9亿元 同比增长3.2% [1] - 天保口岸进口榴莲及相关产品货值突破28亿元 为去年全年9倍多 并首次实现冰冻榴莲肉和铝产品进出口 [2] 中老铁路运输成效 - 上半年中老铁路发送旅客1007万人次 同比增长1.7% [2] - 全线运输货物总量突破1260万吨 同比增长25.9% [2] - 开通以来累计发送旅客超5460万人次 运输货物超6200万吨 [6] 口岸通关效率提升 - 磨憨站单批次水果通关时间最快缩短至3小时 损耗几乎为零 [2] - 文山州本地检测使榴莲通关时长压缩五六天 [3] - 磨憨口岸每列车海关作业时间压缩至25分钟 [4] - 腾冲猴桥口岸实现人员5秒通过卫检 30秒完成行李查验 [5] - 磨憨边检查验效率提升30% [4] 智慧化建设与创新 - 磨憨口岸创新5G单兵、一站式验放、多贸合一等智慧化监管场景 [4] - 应用"互联网+边民互市"打造全链条监管服务 [4] - 腾冲猴桥口岸构建"1+4+N"智慧体系 配置CT检查系统等先进设备 [5] 基础设施与项目建设 - 天麻高速项目进度达75% 建成后将提高天保口岸经贸往来效率 [3] - 云南省推进"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 [6] 产业聚集与发展 - 磨憨沿边产业园区市场主体从2022年底3393户增至2025年一季度6214户 [6] - "2+3+N"沿边产业园区累计落户企业191家 瑞丽等地标准厂房一房难求 [6] - 吸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纺织服装、中药材加工等产业聚集 [6] - 第9届南博会签约投资项目136.1亿元 外贸合同金额84.8亿元 [6]
从中老铁路透视外贸新动能(大数据观察·点读“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9-16 22:10
中老铁路货运发展 - 中老铁路全长1035公里 自2021年12月开通后货运量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截至2025年8月底累计货运量超6650万吨 跨境运输商品种类超3000种 [4] - 2023年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达421.77万吨 同比增长近95% 2024年上半年云南省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额186.2亿元 同比增长23.5% [7][9] - 铁路部门将"澜湄快线"国际货运班列开行频次提升至单日6列 目前每日有18列跨境货车运行 磨憨铁路口岸通关效率居全国铁路口岸前列 [9][11] 冷链运输技术突破 - 新式铁路冷链货柜具备定位监测和远程调温功能 运输时长大幅缩短 货损率显著降低 榴莲运输26小时即可从老挝抵达昆明 [6][7][8] - 2024年榴莲运输量突破15.5万吨 较去年同期增长超90% 冷链货柜月均运行3个来回 3个月运输旺季为公司带来主要收益 [8][10] - 海关创新"铁路提前申报"模式 将货物通关时间压缩至2-5小时 应用"集中查检+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减少企业待检时间和物流成本 [9][11] 跨境贸易生态圈建设 - 中老铁路催生冷链仓储、分拣加工、质检等就业岗位 榴莲质检员旺季每日检测近10柜货品 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已吸引超300家企业 [10][11] - 形成"温去热回"蔬果跨境双向运输通道 云南蔬菜26小时可达万象 隔天转运泰国 较汽车运输节省近半时间 企业日均发送10多个货柜至东南亚 [10][11] - 铁路沿线由传统农业小镇转向枢纽城市 从通道经济延伸至产业经济 实现境外种植、运输、跨境电商等上下游产业聚集 [11]
新疆口岸经济活力迸发
经济日报· 2025-09-14 22:35
口岸通关效率提升 - 巴克图口岸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实现10分钟内完成通关手续[1] - 霍尔果斯海关通过二维码电子申报系统将单车通关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2分钟[2] - 海关实行24小时货运通关制度并优化审核验放程序[1] 口岸贸易数据表现 - 霍尔果斯口岸2024年出口汽车42.1万辆,同比增长38.6%[1] - 阿拉山口铁路口岸2024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突破5000列,月均货运量超150万吨[3] - 阿拉山口站累计开通125条班列线路,覆盖21个国家和地区[3] 新能源设备出口业务 - 三一(塔城)风电设备公司2023年向哈萨克斯坦出口价值4300万元风电叶片[4] - 该公司2024年前8个月总产值达8.9亿元,员工312人中75%为本地招聘[4] - 公司选址塔城主要考虑毗邻巴克图口岸的地理优势和政策支持[4] 新兴就业模式发展 - 霍尔果斯口岸"摆渡人"运输模式自2023年以来累计创造就业7000余人次[6] - "摆渡人"模式为当地群众创收约2.4亿元[6] - 该模式相比传统笼车运输更具成本优势和灵活性[4]
杭州空港口岸暑运“流量”变“增量”
每日商报· 2025-09-04 23:39
航空客运数据表现 - 暑期监管进出境客运航班5560架次 同比增长6.82% [1] - 监管进出境旅客95.43万人次 同比增长8.77% [1] - 日均航班90架次 旅客1.54万人次 创今年以来新高 [1] 客流结构与趋势 - 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包括毕业季、亲子游、探亲游、夏令营 [2] - 暑期签证订单量为近三年峰值且呈两位数增长 [2] - 日韩、新马泰等传统热门旅游地航班量占比近四成 [2] - 迪拜、多哈、阿拉木图等新兴目的地客流增幅显著 [2] - 来华旅游、商务的外国游客数量同比增长超20% [2] - 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来华游客占比居前 [2] 航线网络与运力 - 恢复冲绳航线并加密迪拜、阿拉木图、塔什干、大阪等多条航线 [3] - 稳定运营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达35条 通达四大洲23个国家和地区 [3] - 每周出入境客运航班超620架次 同比增长10.87% [3] 口岸消费表现 - 出入境免税店销售商品11.52万件 环比增长6.81% [3] - 免税店销售额4600万余元 环比增长11.23% [3] - 旅客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口岸经济带动效应显著 [3] 口岸运营效率 - 通过一体化智能闸机、先期机检等设备实现旅客零等待通关 [4] - 动态调整通道与人流动线 完善航班延误、备降应急处置方案 [4] - 开展暑期专题普法活动提升旅客守法意识 [4]
“超级口岸”进化:45年,深圳链动全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15:25
口岸基础设施发展 - 深圳口岸数量从改革开放前2个增至16个一类口岸 实现海陆空全覆盖[1] - 罗湖口岸2024年1-7月出入境旅客超3千万人次 仍为流量最大口岸之一[4] - 深港陆路口岸2024年日均出入境旅客超60万人次 8月16日单日达102万人次[5] 深港经贸合作 - 深港进出口贸易额从1997年701.7亿元跃升至2024年7014.8亿元 香港稳居深圳第二大外贸伙伴[5]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外贸进出口总值从2015年712亿元增长至2024年5379.8亿元 增幅达7.5倍[6] - 前海累计使用外资381.57亿美元 占深圳市47.1% 占广东自贸试验区67.2%[6] 科技创新合作 - 河套合作区完成跨境数据交易110笔 金额达3.34亿元[8] - 前海深港梦工场孵化超1千家港澳台及国际创业团队 培育7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8家专精特新企业[7] - 香港科学院内地分园吸引超60家港资企业及科研机构进驻河套[8] 口岸经济产业规划 - 罗湖规划建设深港生命健康产业园 打造30万平方米"通用型"产业空间[10] - 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打造口岸商贸及产业区 重点发展商贸金融零售及现代物流新兴产业[10] - 罗湖将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经济定位为"主攻赛道"[10] 国际物流枢纽建设 - 盐田港2024年外贸货物吞吐量达25097万吨 占总吞吐量近8成[12] - 盐田港2024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超758万标箱 同比增长12.7%[13] - 盐田港每周有近百条航线通达全球 11天达澳大利亚13天抵美国西海岸[13] 航空口岸发展 - 深圳宝安机场2024年每周有超800班进出境客运航班 覆盖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13] - 2025年1-7月深圳机场口岸进出境人员超384万人次 同比增长26.1%[15] - 深圳机场东南亚航线客流量超150万人次 占国际地区客流量的50%以上[15] 外资利用成效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实际使用外资209亿元 新增5581家外资企业 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11] - 深圳2024年出口2.81万亿元 实现出口32连冠[12]
茫茫戈壁、古老居延海边的策克口岸 成为五省区共用开放“通道”——大漠深处 远隔千里的人走到一起(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8-21 22:05
策克口岸的地理与历史背景 - 策克口岸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和交通要冲,历史上商队往来频繁 [1] - 策克口岸东西两侧分布多条河流,包括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及其支流,最终汇入居延海 [1] - 策克口岸蒙古语意为"河湾",历史上是达库驼道的必经之地,连接蒙古草原腹地 [1] 策克口岸的经贸地位 - 策克口岸是阿拉善盟对外开放的重要国际通道,也是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五省区共用的陆路口岸 [2] - 2024年进出口货运总量突破2400万吨,同比增长24.8%,创历史新高 [4] - 2024年出入境人员达39.25万人次,同比增长23.36%,2025年过货量预计将达2600万吨 [4] 策克口岸的旅游与文化活动 - 策克口岸国际文化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过驼队雕像等展示历史商道文化 [3] - 口岸常态化举办特色商品展会,如2024年首届阿拉善国际年货节展示30多个国家3000余种商品 [4] - 经常举行体育竞技、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带动边境旅游发展 [4] 策克口岸的跨境交通 - 国际班车每天往返于策克口岸与蒙古国西伯库伦口岸之间,方便两国边民往来 [5] - 班车路线从2009年的季节性运行发展为常年通关,2014年延伸至蒙古国南戈壁省古尔班特斯县 [6] - 班车曾承担蒙古国银行现金转运任务,成为两国边民沟通的"移动桥梁" [6] 策克口岸的技术创新 - 2022年开启全国首例自动引导运输车无人驾驶跨境运输模式,全程无须司机操控 [7] - 自动引导运输车通过地下磁钉引导,将通关查验时间从3分钟缩短至1分钟左右 [8] - 遥控驾驶技术投入使用,驾驶员可在工作室内完成集装箱装卸,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8] 阿拉善盟的经贸发展 - 阿拉善盟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42.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1% [10] - 与蒙古国南戈壁省、前杭爱省和巴彦洪戈尔省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10] - 持续推进口岸智能化建设及跨境旅游合作,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10]
口岸经济4.0:罗湖建起深港互联“超级节点”|何以新罗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5:52
深港通关流量与消费趋势 - 罗湖口岸上半年查验出入境旅客超3370万人次,位居深圳口岸第一 [1] - 莲塘口岸出入境人数屡破新高,7月13日罗湖口岸单日客流达29.7万人次创历史记录 [2] - 罗湖益田假日广场港客占比达30%,餐饮业态占40%,永辉超市和米兜乐园成为港人消费热点 [4] 医疗跨境服务扩展 - 罗湖区人民医院1-7月每月平均接待4500名香港患者,覆盖口腔科、骨科、中医科等多科室 [7] - 香港居民使用内地医疗服务比例从2011年前升至60%,深圳医疗成本仅为香港五分之一 [8] - 医院获批"港澳药械通",引进2款港澳药品和器械,服务患者超120人次 [10] 产业协同与规划 - 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与罗湖产业方向一致,聚焦商贸、金融、新兴产业及口岸经济 [12] - B1地块规划建设30万平方米深港生命健康产业园,聚焦生命健康和人工智能领域 [2][13] - 罗湖提出"三力三区"目标,主攻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2] 文旅与区域融合 - 2025年罗湖深港文化月策划骑行、宠物派对、电竞赛事等活动,展示新地标和文旅资源 [6] - 光之殿堂艺术地标将于明年年底亮相,设计包含礼堂、音乐厅等沉浸式体验设施 [7] - 深港中西医跨境转介合作在罗湖试点,推动两地医疗规则互通和远程诊疗 [10]
进一步发挥口岸枢纽作用
经济日报· 2025-08-20 23:11
口岸通关效率提升 - 我国已成为全球口岸通关效率最高效的国家之一 口岸通关时长大幅压缩[1] - "十四五"期间实施国际货物船舶零等待作业和零延时验放 国际货运航班好来快走[1] - 为重点物资车辆开通边检绿色通道 中外出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通关效率显著提升[1] 口岸功能转型升级 - 口岸功能从传统物流通道向集通关 贸易 产业 加工 旅游 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转型[1] - 口岸作为国内外市场关键节点 在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产业链中发挥接口作用[1] - 通过要素整合与功能拓展形成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效应[1] 口岸建设成效 -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包括中欧班列枢纽口岸 中老铁路口岸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口岸[2] - 智慧口岸建设应用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 实现货物快速查验放行[2] - 通关时间大幅缩短且成本显著降低 云南28个口岸形成1+3+4+N协同发展格局[2] 口岸发展现存短板 - 部分口岸基础设施老旧且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 难以满足增长贸易需求[2] - 中西部地区口岸在功能效率上与东部存在差距 区域发展不平衡[2] - 存在通道强产业弱的过路现象 跨区域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有待加强[2] 改革创新措施 - 推动建立岸产城融合发展机制和两国双园合作机制 完善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机制[3] - 促进物流 资金流 信息流在口岸就地转化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3] - 简化审批流程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3]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加大对传统基础设施投入 提升中西部重要内陆口岸的铁路公路集疏运体系[3] - 加强全流程智能化建设 运用5G和区块链技术整合海关边检物流信息[3] - 通过大数据平台优化资源配置 广西运用AI与大数据结合拦截走私[3] 功能差异化发展 - 沿海口岸聚焦打造国际竞争力枢纽型水运和高端航运集群[4] - 边境口岸创新管理模式打造跨境经济合作区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4] - 航空口岸发挥快速高效优势推动旅游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4] - 内陆口岸强化与内陆地区互联互通 形成产业集聚效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