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

搜索文档
中国激光雷达遥遥领先,华为强势崛起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26 03:49
全球汽车激光雷达市场预测 - 全球汽车激光雷达市场预计从2024年的8.6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38.0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 [1] - 2024年PC&LCV激光雷达市场将是Robotaxi的四倍多 [1] - 2024年中国激光雷达制造商供应量约150万台,全球总销量约160万台,相比2023年增长一倍多 [6] Robotaxi市场现状 - Waymo是美国领先的Robotaxi运营商,每周在多个城市提供15万次乘车服务 [1] - 通用汽车在2024年底关闭Cruise,结束其Robotaxi运营 [1] - 百度Apollo Go引领中国Robotaxi市场,在10多个城市运营完全无人驾驶服务,计划2025年盈利并拓展至65个城市 [1] - AutoX、滴滴出行、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等公司也在中国持续扩张 [1] 乘用车激光雷达应用 - 自2018年以来已发布约120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2023-2024年预计新增40款 [2] - 中国厂商积极将激光雷达集成到各种车型,包括平均售价25,000美元的经济型车 [2] - 欧美OEM对激光雷达应用更谨慎,主要限于高端或豪华车型 [2] - 比亚迪"天神之眼"技术将激光雷达带入C级车市场,理想汽车将激光雷达标准化应用于所有2025款车型 [7] - 其他中国汽车厂商可能效仿,推动2025年激光雷达增长 [8] 激光雷达厂商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禾赛科技以30%份额领先,速腾聚创、华为和Seyond紧随其后,四家公司控制88%市场 [5] - 乘用车市场速腾聚创以29%份额领先,华为24%,四家中国公司控制92%市场 [5] - 华为通过与多家OEM合作快速崛起 [5] - 中国企业因成本、规模和政府支持占据主导地位,西方企业面临成本高、普及慢的问题 [5] 激光雷达技术发展 - 905nm(或940nm)仍是主流波长,预计未来五年不会改变 [10] - VCSEL发射器因紧凑尺寸、低功耗和阵列可扩展性获得青睐,预计将主导新型LiDAR设计 [10] - APD接收器已被SiPM和SPAD取代,后者具有更好噪声抑制性能和可扩展性 [11] - SPAD-SoC结构兴起,将SPAD阵列与定制ASIC垂直集成,减小尺寸、延迟和成本 [12] - 最新一代LiDAR分辨率高达24M点/秒,探测范围约300米 [12] - 2025年部分入门级LiDAR价格可能降至200美元左右 [12]
5米探测!IPX8防水!思岚科技发布首个消费级水下激光雷达品类-RPLIDAR U1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25 11:45
水下激光雷达技术突破 - 传统水下激光雷达受限于体积庞大和成本高昂,应用主要局限于科研和工业领域[1] - 思岚科技推出业内首款消费级水下激光雷达RPLIDAR U1,尺寸仅乒乓球大小,成本大幅优化,填补市场空白[2][4] - 该产品推动水下场景进入高精度激光SLAM导航新时代,可能重构水下智能设备技术生态[4] RPLIDAR U1技术参数 - 最大探测距离5米(浊度<0.5 NTU且无强光环境),典型探测距离2米[5] - 典型精度<4cm,测距采样率5kHz,扫描频率8-12Hz可调[5] - 扫描范围0-360度,抗环境光能力80KLux,防水等级>IPX8,防水深度5米[5] - 尺寸56x56x50mm,接口类型TTL UART[5] 技术创新与性能突破 - 通过全新系统架构解决水介质导致的探测距离下降、噪点、精度过低等问题[6] - 产品经过多维度严苛测试,能应对不同材质、强烈日光和各类水质条件等极端环境[8][11][13][15] - 在水下复杂环境中实现精准扫描,性能表现与陆地场景相当[17] 配套解决方案与应用场景 - 推出水下专属建图和定位方案SLAMKIT,无需依赖里程计即可实现建图、定位与导航一体化[21] - 应用场景包括近海植被勘探、泳池清洁、安全检测和避障、海底勘探等[23][25][27][29] 产品商业化进展 - 已面向行业客户开放预定及样品申请,可通过指定渠道联系获取[30] - 企业合作咨询可通过指定联系人(堂博士)进行对接[33]
亿咖通科技激光雷达获具身智能市场新订单
经济观察报· 2025-06-25 11:35
公司动态 - 亿咖通科技宣布与全球头部科技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将为其智能割草机器人业务提供全固态3D激光雷达技术 [2] - 双方计划于2026年实现该产品的规模化量产,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具身智能产业生态 [2] - 此次合作是公司在汽车智能化领域之外开辟的全新战略增长极 [2] - 公司联合创始人沈子瑜表示,合作验证了其激光雷达产品的行业领先性与竞争力,并在具身智能产业内形成关键性突破 [3] 技术应用 - 全固态3D激光雷达将作为智能机器人的核心环境感知传感器,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空间信息 [2] - 该技术直接赋能机器人的自主导航、避障及任务执行能力,为规模化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2] - 公司计划持续投入激光雷达产品的技术研发与产品优化,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3] 行业趋势 - 具身智能是AI与机器人技术融合的前沿领域,强调智能体通过身体与环境交互实现自主学习和决策 [2] - 该领域是推动人工智能从虚拟走向实体应用的关键方向 [2] - 具身智能产业具备广阔潜力,成长规模巨大 [3]
亿咖通科技全固态3D激光雷达具备量产条件 获得机器人产业订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5 11:32
公司动态 - 亿咖通科技与全球头部科技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将在2026年实现全固态3D激光雷达产品的全球规模化量产,进军具身智能行业生态 [1] - 公司自研的短距全固态激光雷达采用905nm波长和全固态(Flash)工作模式,整机无机械零部件,探测范围达60米,搭载定制高分辨率SPAD传感器 [3] - 公司联合创始人沈子瑜表示此次合作验证了激光雷达产品的行业领先性,将在具身智能产业形成关键突破 [5] - 公司聚焦研发全栈式解决方案,包括芯片模组、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计算平台、中央计算平台、软件平台、车载AI引擎及激光雷达 [5] 技术优势 - 公司激光雷达产品能够实现超密集3D建图、先进避障系统,显著提升机器人物理环境感知能力 [3] - 激光雷达采用定制大面阵列寻址VCSEL光源和定制高分辨率SPAD传感器,成像清晰精准 [3]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激光雷达产品性能和品质,拓展在汽车智能化和具身智能等领域的应用 [3] 行业前景 - 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前沿领域,正引领AI发展新方向,强调智能体通过身体与环境交互实现自主学习和进化 [1] - 感知技术是具身智能体与物理环境交互的核心窗口,激光雷达作为关键传感器能提供高精度环境感知信息 [1] - 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具身智能技术,推动其从概念验证加速走向实际应用,形成具备广阔市场潜力的规模化赛道 [1] 公司背景 - 亿咖通科技成立于2017年,2022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在中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拥有12个全球运营中心 [6] - 公司由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李书福和沈子瑜联合创立,沈子瑜现任董事长兼CEO [6] - 公司服务全球多家整车品牌,包括大众集团、吉利银河、沃尔沃等,全球搭载其技术产品的车型累计超870万台 [6]
如何展望后续港股走势?
2025-06-24 15: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港股市场、互联网、智能驾驶、新消费、创新药、Web3.0、AI应用、AI视频、稳定币行业 - **公司**: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泡泡玛特、老铺黄金、海天国际、理想、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布鲁可、众安在线、OSL、赛默飞世尔科技、谷歌、快手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港股市场表现及前景** - **表现亮眼**:今年以来港股收益在全球市场排名前列,新股和 IPO 项目多,南下资金买入交易使成交量和活跃度高,前期四五月份海外流动性宽松利好中小标的和主题性投资[2] - **能承受新公司上市**:未来预计 100 - 200 家 AH 股及美股回归上市,今年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有公司陆续交表上市,但政策和流动性投放提供托底支持,市场有容纳能力[1][3] - **政策支持强势**:港府及证监会对资本市场重视,流动性投放政策支持力度增强,使港股在外部扰动下保持相对强势,如贸易战短期波动后反弹回升[1][5] 2. **产业方向及公司推荐** - **互联网**:中长期看好,推荐腾讯、阿里巴巴等巨头,AI 推动小米估值提升,小米阿尔法逻辑强劲,业务多元发展[1][6][7] - **智能驾驶**:技术进步,中国企业竞争力强,特斯拉相关发布推动产业发展,理想、小马智行等公司受关注;激光雷达是关键模块,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发展势头好[11][12] - **新消费**:整体热度高,泡泡玛特 IP 运营和海外热度高,新消费赛道具长期投资价值,期待新公司带来催化剂[6][13] - **创新药**:今年涨势良好,从技术和全球竞争角度打开成长空间[6] 3. **小米相关情况** - **新车预期**:市场对小米新车发布期待高,预计大单销量 25 万辆、月销 4 万辆,若销量优异有望推动股价上涨,长期看好其多元业务发展[1][8] - **产品线策略**:小米打造爆款产品经验丰富,未来新产品预计延续趋势,全球业务布局为增长提供基础,带动市场预期向好[9][10] 4. **Web3.0 及稳定币行业** - **Web3.0 趋势**:自比特币 ETF 受关注后生态系统变化,传统金融机构参与,资金合规进入,美国天才法案推动稳定币合规化,看好 Web3.0 方向[14] - **稳定币市场**:现有统计低估稳定币实际市场规模,发展中国家无银行账户人群或使用稳定币支付,潜在市场规模大,美股 Circle 股价上涨[15][16] 5. **AI 应用及视频领域** - **AI 应用前景**:AI 应用逐步深入商业化,下半年及明年预计更多应用落地,GPT - 5 发布将提升市场预期[18] - **AI 视频机会**:下半年关注 AI 视频领域,短视频平台 AI 视频流量增加并商业化,港股快手 AR 技术有潜力,A股相关企业值得挖掘[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消费领域部分标的如海天国际上市后表现不及预期引发调整[13] - 众安在线 PB 约 1.1 倍,早已布局 Web3 领域,投资元太科技,是港股通核心标的之一[17] - 一些公司计划推出 EIWA 业务合作和跨境支付业务,与人民币落地场景匹配[17]
专访速腾聚创CEO邱纯潮:物流和庭院机器人两个板块将高速放量
搜狐财经· 2025-06-24 09:21
公司业绩与展望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3.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1亿元下降3100万元 [3] - 第一季度来自ADAS的收入为2.29亿元,上年同期为3.06亿元,减少7000万元 [3][11] - 第一季度来自机器人业务激光雷达产品收入7340万元,同比增长87% [3] - 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某个季度实现盈亏平衡,2026年实现全年盈利 [5][12] - 公司CEO对2025年下半年业绩充满信心,预计车载激光雷达销量将增长 [2][14]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为770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448万元增长73.1% [4] - 毛利率为23.5%,较上年同期的12.3%提升11.2个百分点 [4] - 经营亏损为1.21亿元,上年同期为1.59亿元 [4] - 净亏损为9878.6万元,上年同期为1.31亿元 [4] - 资产总额为48.99亿元,较2024年底的41.39亿元增长18.4% [4] 业务板块分析 - ADAS业务收入下降主要源于两大客户合作规模缩减,2024年第一季度这两大客户占公司总营收60% [5][11] - 物流配送机器人和庭院机器人业务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下半年为出货高峰 [5][13] - 公司与库犸科技签订120万台庭院机器人订单,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始交付 [5] - 公司车载激光雷达产品价格已降至200美元以内,支持高阶智驾普及至15万元以下车型 [15]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公司在创新业务方向投入2.5亿元,占全年研发费用41%,较2023年增加1.3亿元 [7] - 研发重点转向机器人与AI新兴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研发 [7] - 公司推出第二代灵巧手Papert2.0,具有20个自由度,能负载5公斤 [7] - 车载激光雷达已完成全栈芯片化及架构整合,未来将减少相关投入 [24] 行业趋势与战略 - 激光雷达被视为自动驾驶系统的隐形安全气囊,全民智驾趋势带动产品下沉 [14] - 公司预计2026年海外收入将迎来爆发,目前海外收入占比不大 [6][22] - 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可能达到10倍于汽车的体量 [8][25] - AI技术为机器人注入"思想灵魂",公司聚焦手眼协同解决方案 [8][29]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推出数字化车载激光雷达EMX和EM4,瞄准不同细分市场 [16] - 灵巧手分为高自由度和低自由度两个版本,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28] - 激光雷达技术发展路径:平台化→芯片化→数字化→定制化 [24] - 公司计划为机器人行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服务 [24]
创业板将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潜在“H+A”的科技企业或迎「双重利好」
IPO早知道· 2025-06-19 02:22
创业板第三套标准启动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创业板将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 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2] - 创业板第三套标准的启动与一周前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可能产生联动效应 [7][8] - 潜在"H+A"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将受益 主要集中在智能驾驶、机器人、生物科技等领域 如优必选、佑驾创新、速腾聚创、越疆等 [8]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 - 科创板将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精准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优质科技企业 [3] - 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将扩大 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 [5] - 相较于早前主要扶持生物医药企业 重启后的第五套标准有望助力更多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 [6] 行业影响 - 创业板第三套标准和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调整对尚未盈利、仍需资金支持的科技企业及生物医药企业是一大利好 [4] - "组合拳"政策将助力优质科技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长期发展 [9]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613
天风证券· 2025-06-13 00:14
核心观点 - 美债下半年收益率预计在 4.2 - 4.6%区间震荡,三季度有上行风险,期限利差扩大、利率曲线陡峭化;美国页岩油盈亏平衡点成油价新锚点,WTI 油价或在其附近波动;Agent 2025 - 2026 年有望商业化启动,目标市场约 3.61 万亿元;开立医疗高端化与国际化助力长期增长;速腾聚创收入短期承压但毛利率提升 [2][3][8][14][32] 美债相关 美债走势复盘 - 特朗普上任后美债分 4 阶段:2 - 3 月衰退叙事使收益率下行;4 月关税致美债大跌;5 月评级下调和法案通过使美债再跌;5 月底至今利率小幅回落 [18] - 拉长时间美债似进入拐点,期限溢价自 2023 年下半年上行,铜金比与 10Y 美债走势无关 [18][19] 美债上行风险 - 特朗普支出法案落地,若财政支出超预期且财政部集中发债,将推动期限利差上行 [19] - 市场对美债信心动摇,美国赤字率高、“去美元化”加速,海外持有占比下降 [19] - 美债市场结构脆弱性上升,对冲基金策略和日本货币政策变化加大波动 [19] 下半年美债展望 - 10Y 美债收益率下半年在 4.2 - 4.6%区间震荡,三季度有上行风险,期限利差扩大、曲线陡峭化 [2][20] - 三季度关注 7 月 9 日关税和 8 月财政法案两党博弈;四季度核心在美联储,年内或降息 1 - 2 次但难带动长端利率大降 [2][20] 石油石化相关 页岩油资本开支与产量 - 2025Q1 美国页岩油公司下调资本开支指引,油气产量指引变化不大,部分公司减少原油钻机数、增加天然气钻机数 [3][25] 油价与钻机数关系 - IEA 模型显示 60 美金以下钻机数与滞后三月 WTI 价格线性关系好,2025 年 4 - 5 月 WTI 跌约 10 美金/桶,美国钻机数下滑、油产量降 17 万桶/天 [25] 页岩油成本与盈亏平衡点 - 2025Q1 页岩油生产成本通缩,但关税增添不确定性,加征关税使钻完井成本增 4.5% [26] - 2025Q1 西方石油等 5 家公司盈亏平衡油价均值 54 美金/桶,西方石油最高 62 美金/桶 [3][26] 油价预测 - 页岩油公司 65 - 70 美金以上增产,50 - 60 美金维持,50 美金以下或减产,WTI 油价或在盈亏平衡点附近波动 [3][26][27] 计算机相关 Agent 商业化启动 - 2024 年以来 Agent 四大关键要素进步,有望带来新交互、产品和商业模式,2025 - 2026 年有望商业化启动 [8] Agent 市场规模与影响 - Agent 总目标市场 TAM 约 3.61 万亿元,IT、金融等领域为核心突破领域,目标替代标准化岗位 [8] - 生成式 AI 每年可为全球经济新增 2.6 - 4.4 万亿美元价值,AIAgent 应用将带来“范式效应” [8] 医药相关 开立医疗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收 20.14 亿元、归母净利润 1.42 亿元,同比分别降 5.02%、68.67%;2025Q1 营收 4.30 亿元、归母净利润 807 万元,同比分别降 10.29%、91.94% [10][22] 业务板块表现 - 2024 年内镜收入 7.95 亿元,同比降 6.44%,HD - 580 系列销量升,4KiEndo 平台获注册证,消化内镜市占率国产居首 [10][22] - 2024 年超声业务收入 11.83 亿元,同比降 3.26%,高端 S80/P80 系列推出,AI 产科筛查技术获首证 [22] 技术与市场布局 - 搭载 AI 产前超声筛查技术获国内首证和首个医疗器械证,血管内超声产品获 CE 认证开启国际化 [14][23] - 境外营收 9.70 亿元,占比 48%,同比增 3.27% [14]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24.16/28.52/33.82 亿元,归母净利润 3.32/4.56/6.71 亿元,下调因国内政策影响采购节奏,维持“买入”评级 [14][24] 激光雷达相关 速腾聚创业绩情况 - 25Q1 收入 3.3 亿元,同比减 9.2%;毛利率 23.5%,同比增 11.2pcts;经调整净亏损 0.9 亿元 [31][32] 业务板块表现 - ADAS 产品收入 2.3 亿元,同比减 25.2%;机器人及其他产品收入 0.7 亿元,同比增 87.0% [32] - 25Q1 激光雷达出货量 108600 台,同比减 9.8%,ADAS 出货量 96700 台,同比减 16.8%,机器人领域出货量 11900 台,同比增 183.3% [32] 业务发展情况 - ADAS 业务发布 EM4 和 EMX,EM 平台获 5 家 OEM 的 17 款车型定点,已与 30 家达成超 100 款车型量产定点,国际市场获 8 家品牌定点 [33] - 机器人业务在庭院、配送、Robotaxi 等领域合作众多客户,累计客户超 2800 家 [14][33] - 具身智能业务自主研发 ActiveCamera,首个产品 AC1 性能优,已与超 20 家具身机器人公司合作 [34] 纺织制造相关 英皇珠宝战略升级 - 2025 年 5 月举办内地战略发布会,发布全新品牌文化和口号,携手陈世昌推动品牌焕新 [28][29] 新品发布 - 推出“金生世艺”等系列新品,融合古法工艺与新式国风 [29] 未来规划 - 未来五年内地新增 600 家门店,采取直营与加盟并行,布局四大城市群,推行代理合作方案 [29] 市场数据相关 A 股市场 - 上证综指收盘 3402.66,涨 0.01%;沪深 300 收盘 3892.2,跌 0.06%等 [6] 海外市场 - 香港恒生收盘 24035.38,跌 1.36%;道琼斯收盘 42967.62,涨 0.24%等 [12] 申万行业指数 - 展示各行业总市值、流通市值、市盈率、市净率等数据 [13][17]
激光雷达:AEBS新规催化标配预期,割草机+无人城配快速放量
2025-06-12 15:0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激光雷达、智能驾驶、智能割草机、无人城配、无人货运、自动驾驶、物流配送、非乘用机器人 - **公司**:禾赛、速腾、图达通、博世、大陆电装、Austal、尊、问界、极氪、滴滴、小马、阿波罗、文远、追觅、9号、科沃斯、松灵、90、行驶器、白犀牛、菜鸟、京东、赛图达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激光雷达应用前景广阔** - **车规市场**:AEBS新规催化,从推荐转强制标准、扩展适用范围及明确要求,推动激光雷达上车和技术应用;未来几年半固态方案成本降,或成乘用车标配;价格下沉,应用从乘用车扩至轻型商用车,L3/L4对高性能需求增加[1][10][12][13][14][16] - **非车规市场**:智能割草机、无人城配等需求旺,智能割草机激光方案渗透率提升,2025年出货量扩容,市场可达五六十亿;无人城配可降成本提效率;美国Austal无人机激光雷达技术获国防部批准,估值10亿美金[1][5][11][17][18][19] 2. **激光雷达具高赔率预期差** - **产业链优势**:智能驾驶产业链中,激光雷达在感知、规划和决策模块表现优,全球车规级市场能培育千亿市值寡头公司,现禾赛和速腾等头部企业市值未反映成长潜力[1][6][9] - **供需错配**:过去技术路线之争使头部Tier 1和车企早期投入不足,供给集中,现需求加速放量,今年预计翻倍提升,但定价估值未反映该情况[7][8] 3. **无人货运车发展潜力大** - **市场现状**:多家厂商积极布局,2025年快速放量,如90计划交付超1万台等[21] - **技术进展**:主流车型配激光雷达,多颗配置,单价值量下降,市场空间200 - 400亿,与国内ADAS中期空间类似[22][23] - **发展趋势**:成本是关键,未来或有更严车规要求,行业空间大,有望再造国内ADAS市场,头部企业中期格局集中度高[2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科技行业应用核心作用**:科技行业落地和变现要解决替代人问题,激光雷达作为多维感知技术,是感知客观世界变化起点,在多方向发挥关键作用[2] 2. **自动驾驶技术对比**:毫米波雷达低位置安装有缺陷,激光雷达能解决问题,在L3和L4级别自动驾驶中作用重要[13] 3. **智能割草机配备原因**:传统RTK加视觉和纯视觉方案有缺陷,激光雷达可全天候作业,不受极端天气和复杂场景影响[17] 4. **无人城配车合理性**:采用激光雷达可降每票快递最后5公里运输成本67%,节省人工成本,优化物流效率[19] 5. **激光雷达对无人驾驶重要性**:对广义无人配送车辆意义大,市场潜力大,短期内成本控制重要,长期关注稳定性和可靠性,部分企业有投资机会[25]
速腾聚创:收入短期承压,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
天风证券· 2025-06-12 08: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季度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收入因客户结构变化短期承压,毛利率表现亮眼,ADAS和机器人产品毛利率均同比大幅提升 [5] - 公司作为激光雷达头部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汽车行业的智能化浪潮和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建议关注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5Q1业绩概览 - 收入端:25Q1收入3.3亿元,同比减少9.2%;ADAS产品收入2.3亿元,同比减少25.2%;机器人及其他产品收入0.7亿元,同比增长87.0% [2] - 毛利端:整体毛利率23.5%,同比增加11.2pcts;ADAS产品毛利率为15.1%,同比增加4.5pcts;机器人及其他产品毛利率为52.1%,同比增加23.1pcts [2] - 利润端:经调整净亏损为0.9亿元 [2] 交付量情况 - 25Q1激光雷达产品出货量为108600台,同比减少9.8%;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为96700台,同比减少16.8%;机器人及其他领域激光雷达出货量为11900台,同比增加183.3% [3] 各业务情况 ADAS激光雷达业务 - 公司于1月和4月陆续发布1080线激光雷达EM4和数字化激光雷达EMX,EM平台发布以来累积获得来自全球5家OEM的17款车型定点 [3] - 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已与30家OEM和Tier1达成超过100款车型的激光雷达量产定点,并实现其中38款车型的实际量产 [3] - 在国际市场上,公司已获得8家海外及中外合资品牌的车型定点项目,预计未来1 - 3年内海外客户定点项目将逐步落地 [3] 机器人激光雷达业务 - 庭院机器人领域:获得两家全球头部割草机器人客户的独家合作,与库玛科技未来三年内将交付120万台全固态激光雷达 [4] - 无人配送领域:与Coco Robotics、新石器、白犀牛等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达成合作 [4] - Robotaxi领域:与滴滴、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达成量产合作协议 [4] - 工业仓储等细分领域:累计客户数已突破2800家 [4] 具身智能业务 - 自主研发主动感知系统Active Camera,首个产品AC1具有120°×60°的视场角、70米的探测距离以及3厘米以内的距离精度 [4] - 已与超过20家具身机器人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