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128

搜索文档
爽过华为理想,中国智驾的大赢家出现了
36氪· 2025-09-26 08:37
谁是中国智驾的大赢家? 有人说是又做智驾又卖激光雷达的华为,也有人说是从垫底到尖子生"跃迁"的理想;但我认为既不是华为,也不是理想,甚至不会是任何车企。 而是一直在闷声发大财的幕后大佬:禾赛科技。 禾赛,又是哪位? 众星捧月 我们都知道,在高阶辅助驾驶,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智驾",根据有无激光雷达,可以分为两大主要技术流派:以激光雷达为核心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 和以摄像头为核心的视觉融合方案。 而禾赛科技,正是行业中激光雷达这个零部件的头部供应商。 根据《雪球财经》的报道,2025 年上半年,中国车载"主激光雷达"装机量 86.2 万颗,禾赛以 28.4 万颗、33.0% 的份额位居榜首,连续四年保持全球第 一;同期在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营收中亦占 33%,显著领先华为(30%)和速腾聚创(27%)。 实际上,2025 年的禾赛科技,过得简直爽飞了。 9 月 16 日,禾赛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全球首家"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公司。挂牌首日高开 13.3%,收盘市值 363 亿港元,IPO认购阶段 获 167 倍超额认购,创港交所"回拨新规"后纪录。 资本市场买单,源于业绩的硬核反转:2025 年第二季 ...
2025中概股回港最大IPO,全球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登陆港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9-16 06:22
9月16日,全球激光雷达行业的领军企业禾赛科技正式登陆港股市场,禾赛科技今日开盘一度报于每股 244.0 港元,市值超 360 亿港 元。 作为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此次上市不仅是禾赛科技在资本市场版图上落下的关键一子,更是全球激 光雷达产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全球激光雷达龙头 在全球激光雷达市场竞争中,禾赛科技凭借技术、产品与量产能力的综合优势,已构建起难以撼动的龙头地位。《2025年全球车载 激光雷达市场报告》显示,禾赛科技已连续四年实现"三重市占率全球第一":在全球车载激光雷达领域,以33%的市场份额位居总 营收榜首。在全球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激光雷达领域蝉联市占率第一。在全球L4自动驾驶激光雷达领域,更以61%的超高 市占率连续四年领跑,成为全球头部自动驾驶企业的核心合作伙伴。 在全球前10家L4自动驾驶公司中,有8家选择禾赛科技的高性能激光雷达,包括Zoox、Aurora、百度Apollo、滴滴、小马智行、文远 知行等行业领军企业。 2024年全年,禾赛科技实现营收20.8亿元人民币,位列全球激光雷达行业第一,成为全球首家且唯一实现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达 企 ...
禾赛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成为「全球激光雷达回港上市第一股」
IPO早知道· 2025-08-31 13:54
公司技术实力与产品 - 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企业 专注于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先进的激光雷达产品 广泛应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乘用车和商用车以及机器人技术等非汽车行业 [3][4] - 自研芯片整合率业内最高 整合所有七个关键部件包括激光器、探测器、激光驱动器、TIA芯片、ADC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控制器 是业内唯一一家自主研发所有七个关键部件的激光雷达企业 [4][5] - 已成功发布四代自研芯片 显著提升性能、质量及成本效益 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5] - 开发出行业领先产品包括AT128、OT128、AT系列、ET系列和JT系列 AT128是首款利用基于自研芯片整合VCSEL激光模块的车规级远距激光雷达产品 [6][7] 平台化架构与制造优势 - 创新性平台化架构实现每个系列内部及不同产品系列之间的架构共享 AT和ET产品系列中70%的零部件可以共享 显著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降低供应链成本和研发成本 [8][10] - 自主制造模式提升成本效率、强化质量管控、加快创新步伐以及增强供应链韧性 是首家采用自建产线的激光雷达公司 [10] 财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分别确认约80,400台、222,100台、501,900台及195,800台已出货激光雷达的收入 [11] - 2022年、2023年、2024年净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202.7百万元、人民币1,877.0百万元、人民币2,077.2百万元 2025年一季度实现净收入人民币525.3百万元 同比增加46.3% [11] - 按收入计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均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货商 截至2024年12月成为全球首家单月出货量突破10万台的激光雷达公司 [11] 行业前景 - 全球激光雷达行业收入由2020年的3亿美元增加至2024年的16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57.8% 预计2029年将增加至173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61.7% [12] - 中国激光雷达行业的市场规模及增长率大幅超越其他地区 [12]
新股消息 | 禾赛科技通过聆讯:全球激光雷达回港上市第一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8-31 13:3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专注于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先进的激光雷达产品 广泛应用于配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和商用车 以及机器人技术及其他非汽车行业如自动驾驶汽车、移动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智慧农业以及港口自动化等领域 [2] - 开发了强大的产品线包括AT、ET系列和JT系列 这些产品迅速获得市场认可 在上市后不久甚至上市前就赢得了国内外的量产定点 [4] - 2021年7月推出旗舰产品AT128 并于2022年7月实现SOP AT128是首款利用基于自研芯片整合VCSEL激光模块的车规级远距激光雷达产品 [4] 技术创新与芯片研发 - 具备卓越的创新能力与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 自2017年在激光雷达行业率先成立了专门的芯片研发团队 自2023年起实现了业内最高的自研芯片整合率 [2] - 是业内唯一一家自主研发所有七个关键部件的激光雷达企业 包括激光器、探测器、激光驱动器、TIA芯片、ADC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控制器 也是首家成功为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实现ASIC芯片化的公司 [3] - 自2020年10月推出第一代自研芯片以来 已成功发布四代自研芯片 每一代都赋能公司开发出性能更优、质量更高的激光雷达产品 并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3] 制造模式与平台架构 - 开创自主制造模式 是首家采用自建产线的公司 也是市场上唯一一家从成立至今一直坚持采用这种方法的激光雷达公司 [5] - 创新性的平台化架构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自2017年起引入平台级思维 AT和ET产品系列中70%的零部件可以共享 显著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 降低了供应链成本和研发成本 [5] 财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2022年、2023年、2024年净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202.7百万元、人民币1877.0百万元、人民币2077.2百万元 2025年一季度实现净收入人民币525.3百万元 同比增加46.3% [7] - 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分别确认约80400台、222100台、501900台及195800台已出货激光雷达的收入 [6] - 按收入计 公司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均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货商 截至2024年12月成为全球首家单月出货量突破10万台的激光雷达公司 [7] 行业发展与市场前景 - 全球激光雷达行业的收入由2020年的3亿美元增加至2024年的16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57.8% 并预计2029年将增加至173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61.7% [7] - 中国的激光雷达行业的市场规模及增长率已经大幅超越其他地区 [7] - 激光雷达产业在自动驾驶、智能交通以及机器人等前沿科技的强劲驱动下不断突破技术边界 拓展应用场景 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1] 战略规划与上市进展 - 通过港交所聆讯 拟赴港上市 正式向国际资本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 - 未来将充分发挥技术和制造专业知识 巩固公司在全球激光雷达市场的领先地位 同时进一步扩大在机器人市场的足迹 以服务更多行业及应用场景 [8]
降本99.5%后,禾赛进入新周期
36氪· 2025-08-29 07:28
(原标题:降本99.5%后,禾赛进入新周期) 作者 | 宋婉心 编辑 | 黄绎达 继去年全年首次盈利后,禾赛科技再次交出了远超预期的二季报。 数据显示,禾赛二季度实现营收7.1亿元,同比增长53.9%,单季营收实现连续5个季度同比增长。盈利方面,公司在该季度实现净利润4410万元, 远超GAAP层面转正目标。 8月14日盘后公布业绩后,第二个交易日禾赛股价大幅上涨9.73%。较去年11月底股价低点,公司股价更是翻了五倍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禾赛于去年四季度首次实现GAAP口径下盈利,当季盈利0.15亿元,今年一季度转亏后,此次二季度再次扭亏为盈,且提出了今年 全年GAAP盈利的目标。 作为激光雷达头部企业,禾赛实现了全球首家盈利的成绩。这背后,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产业链经历了漫长的磨合期,而如今当红的机器人产 业,又为激光雷达添了一把火。 具体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禾赛激光雷达总交付量为35.21万台,同比暴增306.9%。其中,ADAS产品交付量为303,564台,同比增长275.8%。 上半年,禾赛激光雷达总交付量为54.79万台,同比增长276.2%,而且上半年交付总量已经超过2024全年。其中,AD ...
“4倍”禾赛:被特斯拉抛弃的激光雷达为何又“有光”了?
36氪· 2025-07-15 14:28
禾赛科技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最初定位为激光气体分析设备商,后于2016年切入激光雷达赛道[5] - 产品线覆盖Robotaxi、乘用车ADAS及机器人三大领域,2024年ADAS激光雷达出货占比达91%[12][18] - 2024年三季度实现Non-GAAP净利润1.7亿元,成为全球首家盈利的激光雷达企业[2] - 2025年7月股价较2024年三季度低点上涨4倍,市值实现颠覆性逆袭[2] 技术路线与产品迭代 - **Robotaxi阶段**:2016-2020年推出Pandar系列机械式雷达,ASP达10万元但存在量产难、寿命短缺陷[6][8] - **ADAS转型**:2021年推出半固态AT128雷达,成本降至5000元,2024年迭代ATX价格仅200美元,降幅74%[10][42] - **机器人布局**:2025年发布JT系列微型雷达,获追觅割草机等订单,指引出货量同比增340%[15][16] - 技术路线采用VCSEL+转镜方案,性能优于竞品速腾的MEMS方案,测距达300米且点云规整度更高[32][38] 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国内ADAS激光雷达市场集中,禾赛与速腾占据主要份额,2025年Q1禾赛市占率反超速腾[28][31] - 前三大客户理想、小米、零跑贡献ADAS出货量93%,绑定大客户策略成效显著[21] - 2025年指引激光雷达总出货120-150万台,其中ADAS雷达100-130万台,同比增速120%-186%[13] 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 - 通过芯片化设计将光电系统集成至VCSEL/SPAD/ASIC芯片,生产成本下降50%以上[43][44] - ATX体积缩小60%、重量减轻50%,同时性能提升,已获11家车企定点[42] - 行业技术路线未收敛,但禾赛转镜方案在算法适配性和极端场景处理上具优势[39] 行业发展趋势 - 车企智能化竞争加剧,2025年7月上市的小米YU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2] - 激光雷达成本下沉推动渗透率提升,部分车企将其作为纯视觉方案的安全冗余[11] - 机器人赛道成为新增长点,泛机器人领域出货量指引20万台,潜在市场空间广阔[16]
“4倍”禾赛:被特斯拉抛弃的激光雷达为何又“有光”了?
海豚投研· 2025-07-15 13:08
禾赛科技市值爆发原因分析 - 2024年三季度后市值爆发,股价相比三季报前上涨4倍 [3] - 直接驱动因素为2024年四季报Non-GAAP净利润1.7亿,超预期2000万美元,成为全球首家盈利的激光雷达龙头 [3] - 核心业务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快速增长,2024年占比达91%,收入占比68% [16] - 2025年指引总出货量120-150万台,其中ADAS雷达100-130万颗,同比增速120%-186% [17] - 机器人领域JT系列2025年出货指引20万台,同比增速340% [19] 公司发展历程与产品布局 - 2014年成立初期定位气体监测设备商,2016年转型激光雷达赛道 [6] - 产品迭代路径: - 2016-2020年:Pandar系列主攻Robotaxi市场,2021年收入增长70% [7] - 2021年推出AT系列切入乘用车ADAS市场,2022年量产AT128 [13] - 2025年推出JT系列布局机器人市场 [19] - 当前主力产品: - ADAS领域:ATX(256线,200美元)替代AT128(128线,350美元),成本下降74% [46] - Robotaxi领域:OT128等机械式雷达 [28] - 机器人领域:JT16/JT128微型雷达 [27] 技术路线与竞争优势 - 采用VCSEL+半固态转镜方案,相比竞品速腾的EEL+MEMS方案: - ATX最大测距300米优于MX的200米 [36] - 点云规整度和算法适配性更强 [42] - 通过芯片化实现降本: - 自研VCSEL、SPAD及ASIC芯片 [48] - 集成度提高使ATX体积缩小60%,重量减轻50% [47] - 2025年一季度后国内ADAS市占率反超速腾,主要因: - 华为转向自研,小鹏采用纯视觉方案导致速腾客户流失 [34] - ATX性能优势获得11家车企订单 [47] 下游应用市场趋势 - 乘用车ADAS市场: - 车企智能化竞争加剧,激光雷达作为安全冗余需求提升 [15] - 前三大客户理想、小米、零跑占出货量93% [25] - Robotaxi市场: - L4技术成熟度不足限制增长,客户转向更便宜的AT系列 [28] - 机器人市场: - 初期以割草机为主,已获追觅10万台订单 [27] - 潜在扩展至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19] 产品性能参数对比 - ADAS主力产品: | 参数 | ATX | AT128 | MX(速腾) | |---|---|---|---| | 线束 | 256 | 128 | 126 | | 最大测距(米) | 300 | 260 | 200 | | 价格(美元) | 200 | 350 | 200 | | 点云率(点/秒) | 120万 | 153.6万 | - | [36][46] - 技术路线对比: | 类型 | 优势 | 劣势 | |---|---|---| | 机械式 | 360°扫描 | 成本高寿命短 | | 半固态转镜 | 成本低体积小 | 测距较短 | | MEMS | 成本低精度高 | 温度敏感 | [41]
激光雷达:产业二次加速或在酝酿
2025-05-26 15:1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激光雷达行业、汽车行业、机器人行业、无人物流车行业、割草机行业 - **公司**:禾赛科技、速腾科技、比亚迪、小米、华为、吉利、追觅科技、库玛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激光雷达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 - **现状**:处于新兴阶段,2023 年禾赛上市后股价下跌,2024 年千元机发布后股价 4 - 9 月横盘,Q4 开始上涨,性价比提升推动渗透率上升速度超价格下降速度[7][8] - **未来趋势**:2025 年渗透率超 10%,2026 年行业增速或超 100%;L3 激光雷达推高行业预期,海外市场潜力大[1][3][8] 技术路线发展 - 逐渐收敛,趋同于一维转镜加 wexcel 路线,产品零部件标准化,各厂商元器件可互相替代[4] - 2025 年主要产品线数统一到 64 线至 200 线左右,布局下一代数字型接收芯片[4] 高阶智驾算法影响 - 车企布局自研高阶智驾算法,小米和鸿蒙智行已推向用户,比亚迪等有望推动城市领航落地,提升激光雷达在汽车上的渗透率[1][5] 高端车型需求 - 40 万以上高端车型配备多颗高清激光雷达,未来 20 万级别以上车辆可能升级至 300 线束以上,高清、多颗数是未来趋势[6] 机器人行业需求 - 过去半年需求强劲,割草机市场是重要支撑,激光雷达在避障和夜间工作方面优于视觉方案[2][9] - 禾赛和速腾推出低成本高性能产品,抢占市场份额[2][10] 无人物流车市场发展 - 技术提升带来成本下降,有望替代人工操作,2025 年出货量预计万台左右,未来可能替代部分场景人工车辆[12][13] 禾赛科技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预计出货量约 20 万台,收入 5.2 - 5.4 亿元,同比增长约 50%,毛利率维持在 40%左右[2][18] - 拿到多家乘用车订单,2026 年自主品牌将推出搭载产品车型,二、三季度量产高性能产品[15] 速腾科技情况 - 2025 年汽车销量预期 70 - 75 万辆,推出新产品有利于获取订单和提高盈利能力[16] - 2025 年一季度出货量受影响,但机器人业务增长,预计收入同比增长约 10%[2][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中美关税和中概股退市风险影响禾赛股价,后随着谈判和解和新车搭载,股价表现强劲[2] - 尽管比亚迪和吉利 618 降价引发价格战担忧,但激光雷达作为成长型行业不受较大价格压力影响[3] - 割草机市场 2024 年基数约 60 万台,2025 年预计显著增长,整体规模需一两年扩大[11] - 禾赛与库玛科技签订 3 年 120 万个订单,2025 年机器人相关收入预期上修,总收入可能达 3 - 4 亿元[14][17]
王兴兴回应宇树机器人“死机瘫了”;美股大跌;罗永浩AI赛道重启招聘
观察者网· 2025-04-22 01:05
美股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均跌逾2% [1] - 大型科技股全线下跌,特斯拉跌逾5%,英伟达跌逾4%,美股"七巨头"市值合计蒸发4046亿美元(合人民币2.95万亿元) [1] - 中概股逆势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0.20% [1] - 美元指数下跌0.88%,非美货币全线上涨 [1] - 现货黄金价格盘中站上343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1] 机器人行业 - 宇树科技创始人回应机器人"死机瘫了"质疑,称舞蹈演员扶着下台是导演要求的表演效果 [2] - 细红线科技重启招聘,主要招募AI产品经理、大模型算法工程师等岗位,可能是在AI赛道的战略调整 [3] - 特斯拉Optimus开始大规模招聘,仅美国地区就有78个相关岗位,计划未来几个月扩展强化学习模拟训练 [3] 电池技术 - 宁德时代推出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充电5分钟续航超520公里,并发布钠离子电池"钠新"第一款产品,今年6月量产 [7] - 韩国科学家发现通过避免完全放电可延长电池寿命,实验中高镍电池在300次循环后仍保持73.4%容量,而深度放电电池仅剩3.8% [8] 自动驾驶 - 华为将发布最新一代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ADS 4,或将在L3技术上带来升级 [9] - 禾赛科技CEO表示将于2026年针对L3级自动驾驶汽车推出下一代激光雷达,探测距离将达到420米左右 [10] 软件与AI - 中望软件Q1净利同比降超80%,主要系政府补助减少 [4] - "未来智能"获数千万元Pre A+轮融资,将重点用于海外市场拓展及产品创新研发 [5] -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成立,包含多位院士和国家级人才的约80人教研团队 [6] 汽车行业 - B站汽车行业白皮书显示,平均购车年龄下探至30.5岁,00后首台车购车年龄低至22岁 [11] - 约四分之一的90、00后首次购车锁定20万元以上价格段,成为中高端汽车市场的潜在人群 [11] 游戏行业 - 米哈游诉"蚕豆网"泄密《原神》近百条游戏内容获赔33万元,为全国首例以《反不正当竞争法》认定传播涉密游戏内容构成侵权的生效判决 [12]
若出事的小米装了激光雷达,留给司机的接手时间可能不止两秒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03 14:56
小米SU7事故与激光雷达行业影响 - 小米SU7标准版夜间事故暴露纯视觉方案缺陷,未触发AEB导致碰撞,激光雷达因高精度三维感知能力被质疑为"安全刚需"[3] - 事故后激光雷达概念股集体上涨,速腾聚创港股涨超7%,禾赛美股涨逾17%,A股多股跟涨超6%[3] - 主流车企中80%以上选择多传感器融合路线,仅特斯拉等极少数采用纯视觉方案[3] 激光雷达企业财务表现 - 速腾聚创2024年营收16.49亿元(+47.2%),ADAS产品贡献81%营收,毛利率提升8.8个百分点至17.2%,亏损收窄8.9%[5][7][9] - 禾赛科技2024年营收20.77亿元(+10.7%),全球首家实现盈利(Non-GAAP净利1369万元),综合毛利率42.6%显著高于行业[10][11][12] - 两家企业2024年交付量均突破50万台,速腾聚创以54.42万台(+109.6%)居市占率第一,禾赛交付50.19万台(+126%)[7][10][14] 技术发展策略对比 - 速腾聚创推行"科技平权",推出低于200美元激光雷达MX,覆盖15万元以下车型,同时发布全球首款千线激光雷达EM4(探测距离600米)[16][19][21] - 禾赛科技聚焦高性能路线,AT128/FT120适配L3+高阶智驾,自研SPAD芯片降本20%-30%,同步拓展机器人市场[23][41] - 两家企业均布局多元化应用:速腾服务2800家非汽车客户,禾赛机器人单月交付超2万台,获六位数割草机器人订单[21][25][29] 合作定点与产能规划 - 速腾聚创合作28家车企/95款车型,覆盖全球310家OEM,L4领域与Pony.ai等6家签署量产协议,年产能将达200万台[27][29][35] - 禾赛科技定点22家车企/120款车型,获奔驰独家大单,麦克斯韦智造中心2025年产能将达200万台,Robotaxi市场占比90%[29][31][33][35] 降本增效实施路径 - 速腾聚创通过芯片化设计(M-Core芯片降本50%)和平台化生产,ADAS产品均价从3200元降至2600元[39] - 禾赛科技自研芯片+自建工厂实现成本降99.5%,ATX雷达成本再降20%-30%,计划2025年价格再减半[41] 行业趋势展望 - 激光雷达加速渗透至10万-20万元车型,2025年行业交付量或达120万-150万台,机器人市场成新增长点[35][43] - 技术向低成本、固态化演进,半固态方案和芯片集成成为降本核心路径[37][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