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

搜索文档
全链质控筑根基 创新守正塑品牌——天味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守护之道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21 08:33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全链质控体系与技术创新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控 建立行业领先的智慧化生产与质量管理模式 [1][2][4] - 公司以正向防控与逆向控制双轨并行管理原料风险 通过基地化种植和供应商协同实现源头可控 [2][3][6] - 公司通过智能工厂与数字化系统实现生产标准化 将传统工艺转化为参数化控制 显著降低人为失误风险 [4][5] - 公司作为国家标准起草单位 输出管理经验带动行业升级 产品覆盖全国并出口50余个国家地区 [6][7] 原料管控体系 - 建立正向全链风险防控体系 整合国家抽检与出口预警等多维数据 形成原料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库 [2] - 针对牛油原料实施全脂炼制工艺 建立牛生脂白名单准入制度 2024年升级为飞行检查并赋予检查人员否决权 [2] - 对香辛料实施精细化管控 要求草果供应商增加清洗环节并改用清洁能源烘干 桂皮需刮皮以减少重金属污染 [3] - 通过核心原料基地化管理 建立青菜与辣椒定制化种植基地 实现品种可控与过程可溯 [3] 生产技术创新 - 智慧工厂总投资达10亿元 实现从自动配料到智慧仓库的全流程自动化 应用机器人配料与反应釜自动炒料技术 [4][5] - 研发团队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设备解构风味物质 将传统经验转化为标准化参数(如火力和时间) [4] - 引入PLM系统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具备食品安全风险预测与风味评价功能 [5] - 质量巡检系统与MES深度集成 通过PDA扫码与PLC程序联动实现防呆防错 降低人为失误 [5] 供应商管理 - 构建选育用留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实施品牌供应商战略与基地化管理模式 [6] - 通过SRM系统实现资质审核与风险预警一体化 每季度开展品质和服务等多维绩效考核 [6] - 对战略供应商推行质量认可与免检合作模式 推动其对标国际标准 [6] 行业影响与成果 - 作为火锅调料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起草单位 输出管理经验带动上下游升级 [6] - 产品覆盖全国并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形成大红袍与好人家等知名品牌 [7] - 通过ISO9001、ISO22000及HACCP等国际认证 实现从事后检验到事前预防的体系升级 [5]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涪陵榨菜”商标专用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21 07:30
执法行动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专项执法行动 对辖区榨菜生产企业检查整治 [2] - 检查重点包括未经商标权利人同意擅自使用"涪陵榨菜"标志证明商标 [2] - 检查内容涵盖是否按照"涪陵榨菜"产品质量要求进行生产及是否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2] 品牌保护 - 执法行动旨在维护"涪陵榨菜"百年品牌良好形象 [2] - 专项行动持续进行 执法人员8月20日在一家榨菜生产企业检查商标标注及使用情况 [2]
天味食品拟发H股 A股6年募22亿实控人上月转让套现2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21 06:53
天味食品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优化资本结构 [1] - 本次H股发行需经过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并获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等监管机构批准 [1] - 目前公司正与中介机构筹备相关工作,但具体细节尚未确定,能否最终实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2] 公司融资历史 - 2019年4月在上交所IPO,发行4132万股A股,发行价13.4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5.56亿元,净额4.89亿元 [2] - 2020年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发行2859.65万股,募集资金总额16.3亿元,净额16.22亿元 [2] - A股IPO及定增共计募资21.86亿元 [3] 股东持股变动 - 控股股东邓文于2025年7月21-23日通过大宗交易向关联基金转让2120万股,占总股本1.99%,减持金额2.1958亿元 [3] - 减持价格区间为10.34-10.4元/股,基本完成原计划减持比例(不超过2%) [4] - 转让后邓文持股60610.3万股(56.91%),邓文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79243.08万股(74.41%) [4]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邓文,实际控制人为邓文、唐璐夫妇 [4] - 邓文任公司董事长、总裁,唐璐任副董事长 [4] - 截至转让计划披露日,邓文原持股62730.3万股(58.9%) [4]
消费ETF嘉实(512600)冲击4连涨,机构:白酒行业正快速筑底,静待复苏
搜狐财经· 2025-08-21 05:49
流动性表现 - 消费ETF嘉实盘中换手率达2.03%,成交金额1227.90万元 [1] - 近1周日均成交1435.97万元 [1] - 近6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2649.03万元,最高单日净流入724.25万元 [1] 规模与份额 - 最新规模6.01亿元,创近1年新高 [1] - 最新份额8.39亿份,创近1年新高 [1] 收益能力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4.50%,最长连涨月数7个月,连涨涨幅66.83%,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01% [1]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8.95%,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估值水平 - 跟踪的中证主要消费指数最新PE-TTM为19.45倍,处于近3年7.28%分位(即低于92.72%时间) [1] 指数构成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覆盖白酒(权重45%)、猪肉、乳业、调味品、食品加工等必选消费领域 [2] - 前十大成分股包括伊利股份(权重10.02%)、贵州茅台(9.85%)、五粮液(9.85%)、牧原股份(7.82%)、温氏股份(6.20%)等 [4] 行业观点 - 白酒行业快速筑底,龙头企业通过渠道结构调整提升市场开拓能力,消费转暖后有望受益 [4] - 啤酒行业受限酒令影响,预计三季度报表表现稳定 [4] - 白酒板块PE修复或先于EPS修复,2026年二季度低基数下或迎EPS拐点 [5]
8月21日投资早报|永辉超市上半年亏损2.4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索通发展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568.52%,天味食品筹划在港交所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8-21 00:40
隔夜行情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上证指数涨1 04%,深证成指涨0 89%,创业板指涨0 23%,北证50涨1 16% 沪深两市成交额约24082 34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缩量约1801 35亿元 [1] - 港股低开高走,恒生指数涨0 17%或43 04点,报25165 94点,恒生国企指数涨0 08%,恒生科技指数跌0 01% 全日成交额为2852 86亿港元 [1]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涨0 04%,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跌0 2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 67% [1] 政策动态 -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2] - 卫生健康部门与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县级卫生健康部门为申领补贴人员办理个人所得税免税申报 [2]
西式调味料企业百利食品闯关北交所 提示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风险
新京报· 2025-08-20 14:12
上市计划与进展 - 公司拟申请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 计划发行不超过5400万股普通股 募集资金约11.64亿元[1][2] - 公司于2025年5月6日在新三板挂牌 同日宣布北交所上市计划并与招商证券签署辅导协议 5月9日获广东证监局辅导备案确认[3] - 募集资金将用于全国总部项目建设(6.46亿元) 亨氏食品智慧工厂项目一期(4.97亿元) 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2215.74万元)[2]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公司为典型家族企业 实际控制人徐伟鸿 卢莲福夫妇及其子女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股82.34%[4] - 徐伟鸿直接持股20% 卢莲福直接持股45% 二人通过东莞鸿福间接持股1.95% 子女徐梓豪持股10% 徐栩莉持股5%[4] - 家族成员深度参与公司运营 徐伟鸿任董事长 卢莲福任副董事长 徐梓豪任董事及高管 徐栩莉任总裁助理[4] 财务表现与产能扩张 - 2023年营业收入16.1亿元 同比增长27.4% 净利润2.2亿元 同比增长41.7%[6] - 2024年营业收入19.1亿元 同比增长19.1% 净利润2.8亿元 同比增长24.1%[6]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亨利食品在马鞍山投资建设生产基地项目 计划总投资12亿元[7]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西式复合调味品2023年市场规模达406亿元 预计2026年达48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6.3%[7] - B端需求受西餐行业驱动 2019-2024年西式餐饮CAGR达9% 高于餐饮整体增速7.2%[7] - 国际品牌亨氏 味好美 丘比占据领先地位 本土企业宝立食品 立高食品 倍乐食品等形成激烈竞争[8] - 行业头部尚未形成 市场分散且机会较多 公司已在细分领域形成规模优势[8]
海天味业大宗交易成交1511.65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4:11
大宗交易情况 - 8月20日大宗交易成交量35.00万股,成交金额1511.65万元,成交价43.19元,较当日收盘价溢价9.37% [2] - 买方为东方证券上海黄浦区中华路营业部,卖方为中信证券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营业部 [2] - 近3个月累计发生34笔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1.64亿元 [2] 股价与资金流向 - 当日收盘价39.49元,上涨0.59%,日换手率0.33%,成交额7.20亿元 [2]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出84.78万元,近5日资金净流入4782.11万元 [2] - 近5日股价累计上涨2.33% [2] 融资交易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12.14亿元,近5日增加2621.31万元,增幅2.21% [2]
西式调味料企业百利食品闯关北交所,提示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风险
新京报· 2025-08-20 14:04
上市计划与募资安排 - 公司拟向北交所公开发行不超过5400万股普通股 募集资金约11.64亿元[1] - 募资用途包括全国总部项目建设(6.46亿元)、亨氏食品智慧工厂项目一期(4.97亿元)及研发中心升级(2215.74万元)[2] - 2025年5月6日新三板挂牌当日即启动北交所上市流程 5月7日正式进入上市辅导期[2]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实际控制人徐伟鸿夫妇及子女等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82.34% 其中徐伟鸿直接持股20% 卢莲福直接持股45%[3] - 家族成员深度参与运营:徐伟鸿任董事长 卢莲福任副董事长 徐梓豪任董事及高管 徐栩莉任总裁助理[3] - 公司主动提示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风险[1] 财务表现与产能扩张 - 2023年营业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27.4%) 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41.7%)[5] - 2024年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9.1%) 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24.1%)[5] - 2025年7月计划投资12亿元于马鞍山建设生产基地[5] 行业竞争格局 - 西式复合调味品2023年市场规模达406亿元 预计2026年达4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3%)[5] - B端需求受西餐行业驱动(2019-2024年CAGR 9%) C端因居民收入增长和饮食西化持续渗透[5] - 国际品牌亨氏、味好美、丘比占据领先地位 本土企业宝立食品、立高食品等参与竞争[6] - 行业集中度较低 头部企业尚未形成 存在市场机会[6] 业务定位与发展战略 - 公司专注西式复合调味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成立于2012年 注册资本1.78亿元[3] - 通过北交所上市增强资本实力和行业竞争力[1] - 募投项目旨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及扩大业务规模[2]
晚间公告丨8月20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08-20 13:58
品大事 - 天味食品正在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以推进国际化战略与海外业务布局 [4] - *ST亚振股票因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33.92%停牌核查后将于8月21日复牌 [5] - 万通发展旗下数渡科技的PCIe5.0交换芯片有望解决国产AI芯片互联性能瓶颈 已有3家客户签署小批量采购协议 9家客户完成制板 预计2025年底批量供货 [6][7] - 科森科技澄清不生产AI眼镜及结构件 机器人结构件收入仅占上半年总营收1% [8] - 捷成股份控股股东徐子泉及股东苏醒拟协议转让5%股份给和盛财富 转让价5.1元/股 总价款6.79亿元 [9] 观业绩 - 牧原股份上半年净利润105.3亿元 同比增长1169.77% 生猪销售4691万头 屠宰量1141.48万头 6月养殖成本低于12.1元/kg [10] - 恒瑞医药上半年净利润44.5亿元 同比增长29.67% 拟以10亿-20亿元回购股份 回购价不超90.85元/股 [11] - 金山办公上半年净利润7.47亿元 同比增长3.57% 营业收入26.57亿元 同比增长10.12% [12][13] - 索通发展上半年净利润5.23亿元 同比增长1568.52% 拟每10股派现2.1元 [14] - 伟测科技上半年净利润1.01亿元 同比增长831.03% 收入6.34亿元 同比增长47.53% 重点布局先进封装及高算力芯片测试 [15] - 永辉超市上半年亏损2.41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 营业收入299.48亿元 同比下降20.73% 主因关店及战略调整 [16] 增减持 - 东方锆业董事长冯立明拟减持不超过131.5万股 占总股本0.17% [17] - 南京新百拟减持不超过600万股已回购股份 占总股本0.45% [18] - 金鸿顺股东高德投资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合计537.6万股 [19][20] - 厦工股份股东厦门口行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合计1774.09万股 [21] - 合金投资股东招银叁号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合计1155.31万股 [22] - 容知日新控股股东聂卫华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其中聂卫华减持不超过1.4% 上海科容减持不超过1.6% [23]
仲景食品失速,香菇酱不香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8-20 12:27
核心观点 - 仲景食品面临调味食品和调味配料两大业务同时失速的挑战,市场份额被同类产品蚕食[4] - 公司二代接班人孙锋在行业存量竞争时期面临复杂严峻的竞争格局[4] - 公司试图通过新品研发和渠道扩张来突破增长瓶颈,但效果尚待观察[18][15] 业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4亿元(同比下降2.50%),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微增0.29%)[5] - 调味食品收入3.10亿元(下降2.31%),调味配料收入2.12亿元(下降1.31%)[6] - 调味食品销量10096.11吨(下降3.43%),调味配料销量1925.26吨(增长4.48%)[6] - 毛利率45.04%(同比增加1.28个百分点)[5] 产品分析 - 香菇酱作为大单品面临老干妈等品牌的竞争压力[4] - 上海葱油产品表现不佳,被众多跟随者蚕食市场份额[8][9] - 2023年推出蒜蓉酱、0脂辣酱和香菇贡菜等新品[18] - 针对餐饮端推出黄焖、藤椒、红烧、酸汤4大系列产品[18] 渠道表现 - 直销(含线上)收入2.99亿元(下降2.90%)[11] - 经销渠道收入2.23亿元(微降0.54%),经销商数量增加108家[11] - 2024年电商渠道销售额2.45亿元(增长29.86%),占比22.31%[15] - 2024年销售费用1.8亿元(增长21.02%),市场推广费0.76亿元(增长40.45%)[15] 管理层与战略 - 2023年5月完成二代交接,孙锋接任董事长[14]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达36.72%,但2024年降至1.81%[14] - 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利润表现,白芷、辣椒油树脂和孜然采购价分别下降67.39%、37.44%和35.42%[9][15] - 正在研发即食滋补产品"仲景元气参",布局大健康领域[21] 资产优化 - 计划出售北极蓝公司位于漠河的资产,账面原值约5500.96万元[19][20] - 北极蓝公司持续亏损,已不再重点发展蓝莓果酱业务[21] - 对北极蓝公司投资账面价值余额为2994.00万元[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