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

搜索文档
“反向代购”折射中国市场活力(每月消费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4-29 22:14
反向代购现象 - 来华游客使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5倍 美国用户使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2倍 [1] - 美国消费者通过代购方式大量采购中国商品 从传统服装鞋类扩展到手机、扫地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 [1][2] - 中国电商应用程序在美国下载量激增 其中某B2B跨境电商平台下载量暴增940% [3] 中国制造业优势 - 中国制造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设计水平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高新技术含量持续提升 [2] - 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供应链完善 增强中国产品全球竞争力 [2] -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升级 全国推广"即买即退"服务刺激境外游客消费 [2]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 - 美国加征关税导致本土商品价格上涨 促使消费者转向性价比更高的中国商品 [3] - 中国电商平台在美国市场表现突出 淘宝和阿里国际站进入美国电商平台前三名 [3] - 中国商品品类丰富、价优质优的特点在关税环境下更具吸引力 [3] 中国经济表现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 较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 [4] - 政策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行业协会搭建对接平台促进供需匹配 [4] - 电商平台采取直采、专区建设等多项措施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 [4]
退市新规后首个年报季 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亮剑”显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20:02
退市新规实施效果 - 退市新规实施后首个年报季共有48家主板公司触发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1] - 触发退市指标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社会服务、机械设备、纺织服饰等行业[1] - 多家公司亏损年份超过3年且主营业务转型效果不佳[1] - 部分公司同时面临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强制类等多重退市风险[1] 典型案例分析 - 艾艾精工2024年扣非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后营收低于3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1] - 艾艾精工2024年净利润亏损884.61万元[2] - 威尔泰、星光股份、四通股份、原尚股份等多家公司因触及"净利润亏损+营收不足3亿元"红线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 - 星光股份业绩预告与实际差异较大导致盈亏性质变化被出具警示函[3] - ST宇顺因无法按时披露年报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3] 退市新规影响 - 退市新规将主板亏损公司营收指标从1亿元提升至3亿元[2] - *ST龙津因连续三年亏损且营收低于3亿元将终止上市[4] - *ST恒立因会计处理分歧可能导致2024年营收低于3亿元面临终止上市风险[5] - 退市新规加速"劣币"出清促进资源向优质企业转移[5] 行业监管动态 - 监管要求严格监管风险警示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6] - 退市指标修订兼容法治化与市场化精神[6]
ST新亚:2024年营收微增2.3% 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04:0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96亿元,同比增长2.3% [2] - 扣非净利润亏损2.15亿元,但较2023年收窄12.25%,展现业绩修复信号 [2] - 核心业务化工材料-胶粘剂产品营收与毛利率均创历史新高 [2] 核心业务亮点 - 化工材料-胶粘剂产品营收同比增长8.55%,毛利率提升10.17%至48.32% [3] - 产线自动化升级预计提升年产能5000吨,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3] - 全资子公司新亚新材料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质,核心品牌SLD列入广东省重点保护商标名录 [3] 业务板块表现 - 电解液板块出现亏损,对电解液资产商誉及锂盐二期产线分别计提减值1.34亿元及7201.48万元,其中电解液资产商誉已全部计提减值 [2] - 锂离子电池材料板块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支出超3100万元,重点开发高性能、高能量密度及快充型材料 [3] 客户与产业链 - 公司围绕化工产品和电子设备解决方案,打造尖端电子设备、电子胶水、锂离子电池材料三大核心产品产业链 [2] - 对华为、比亚迪、富士康等知名客户实现批量供货,其中华为及其体系内相关公司作为第一大客户贡献销售额8.1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7.30% [2] 风险处置与未来计划 - 针对2024年11月被实施的其他风险警示事项已完成整改 [3] - 因2024年12月31日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计划在满十二个月后申请撤销风险警示 [3] - 未来将强化审计监督,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保障规范运作 [3]
如何从高频数据跟踪外贸情况?(国金宏观孙永乐)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4-28 11:24
出口景气度高频追踪指标 - 核心观点:通过港口吞吐量、运价指数、经济景气度及韩国出口等高频数据综合研判中国出口趋势,当前对美出口已现回落迹象但港口韧性仍存,可能与"抢转口"行为有关 [4][24] 中美港口数据 - 洛杉矶港4月19日进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6%,但全美零售联合会预测7-8月集装箱进口量将减少27%-28% [5] - 中国港口4月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4.4%/7.5%,3月为4.2%/8.9%,显示货运韧性 [6] 集装箱运价数据 - 截至4月18日,美东/美西航线运价同比下跌24%/19%,CCFI指数整体下滑27%,且美线运价环比降幅(-9%)深于CCFI总指数(-5%) [9] -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与全球出口增速强相关,需结合集装箱运价交叉验证 [10] 中美工业与需求数据 - 美国4月前两周经济活动指数均值升至2.78(3月为2.32),短期经济对进口仍有支撑但关税可能扰动 [16] - 中国电子设备、运输设备等行业出口依赖度超20%,4月江浙织机开工率较3月末回落7.7个百分点但出口相关性较弱 [17] 韩国出口数据 - 4月前20日韩国出口增速由3月4.4%转负至-5.2%,对美出口骤降至-14.3%(前值+2.9%),仅半导体出口维持韧性(+10.7%) [20] 出口增速估算 - 模型估算4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约2.9%,但对美直接出口回落趋势明确,"抢转口"行为或支撑港口数据 [24]
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二十三期:低空经济商业化路径逐渐清晰,关注威贸电子等北交所低空经济产业企业
华源证券· 2025-04-28 06:52
低空经济发展情况 - 2024年我国低空装备成果多,商业化路径分三阶段,2025 - 2027年为战略准备期,2027 - 2030年是市场拓展期,2030 - 2035年为生态成熟期[3][11][12] - 我国近700家无人机企业研发生产能力强,消费级和工业级无人机全球市场份额分别超70%和50%,注册237万架,2024年飞行时长2666万小时,eVTOL领域领跑,超40家企业投身整机研发[3][7][8]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5059.5亿元,增速33.8%,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2035年达3.5万亿元[3][16] 北交所企业表现 - 2025年4月21 - 25日,北交所146家科技成长产业企业部分上涨,区间涨跌幅中值 - 3.48%,上涨公司占比14%,灿能电力等涨幅居前[3][21] - 电子设备、机械设备、信息技术、汽车、新能源产业市盈率TTM中值均下降,各产业市值整体也有所下降[3][26][34][39][45][51] 企业公告 - 浩淼科技拟在新加坡设全资子公司,易实精密拟在斯洛文尼亚设合资公司,开特股份拟投资2.5亿元建新能源产业基地[3][57][58] 风险提示 - 存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市场竞争、资料统计误差风险[3][61]
关税政策出台前夕 美国耐用品订单飙升
快讯· 2025-04-24 12:56
关税政策出台前夕 美国耐用品订单飙升 金十数据4月24日讯,美国耐用品的需求在3月份飙升,因为企业在特朗普总统本月初宣布关税之前获得 了订单。美国商务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汽车、飞机和电子设备等至少使用三年的商品订单总 额较2月份增长9.2%。这是连续第三个月增长,与2月份0.9%的增幅相比,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接受 《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预计的增幅仅为1.6%。美国商务部说,运输设备订单增长27%,资 本货物订单增长24%,非国防飞机和零部件订单飙升139%。 ...
并购重组渐入佳境!支持政策持续加码,跨界并购有新动向→
证券时报· 2025-04-24 00:12
一位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本轮并购重组更尊重市场规律,对于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较大,上市公司参与 并购重组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同时,跨界并购与产业链纵向整合日益成为更多上市公司的破局新机,由 并购重组带动的产业整合将加快资本市场生态的优胜劣汰。 并购重组市场持续活跃 并购重组是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市场工具。去年以来,在"并购六条""科创板八 条"等政策的助推下,并购重组市场持续活跃,产业整合类并购成为主流,围绕新质生产力方向的整合已 成趋势,各种典型案例不断出现,包括试水未盈利资产收购、上市公司之间收购整合、拟IPO企业转向重 组实现证券化等。 行业龙头重组的现象级案例引发市场关注,包括"国泰君安+海通证券"通过换股方式实现吸收合并,中钨 高新以51.95亿元购买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构建从芯 片到系统级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解决方案等,产业链整合加速,产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硬科技"是企业并购重组热点赛道,分行业来看,电子设备、半导体、通信是涉及并购领域最多的三大行 业,其中部分半导体上市公司试水未盈利资产收购。"并购六条"指出,支持上市公司开展基于转型 ...
苹果、Meta被欧盟罚超58亿元丨大公司动态
第一财经· 2025-04-23 15:01
欧盟监管动态 - 欧盟对苹果开出5亿欧元(约41亿元人民币)罚单,Meta被罚2亿欧元(约17亿元人民币),首次依据《数字市场法》实施制裁[3] 科技巨头动态 - 特斯拉Q1汽车业务营收同比暴跌20%,马斯克公开反对美国关税,擎天柱机器人生产受中国稀土磁体出口限制影响[5] - OpenAI高管称若谷歌被迫剥离Chrome将考虑收购,以增强ChatGPT搜索功能时效性[16] - 英特尔发布第二代AI增强型汽车SoC,生成式AI性能最高提升10倍,并与黑芝麻智能、面壁智能合作开发智能座舱[14] - 英特尔前CEO称苹果无法短期内将iPhone生产转移至美国,供应链转移将增加消费者成本[15] 汽车行业 比亚迪 - 海洋网5款新车全球首发,海狮06DM-i/EV三季度上市,价格区间16万-20万元[18] - 拟投入1000亿元发展智能化技术,2025年销量目标550万辆(海外80万辆)[18] 新势力与智能化 - 蔚来李斌提出智能汽车"新三大件":智驾芯片、全域操作系统、智能底盘[20] - 小鹏X9中国内地7天大定超6000台,亚太地区超1500台[21] - 问界辅助驾驶激活用户占比超74%,总里程超20亿公里[23] - 广汽埃安与滴滴推出全球首款前装量产L4自动驾驶车,2027年推个人用户车型[24] - 小马智行CEO预计Robotaxi规模达5万辆时可盈利(2028-2029年)[25][26] 技术合作与布局 - 宝马年内为中国在售新车接入DeepSeek功能,2026年推专属BMW iX3L[31] - 宁德时代联合5大车企发布10款换电车型,年内完成30城1000站布局[38] 互联网与消费科技 - 微信打击租售账号行为,多次违规者永久限制登录[7] - 爱奇艺上线内容电商,聚焦IP与明星直播带货[8] - 阿里国际站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9] - 荣耀发布电竞手机GT Pro,搭载骁龙8至尊领先版芯片,售价3199元起[10] 新能源与跨界合作 - 波音Q1营收195亿美元(同比+18%),净亏损收窄至0.31亿美元[36] - 宁德时代创始人李平夫妇捐赠10亿元支持复旦大学高等研究院建设[37] 金融与企业动向 - 摩根士丹利任命胡霁光为中国区副主席,曾任花旗、美银投行主管[35] - 桂林银行IPO进程加速,已设立近880家分支机构[35] 全球化布局 - 阿维塔计划今年进入超50个国家,海外销量目标1.5万辆[22] - 极石汽车2025年开拓美洲、非洲市场,已进入近30国[29] - 零跑预计海外销量5万-8万辆,启动马来西亚C10本地化生产[30]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卖出181.07亿 北水逢高减持港股ETF 全天抛售盈富基金(02800)超90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4-23 09:57
北水资金流向 - 4月23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卖出181.07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卖出94.39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卖出86.69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个股为美团-W(03690) 康方生物(09926) 赤峰黄金(06693) [1] - 北水净卖出前三个股为盈富基金(02800) 恒生中国企业(02828) 中国移动(00941) [1] 个股交易明细 - 小米集团-W(01810)买卖总额73.01亿港元 净流出5.27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09988)买卖总额47.96亿港元 净流出1.06亿港元 [2] - 盈富基金(02800)买卖总额41.37亿港元 净流出40.73亿港元 [2] - 恒生中国企业(02828)买卖总额40.27亿港元 净流出40.25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00700)买卖总额36.51亿港元 净流出5.62亿港元 [2] - 美团-W(03690)买卖总额24.42亿港元 净流入5.00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00981)买卖总额23.64亿港元 净流出7306.75万港元 [2] - 泡泡玛特(09992)买卖总额20.41亿港元 净流入1.12亿港元 [2] 港股通交易分析 - 港股通(沪)中芯国际买卖总额11.29亿港元 净流出7095.38万港元 [4] - 小鹏汽车-W(09868)买卖总额10.73亿港元 净流出3625.48万港元 [4] - 美团-W(03690)在港股通(深)获净买入5.57亿港元 [4] 公司动态与市场观点 - 美团-W(03690)获机构看好 现价对应2025年15倍市盈率及17%利润增速 新会员体系有望提升用户粘性 [4] - 康方生物(09926)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达方III期临床试验达主要终点 获净买入3.42亿港元 [5] - 赤峰黄金(06693)获净买入1.4亿港元 国际金价一度突破3500美元/盎司后回落至3300美元以下 [5] - 泡泡玛特(09992)首季收入同比增长165%-170% 海外市场增长约4.8倍 获净买入1.1亿港元 [6] - 小米集团-W(01810)第二款车型YU7按计划于6-7月上市 遭净卖出5.38亿港元 [6] - 中国移动(00941)首季度营运收入2638亿元同比微增0.02% 股东应占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3.45% 遭净卖出14.23亿港元 [7] 市场环境与资金动向 - 盈富基金(02800)和恒生中国企业(02828)分别遭净卖出90.65亿港元和67.76亿港元 主因港股强势背景下北水逢高抛售ETF [8]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态拟降低对中国商品关税 华泰证券看好港股相对收益表现 [8] - 中芯国际(00981) 阿里巴巴-W(09988) 腾讯(00700)分别遭净卖出1.44亿 1.99亿 3.19亿港元 [8]
A股并购重组步入“量质齐升”新阶段 政策助力下产业并购多点开花
环球网· 2025-04-23 02:51
从行业分布看,半导体、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等领域并购案例激增,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成为主流。琏升科技拟收 购兴储世纪69.71%股份,通过光伏电池片、储能系统与微电网技术的协同,强化光储一体化布局;TCL科技以 115.62亿元收购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进一步巩固显示面板行业龙头地位。 政策层面,多地政府密集出手。上海市国资委设立总规模超500亿元的并购基金矩阵;深圳市龙岗区联合中银资产 设立20亿元区级政府引导并购基金;北京市提出新设100亿元医药并购基金。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预计,今年产业 并购将延续活跃态势,龙头企业通过纵向整合提升产业链韧性。 三大新特征凸显市场活力。支付工具创新方面,可转债成为并购新宠。富乐德、晶丰明源等公司相继采用定向可 转债支付,其"股债双性"特性契合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高溢价率标的的交易需求。同时,未盈利资产受捧,政策 鼓励下,阳谷华泰收购波米科技、晶丰明源收购易冲科技等案例涌现,标的均聚焦半导体产业链。监管明确支持 收购有助于补链强链的优质未盈利资产,但交易所要求披露产能消化、盈利条件及行业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业绩承诺市场化。业绩考核指标从净利润扩展至营业收入、研发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