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管理

搜索文档
广发基金吴迪:推动“固收+”量化进阶以Alpha策略提升收益
上海证券报· 2025-08-31 14:15
核心观点 - 量化策略正成为固收+产品提升收益和控制风险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Alpha策略优化股债配置 在债市收益率下行和股市稳步上行背景下实现收益增强和回撤控制 [1][3][5]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投资风格稳健精细 采用积小胜为大胜的精细化管理方式 产品涵盖指数债基、纯债基金和偏债混合型基金 [2] - 自上而下进行大类资产配置 强调仓位择时和多资产理解能力 通过宏观分析灵活调度保持净值曲线平稳 [2] - 推出中高波固收+策略 股票和可转债均依托量化多头策略 股票部分覆盖港股 债券端通过久期波段操作提供稳健收益 [4] 产品业绩表现 - 广发鑫和2024年回报达13.50% 最大回撤仅1.03% 近一年回报8.11% 近两年回报13.82% 在同类型产品中名列前茅 [2] - 通过量化策略实现全市场主题板块覆盖 根据不同需求和约束条件构建最优性价比组合 [3] 量化技术应用 - 二季度起在3只固收+基金引入量化Alpha策略模型 用于个股精选和可转债个券配置优化 [1][3] - 采用数据分析、因子建模和深度学习等方法 将量化理念融入债券投资框架 保持组合性价比动态优化 [3] 风险控制体系 - 关注收益回撤比和收益波动率等核心指标 强调回撤修复速度和收益回撤匹配度 [5] - 通过四条优化路径控制风险:严控信用风险、保持高流动性资产比例、分散投资、动态配置高性价比品种 [5] 行业发展趋势 - 量化与主动管理深度融合成为重要发展趋势 超额收益来自深度研究、严格纪律和持续优化 [5] - 市场结构分化促使固收+细分策略多元化 量化策略在选股和资产配置领域应用持续深化 [3][5]
公告速递:华泰紫金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型发起基金(QDII)基金基金调整大额申购业务
搜狐财经· 2025-08-30 10:12
基金业务调整 - 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自2025年9月1日起调整华泰紫金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QDII)的大额申购业务 包括转换转入和定期定额投资 [1] - A类份额(代码018523)和C类份额(代码018524)的单日单账户累计申购限额均为500万元 转换转入限额均为500万元 定投限额未明确标注 [1] - 若申购金额超过500万元 基金管理人有权部分或全部拒绝该笔申请 [1] 业务处理安排 - 限制大额申购期间 基金的赎回业务正常办理 [2] - 恢复大额申购业务的具体时间将另行公告 [2]
当今的欧盟已是晚期的大清
虎嗅APP· 2025-08-30 10:09
欧盟经济衰退表现 - 欧盟GDP从2008年与美国相当降至2024年不足美国2/3 [6] - 劳动生产率从1995年相当于美国95%滑落至2023年80% [6] - 全球市值前100公司中欧洲企业数量从2015年28家下降至2024年18家 同期美国从52家增至58家 [8] 科技竞争力缺失 - 全球前20大科技集群欧洲仅存1个 较2017年6个大幅减少 [8] - 欧洲约70%基础AI模型由美国开发 美国三大科技巨头占据欧洲云计算市场三分之二份额 [8] - 量子技术领域全球前十企业无欧盟公司 美国占五家中国占四家 [8] 能源与产业外流 - 德国自2010年累计净资本外流超过6500亿欧元 其中40%发生在2021年后 [10] - 2022年德国对外投资导致资金净外流达1250亿欧元 [10] - 欧盟国家占2023年美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45% 总额达2.4万亿美元 [10] 金融主导权丧失 - 美国银行占据欧洲批发银行服务主导地位 贝莱德等基金巨头操纵欧洲大部分投资 [10] - 欧洲对外贸易结算美元占比超过70% [10] - 美国占全球股票价值三分之二以上 [10] 政治渗透机制 - 1946-2000年间美国在欧洲进行27次选举干预 占其全球干预行动三分之一 [14][16] -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长期资助西欧国家反对派组织 [17] - 美国劳工联合会(AFL)通过马歇尔计划和中情局支持渗透欧洲工会组织 [20] 军事与情报控制 - 北约东扩过程中美国直接为东欧国家国防部提供顾问与课程 [22] - 2014年棱镜门事件曝光德国300名政商领袖遭美国监控 [26] - 美国情报部门可调阅德国国防部通信 丹麦情报网覆盖法瑞挪等多国 [28] 决策机制失衡 - 中东欧国家在俄乌冲突中援助金额达GDP1% 远超西欧国家0.1%水平 [25] - 波兰2022年通过法案将国防支出提升至GDP3% 带动欧洲各国跟进 [26] - 欧盟决策过程被"中东欧化" 产业政策和对外关系屡现损己利美现象 [25] 产业基础恶化 - 欧盟电力价格高企削弱产业竞争力 制造业成本持续上升 [9] - 德国工业4.0发展不及预期 基建环保数字化全面落后 [34] - 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依赖加剧 欧盟对美天然气采购承诺进一步深化能源绑定 [12]
公募基金2025中报披露,绩优基金聚焦算力、新消费 、创新药等
新华财经· 2025-08-30 02:07
核心观点 - 多家公募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披露 绩优基金重仓方向集中在算力、创新药和新消费三大赛道 [1] - 安信洞见成长混合A今年以来净值涨幅达99.69% 摩根士丹利数字经济混合A上涨61.36% [1] - 基金经理看好下半年AI产业链业绩增长势头 高端制造和AI应用领域或迎景气拐点 [2] 基金业绩表现 - 安信洞见成长混合A截至8月28日净值涨幅99.69%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算力)、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绿叶制药(创新药)及泡泡玛特(新消费) [1] - 摩根士丹利数字经济混合A同期净值上涨61.36% 持仓50只个股聚焦AI算力产业链 包括新易盛、海光信息、寒武纪等标的 [1] 投资方向配置 - 融通基金看好人工智能算力、新消费、互联网和创新药四大方向 [2] - 新消费领域重点关注具备社交属性及消费平替赛道 包括潮玩、宠物食品、黄金首饰企业 [2] - 创新药领域关注具有大单品布局和海外授权进展的公司 [2] 行业前景判断 - AI产业链业绩增长势头强劲 中长期景气度值得期待 [2] - 人工智能技术将提升互联网行业云计算、广告业务增速 [2] - 高端制造和AI应用领域有望在下半年迎来景气拐点 [2]
274只“翻倍基” 主动权益类基金近一年平均收益48%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19:52
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 - 主动权益类基金近一年平均收益达48.13% 其中4354只实现正收益[1][2] - 586只基金收益超80% 274只净值翻倍 部分产品收益超200%[2] -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近一年收益264.31%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收益241.75%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基金收益237.52%[2] 绩优基金投资策略 - 基金经理二季度果断加仓 重点布局北交所 人工智能 机器人 新消费等领域[1][2] - 信澳业绩驱动混合基金4月底全面回归科技产业链核心品种 5至7月获得良好回报[3] - 华商均衡成长混合基金5月大幅增加海外算力板块配置 布局AI算力及应用领域[3] 产业投资方向聚焦 - 人工智能产业链被持续看好 AI应用正以深度和广度推进 "AI+万物"被视为最大科技潮流[4] - 创新药 新消费 自动驾驶 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存在系统性投资机会[4] - 有色金属 自主可控 出海资产 港股资产也被列为重点布局方向[4][5] 基金经理配置调整 - 融通产业趋势先锋股票基金保留银行保险等稳定性资产 阶段性加仓机器人及AI算力科技资产[5] - 重点关注科技成长资产 稳定现金流分红资产 价格回暖资产三大方向[5] - 景顺长城基金认为AI行业叙事逻辑加强 模型迭代稳步推进 头部互联网应用和公有云优势凸显[4]
稳健增利LOF: 浦银安盛稳健增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LOF)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4:32
基金基本信息 - 浦银安盛稳健增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LOF)由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托管,基金合同生效于2011年12月13日,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1,688,740,993.19份 [1] - 基金分为A类和C类份额,A类份额代码166401,场内简称稳健增利LOF,C类份额无场内简称,报告期末A类份额总额1,073,216,692.21份,C类份额总额615,524,300.98份 [1] - 基金投资目标是在严格控制风险基础上追求高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投资策略结合自上而下资产配置和自下而上个券选择,主要配置高等级信用债和利率债,低仓位参与可转债,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1][22][36] 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类份额净值1.1397元,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1.15%,C类份额净值1.1165元,增长率0.9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0.92% [23] - 过去六个月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1.15%,C类0.97%,过去一年A类4.27%,C类3.96%,过去三年A类10.33%,C类9.15%,自转型以来A类累计净值增长率35.60%,C类40.13% [3][4] - 业绩比较基准自2025年5月9日起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85% + 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5% + 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10% [1][5] 投资组合与资产配置 -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净值2,598,701,914.83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2,505,381,641.42元,全部为债券投资,包含交易所市场债券483,851,606.76元和银行间市场债券2,021,530,034.66元 [29][31] - 货币资金66,203,160.30元,结算备付金9,058,552.41元,存出保证金156,739.91元,应收申购款17,813,666.37元 [29] - 债券投资成本2,471,788,497.86元,应计利息24,286,287.44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306,856.12元 [31] 管理人报告 - 基金管理人浦银安盛基金成立于2007年8月,注册资本120,000万元,股东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51%)、AXA Investment Managers S.A.(39%)和上海国盛集团资产有限公司(10%),旗下管理108只基金 [6][7] - 基金经理章潇枫自2017年5月15日起管理本基金,具有13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湘财证券金融工程研究员和债券投资岗 [16] - 报告期内基金主要配置高等级信用债和利率债,低仓位参与可转债,1月保持中性仓位,2月中旬转为防守,4月转为中性偏进攻,6月进一步转为偏高进攻性组合,转债仓位在5-10%间波动 [22] 收益与费用 - 报告期已实现收益A类8,659,535.30元,C类4,406,069.02元,利润总额A类11,738,174.78元,C类5,993,957.17元 [3] - 支付管理人报酬3,416,444.27元,托管费1,138,814.75元,销售服务费1,634,992.26元(全部为C类) [44] - 债券利息收入27,145,623.60元,债券买卖差价收入-8,174,427.77元,债券投资收益合计18,971,195.83元 [43] 运作展望 - 展望2025年下半年,预计国内处于再通胀周期,财政政策积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债券市场上行有顶,利率曲线有陡峭化动力 [25] - 转债市场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后续上涨依赖正股表现,组合将控制转债仓位,提高有效性,侧重低溢价转债,看好高股息和景气制造/科技方向 [26] - 中美贸易战压力可能加大,基本面三季度对债市形成支撑,四季度需观察政策强度,若美联储降息将打开国内货币政策空间 [25]
南方顺丰物流REIT: 南方顺丰仓储物流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4:26
文章核心观点 - 南方顺丰物流REIT作为仓储物流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通过持有深圳、武汉、合肥三处仓储物流项目,专注于获取稳定的运营收益和长期可持续的分配 [1][2][4] - 报告期内基金实现总收入75,011,260.99元,净利润21,639,898.29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0,757,767.58元,整体运营平稳 [3] - 基础设施项目出租率达96.30%,平均有效租金单价48.17元/平方米/月,租金收缴率97.35%,但武汉和合肥市场面临竞争压力 [4][7][11] 基金基本情况 - 基金简称南方顺丰物流REIT,代码180305,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封闭式,存续期43年,于2025年4月21日在深交所上市 [1] - 基金总份额1,000,000,000.00份,投资目标为通过持有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取得项目完全所有权或经营权利,追求稳定收益分配 [1][4] - 收益分配政策要求每年至少分配一次,且不低于90%的年度可供分配金额以现金形式分配 [1] 财务表现 - 报告期末基金总资产3,717,932,036.28元,净资产3,311,639,898.29元,总资产与净资产比例112.27% [3] - 本期可供分配金额37,770,605.45元,单位可供分配金额0.0378元,年化现金流分派率3.55% [3] - 折旧和摊销34,871,428.01元,利息支出156,472.34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54,051,994.54元 [4] 基础设施项目运营 - 三项目可租赁面积合计465,231.18平方米,实际出租面积448,031.40平方米,加权平均剩余租期931.53天 [4][6] - 前五名租户租金收入占比超60%,顺丰关联方为主要客户,贡献经营性现金流超10% [7][19] - 合肥项目因租户欠缴租金导致收缴率阶段性波动,已计划解除合同并引入新租户顺丰泰森,租赁面积33,501.92平方米 [7][8] 行业与市场竞争 - 中国仓储物流设施总库存约10亿平方米,但现代化设施占比仅7%,人均面积不足1平方米,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11] - 行业周期性受电商和制造业需求影响,1-2月为淡季,9-10月需求提升 [11] - 深圳项目周边租金约2.8-3.2元/平方米/天,出租率95%-100%;武汉项目租金0.6-0.8元/平方米/天,出租率70%-90%;合肥项目租金0.8-1.0元/平方米/天,出租率90%-100% [11][12] 地区市场分析 - 深圳高标仓存量118.0万平方米,宝安区存量10.5万平方米,供需紧张,租金稳定 [13] - 武汉高标仓存量721.9万平方米,东西湖区存量191.8万平方米,市场竞争激烈,租金下行 [14] - 合肥高标仓存量333.2万平方米,蜀山区存量59.8万平方米,区位优势明显,空置率较低 [15] 资金使用与回收 - 原始权益人净回收资金190,758.09万元,85%用于新项目投资,15%补充流动资金 [25] - 截至报告期末已使用31,346.66万元,使用率16.43%,剩余资金将按项目进度投入 [25] - 顺丰控股已建立回收资金管理制度,确保合规使用 [26] 管理团队与运营 - 基金管理人南方基金配备3名以上具备5年经验的基础设施投资管理人员,覆盖仓储物流、数据中心等领域 [27][28] - 运营管理机构通过信息化系统、预算管理和安全生产措施提升运营效率,报告期内无安全事故 [37][38] - 基金管理人定期现场巡查,监督运营机构履职情况,未发现重大风险事件 [39]
A500ETF指数基金: 浦银安盛中证A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4:26
基金基本信息 - 浦银安盛中证A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浦银安盛中证A500ETF,场内简称:A500ETF指数基金)基金主代码为159376,运作方式为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4年12月30日,上市日期为2025年1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1] - 基金管理人为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402,922,317.00份,基金合同存续期为不定期 [1] - 基金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标的指数(中证A500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采用完全复制法构建投资组合,力争控制日均跟踪偏离度绝对值小于0.2%,年化跟踪误差不超过2% [1] 主要财务指标 - 本期已实现收益为33,417,693.38元,本期利润为46,056,378.07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为0.0790元,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为7.72% [2] - 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81%,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23,417,039.95元,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为0.0581元,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426,345,267.39元,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1.0581元,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为5.81% [2] - 过去一个月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56%,过去三个月为1.92%,过去六个月为5.8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82%、0.84%、0.47% [4] 管理人报告 - 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股东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1%)、AXA Investment Managers S.A.(持股39%)及上海国盛集团资产有限公司(持股10%),注册资本为120,000万元人民币,总部位于上海,主要从事基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等业务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浦银安盛旗下共管理108只基金,涵盖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市场型、指数型等多种产品类型 [5][6][7][8] - 基金经理宋施怡女士自2024年12月30日起担任本基金的基金经理,具有11年证券从业年限,曾任职于万国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部,2023年10月加盟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 [11][17] 投资策略与运作分析 - 2025年上半年A股整体表现为"哑铃型"行情,一端是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资产,另一端是微盘股,两端表现较好,上证综指上涨2.76%,中证银行上涨12.98%,中证2000上涨15.24%,而代表大盘均衡风格的中证A500指数上涨0.47% [15] - 中证A500指数编制具有行业均衡、剔除ESG评分C级及以下公司、引入互联互通标筛选等特点,使指数更具代表性并降低潜在风险,方便境内外资金配置 [16] - 本基金作为被动型投资产品,采取完全复制指数策略,紧密跟踪标的指数,将跟踪误差控制在较低水平,报告期内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8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47% [16][19] 展望与投资方向 - 展望下半年,A股有望在资金面驱动下震荡上行,2025年是居民存款到期再配置的高峰期,无风险利率回落促使居民增配权益资产,股市赚钱效应可能吸引更多资金进入 [19] - 结构上自主可控科技和内需消费有望成为市场主线,政策端提振内需消费和科技创新是重点,特朗普上台后的高额关税及出口限制利好高科技领域国产替代 [19] - 中证A500作为科技+消费的宽基指数,汇集各行业龙头,在行业轮动较快环境下,为投资者提供一键投资中国核心资产的工具性产品 [19] 财务会计数据 - 报告期末货币资金为815,301.42元,结算备付金为9,159,916.11元,存出保证金为703,540.80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418,145,057.87元(全部为股票投资),资产总计为428,823,816.20元 [22] - 负债合计为2,478,548.81元,其中应付管理人报酬为48,753.25元,应付托管费为16,251.08元,净资产合计为426,345,267.39元 [22][23] - 本期营业总收入为46,750,963.07元,其中存款利息收入为53,887.36元,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收入为60,977.34元,股票投资收益为26,929,272.21元,股利收益为5,306,125.49元,衍生工具收益为269,984.11元,营业总支出为694,585.00元,净利润为46,056,378.07元 [23]
光伏龙头ETF: 浦银安盛中证光伏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4:19
基金概况 - 浦银安盛中证光伏产业ETF(代码:159609)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1][2] - 基金成立于2022年6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份额总额为693,903,414.00份,资产净值为270,396,477.22元,份额净值为0.3897元[1][2][20] - 基金管理人为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利润为-24,994,228.12元,已实现收益为-23,633,739.40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为-0.0393元[2] - 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1.3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1.64%,年化跟踪误差控制在2%以内[2][27] -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423,506,936.78元,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为-0.6103元[2] 投资组合 - 期末股票投资公允价值为267,570,666.67元,占基金资产比例超过90%,严格执行指数化投资策略[20][24] - 投资组合集中于光伏产业上中下游50只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采用完全复制法构建投资组合[16] - 货币资金余额为3,078,406.56元,保持充足流动性应对申赎需求[20] 运作管理 - 基金经理高钢杰具有14年证券从业经验,采用被动管理策略紧密跟踪标的指数[10][12] - 基金报告期内通过指数成份股定期调整进行调仓,严格控制跟踪误差,日均跟踪偏离度绝对值小于0.2%[15][16] - 基金管理人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包括三层风险控制架构和估值委员会机制[17][55] 市场展望 - 管理人认为下半年经济增速可能放缓,但资本市场仍存在结构性机会,重点关注科技和内需领域[16] - 海外利率下调预期和场外增量资金入市可能提升市场估值,反内卷行动有望改善上市公司盈利水平[16] - 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增长前景依然受到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驱动[16]
2000ETF增强: 海富通中证2000增强策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4:12
基金基本信息 - 海富通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基金代码:159553)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跟踪标的为中证2000指数,采用量化增强策略追求超越基准的收益表现 [1] - 基金合同生效于2024年3月27日,于2024年4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9,326,751.00份,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13,652,227.11元 [1][2] - 基金管理人为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目标为控制日均跟踪偏离度绝对值不超过0.35%,年化跟踪误差不超过6.50%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实现本期利润2,070,828.34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2552元,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3.12% [2] -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1.4638元,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为46.38%,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为19.70% [2] -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4,188,284.86元,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为0.4491元 [2] 业绩比较 - 过去六个月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3.1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中证2000指数收益率)为15.24%,超额收益达7.88% [3] - 过去一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59.16%,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7.00%,超额收益为12.16% [3] - 基金自合同生效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为46.38%,表现显著优于业绩比较基准 [3][4] 投资策略与运作 - 基金采用量化增强策略,通过多因子alpha模型预测股票超额回报,在风险控制基础上优化投资组合,同时保持对标的指数的有效跟踪 [1] - 上半年国内经济温和复苏,GDP增长保持5%以上,中证2000指数表现亮眼,上涨15.24%,中小盘风格占优 [11][12] - 基金通过量化模型优选个股,控制行业和风格暴露,在满足分散投资和合同约束前提下提升风险调整后超额收益 [1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李自悟具有17年证券从业经验,2024年3月起管理本基金,同时管理海富通中证500增强等多只基金 [7] - 原基金经理朱斌全于2025年6月离任,曾任基金经理助理王宁宁具有8年证券从业经验 [7][8] - 基金经理团队采用量化投资方法,积极探索新的数据源和超额来源,在选股模型、行业择时和风格配置等方面持续优化 [12] 资产配置情况 - 期末基金资产总额13,804,518.18元,其中股票投资13,336,346.20元,占资产总额的96.60% [17] - 货币资金26,961.20元,结算备付金143,026.79元,存出保证金3,926.58元,应收清算款119,464.03元 [1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79,995.95元,股票投资成本为12,856,350.25元 [25] 基金管理人情况 - 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股东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法国巴黎资产管理BE控股公司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海富通基金管理旗下运作的公募基金共有98只,涵盖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市场型等多种产品类型 [5][6]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设立审计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实施三层次风险管理架构 [29] 市场展望与运作说明 - 基金管理人对下半年权益市场保持乐观,认为经济复苏态势将持续,预计GDP全年实现5%以上增速概率较大 [13] - 市场竞争格局改善,企业利润有望在下半年由负转正,产业升级将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13][14] - 市场流动性充裕,风险偏好回升,外资和交易型资金积极入场,国内权益市场正在逐步复苏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