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搜索文档
上半年私募都在忙啥?百亿量化疯狂卷AI,靖奇投资“内斗大戏”令人炸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01:34
AI在量化私募行业的应用趋势 - DeepSeek的火爆出圈推动AI赋能成为量化私募工作的重要方向,行业开启AI军备竞赛[1] - 百亿量化私募鸣石基金持续加大超算等基础设施投入,强化AI在策略研发中的应用[1][2] - 鸣石基金2021年成立AI实验室,2022年建设的超算中心两期累计投入达亿元[2] - 头部量化私募九坤、宽德、蒙玺等已公开宣布加码AI研发[1][3] 头部量化私募的AI布局案例 - 幻方量化创始人梁文锋于2023年7月成立大模型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同时控制两家百亿量化私募宁波幻方和九章资产[2] - 幻方量化代表产品九章幻方中证500量化多策略1号截至6月30日单位净值4.9405元,今年以来收益率18.08%,成立以来收益率394.05%[2] - 宽德投资2025年2月成立智能学习实验室,招聘AI研究员和工程师,专注于研发通用性超级助手[3] - 九坤投资携手微软团队在数学问题求解等领域取得突破,成功复现DeepSeek-R1[3] - 蒙玺投资AI Lab全新上线,公开招募机器学习实习生团队[3] 量化私募行业业绩表现 -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量化私募今年以来收益均值为6.85%[4] - 范思奇管理的多只产品收益超过行业平均水平[4] 靖奇投资公司治理风波 - 靖奇投资实控人范思奇2025年上半年卸任基金经理职务,其管理的基金产品进入清盘流程[4] - 公司澄清清盘仅涉及范思奇个人管理的部分自营产品,占总资管规模比例较低,对公司经营无实质影响[4] - 范思奇6月22日发文指控被股东"合法"踢出公司,失去系统权限和员工联络通道[5] - 股权结构显示范思奇持有靖奇投资约42.73%股份,为第一大股东,茅诺平和唐靖人各持股约28.64%[6]
止于至善何理:进一步锻造“反脆弱”投资能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7-06 20:46
公司核心理念与定位 - 公司核心理念为"只以合理价格,投资卓越公司",并运用独创的AI投资体系进行全球资产配置 [1] - 创始人目标为锻造"反脆弱"投资能力,打造一家不为管理规模焦虑的"非典型私募" [1] - 公司最核心的标签是AI技术深度赋能投研前沿实践,定位为"全球价值投资践行者" [2] AI投研体系与技术创新 - 公司投研团队人均年使用AI时长超500小时,核心引擎为"AI赛博坦"投研体系 [2] - AI赛博坦由研究、交易、风控、回溯四大子体系融合而成,关键进化包括:将主观投资框架纳入AI回溯体系实现全流程可追溯,以及在主观投资中采用量化交易体系 [2] - 投资决策基于团队共识与AI共识,而非个体主观判断,有效规避人性弱点和认知偏差 [2] 投资策略与组合构建 - 采用自下而上构建组合、自上而下验证的逻辑,投资视野覆盖全球主要市场 [3] - 核心持仓均衡分布于五大领域:科技创新、消费、医药、制造业及周期板块 [3] - 选股标准为同时具备"竞争力强、成长性高、价值创造大、价格合理"四大要素的卓越公司 [3] - 入场点选择基于价值投资的安全边际法则,质地相同的公司安全边际越大则配置水平越高 [4] 市场实践与案例 - 2024年采用"左手AI,右手新消费"打法,布局锂矿、创新药及非银金融标的 [4] - 1月中旬逆势加仓美股GPU龙头,基于AI量化分析判断AI产业长期算力需求激增 [4] - 4月初布局纳指看跌期权对冲美股大幅波动,体现其投研体系的有效性 [4] 内部优化与行业竞争 - 反思错失港股黄金消费龙头个股的教训,计划推动内部投研机制优化 [5] - 在私募行业头部效应加剧背景下,公司差异化优势在于依托AI体系发掘机会并用期权策略管理尾部风险,打造"反脆弱"均衡组合 [5]
生态跃迁——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7-06 14:04
核心观点 - 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生态跃迁》提出财富与资管行业正经历从产品导向向服务导向的转型,并强调行业需通过生态协同实现跃迁 [2] - 报告以买方视角为核心,旨在通过研究服务为行业转型提供方向指引,帮助从业者捕捉市场关键信号 [2][3] - 生态跃迁是行业全方位、深层次的蜕变,涉及财富生态的重构与升级,而非单个机构的孤立行动 [2] 第一部分 -- 2024年财富生态洞察 - **存款替代产品**:探讨收益率下行趋势及影响因素 [3] - **净值型固定收益产品**:分析客户接受度低的痛点 [3] - **财富管理机构启示**:借鉴胖东来案例研究服务模式创新 [3] - **基金与理财选择**:揭示投资者行为背后的市场逻辑 [3] - **指数化投资**:工具化浪潮正在重塑金融产品竞争格局 [3] - **养老金规划**:针对不同人群提出差异化策略 [3] - **私募行业新规**:分析传统策略失效背景下行业转型路径 [3] - **结构化产品**: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定制化设计 [3] - **低利率时代产品**:挖掘新兴金融产品的投资机会 [3] - **长期vs短期选择**:探讨投资决策中的价值权衡 [4] 第二部分 -- 各类金融产品跨市场回顾与展望 银行理财 - 净值化转型20年历程回顾,总结"超低波"产品的市场表现 [4] - 2025年策略建议:固守稳健产品的同时开拓创新方向 [4] 公募基金 - 市场图谱显示行业进入薄利时代,规模扩张面临瓶颈 [4] - 策略输出呈现协同进化特征,未来需以稳定资产为防御、战略导向为进攻 [4] ETF - 2024年规模与份额双创新高,高效透明特性奠定爆款基础 [4] - 政策驱动下产品创新向深度与广度双向拓展 [4] 信托市场 - 新三分类标准重塑产品图谱,标品信托需平衡规模与业绩 [4] - 信托在财富管理中发挥"守正灵活"的独特服务优势 [4] 私募基金 - 主流策略收益风险同源,2024年市场环境决定策略分化 [5] -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化趋势,2025年需以资产为锚把握服务机遇 [5] 第三部分 -- 生态跃迁与行业新格局 - **买方思维跃迁**:通过跨市场产品比较构建风险收益图谱,解决同质化产品的认知负荷问题 [6] - **基金策略指数**:推动基金投资科学化,借鉴海外经验构建本土化指数矩阵 [6] - **大模型应用**:AI技术重构理财服务范式,既威胁传统理财师角色又拓展家户服务能力 [6] - **五篇大文章**:提出行业生态跃迁的必然性、方向及从业者进化路径,描绘未来生态图景 [6]
合远基金三年高开低走,最新规模跌破百亿,多只产品亏超20%
搜狐财经· 2025-07-06 13:19
公司概况 - 合远基金成立于2022年3月,由知名投资人士管华雨创办,同年5月完成登记备案 [2] - 管华雨持股67%,其他三位股东顾杵、丁俊、庄琰分别持股12%、11%、10%,均曾就职于上海彤源投资 [2] - 管华雨曾历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员、信诚基金基金经理、交银施罗德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及上海彤源投资总经理等职 [2] 历史业绩与初期发展 - 管华雨在上海彤源投资任职期间,旗下产品"彤源7号(A)"在2015年6月至2021年11月区间收益率接近400%,累计净值创6.41历史新高 [3] - 合远基金首批产品2022年6月发售首日募集规模超20亿元,截至7月末累计销售额近90亿元,迅速步入百亿私募之列 [3] 当前经营状况 - 合远基金最新管理规模由100亿元以上下滑至50-100亿元 [2] - 旗下8只2022年7月成立的产品累计亏损率均在23%-25%,其中"合远好买雨鸿1期"截至2023年6月30日亏损24.68% [4] - 公司已有4只产品提前清算,6只存续产品规模低于1000万元 [4] - 公司83只备案产品中91.57%(76只)集中在2022年6月至12月,后续"上新"频率大幅放缓 [5] 行业动态 - 上海彤源投资(管华雨前东家)管理规模从百亿回落至20-50亿元 [5] - 原中欧基金周应波创办的运舟私募规模同样从百亿回落至50-100亿元 [5] - 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非量化百亿私募数量从86家减少至47家(接近腰斩),量化百亿私募从29家增至39家 [5] - 市场结构性行情导致主观私募依赖核心基金经理研判,方向失误易引发业绩回撤和规模缩水 [6]
一场路演的启发,再看量化小微盘的前世今生
雪球· 2025-07-06 07:50
小微盘股估值分析 - 当前小微盘股市净率为2.23,较2016年4倍以上水平下跌50%以上,估值呈现长期下降趋势 [3] - 2019年后市净率趋于稳定,波动区间为1.3-2.5倍,2023年12月达峰值2.5倍,2024年2月触底1.3倍 [3] - 采用市净率估值因小微盘股盈利波动大,市盈率易失真,举例说明市净率1.5倍+低负债公司更具投资价值 [4] 小微盘股投资逻辑 - 小微盘股被误认为垃圾股主因高市盈率,但短期业绩波动不影响其作为上市公司的投融资优势 [5] - 并购重组案例显示产业资本愿以十亿级资金收购小微盘股,印证其隐含的并购重组价值 [5] - 上市公司身份赋予融资便利性,资产负债表未体现的壳资源价值构成重要投资考量 [5] 量化小微盘发展历程 - 2023年万得微盘股指数全年涨47.57%,显著跑赢中证500(-5%)和沪深300(-8.6%),头部量化私募率先布局相关产品 [7] - 2024年1月DMA杠杆爆仓引发流动性危机,万得微盘股指数两周暴跌34.9%,量化指增产品普遍回撤超10% [8] - 2024年4月新"国九条"导致万得微盘股指数单日跌8.88%,年内跌幅扩大至33% [9] - 2024年9月行情修复后超额环境改善,产品净值创历史新高 [10] - 2025年重组新规推动万得微盘股指数持续创新高 [11] 量化策略表现 - 代表性量化产品经历多次波动后仍取得60-70%累计收益,展现强修复能力 [12] - 小微盘股高弹性、高波动特性与量化策略匹配度高,适合捕捉A股情绪化定价偏差 [12]
多家明星私募最新观点出炉!看好这些机会
券商中国· 2025-07-06 01:48
市场观点 - 多家明星私募对后市持积极态度 市场情绪保持亢奋 A股和港股同步走强 [2][4] - 市场避险思维让位于机会思维 交投情绪明显改善 上半年A股日均成交额达1 3万亿元 超过去年下半年的1 2万亿元和去年上半年的8600亿元 [3] - 港股市场赚钱效应显著 IPO活动复苏 二级市场日均成交额创历史新高 [5] 投资机会 - 新兴成长机会从新消费和创新药泛化至科技和周期工业领域 重点关注AI产业链 国产半导体设备 芯片等科技方向 [3] - 高端制造领域因新技术突破带来企业成长机会 同时保留少数具备周期成长属性的龙头公司作为补充 [3] - 高股息类资产 避险资产 结构增长资产仍是市场共识 部分行业可能走出恶性内卷 带来投资机会 [4] - 科技创新和中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是重点 优质公司估值仍合理 产业趋势处于起步阶段 [5] 经济与流动性 - 国内经济基本面是下一阶段行情关键变量 经济总量需求低迷 多数行业总量平淡但结构性亮点存在 [4] - 流动性充裕 港元和美元短期利率出现历史性背离 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韧性十足 [5] - 全球风险偏好回升 尽管存在地缘冲突 但总体平稳 A股和港股呈现流动性结构牛迹象 [4] 私募行业动态 - 私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连续增长 已重新站稳20万亿元以上 [2] - 截至2025年5月末 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19832家 管理基金数量超14万只 规模达20 27万亿元 [6] - 分类别看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5 54万亿元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10 98万亿元 创业投资基金规模3 41万亿元 [6]
市场回暖私募机构信心大增 上半年备案私募证券产品超5400只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09:18
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情况 - 今年上半年备案私募证券产品5461只 较去年上半年增长53 61% [1] - 股票策略产品备案3458只 占比63 32% 为最主流策略 [1] - 多资产策略和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备案数量分别为802只和633只 占比14 69%和11 59% [1] - 组合基金和债券策略合计备案432只 占比不足10% [2] 量化私募产品表现 - 上半年备案量化私募产品2448只 占比44 83% 同比增长67 10% [2] - 量化产品中股票策略占比70 06% 备案1715只 [2] -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量化产品备案372只 占比15 20% [2] - 多资产策略量化产品备案284只 占比11 60% [2] - 百亿量化私募表现突出 黑翼资产备案95只居首 宽德私募备案79只排名第二 [2]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 科技创新政策和产业升级预期推动A股市场回暖 人工智能等核心赛道表现活跃 [3] - 私募证券产品业绩亮眼 量化策略超额收益能力突出 [3] - 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对多元化配置需求提升 多资产和衍生品策略受青睐 [3] - 无风险利率持续低位使股权投资机会成本降低 港股和A股估值吸引力显现 [3]
多家量化私募澄清“高频交易频率限速每秒30次”传言:不实
快讯· 2025-07-04 04:03
程序化交易监管政策 - 程序化交易新规将于7月7日实施 高频交易认定标准为单个账户每秒申报或撤单最高笔数达300笔以上或单日达2万笔以上[1] - 市场传言高频交易频率限制从每秒299次降至30次不属实 多家量化私募机构证实现行监管标准未调整[1] - 高频交易纳入差异化监管安排 包括额外报告要求 从严管理异常交易行为 实行差异化收费标准[1]
私募上半年成绩单出炉事件应对成致胜关键
中国证券报· 2025-07-02 20:16
知名私募业绩分化 - 2025年上半年知名主观多头私募业绩分化显著 同犇投资旗下代表产品取得大幅正收益 得益于新消费板块崛起 投资重点从"大消费"转向"新消费" [1] - 上海某知名私募旗下产品亏损超20% 因重仓配置油气板块 [2] 新消费赛道崛起驱动因素 - 新消费崛起本质是供给侧变革 泡泡玛特等牛股创新高源于:潮流玩具/谷子经济/宠物食品/高端美妆等高景气细分赛道 资金从传统消费转向新消费 消费代际更迭推动年轻消费者更注重情绪价值 [2] - 同犇投资自2024年11月将投资重点转向新消费 上半年业绩亮眼 [1] 上半年市场特征与机构反思 - 上半年市场呈现"宽幅波动叠加结构性机会"特征 宏观事件应对和投资方向选择成为业绩关键 [2] - 钦沐资产指出两个关键时间节点:春节前后的"DeepSeek时刻"引发科技板块重估 4月初海外扰动因素影响有限因提前布局内循环 [3] - 源乐晟反思银行保险板块被成长风格基金经理忽视 6月相关个股表现突出 未来将加强研究 [3] - 格雷资产认为投资策略存在周期性 需保持平常心 [3] 下半年机构配置方向 - 私募普遍看好人工智能/新消费/创新药/红利资产四大方向 [1][4] - 致顺投资坚持"科技+消费"双主线:科技主线向金融科技/生物科技扩散 消费主线聚焦新消费龙头 [4] - 源乐晟资产主要配置新消费/创新药/科技/有色金属 增加科技股配置基于AI算力领域信心 [4] - 清和泉资本看好AI应用/上游资源/新消费/创新药/优质红利资产 认为A股估值偏低且美元走弱有利外资回流 [4] 市场资金行为预判 - 致顺投资预计长线资金锚定基本面布局 博弈资金寻找滞涨板块 两类资金将形成阶梯式抬升格局而非此消彼长 [4] - 清和泉资本指出港股走强和A股中枢抬升将提振情绪 市场驱动逻辑发生深层次变化 [4]
又有私募,宣布分红
中国基金报· 2025-07-02 13:58
思睿集团旗下私募基金分红 - 思睿集团旗下海南思瑞私募基金宣布对旗下一只可转债产品进行分红 红利再投确认日为7月1日 现金红利发放日为7月2日 [1][2] - 分红基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可分配收益 分红后基金正常运作不受影响 [2] - 基金经理表示分红原因包括上半年取得亮眼业绩 绝对收益显著 旨在回馈投资者实现"落袋为安" [2] - 公司依然看好中国可转债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 认为当前市场环境下可转债兼具债底保护与股性弹性的优势突出 [2] - 思瑞投资成立于2021年8月 2022年4月完成登记备案 是思睿集团旗下深耕本土布局全球的新锐资产管理公司 [2] 私募行业分红情况 - 截至6月17日 年内已有537只私募证券产品进行分红 分红次数共计584次 接近去年全年的六成 [4] - 股票策略产品成为分红主力 分红产品数近300只 合计分红次数占分红总次数的半数以上 [4] - 分红产品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10.34% 跑赢同期所有展示业绩的私募产品的年内收益均值 [4] - 分红原因包括合同约定年度分红条款 基金盈利符合分红条件 以及通过分红调整基金规模和仓位优化策略运作 [4] - 6月和12月是私募分红的高峰时点 去年"9.24"行情以来市场较好 很多产品都有不错的收益符合分红条件 [4] 其他私募分红案例 - 沪上知名量化私募磐松资产此前也宣布分红 旗下红利指数增强私募产品向全体份额持有人进行收益分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