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能
icon
搜索文档
珠海市:2027年前投运19座加氢站
势银能链· 2025-08-22 03:16
珠海市加氢站建设规划 - 2026年前力争建成投运加氢站15座 2027年前累计建成投运加氢站19座 [3] - 加氢站供氢规模总体不低于20吨/天 [4] - 香洲区规划8座加氢站(加油加氢合建站3座 改建/新建加氢站5座) 金湾区规划7座(加油加氢合建站3座 改建/新建加氢站4座) 斗门区规划4座(加油加氢合建站3座 改建/新建加氢站1座) [5] 加氢站建设时序原则 - 优先将已注销营业加气站改建为加氢站 运营中面临转型的加气站列入中远期计划 [7] - 2025年前规划建设的加油站列入近期加油加氢站建设计划 2025年后列入中远期计划 [7] - 氢源项目周边及港口/物流园等应用场景集聚区域优先列入近期建设计划 [7]
9企助力电解槽可靠性提升
势银能链· 2025-08-22 03:16
电解槽高可靠性核心部件分析 - 电解槽高可靠性由制氢电源、隔膜、电极三大核心部件协同保障 直接决定制氢系统稳定性、经济性与安全性[3] - 高可靠性体现为长周期运行中持续稳定输出氢气 最大限度减少非计划停机 降低运维成本并提升能源转化效率[3] 制氢电源技术特性 - 制氢电源作为电解槽的"稳定心脏" 需将电网交流电转化为符合电解槽要求的直流电 在直流电网下直接承接高压直流电并降压调压[3] - 面临可再生能源制氢功率大、电力周期性波动的技术挑战 需同时迎合电力供应波动和电解槽稳定运行要求[4] - 需匹配电解槽不断突破的功率需求 符合低谐波等电网安全规范 保障可再生能源制氢场景下高整流效率以节约电耗[8] 隔膜核心功能与要求 - 隔膜作为电解槽的"精准屏障" 核心作用是隔离气体防止氢气与氧气混合 同时传导离子保障电化学反应电荷传递[5] - 性能衰减会导致气体交叉渗透增加爆炸风险 离子传导率下降使槽压升高能耗飙升 机械强度不足可能引发电解槽失效[5] - 必须满足三大要求:优异化学稳定性抵抗腐蚀降解 精准选择性透过能力平衡离子传导与气体阻隔 足够机械强度承受压紧力和运行应力[9] 电极关键特性与挑战 - 电极作为电解反应的"催化核心" 其催化活性与稳定性直接决定电解槽效率与寿命 面临催化活性衰减和电极结构损坏两大挑战[8][10] - 长期运行中催化剂可能因中毒、团聚、脱落导致反应速率下降 强氧化性或还原性环境可能导致基底腐蚀或产生"热点"[10] - 需具备高活性降低反应活化能 高稳定性通过优化涂覆工艺避免催化剂脱落 耐腐蚀性选用抗腐蚀材料并通过表面改性提升能力[10] 产业大会专题设置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设电解槽材料专场与制氢电源专场 聚焦核心部件协同匹配对整体可靠性的保障[12] - 福瑞电气、擎动科技、通微新能源、志青博材、云帆氢能、台达电子、嘉菲立新材料、保时来、氢舟能源等企业将做主题分享[12] - 大会包含力源科技PPS复合隔膜+方形电解槽新品发布会 阳光氢能、翌晶能源、三一氢能等企业分享技术突破与产业实践[14][15]
总投资80亿元项目入桂布局
广西日报· 2025-08-22 02:01
项目投资 - 北京海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梧州市政府签署协议 在广西投资建设绿色燃料及绿氢应用项目 [1] - 项目总投资80亿元 未来布局氢能船舶动力装备与绿氢基础设施 [1] - 预计项目年产值可达180亿元 [1] 行业背景 - 氢能是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 应用于交通运输和工业等领域 具备广阔应用场景 [1] - 公司立足氢能蓝海赛道 寻找绿色燃料与氢能产业最优落地场景 推动技术成果规模化生产 [1] 选址考量 - 选择广西梧州藤县化工园区落户 看重广西资源禀赋和区位水路交通成本优势 [1] - 广西开放的营商环境对公司具有强吸引力 [1] - 广西是全国甘蔗木薯及生物质原料核心产区 生物质原料供给充足 为绿氢产业发展提供基础 [1] - 西江流域和平陆运河的内河船运将成为绿色燃料和氢能应用主赛场 氢能应用场景潜力巨大 [1] 政府支持 - 自治区投资促进部门通过促进政企高层直接沟通和强化推进效率等方式 护航项目顺利落地 [2] 项目意义 - 项目投产后将助力广西成为重要的多维绿色能源生产基地 [2] - 为广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 [2]
智利政府提交绿氢激励措施提案,拟提供最高28亿美元税收减免
商务部网站· 2025-08-21 17:19
政策激励措施 - 智利财政部提交绿氢产业促进法草案 设立临时性税收优惠 首次采购本地绿氢及衍生品的公司可享受第一类所得税抵免 [1] - 税收抵免总额度最高达28亿美元 通过部际委员会年度竞标方式分配给新建绿色氢能生产项目 [1] - 2025至2030年期间将进行6次招标分配税收抵免额 采用前期分配较高额度随后逐年递减的限额机制 [1] 产业支持框架 - 激励措施由财政部 能源部和经济部组成的部际委员会共同管理 [1] - 在麦哲伦大区为绿氢生产商设立统一特殊税收框架 [1] - 税收优惠适用于绿氢及其衍生品生产 包括氨或甲醇等产品 [1]
国鸿氢能已收到中国证监会就公司建议实施H股全流通出具的备案通知书
智通财经· 2025-08-21 11:51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 将41,303,978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 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7.97% [1] - 备案通知书自2025年8月19日起12个月内有效 [1] - 公司将向联交所上市委员会申请批准相关H股上市及买卖 [1]
业绩亏损、转型遇阻、股东高质押,美锦能源赴港上市前景几何?
新浪财经· 2025-08-21 06:54
赴港上市计划 - 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筹划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若成功将成为山西省首个"A+H"股企业[1] - 煤炭行业中目前仅有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兖矿能源等少数企业实现"A+H"布局[1]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旗下平煤股份和神马股份也计划赴港上市但尚未递表[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独立焦化企业之一 通过资产重组实现"煤-焦-气-化"全产业链布局[2] - 当前拥有895万吨/年焦炭在产产能 煤炭产能630万吨/年[2] - 营收结构高度依赖焦化业务 近五年占比均超95%[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90.31亿元同比下降8.55% 净利润亏损11.43亿元同比下降495.31%[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9.83亿元同比下降5.02% 净利润亏损3.59亿元[4] - 2023年净利润2.89亿元同比下降86.92% 较2022年减少近20亿元[4][5] - 2024年上半年预计亏损4.8亿-7亿元 主要因煤炭焦炭价格下行导致毛利率承压[6] 市场价格变动 - 2024年1-6月焦炭主流市场价格累计降十轮 山西准一级干熄焦价格较1月初累计降460元/吨 降幅27.3%[6] - 煤焦化业务毛利率为7.16% 同比下降4.93个百分点[6] 资产负债状况 - 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55.53%攀升至2025年一季度65.27%[9][10] - 负债总额从2020年140.56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296.16亿元[9] - 2024年现金流9.41亿元 较2022年31.95亿元大幅下降[10] 担保风险暴露 - 2025年为子公司担保余额77.67亿元 占净资产53.75% 超过50%监管警戒线[11] - 被担保对象普遍亏损 飞驰科技负债率95.93% 2024年亏损超1亿元 华盛化工年亏3.93亿元[11] 氢能业务转型 - 2017年开始布局氢能产业 构建"制氢-储运-加注-应用"全产业链[12] - 2024年氢能业务营收7.92亿元 占总收入4.16% 同比下降1.02%[13] - 氢燃料电池汽车去年销售634辆 同比下跌27.95% 飞驰科技和青岛美锦分别净亏损1.05亿元和0.72亿元[13] 氢能项目进展 - "美锦氢能总部基地一期"延期一年至2026年6月投产 已投募集资金32.8亿元[15] - 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15.38亿元 较期初上涨20.6% 三年以上账龄占比达15.2%[15] - 面临加氢站布局失衡、制氢成本高、资金回笼效率低等行业制约因素[15] 资产重组与股权结构 - 2023年10月计划收购三家煤炭企业股权 但于2024年4月终止重组[16][17] - 实控人姚俊良家族2022年身家329亿元 2024年降至76亿元[17] - 控股股东美锦能源集团持股37.15% 累计质押股份占其持股总数100%[17][18]
川仪股份中标:中石化氢能机械(武汉)有限公司氢能机械公司生产-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谈判采购采购结果公告
搜狐财经· 2025-08-21 05:32
公司中标信息 -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中石化氢能机械(武汉)有限公司的氢能机械公司生产-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谈判采购项目 [1][2] - 中标金额未披露 但项目采购方为中石化氢能机械(武汉)有限公司 表明公司在氢能设备领域的供应商地位 [1][2] 公司业务与资产 - 公司对外投资37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7910次 显示其业务拓展活跃 [1]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228条 专利信息1496条 著作权信息141条 反映其较强的知识产权储备 [1] - 公司持有行政许可62个 表明其业务合规性良好 [1] 行业动态 - 中石化氢能机械(武汉)有限公司作为采购方 涉及氢能机械生产领域 显示氢能产业链相关设备需求存在 [1][2] - 项目发布于湖北省 地区为氢能产业潜在发展区域 [2]
7企竞逐碱性电解槽复合隔膜
势银能链· 2025-08-21 03:06
碱性水电解槽复合隔膜技术发展 - 碱性制氢隔膜中第二代PPS膜仍为主流,但第三代复合隔膜因低电阻、高亲水性、高气密性、机械强度增强等优势成为未来方向,尤其在动态工况下稳定性突出[3] - 复合隔膜面临材料与工艺瓶颈、适配性与可靠性问题,同时受成本规模化难题及标准认证缺失制约[3] - 国内7家重点企业(力源科技、通微新能源等)正通过技术研发推动"材料革命"[3] 力源科技 - 科创板上市企业(688565),两年内构建燃料电池双极板、膜电极、电堆及系统四大产品矩阵[3] - 近期攻克第三代PPS复合隔膜技术,同步开发适配整机,计划在2025年8月27日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发布新品[4][5] 通微新能源 - 专注氢能储能核心膜材料,2025年实现复合隔膜大规模出货,Spongi系列通过龙头电解槽企业测试[6] - 采用微通道技术,氢气纯度达99.999%,泡点压力与面电阻指标行业领先,支持高电流密度稳定运行[7] 碳能科技 - 2023年建成西安工厂,复合隔膜二期产线单班产能达40万平方米/年,产品覆盖1-3000 Nm³/h制氢规模[8] - 创新开发三维复合隔膜(Zirmbrane® 3D),磨损率仅为进口产品的1/5,抗挤压和耐折裂性能卓越[8][12] 刻沃刻科技 - 碱性电解水制氢复合隔膜最大宽幅1,850mm,年产能超10万平方米,K500隔膜由高强度纤维与陶瓷粉体聚合组成[13] 华厦氢能 - 2024年8月建成首条2.2米宽复合隔膜智能化产线,专注1000标方以上大型电解槽[14] - 复合隔膜氢氧交叉渗透率≤0.7%,电耗降至4.0 kWh/Nm³以下,高温强碱环境寿命延长30%[15] 元泰能材 - 碱性复合隔膜最大宽幅2.5米,年产能20万平米,可满足1GW制氢需求,牵头制定《碱性电解水复合隔膜测试方法》团体标准[16] 中科氢易 - 具备年产30万㎡复合隔膜能力,PCM50隔膜已交付20台千标方电解槽,PCM200隔膜年产能5万平米[17] - 产品矩阵包括复合隔膜、析氢/氧电极及AEM膜,合作企业涵盖国富氢能、远景能源等海内外厂商[17] 行业活动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8月27-28日在无锡举办,设电解槽核心材料专场探讨复合隔膜解决方案[18]
氢能补贴:攀枝花重降本/技术,九江重车/船/工业应用
势银能链· 2025-08-21 03:06
攀枝花市氢能产业补贴政策 - 通过氢源与加氢站补贴降低用氢成本 对新改扩建35MPa及以上固定式加氢站和制氢加氢一体站按省级奖励30%配套奖励 移动式撬装加氢站按设备投资额20%给予每座不超过50万元奖励[3][4] - 对氢气销售价格不高于20元/kg的加氢站按年度累计加氢量给予15元/kg奖励 每座加氢站每年不超过200万元 奖励政策执行期间总金额按每年20%退坡[4] - 支持绿氢制备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 按实际投资总额20%给予不超过400万元一次性奖励[4] - 支持工业副产氢提纯利用 按设备投资额10%给予不超过100万元一次性奖励[6] - 扩大氢能应用 对购置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企业按财政部示范奖励积分评价体系1:1比例奖励 对年加氢量超3000kg的氢能车辆给予货源企业1万元/年/辆奖励 每企业每年不超过100万元[6] - 对氢能监控应用平台按设备投资额30%给予场景运营企业不超过200万元一次性奖励[6] - 对氢气运输企业按设备实际投资额20%给予每户企业不超过100万元一次性奖励[6] - 支持氢储能/氢发电/氢冶金等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 按涉氢装备实际投资20%给予不超过500万元一次性奖励[6] - 支持装备制造 对燃料电池及制氢/加氢装备生产线按实际销售收入5%给予奖励 累计不超过1000万元 对氢燃料电池整车组装企业按实际投资额20%给予不超过500万元一次性奖励[7] - 支持技术创新 对获批省级创新平台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对获得国家/省级立项的重大科技项目按实际投资总额20%/10%给予不超过200万元/100万元奖励[8] 九江市氢能产业补贴政策 - 政策设计突出港口经济与氢能特色 通过船舶和交通领域规模化应用探索内河航运绿色转型路径[11] - 对新购入生产性涉氢设备实际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按设备投资额最高8%予以奖励 单个企业最高300万元 投资额超1亿元按一事一议奖励[13] - 推动氢燃料电池车辆应用 按功率3000元/千瓦给予一次性购置补贴 对轻型/中重型车辆分别按最高5000元/万公里/1万元/万公里标准给予运营支持 每家企业年度支持金额最高300万元[13] - 鼓励采购氢燃料电池船舶 按功率给予一次性购置补贴 单船奖励最高200万元 对运营船舶按总装机功率分级给予年度运营补贴 500千瓦及以下最高8万元/年 500-1000千瓦最高10万元/年 1000千瓦以上最高12万元/年 每家企业补贴金额最高300万元[13] - 支持加氢站建设 对日加氢能力500公斤及以上加氢站给予建设补贴 油氢合建站/制氢加氢一体化站每站补贴100万元 其余固定式加氢站每站补贴50万元[14] - 支持加氢站运营 对氢气销售价格低于35元/千克的加氢站给予奖补 每低1元给予1元/千克奖补 每座加氢站每年氢气补贴不超过100万元[14] - 优化使用体验 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市政道路停车位停放免收停车费[15]
绿氢储运/氢基能源规模化应用破局路径
势银能链· 2025-08-21 03:06
文章核心观点 - 绿氢储运环节存在技术路径多样但成本与协同性不足的问题 是当前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3][4] - 氢基能源(绿氨/绿醇/SAF)正处于技术突破-产业化验证-规模化推广的关键阶段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绿色甲醇项目达83个[5] - 行业通过大规模示范项目验证全链条技术可行性 电解槽等核心设备采购规模扩大推动行业降本增效[5] - 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聚焦储运与氢基能源专题 组织产学研各方探讨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路径[6] 绿氢储运技术现状 - 高压气态储运技术成熟度最高但存在设备成本高与能耗问题突出等局限性[3] - 液氢储运运输效率较高且成本对距离敏感度低 但高能耗与低温运维难度制约规模化应用[3] - 有机液体储氢和固态储氢等前沿技术尚未突破材料成本与循环寿命的工业化门槛[3] - 储运环节存在产业生态割裂性问题 制氢端、运输网络与终端应用缺乏高效协同[4] 氢基能源发展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绿色甲醇项目中已开工建设占比16.9% 已建成项目占3.6% 废止项目占4.8%[5] - 吉电大安绿氢合成氨、上海电气洮南绿色甲醇及远景零碳氢氨项目投产 首次验证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运-应用全链条技术可行性[5] - 远景赤峰项目计划采购超1000台电解槽 大规模集中采购刺激设备制造商扩产降本[5] 行业会议重点内容 - 大会设绿氢储运与氢基能源专场 中集氢能、中石化石科院、国氢科技等企业将分享实战方案[6] - 专题演讲覆盖掺氢天然气输送、氢储运中国方案、氢基燃料双赢选择等关键技术方向[10] - 电解槽材料专场将探讨PEM膜电极产业化、碱性电解水复合隔膜应用及阴离子交换膜研发等前沿议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