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售业
icon
搜索文档
第2季澳门总体失业率为1.9%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1:27
失业率与就业不足率 - 2025年第2季总体失业率为1.9%,本地居民失业率为2.5%,均与第1季持平 [1] - 与上一期(2025年3月至5月)比较,4月至6月总体失业率(1.9%)、本地居民失业率(2.5%)及总体就业不足率(1.6%)均持平 [2] - 本地居民就业不足率为2.0%,较上一期下跌0.1个百分点 [2] 就业人口变化 - 第2季就业人口为37.27万人,本地就业居民为28.16万人,分别较第1季增加900人及1400人 [1] - 与上一期(2025年3月至5月)比较,就业人口(37.27万人)及本地就业居民(28.16万人)分别减少300人及600人 [2] - 运输及仓储业本地就业居民为1.73万人,增加1600人,建筑业本地就业居民为1.55万人,增加1500人 [1] - 酒店及饮食业本地就业居民为2.72万人,减少1000人 [1] 居民收入中位数 - 第2季就业人口月工作收入中位数为17800澳门元,回落1000澳门元,本地就业居民月工作收入中位数为20000澳门元,回落1500澳门元 [1] - 收入中位数回落主要由于部分行业在第1季发放双粮及花红导致比较基数较高 [1] - 扣除双粮及花红,本地全职雇员月工作收入中位数为21000澳门元,按季持平 [1] 失业人口构成与劳动力 - 失业居民为7300人,其中以失业前从事零售业、建筑业和博彩业的占多 [2] - 寻找第一份工作的新增劳动力占失业居民比重为11.0%,较上一期上升2.6个百分点 [2] - 4月至6月在澳工作而居于境外的澳门居民及外地雇员平均约为10.67万人 [2] - 由居澳劳动人口(38.00万人)及在澳工作居境外人士组成的总劳动力为48.67万人,较上一期增加200人 [2]
青岛深度:同类地级市视角下青岛区域基本面探究
丝路海洋· 2025-07-31 09:19
经济与产业 - 2024年青岛GDP为16719.5亿元,排名第3,增速5.7%,人均GDP增长2.8万元/人,经济增长势头较好[25][29] - 第一产业增加值排名首位,二产排名中游,三产排名第2,产业发展呈“一产领先、三产稳健、二产追赶”趋势[31] - 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4%,排名第4,工业企业效益增势较好,但营收规模增速承压[59][66] - 2024年社零总额6318.9亿元,位列第2,消费市场活力较强[68] - 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数量偏少,上市公司业绩规模处于中游水平[91] 财政实力 - 财政实力排名第5,相对经济体量排名偏低,2024年财政收入低于长沙和济南[100]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绝对规模上升,但增势下滑,财政自给能力很弱,收支矛盾凸显[103][106] - 税收收入降幅五年内最小,但2024年降幅最大,产业创税能力排名第4[110][120] - 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排名最后,五年间降幅超七成[132] 债务压力 - 2024年末政府端债务余额规模最大,未来举债空间有限,政府债务率为267.5%,排名首位[140][147] - 城投端债务排名第2,城投杠杆率最高,广义债务率远超其余地级市[140][148] 债市表现 - 2024年城投债发行量规模最大,2025年一、二季度发行量下降,偿还量有增有减,净融资额仍为正但规模下降[163] - 2025年二季度票面利率下降70.4BP,排名第4,发行成本排名第3[167] - 2025年7月3日城投利差较年初下降40.7BP,降幅最大,但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170]
香港6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为301亿港元 同比上升0.7%
智通财经· 2025-07-31 09:03
零售业总体表现 - 2025年六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为301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月上升0.7% [1] - 2025年五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修订估计较2024年同月上升2.4% [1] - 2025年上半年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较2024年同期下跌3.3% [1] - 2025年六月零售业总销货数量临时估计较2024年同月下跌0.3% [1] - 2025年五月零售业总销货数量修订估计较2024年同月上升1.9% [1] - 2025年上半年零售业总销货数量临时估计较2024年同期下跌4.7% [1] - 2025年第二季经季节性调整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较第一季上升0.3% [2] - 2025年第二季经季节性调整的零售业总销货数量临时估计较第一季上升2.7% [2] 网上销售表现 - 2025年六月网上销售占零售业总销货价值8.5% 临时估计为25亿港元 [1] - 2025年六月网上销售价值较2024年同月上升8.4% [1] - 2025年五月网上销售价值修订估计较2024年同月下跌1.2% [1] - 2025年上半年网上销售价值临时估计较2024年同期下跌0.4% [1] 按类别销货价值表现 - 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销货价值上升6.8% [2] - 其他未分类消费品销货价值上升7.2% [2] - 超级市场货品销货价值上升0.4% [2] - 药物及化妆品销货价值上升6.0% [2] - 百货公司货品销货价值上升5.7% [2] - 眼镜店销货价值上升1.0% [2] - 服装销货价值下跌4.3% [2] - 食品、酒类饮品及烟草销货价值下跌1.5% [2] - 电器及其他未分类耐用消费品销货价值下跌9.3% [2] - 汽车及汽车零件销货价值下跌6.0% [2] - 燃料销货价值下跌8.7% [2] - 家具及固定装置销货价值下跌16.3% [2] - 鞋类、有关制品及其他衣物配件销货价值下跌7.2% [2] - 中药销货价值下跌2.0% [2] - 书报、文具及礼品销货价值下跌4.7% [2] 行业前景展望 - 就业收入继续上升 本地股市表现畅旺 [3] - 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业和盛事项目 [3] - 企业致力提供更多元化的体验 [3] - 上述因素将为本地消费气氛及零售业务带来支持 [3]
香港6月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0.7%,预估为1.4%;香港6月零售销售量同比下降0.3%,预估为增长0.2%。
快讯· 2025-07-31 08:36
香港6月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0.7%,预估为1.4%;香港6月零售销售量同比下降0.3%,预估为增长 0.2%。 ...
汉商集团(600774)7月3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31 07:2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7月31日收盘价11.33元 单日上涨10.0% [1] - 换手率8.01% 成交量23.61万手 成交金额2.6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10亿元 占成交额40.97%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1.32亿元(占比49.17%)大单净流出2194.72万元(占比8.2%)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5404.55万元 占成交额20.2% [1] - 小单资金净流出5556.08万元 占成交额20.77%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57亿元 同比下降23.51% [1] - 归属净利润276.14万元 同比下降78.21% 扣非净利润365.00万元 同比下降131.63% [1] - 流动比率0.455 速动比率0.295 资产负债率49.95% [1] 企业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0年 总部位于武汉市 主要从事零售业 [1] - 注册资本29503.2402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18761.5879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阎志 [1] 商业运营与资产 - 对外投资3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36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33条 行政许可27个 [2]
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至49.3%,下阶段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7-31 06:06
经济景气水平回落 -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3%,比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比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比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 [1] - 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订单类指数不同程度下降,需求收缩问题仍在发展,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均有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趋谨慎 [1] - 宏观经济供求总量失衡态势仍在发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压力不断加大,反内卷行动可一定程度缓解供大于求环境中企业间低成本过度竞争的伤害 [2] 制造业供需同步走弱 - 7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 4%,较上月下降0 8个百分点,落入收缩区间,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 1%,较上月下降0 6个百分点 [6] - 生产指数为50 5%,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显示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势头虽短期有所放缓,但稳中有增态势没有改变 [6] - 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较上月上升3 1个百分点,产成品价格也继续趋稳运行,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较上月上升2 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 [7] 企业规模与行业表现 - 7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0 3%,比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49 5%,比上月上升0 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6 4%,比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8] - 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5 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8]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7个百分点至52%,出厂价格指数也较上月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至接近49%的水平 [7] 非制造业表现 - 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6%,较上月下降2 2个百分点 [13]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 [15] - 景区服务业的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超2个百分点,升至51%以上,文体娱乐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15] 未来展望 - 随着雨季结束,建筑业相关活动增速有望回升,下半年基础建设相关活动有望继续稳步增长 [14] - 暑期消费将在8月份继续带来积极影响,雨季过后,建筑业增速有望回升,下半年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继续稳步趋升 [16] - 随着"两新""两重"等政策继续发力,城市工作以及整治"内卷式"竞争等逐步推进,下半年我国经济将继续运行在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9]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7月份PMI数据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7-31 05:59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3]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 1%和50 2%,比上月不同程度下降但均持续高于临界点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发挥"压舱石"作用 [2][3] 经济恢复基础 - 经济向好恢复基础仍然牢固,生产活动保持扩张,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自3月之后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之上,达到51 5%,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比上月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 [4]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市场价格有所改善 [4] 反内卷行动影响 - 反内卷行动对企业预期有积极影响,价格类指数回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 [5] - 需尽快加大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扩大政府公共产品投资规模,带动企业订单增加 [5]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 [6][7] - 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7] - 文体娱乐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7] - 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临界点以下,暑期消费对住宿餐饮的带动作用尚未明显体现 [8] 政策展望 - 随着"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落地,经济有望延续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2][3] - 围绕城市更新、"两重""两新"政策和消费补贴等一系列扩大内需相关宏观政策持续落地,下半年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继续稳步趋升 [8]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短期因素造成制造业PMI环比微降
证券时报· 2025-07-31 05:47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5][6]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 1%和50 2%,均持续高于临界点但环比下降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发挥"压舱石"作用 [3][7] 价格指数与反内卷行动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 5%和48 3%,环比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前者为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10] - 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市场价格改善 [11] - 反内卷行动提振企业预期,但需配合需求持续回暖才能保证效果可持续性 [12] 暑期消费表现 - 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邮政业指数升至60%以上 [14] -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环比升幅超10个百分点 [15]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15] - 住宿业和餐饮业指数仍在临界点以下,显示消费集中在郊游和文体娱乐领域 [15] 经济展望 - "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落地,有望推动经济延续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3][8][17]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将在8月份继续显现,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稳步趋升 [16][17]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短期因素造成制造业PMI环比微降
证券时报· 2025-07-31 05:45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 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 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 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3]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 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 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 发挥"压舱石"作用 [1][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 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 分别较上月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 为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5]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 均持续高于临界点但环比下降 [1][7] - 暑期消费带动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 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 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8] -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 环比升幅超10个百分点 景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1%以上 [8] 行业动态与政策影响 - 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 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 市场价格有所改善 [5] - 反内卷行动推动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 但需配合需求持续回暖才能保持效果 [5] - "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有望推动下半年经济延续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轨道 [1][3][9] 消费领域表现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 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8] - 住宿业和餐饮业指数仍在临界点以下 显示暑期消费更多集中在郊游和文体娱乐领域 [8]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预计8月份将继续产生积极影响 [7][8]
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至49.3%,下阶段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31 03:29
经济景气水平回落 - 7月份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 [1] -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订单类指数不同程度下降,需求收缩问题仍在发展,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均有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趋谨慎 [1] - 价格类指数回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反内卷行动对企业预期有积极影响 [1] 制造业供需同步走弱 - 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 4%,较上月下降0 8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 1%,较上月下降0 6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有所收紧 [3] - 生产指数为50 5%,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势头短期有所放缓,但稳中有增态势没有改变 [3]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较上月上升3 1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较上月上升2 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 [3] 价格指数走势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7个百分点至52%,出厂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至接近49%,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带动基础原材料行业产品价格较快趋稳 [4] - 市场价格协同性有所改善,但价格内卷问题仍然持续存在,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助于推动产业链价格良性传导 [4]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为50 3%,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 1%和50 7%,均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为49 5%,较上月上升0 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6 4%,较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4]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 6%,较上月上升0 6个百分点,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5 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4]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6%,较上月下降2 2个百分点,房屋建筑相关活动回调较为明显,基础建设相关活动仍保持较快增长趋势 [8] - 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景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1%以上,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9] - 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50%以下,暑期消费对住宿餐饮的带动作用尚未明显体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