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电
icon
搜索文档
湿法隔膜价格均出现明显回升,山东136号文件后风光新增项目竞价结果落地
国盛证券· 2025-09-14 12:05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电力设备新能源板块2025年9月8日-12日上涨0.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7%[10] - 钙钛矿光伏技术实现量产效率18.6%和良率95%以上,产业化进程加速[1][15] - 山东风电项目竞价规模达3.59GW,显著高于光伏的1.265GW,显示风电投资积极性更高[2][17] - 隔膜价格显著回升,干法隔膜年内涨幅超30%,湿法隔膜涨幅5%-10%[4][27] - 全球主要电池企业9月排产计划超150GWh,同比增长近40%[4][27] 新能源发电 光伏 - BOE实现1.2m*2.4m钙钛矿组件量产功率505W,交付效率18.6%,产线良率95%以上,预计每年效率提升约1%[1][15] - 协鑫光电单节大面积组件效率突破19%,钙钛矿组件加速追平晶硅效率差距(晶硅平均效率22%-23%)[1][15] - 2025年为钙钛矿GW级产线元年,极电光能GW级产线投产,协鑫光电一期500MW产线投产[15] - 预计2026-2028年钙钛矿行业出货量分别为百兆瓦级、GW级、3GW-5GW级[15] - 关注供给侧改革涨价机会(协鑫科技、通威股份等)、新技术成长机会(迈为股份、爱旭股份等)、钙钛矿产业化机会(金晶科技、捷佳伟创等)[1][16] 风电与电网 - 山东2025年度新能源竞价出清结果:光伏机制电价0.225元/千瓦时(机制电量比例80%),风电机制电价0.319元/千瓦时(机制电量比例70%)[2][17] - 较山东标杆电价0.3949元/度,光伏电价下降43%,风电电价下降19.2%[2][17] - 风电项目规模3.59GW,光伏1.265GW,风电投资积极性远高于光伏[2][17] - 特高压催化加速,关注南疆—川渝特高压直流工程进展[18] - 推荐风机板块(金风科技、运达股份等)、海风海缆(东方电缆、中天科技等)、单桩出海(大金重工、天顺风能等)[2][20] - 算力需求增长推动电网设备机会,推荐金盘科技、明阳电气等[2] 氢能与储能 - 金风科技拟投资189.2亿元建设3GW风电制氢氨醇项目,年产绿色甲醇60万吨、绿氨40万吨[3][20][21] - 推荐关注氢能设备厂商(双良节能、华电重工等)和氢气压缩机标的(开山股份、冰轮环境等)[3][21] - 9月第一周储能EPC投标报价区间0.5398元/Wh-1.4555元/Wh,储能系统投标报价区间0.3928元/Wh-0.585元/Wh[3][25] - 9月第一周储能中标规模4141.47MW/13864.779MWh,招标规模4612.88MW/12370.4614MWh[22] - 推荐国内外大储方向(阳光电源、海博思创等)[3][26] 新能源车 - 干湿法隔膜价格明显回升:干法隔膜8月初涨幅10%,年内涨幅超30%;湿法基膜价格回升至0.5-0.55元/平方米,涂覆隔膜价格0.7-0.8元/平方米[4][27] - 隔膜需求增长来自新能源车和储能: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60%,储能因314Ah电芯供给缺口推动价格[4][27] - 头部隔膜企业布局固态电池:恩捷股份建成100吨级硫化锂和10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产线,星源材质开发固态电解质骨架膜[4][28] - 建议关注隔膜头部公司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质[4][28] 行情回顾 - 电力设备新能源板块(中信)2025年9月8日-12日上涨0.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7%[10] - 细分板块表现:光伏设备(申万)下跌3.23%,风电设备(申万)下跌2.27%,电池(申万)上涨1.49%,电网设备(申万)上涨1.17%[12][13] 产业链价格动态 - 多晶硅致密料均价50元/千克,涨幅4.2%[33] - 单晶N型硅片-182mm/130μm均价1.3元/片,涨幅4%[33] - 单晶TOPCon电池片-182mm/25.3%+均价0.31元/W,涨幅3.3%[33] - 组件价格基本稳定,182mm单晶TOPCon组件均价0.69元/W[33]
山高新能源与中国能建第二工程公司及正晨科技订立EPC 合同
智通财经· 2025-09-14 10:45
项目合作 - 山高新能源直接全资附属公司菏泽山高能源与联合承包人中国能建第二工程公司及正晨科技订立EPC合同 总价约10.11亿元人民币(含税) 可根据国家税务政策调整 [1] - EPC合同针对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175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 联合承包人将提供项目EPC服务 [1] - 菏泽山高能源同时为山高控股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 合同签署日期为2025年9月13日 [1]
山高新能源(01250)与中国能建第二工程公司及正晨科技订立EPC 合同
智通财经网· 2025-09-14 10:44
项目投资 - 山高新能源与山高控股的附属公司菏泽山高能源签订EPC合同 合同总价约10.11亿元人民币 含所有税项且可随国家税务政策调整[1] - 项目为175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 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1] 合作方关系 - 发包方为菏泽山高能源 系山高新能源直接全资附属公司及山高控股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1] - 联合承包方为中国能建第二工程公司与正晨科技 负责提供项目EPC服务[1] 合同签署 - EPC合同签署日期为2025年9月13日[1]
事关全面绿色转型,福建发布行动方案
中国证券报· 2025-09-14 10:34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 围绕光电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优势领域培育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 - 创新发展数据智能、氢能、前沿新材料、健康与新医药等未来产业 [1] - 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到2030年达到3000亿元左右 [1] 传统产业绿色升级 - 工业领域新建改扩建项目需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 [2] - 建立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单并滚动实施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2] - 依法加快淘汰不达标项目和产能 [2]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 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企业占比到2026年超71% [2] - 新建及改扩建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25以内 [2] - 探索绿电直供、数电联营等新模式 [2] 能源结构转型 - "十四五"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逐步减少煤炭消费比重 [3] - 推动陆上风电升级改造和近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3]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到2030年达30%以上 [3] 电力基础设施 - 完善"四纵三横、沿海双廊"主干电网并推进闽赣联网工程 [3] - 推进云霄、仙游木兰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3] - 有序建设新型储能设施 [3] 绿色交通建设 - 打造低碳车站、机场、码头及公路服务区 [4] - 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并推动岸电设施升级 [4] - 到2030年实现靠港船舶常态化使用岸电 [4] 交通运输工具低碳化 - 深化"电动福建"建设并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4] - 发展电动飞机等新能源航空器及零排放货运 [4] - 营运交通工具单位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9.5% [4] 绿色建筑发展 -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到2030年达40% [4] - 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 [5] - 试点推动新建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 [6]
电力设备行业跟踪周报:储能需求超预期,固态和人形加速产业化-20250914
东吴证券· 2025-09-14 09:54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储能需求超预期 国内政策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 2027年累计装机目标180GW 同时完善市场参与机制和容量电价政策[3] - 固态电池和人形机器人加速产业化 固态电池中试线密集落地 人形机器人25-26年迎量产元年 远期空间超1亿台[3] - 电动车销量恢复增长 8月国内销140万辆 同环比+27%/+11% 全年预计25%增长至1600万辆 欧洲9国8月销17.8万辆 同环比+41%/-19%[3] - 光伏产业链价格分化 硅料涨至53元/kg(环比+1.92%) 电池片N型183涨至0.31元/W(环比+3.33%) 组件价格相对稳定[3] - 风电海陆招标分化 25年累计招标79.56GW(同比+3%) 其中海上7.06GW(同比+12.45%) 陆上72.5GW(同比+2.18%)[3] 分板块总结 储能板块 - 美国25年1-6月大储装机5.5GW(同比+27%) 对应16.8GWh(同比+32%) 平均配储时长3.05h[7] - 德国6月大储装机116MWh(同比+392% 环比+201%) 预计25年大储翻番增长至1.5GWh[14] - 澳大利亚24Q4大储新增419MW/1277MWh 首次季度并网超1GWh 24全年新增大储619MW(同比-15%) 但容量1677MWh(同比+77%)[18] - 国内8月储能EPC中标规模12.8GWh(环比-5%) 中标均价0.91元/Wh(环比-15%)[24] 电动车板块 - 比亚迪8月动力及储能电池装机23.175GWh 25年累计180.051GWh[3] - 美国25年1-8月电动车销109.1万辆(同比+5%) 8月注册17.7万辆(同比+18% 环比+23%)[32] - 固态电池进展超预期 比亚迪、国轩高科、一汽集团60Ah车规级电芯下线 能量密度达350-400Wh/kg[32] 光伏板块 - 硅料价格分化 一线厂家55元/kg 二三线52元/kg 颗粒料50元/kg 但下游采购疲软[31] - 硅片价格小幅上涨 183N涨至1.30元/片 210N维稳1.65元/片 210RN受供需错配影响维稳1.40元/片[33] - 电池片N型183涨至0.31元/W N型210涨至0.30元/W 210RN持平0.285元/W[34] - 组件TOPCon双玻售价0.6-0.72元/W 大宗交付价0.65-0.68元/W[36] 风电板块 - 25年海风装机预计10GW+(翻倍增长) 陆风100GW+(同增25%)[3] - 铸件等零部件涨价 风机毛利率逐步修复[3] 人形机器人板块 - 特斯拉Gen3将于10-11月定型 25Q4下订单 26年初量产 2030年预期100万台[3] - 远期市场空间超1亿台 对应市场规模超15万亿[11] - 当前处于0-1阶段 主流零部件厂商按100万台测算利润 对应10-15x估值[11] 电网及工控板块 - 25年1-7月电网投资3315亿元(同比+12.5%)[40] - 25年计划开工"6直5交"特高压工程 藏东南-粤港澳大湾区±800kV直流工程已核准[41] - 工控需求弱复苏 但机器人、机床产量向好 7月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同比+32.9%[40] 重点公司动态 - 中伟股份拟回购5-10亿元股份[3] - 天合光能签订2.48GWh储能产品销售合同[3] - 金风科技投资189.2亿元建设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3] - 大金重工签署12.5亿元海上风电基础供应合同[3]
周末利好,福建重磅部署
证券时报· 2025-09-14 07:53
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左右[1]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以上[1][3] - 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1][4] 新能源产业规划 - 推动陆上风电升级改造并加快近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3] - 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推进漳州核电和宁德核电项目[3] - 探索海洋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3][7] - 福建省锂电池出口占全国27.4% 2024年达1191.65亿元[5] 电力系统建设 - 完善"四纵三横、沿海双廊"主干电网[3] - 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设施建设[3] - 开展微电网和虚拟电厂等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3] 绿色交通部署 - 深化"电动福建"建设 推动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4] - 发展电动船舶和电动飞机等新能源航空器[4] - 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4] - 2024年福建海洋生产总值1.25万亿元同比增长6.1%[7] 海洋经济发展 - 打造福州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7] - 海洋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探索建立海洋交易平台[8] -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占GDP7.8%[8] 科技创新方向 - 培育光电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集群[3] - 突破数据智能氢能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3] - 加强海洋科技投入推动高端化智能化发展[9]
全面绿色转型!这一省,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4 04:13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 - 围绕光电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优势领域培育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 - 建好厦门生物医药港等专业化园区 [1] - 创新发展数据智能、氢能、前沿新材料、健康与新医药等未来产业 [1]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2] - 支持武夷山、鼓浪屿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 [2] 节能环保与数字化目标 - 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左右 [3] - 到2026年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企业占比超71% [3] - 新建及改扩建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25以内 [9] 非化石能源发展 - 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30%以上 [3][10] - 推动陆上风电升级改造和近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3] - 稳妥推进漳州核电、宁德核电项目建设 [3] 绿色建筑推广 - 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40% [3][12] - 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和政府采购试点 [3] - 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 [12] 绿色交通体系构建 - 2030年营运交通工具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 [12] - 深化"电动福建"建设,推动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 [12] - 发展电动船舶、混合动力船舶等低碳装备 [12] 循环经济发展 - 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 [14] - 壮大再生面料、"以竹代塑"等产业 [14] - 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14] 绿色技术创新 - 2030年新增5家以上绿色低碳领域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17] - 突破海上风电机组和深远海电力送出技术 [17] - 构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 [17] 绿色金融政策 - 推进三明、南平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 [18] - 支持厦门争取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试点 [18] - 将碳表现纳入授信管理流程 [18] 市场化机制建设 - 推进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4][19] - 探索建立海洋资源交易平台 [4] - 深化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和创新海洋碳汇机制 [4]
利好来了!刚刚,福建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9-14 03:56
福建省绿色转型行动方案 - 加快近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稳妥推进闽南海上风电基地开发 [1] - 稳妥推进漳州核电 宁德核电项目建设 探索海洋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 [1] - 目标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以上 [6] - 目标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左右 [4] - 目标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更加成熟 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4]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 围绕光电信息 集成电路 新能源等优势领域培育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4] - 建好厦门生物医药港等专业化园区 [3][4] - 创新发展未来产业 力争在数据智能 氢能 前沿新材料 健康与新医药等领域率先突破 [4] - 到2026年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企业占比超71% [5] 能源结构调整 - 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 十五五时期煤炭消费比重逐步降低 [5] - 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 灵活性改造 供热改造三改联动 [5] - 推动陆上风电升级改造 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 [6] - 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 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布局建设 有序建设新型储能设施 [6] 交通与建筑低碳转型 - 深化电动福建建设 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 [6] - 到2030年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 [6] - 试点推动工业厂房 公共建筑等新建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 探索应用光储直柔技术 [7] - 到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达到40% [7] 全国政策支持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 [8] - 新型储能专项行动将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8] -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加快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 [9] - 全国碳市场建设意见目标到2027年碳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10]
透过数据看国内最大陆上风电“巨人方阵”含绿量 “智”绘能源供应新篇章
央视网· 2025-09-14 03:32
项目规模与技术规格 - 国内首批规模性采用10兆瓦发电机组的单体最大陆上风电项目正式投运 总规模达150万千瓦[1] - 项目采用150台10兆瓦风电机组 构成国内最大陆上风电机组方阵[1] - 年发电量预计达54.4亿度 年减少标准煤消耗164万吨 二氧化碳排放减少498万吨[8] 技术创新与性能提升 - 创新箱变侧置技术使机组载荷更优化 采用双轴承设计提升传动链稳定性 机组重量降低5%以上[3] - 全碳纤维叶片使叶根直径达3.6米 叶根承载力提升26%以上 叶尖与塔筒距离增加12%提升安全性[6] - 采用1.7米主轴承使宽度厚度优势明显 整体承载力提升20%以上 机组安全性能显著增强[6]
帮主郑重:近期中长线投资的「隐形金矿」,这三个方向值得重点埋伏!
搜狐财经· 2025-09-14 00:01
新能源行业 - 国家投资2500亿元发展储能 目标2027年装机容量达1.8亿千瓦[3] - 8月储能系统招标量同比增长2158% 宁德时代和阳光电源等龙头企业正在扩产[3] - 工信部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基地和海上风电项目 沿海核电项目加速核准[3] - 风电主机毛利率触底反弹 零部件企业订单已排至明年[3] 人工智能行业 - 2025年开放式GenAI模型将成为主流 50%AI生态基于开源构建[4] - 工信部将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方案 推动工厂自动化效率提升[4] - 二季度险资和汇金加仓AI及半导体领域[4] - 智能制造领域存在隐形冠军企业 如汽车厂智能质检和钢厂能耗优化服务商[4] 消费升级领域 - 服务消费将成为未来五年最大增长点 新茶饮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5] - 广东黄皮因奶茶消费价格上涨60% 农户亩均增收8000元[5] - 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20% 专业护理机构存在巨大缺口[5] - 社区养老站点建设享受补贴 家庭病床和远程诊疗成为新机会[5] - 智能家居渗透率超40% 海尔和美的等企业推动生活方式变革[5] 医药生物行业 - 2024年行业下跌14% 前8个月仅上涨5.2%[6] - 行业市净率处于近15年最低5%分位[6] - 反腐常态化后药企业绩回暖 创新药出海取得突破[6] - 高股息医药龙头分红收益超过银行理财 基因编辑和细胞治疗领域存在十倍股机会[7] 投资策略方向 - 新能源和人工智能受政策与技术双驱动[8] - 消费升级由人口结构与需求共振推动[8] - 医药生物行业处于估值与业绩修复阶段[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