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

搜索文档
罗永浩发博息战:西贝的事情告一段落
新浪财经· 2025-09-14 08:38
罗永浩与西贝预制菜争议事件 - 罗永浩在微博宣布西贝预制菜事件告一段落 并期待预制菜国家法规尽快出台[2] - 罗永浩重申不反对预制菜 但强调消费者应有权知晓餐馆是否使用预制菜[4] - 罗永浩在直播中指控西贝"100%撒谎" 因国家尚未出台预制菜标准 其目的是推动市场透明化[5] 西贝餐饮的回应与影响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称此次事件为公司成立以来最大外部危机 并陷入自证循环[6] - 西贝营业额出现显著下滑:9月10日减少100万元 9月11日减少100万元 9月12日预计损失200万至300万元[6] - 西贝为全国性餐饮企业 拥有370余家直营门店 约18000名员工 主力品牌为西贝莜面村[13] 行业支持与声援 - 多家餐饮企业创始人集体声援西贝 包括巴奴毛肚火锅、吉祥馄饨、朱光玉火锅、霸蛮牛肉粉等品牌[6] - 行业人士强调西贝的食品安全、食材标准和新鲜度为行业标杆 反对无端品牌伤害[8] - 弘毅投资合伙人公开支持西贝 称品牌被诋毁为行业大事 呼吁同行声援[9] 预制菜标准进展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4] - 新标准将首次强制要求餐饮门店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4] - 市场监管总局界定预制菜需兼具预制化和菜肴特征 中央厨房模式制作的净菜、半成品需符合餐饮安全标准[11]
预制菜之争亟待国标平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4 07:05
行业现状与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到4850亿元 同比增长33.8% [1]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6173亿元 [1] - 餐饮企业预制菜比例逐步走高 消费者接受度同步提升 [1] 标准定义争议 - 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2024年3月联合通知规定仅第三方加工属于预制菜 [1] - 行业协会标准认定即热、即烹、即配、即食品类均属预制菜 [1] - 现行定义缺乏统一标准导致认知分歧 [1] 企业运营逻辑 - 中央厨房模式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并提升标准化水平 [1] - 预加工环节可优化烹饪流程提升出餐效率 [1] - 部分商家存在以预制菜冒充现炒菜并维持高价的行为 [1] 消费者关切焦点 - 消费者担忧预制菜健康性及品质一致性 [1] - 知情权与选择权未得到充分保障 [1] - 劣质外卖预制菜包存在卫生安全隐患 [1] 监管进展与趋势 -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完成审查即将征求意见 [1] - 新国标首次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 [1] - 餐饮门店预制菜使用情况将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1]
罗永浩: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
搜狐财经· 2025-09-14 04:07
9月13日晚间,罗永浩发布微博称,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 此前,13日下午罗永浩于微博转发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声明其立场:不反对预制菜,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主动选择预制菜;既然预制菜合法,餐馆当然 有权使用预制菜,但消费者有权知道餐馆是否使用了预制菜。 事件起源于9月10日罗永浩发布的一条微博。罗永浩称,西贝多数菜品为预制菜,"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 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据新浪财经报道,9月11日,西贝董事长贾国龙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定会起诉罗永浩,旗下餐厅还将推出"罗永浩菜单"。 贾国龙对媒体表示,餐饮行业不回避预加工菜品,但"我们不是预制菜,国家对预制菜有严格定义""按国家规定,我们没有一道是预制菜,而且100%不是 预制菜""罗永浩说全是预制菜,太恶心了,挺伤我们的"。 罗永浩随后密集发布多条微博表态,称"即使它(预制菜)真的卫生,也非常荒唐,正规厂商生产的罐头最卫生,你想去饭馆吃罐头吗?""哈哈,牛大骨 现煮,莜面现搓,塑料袋现剪,微波炉现打,准备好的话术现读。"(详见此前报道《》) 据新华社报道,根据2 ...
贾国龙没能自证清白,西贝客流已断崖式下滑,日营业额减少超20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13 16:27
事件背景与影响 - 罗永浩9月10日发微博质疑西贝使用预制菜且价格过高 引发舆论危机 [1]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称此为西贝成立以来最大外部危机 连续两天营业额分别下降100万元和200-300万元 客流断崖式减少 [1] - 公司全国370家门店公开菜单并开放后厨以自证未使用预制菜 [1] 双方应对措施 - 贾国龙坚决否认使用预制菜 表示"宁可不生意也要打官司"并计划起诉罗永浩 [1][2] - 罗永浩发布10万元悬赏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 并在9月12日开展专题直播 开播1分钟在线人数破10万 [4][5] - 西贝召开1.8万名员工参与的全员大会 主题为"西贝伙伴跟罗永浩之战" [2] 预制菜定义争议 - 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3月明确预制菜定义:以农产品为原料不添加防腐剂 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的预包装菜肴 不包括主食类和中央厨房制作菜肴 [5][6] - 消费者普遍认为只有原材料现买现场制作的菜品才非预制菜 与政策定义存在认知误差 [7][8] - 贾国龙区分预制工艺与预制菜 称所有菜品都需要预制工艺 但西贝100%无预制菜 [10] 公司经营状况 - 西贝上半年平均利润率不超过5% 公司称价格策略为"优质平价" [10] - 公司曾推出预制菜品类"功夫菜" 但因消费者抵触已陆续下架 [10] - 目前处于IPO筹备关键期 计划2026年完成上市成为市值超千亿公司 [10][11] 行业影响 - 事件推动预制菜市场透明化讨论 罗永浩强调目的是维护消费者知情权 [5] - 争议显示消费者对预制菜接受度仍较低 直接影响餐饮企业产品策略 [10]
壹快评丨消费者不仅需要吃得放心,而且需要吃得明白
第一财经· 2025-09-13 05:40
核心观点 - 西贝事件引发对消费者菜品知情权的关注 网红企业家指责西贝使用预制菜但公司否认 目前缺乏国家标准界定预制菜[1] - 餐饮企业应主动保障消费者对原料来源和制作工艺的知情权 西贝开放后厨公布13道菜品制作过程值得肯定[2] - 预制菜行业已发展超20年且体量扩大 但消费者对风味营养安全存在质疑 国标缺失加剧担忧[2] - 老乡鸡通过标注餐厅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三类菜品保障知情权 获得消费者认可[3] 行业现状 - 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已超20年 行业体量持续扩大[2] - 目前缺乏预制菜详细国家标准 导致企业操作存在争议空间[1] -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风味营养和安全存在普遍质疑 国标缺失加剧担忧[2] - 行业出现主动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的企业 如老乡鸡标注三类制作方式[3] 企业具体操作 - 西贝公布13道菜品制作作业指导书 开放后厨展示原料使用情况[1] - 西贝儿童餐使用保质期24个月的有机速冻西蓝花 保质期9个月的腌制鸡翅和牛肉酱[1] - 西贝羊排可用三餐即隔夜食用 面筋采用保质期12个月速冻凉皮[1] - 西贝使用采购的腌制大黄鱼和牛肉等预制原料[1] - 公司创始人认为后厨操作不属于预制菜 因国标缺失无法明确界定[1] 消费者反应 - 小学生食堂采用预制菜曾引起家长强烈反弹[2] - 西贝人均消费100元左右的餐食事件引发公众对预制菜的担忧[2] - 消费者希望获得原料来源和制作工艺的知情权以自主选择[2] - 老乡鸡标注菜品制作方式的做法获得网友点赞[3] 发展建议 - 应加快推进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质量标准建设[3] - 需严格把关预制菜生产许可关口并强化行业监管[3] - 鼓励餐饮企业主动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2] - 推动企业展示食材来源和预制作工艺[2]
@高新技术企业|一文带你弄懂研发费用三个归集口径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12 13:12
研发费用归集口径差异 - 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费用归集时需区分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会计规定三种口径,错误核算可能导致税务风险 [2] - 人员人工费用中,加计扣除口径针对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口径针对科技人员,会计规定口径针对在职研发人员,且会计核算范围大于税收范围 [3] - 直接投入费用中,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在三类口径下均被覆盖,但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认定明确包含中间试验、产品试制相关费用(如模具、样品购置费),会计规定也包含类似内容 [4] - 折旧与摊销费用中,加计扣除仅允许仪器设备折旧,高新技术认定额外允许在用建筑物折旧及长期待摊费用,会计规定包含仪器设备房屋折旧,但房屋折旧和长期待摊费用不可加计扣除 [5][6] -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中,加计扣除包含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摊销,高新技术认定包含知识产权摊销,二者存在差异(如专利权 vs 知识产权) [7] - 设计试验等费用中,加计扣除包含新产品设计、新工艺制定、临床试验等,高新技术认定额外包含装备调试、田间试验,会计规定未列举但允许研发相关费用计入 [8] 餐饮行业增值税处理 - 现场制作并直接销售给顾客的食品按"餐饮服务"缴纳增值税 [19] - 销售的外卖食品(需企业参与生产加工)按"餐饮服务"缴纳增值税 [20][21] - 外购未加工酒水、农产品等货物直接销售时,按货物适用税率依兼营规定缴纳增值税 [22] - 连锁加盟特许经营权使用费收入按"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缴纳增值税 [23][24] - 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3%征收率减按1%征收(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25] - 餐饮行业可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自2022年7月1日起覆盖至住宿和餐饮业 [26][27] - 购进农业生产者自产农产品可凭收购发票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28] - 餐饮行业不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29] - 企业购进餐饮服务的进项税额不可抵扣 [30][31]
西贝争议刷屏,但比起硬刚罗永浩,我们更关心的是……
凤凰网财经· 2025-09-12 12:50
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争议 - 罗永浩在微博分享西贝用餐感受后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以起诉姿态回应 双方公开交锋引发广泛关注 [1][2][3] - 争议焦点包括预制菜定义 餐饮商家使用预制菜时是否需明确告知消费者以保障知情权与选择权 [3] 西贝面临的多重争议 - 消费者直指西贝菜品存在预制菜问题 例如大盘鸡中吃出塑料袋剪开的小口子 服务员解释因菜品提前制作 [5] - 儿童餐被指是预制菜重灾区 有网友目睹厨师从包装倒出食材装盘并遮掩 [6] - 消费者批评西贝菜品价格贵且难吃 尽管贾国龙称15个菜830元不算贵 且西贝上半年平均利润率不超过5% [8] - 钱江视频在杭州西贝门店直播发现两款转基因油 为品牌争议再添讨论 [9] - 部分网友给出正向评价 认为西贝品质可控 烤羊腿和凉皮等菜品口感值得认可 [11][12] 西贝的预制菜业务布局与现状 - 西贝2019年9月推出第一道预制菜产品羊蝎子 疫情后重点发展预制菜业务 推出贾国龙功夫菜主打家庭消费场景 [15] - 贾国龙高度重视该业务 称用人头担保 并视为核心业务 [17] - 2020年5月西贝计划在天津投资10亿建设中央厨房 同年10月贾国龙功夫菜首店开业 主营30多个SKU 2021年3月底以店中店形式在全国300多家门店铺开 [18][19] - 线上开设西贝功夫菜旗舰店 但销量惨淡 最高销量商品有机莜面鱼鱼仅100多单 最低牛上脑肉饼仅4单 [24] - 贾国龙坦言因消费者抵触 功夫菜已陆续下架 目前西贝所有门店实现100%无预制菜 [26] 争议背后的深层问题 - 预制菜核心优势是规模化降低成本 但西贝走中高端路线 价格高于普通餐厅 口味被质疑与预制菜无区别导致消费者认为不值 [29] - 西贝多次尝试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包括西贝燕麦工坊 燕麦面 麦香村 超级肉夹馍和预制菜 均以失败告终 [30] - 罗永浩转发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 质疑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达80%以上 直接反驳西贝的100%无预制菜表态 [31] - 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出台预制菜定义 明确不包括主食 即食食品 凉拌菜及中央厨房向餐厅配送的菜品 贾国龙据此坚持门店无预制菜 但与消费者认知存在冲突 [33][34]
罗永浩悬赏10万元,再怼西贝“天下苦预制菜不透明久矣”,西贝反手上线罗永浩菜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6:26
罗永浩与西贝预制菜争议事件 - 罗永浩发文吐槽西贝预制菜并悬赏10万征集线索 引发广泛关注[1][3] - 罗永浩称网络舆情90%以上支持其立场 强调消费者预制菜知情权诉求[3] - 西贝迅速回应 在全国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并承诺"不好吃不要钱"和开放后厨参观[3] 西贝预制菜专利布局 - 北京西贝天然派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获授权三项预制食品相关实用新型专利[4][5] - 专利包括预制食品灌装装置(2025年4月公开)和豆腐预制食品包装设备(2025年2月公开)[4][5] - 该公司为西贝餐饮集团全资子公司 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参保114人[5][6] 餐饮行业经营现状 - 西贝2025年5月营收处于下滑区间 面临经营危机[7][8] - 行业整体表现疲软:海底捞2025上半年营收下滑3.7%至207.03亿元 九毛九下滑10.1%至27.53亿元 呷哺呷哺下滑18.9%至19.42亿元[8] - 除西餐(增6%)、面包甜品(增5%)和朝韩菜(增1%)外 多数餐饮品类店效个位数下滑[9] 餐饮市场环境变化 - 一线城市餐饮市场明显收缩:北京1-7月餐饮收入792亿元同比下降3.6% 上海1141.95亿元下降2.9%[10] - 全国餐饮收入1-7月虽增长3.8%至31984亿元 但增速承压明显[10] - 品牌敏感度升高 负面冲击可能造成重大经营风险 参考钟薛高案例[11][12]
香港青年逐梦海南自贸港:找到了创业的“秘笈”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5:06
中新网三亚9月12日电 题:香港青年逐梦海南自贸港:找到了创业的"秘笈" "行情最好的时候,'茶与包'在全国各地开了32家门店,远至呼伦贝尔、哈尔滨。"与菠萝包口味一起增 长的还有门店数量。在广撒网的同时,阮锦贤找到了在海南创业的"秘笈"。 "对大型企业来说,超一线、一线城市是重点关注的对象,个体创业者需要反其道行之,将底层文化有 联结但存在新鲜感的事物带去不同城市。"阮锦贤说,海南自贸港的底色是开放,这里迎来送往世界各 地的人们,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事物都可以在此寻找发展的土壤。 9月11日,海南三亚,阮锦贤正在打包港式菠萝包。 张月和 摄 "韩餐、泰国菜、美式餐吧、港式茶餐厅、西班牙融合菜……近年来,海南的餐饮种类变得越来越'国际 化'了。"在海南从事餐饮行业13年,香港青年阮锦贤感言,"海南自贸港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蓝海"。 9月11日,海南三亚,阮锦贤创办的港式茶餐厅内客流不断。 张月和 摄 "80后"阮锦贤大学毕业后曾在澳门工作,2012年经朋友引荐,来到海南海口经营一家港式茶餐厅。"港 式茶餐厅形式与海南老爸茶类似,风味却不同。"短短几年间,他的港式茶餐厅在海南多地拓展分店。 在海南日久,阮锦贤喜欢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称将起诉罗永浩,罗永浩回应:“好,来吧!”并反讽其为“高科技”
新浪财经· 2025-09-11 22:27
9月11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回应"预制菜"风波的新闻发布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态度坚决地表 示:"一定会,我们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他强调罗永浩的言论对西贝造成了巨大伤害, 并明确表示会采取法律手段解决。 次日(9月11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迅速做出回应。在北京门店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贾国龙明确表 示:"西贝门店没有一道是预制菜。" 一场关于预制菜的争议迅速升级为法律威胁,西贝创始人用三个"一定"强调起诉决心,罗永浩则用一 句"高科技"反讽回应。 当晚,罗永浩通过微博简短回应:"好,来吧。能把现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热的味道,这肯定是高科 技了。" 这场风波的起因是9月10日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公开发文批评西贝:"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 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 他还呼吁"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贾国龙宣布从9月12日开始,西贝全国370多家门店将面向所有消费者开放后厨。 "消费者可以在保证卫 生标准的前提下参观任何一道菜品的制作过程"。 同时,贾国龙明确表示"不会对骂",而是会选择诉诸法律。 他认为罗永浩作为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