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制菜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满大街的预制菜,是怎么来的?
36氪· 2025-09-26 02:42
消费者需要的安全、健康、新鲜,跟"预制菜"并不一定是反义词。理清一些基本事实,有助于帮我们看清餐饮行业的真实情况,把焦虑和恐慌用在最有用 的地方。 消费者所面对的餐饮市场问题,用"预制菜"一言以蔽之,远远不够,是简化、遮蔽了问题。 风波最激烈时,我们往往会失去客观判断的能力。我想现在是一个合适的时机,来聊聊预制菜的功与过。 先放一句结论,消费者普遍概念中的"预制菜"(从冷冻西兰花到料理包)其实上限极高,但下限也极低。但是"预制菜"这一统称,因为后者,慢慢变成了 一个负面的、用于猎巫的、业内避之不及的概念,这并非一件好事。 "预制菜",在争什么? 当下预制菜的行业发展,其实很多时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预制菜可以推高餐饮行业的上限。现代化生产流程,可以让更多消费者享用更多好品质的食材。日料中顶级的三文鱼、金枪鱼,无一不是冷冻运输,然后 解冻后做刺身。海鱼美味但上岸后难以存活,且超低温冷冻是必要的安全保证,能够杀灭寄生虫。 内蒙的羊也是在秋季至初冬大规模屠宰,因这阶段最膘肥体壮、鲜味物质达峰值,低温冻起来的秋膘羊肉,反而能最大限度提供好风味。 而活鲜与否,很多时候,是在安全与新鲜两者之间做平衡。《生猪屠宰管 ...
罗永浩又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9-20 13:31
(原标题:罗永浩又发声!) 【导读】事关预制菜,罗永浩继续发声 中国基金报 晨曦综合整理 据报道,9月13日《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届时餐饮门店是 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相关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华西证券研报认为,参考美国、日本等国家产业趋势,餐企要追求高效便捷,配备中央厨房、通过外采 等方式缩短前置食材处理是常用流程,未来食品工业化依旧是大势所趋。 同时,社会也并非全盘反对预制,老乡鸡、肯德基、萨莉亚等使用央厨的企业依旧得到消费者认可。以 上餐企通过高标准的供应商准入、透明的原料溯源、公开的制作流程等,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透明、 规范的供应链程序,建立了足够的公众信赖。未来企业要满足公众吃得安心、吃得明白的刚需,供应链 体系必须更加严格规范,尤其是在预制菜、半成品使用上需要更加规范透明。 时隔4天,罗永浩再次就预制菜事件发声! 9月20日下午,罗永浩发布微博称,"用预制菜给消费者知情权,其实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复杂,行业里早 就有一些基本定义了,以这个做基础细化一下就可以。" 罗永浩表示,"对我个人来说,如果是在超市或平价快餐厅,这个表里所有的级 ...
“媒体+”喊大家品鉴港澳流动渔民海捕产品
南方农村报· 2025-09-18 16:01
"媒体+"喊大家 品鉴港澳流动渔 民海捕产品_南 方+_南方plus 午后的港口,海 风夹着咸湿的气 息扑面而来,渔 船引擎的轰鸣声 渐渐靠近,岸边 早已聚集了搬运 工人和市场商 贩。伴随着一 声"船靠岸啦 ~",满载而归的 渔船稳稳靠上码 头。港澳流动渔 民布文龙和船员 们掀开舱盖,冰 碴堆里一条条带 鱼泛着银光,宛 若一船碎银倾泻 而出。围拢而来 的工人迅速接手 搬运,渔获丰收 现场瞬间热闹非 凡。 丰收的场景让港 澳流动渔民心潮 澎湃,兴奋不 已。但欣喜背后 也存在着一个现 实问题:这些深 海捕来的"宝贝 鱼",如何"深 海"有人识,如 何更好地走进千 万家户,成为舌 尖上的美味呢? 品牌建设:让渔 获有身份、有价 值 近年来,在政策 支持和装备升级 下,港澳流动渔 民的生产条件得 到极大改善。钢 质渔船替代木 船,导航与冷藏 设备升级,让他 们得以驶向更远 的海域,收获更 多更优质的鱼。 不过,在大海中 风来浪中去,回 到渔港如何让深 海渔获,更好地 走向市场呢? "我们捕上来的 鱼,在码头上一 筐一筐地卖,价 钱只有4-5元一 斤,但到了超市 商场,价格却翻 三四番。"布文 龙坦言:"我们 熟悉大海 ...
拒餐厅“投喂”预制菜,消费者盼餐饮“于东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4:43
预制菜定义与标准 - 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 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 不添加防腐剂 加热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3] - 市场监管总局规定预制菜两个硬性要求:禁止添加防腐剂 必须全程冷链 确保食品安全与新鲜度 [4] - 官方定义窄于大众认知 行业与消费者对"预制菜"与"现炒菜"的概念界定存在分歧 例如西贝将产品归为"预加工原料"而非"即热成品" [5] 行业价值与现状 - 预制菜解决餐饮标准化问题 缓解高租金与高人力成本痛点 实现降本增效 对食品产业链提升和食品安全闭环具有积极作用 [5] - 2025年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达6173亿元 同比增长27.3% A股预制菜板块有30家上市公司 总市值突破5000亿元 [7] - 产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 80年代在日本成熟 目前国内依托预制技术发展和冷链物流体系完善成为链接农业与餐饮业的重要环节 [7] 消费者接受度与争议焦点 - 消费者接受度与消费场景高度相关:连锁快餐店超50%接受 高档餐厅仅8.8%接受 [7] - 争议核心并非技术本身 而在于监管缺失与信息不透明 消费者抵制的是餐厅隐性使用预制菜而非预制菜本身 零售渠道销售积极性不降反增 [8] - 供需场景错位导致产业面临"穿小鞋背大锅"境地 消费者期待知情权保障和透明化操作 [8][10] 行业规范与发展方向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首次将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11] - 需落实"六个统一"措施:法律法规保障知情权 权威机构普及知识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建立全链条标准体系及数字化溯源 [10] - 未来餐饮行业结构将呈现顶端保留手工菜 基底依托食品工业体系的互补格局 关键是通过技术驾驭和规则健全服务大众 [12]
一些餐厅从食客下单到上菜仅需两三分钟疑似用预制菜 专家建议预制菜应在饭店菜单上明示标注
新华网· 2025-09-15 23:48
漫画/李晓军 调查动机 连日来,罗永浩发文吐槽西贝一事引发社会对预制菜的广泛关注。 第三方调查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达6173亿元,同比增长27.3%。虽然预制菜 市场发展迅速,但目前信息不透明问题突出,消费者对预制菜认知模糊。 什么是预制菜?饭店使用预制菜要不要向消费者公开?如何公开?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采 访。 "我到饭店来吃饭,就是要吃新鲜的,要是上预制菜,不如自己网上买点""能接受预制菜,但你得明确 告诉我这是预制菜,吃也得吃得明明白白""哪些是预制菜,哪些不是,菜单上应该标注,让消费者自己 选择"……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天津等地10多家餐饮店,多位用餐消费者如是说。这些餐饮店中 不少疑似使用了预制菜,但其中只有一家店明示使用了预制菜。 受访专家认为,预制菜作为食品工业化的产物,其快速发展反映了市场效率需求,但同时也带来了食品 安全和消费者知情权的挑战,公开预制菜信息极其必要。 餐厅是否用预制菜 消费者对此不知情 下单时,记者询问店内的服务员香辣鱿鱼这道菜是否可以不加辣,服务员回应称,这道菜的酱汁都是调 好的,无法免辣。 下单后,记者来到小料台旁通过窗口 ...
对预制菜避而远之?河南一地预制菜产业园“去标签”
第一财经· 2025-09-15 09:01
行业现状与政府态度 - 预制菜产业在河南某县实现全产业链营收200亿元 并入选全国产业百强基地第四名[1] - 当地政府将预制菜园区更名为绿色食品创新示范产业园区 并停止公开提及预制菜[1][6] - 园区入驻160余家食品企业 生产4000多种食品 带动3万农民就业 预计全产业链营收将突破300亿元[6] 政府支持与投资建设 - 当地加快建设总投资200亿元 占地8650亩的预制菜创新示范产业园[2] - 推进预制菜产业创新研究中心建设 包含六大服务中心[2] - 2025年省市重点项目中至少15个与预制菜相关 总投资额超20亿元[3] - 三味真厨公司建设15万平方米生产基地 年产30万吨速冻食品和预制菜[3] 市场销售变化 - 羊肉加工企业2022年预制菜产品4个月销售额超5000万元 香辣羊蝎子2024年初订单量达5万单[8] - 卤肉加工企业牛肉礼盒10天卖出20万盒[9] - 企业目前将重点从C端转向B端客户 包括餐饮和团购客户[9] - 部分企业大幅裁减为C端市场成立的电商部门[9] 行业挑战与公众认知 - 学校使用预制菜出现食品质量 卫生问题和送餐不及时现象[9] - 央视"3·15"晚会曝光企业使用糟头肉制作梅菜扣肉 加剧公众对预制菜的质疑[9] - 投资者对预制菜行业认知模糊 盲目进入市场[9]
罗永浩怒怼华与华:“怎么好意思收西贝6000万”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5 04:47
罗永浩对西贝及华与华的公开批评 - 罗永浩在直播间公开批评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问题处理方式 并称若以"打西门子的劲头"对抗西贝将导致其"彻底完了" [2] - 直接点名西贝营销服务商华与华 指责其市场定位和营销建议"纯扯淡" 并称该行为相当于"军师在血流不止时仍怂恿对抗" [2] - 质疑华与华专业能力 称未来企业选用华与华可能引发对其客户"智力有问题"的怀疑 [2] 商业合作费用披露 - 披露华与华服务西贝10年收取6000万元营销咨询服务费 强调"出不起"该金额否认资助传闻 [2] 预制菜产业争议与对话提议 - 罗永浩提议与西贝通过大型网络平台直播对话 旨在澄清预制菜使用真相并推动餐饮行业健康发展 [2][3] - 强调面对面对话可避免媒体转述导致的信息偏差 实现公平公正的交流 [2]
罗永浩怒怼华与华:“怎么好意思收西贝6000万”
第一财经· 2025-09-15 04:43
2025.09. 15 本文字数:707,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9月14日晚间,罗永浩在"交个朋友直播间"表达了对贾国龙处理问题的不认同,并直言道:"幸亏我 没对干,如果真对干的话,西贝就彻底完了,你想想我用打西门子的劲头打西贝的话,真的就完 了。" 随后,罗永浩还直接点名西贝营销咨询服务商华与华并批评道:"他作为收费的,帮它(西贝)做市 场定位和营销的,竟然在边上呼吁它干,我可以认为这是当着全国读者和观众的面,华与华证明了他 们家给企业做这种支招的,这是纯扯淡的。" 罗永浩直播间说道,"以后别的企业再用华与华,产生的可能就是大家会怀疑那个品牌是不是智力有 问题,脑子有问题。" 罗永浩还说:"这大致相当于两个人对干,其中的一方不在理,并且上来由于某种原因先捅了自己20 多刀,在血流不止,然后他那伙儿的军师还在边上说干,上去干,就这么一个情况。" 罗永浩表示,"有人问是不是你们出钱给华与华,让华与华出这个招。那我们出不起,他们服务西贝 10年,收了6000万。" 据此前报道( 罗永浩邀请贾国龙当面直播对话 ),9月15日凌晨,罗永浩再度在社交平台发声,并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他表示,在此次事件中,双方总是交替发声 ...
罗永浩深夜喊话西贝创始人:希望当面直播对话
搜狐财经· 2025-09-15 01:52
事件发展进程 - 罗永浩于9月15日凌晨在社交媒体公开提议与贾国龙通过大型网络平台直播进行对话 旨在澄清西贝真相并推动预制菜产业与餐饮行业健康发展 [1] - 贾国龙于9月14日表态承认应对方式有误 宣布西贝将"打明牌"并彻底向胖东来学习透明化运营模式 [1] - 罗永浩此前于9月14日曾宣布西贝预制菜事件告一段落 同时呼吁国家尽快出台预制菜相关法规 [1] 争议升级关键点 - 贾国龙在群聊截图中称罗永浩为"网络黑嘴"和"网络黑社会" 导致罗永浩宣布事件无法揭过并警告劝阻朋友将绝交 [2] - 罗永浩通过"交个朋友"直播间表示 法务部门认定贾国龙言论构成名誉侵权 需承担停止侵害责任 [2] - 双方争议因贾国龙完整发言截图流出而进一步升级 相关话题当日登上热搜 [2]
罗永浩深夜回应:贾国龙,这件事没法揭过去了
搜狐财经· 2025-09-15 01:25
近日,西贝餐饮与罗永浩就预制菜引发的争论在网络上持续发酵。此前,罗永浩曾表示"停战",宣称要回归自己的正事。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平息。 据红星资本局9月14日消息,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某个行业群内的表态截图流出。 贾国龙表示:"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红星资本局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截图属实。 贾国龙称,西贝今后将"打明牌",做一个透明的西贝,彻底向胖东来学习。 有媒体报道,但没想到,贾国龙的发言,截图只呈现了一半。 对此,罗永浩发文表示:"贾国龙,那这件事我们没法揭过去了。在中间再劝我的朋友,我们一律绝交吧。" 随后,罗永浩昨晚深夜再度在社交平台发声,并@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这次的事件,总是我说几句,你说几句,容易各说各话,媒体转来转去也容易出现 信息偏差,我们还是找一个大的网络平台直播,当面公平公正冷静理性地对一次话吧。相信这也能澄清西贝的真相,并且对中国预制菜产业和餐饮行业的 健康发展做一些贡献。 据媒体报道,9月14日晚间,罗永浩直播也谈及西贝事件,在谈到了贾国龙的上述表态截图。罗永浩表示,他14日白天看到上述截图后不太当回事,"觉得 他有这个态度挺好,那他就改呗。"结果当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