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餐饮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当全网都在“干翻成都”,四川已经赢麻了
搜狐财经· 2025-09-28 10:59
作者 | 林黛曦 编辑 | Sette 川超最近热度太高了。 9月20日,成都揭幕战,门票预售阶段几秒售罄,开放22240个座席,上座率高达96.4%。场外嘉年华及车展,也吸引了5 万余名群众。 展位78个,当日全区销售新车、二手车582台。合计销售额约1.08 亿元,单日销售额同比增长103%。 多个美食展位提前售罄,嘉年华营收超400 万元。其中 4 家本土电商企业直播销售额达340 万元。 离体育场馆半径 1 公里内的餐饮门店销售额平均增长15%以上。 万达广场、海滨城等 4 家商业综合体,提供"第二现场" 观赛区。客流量合计超22 万人次。销售额合计超1200 万元。 9月22日开售的广元主场对阵绵阳的赛事门票,线上渠道6247张门票在上线后2分钟内售罄,线下门票也迅速被预订一空。 四川人那股子天生的乐观劲儿,线上线下直接把川超整成连续剧了,热度愣是没输给当初的"苏超"。 这不光是球迷的狂欢,背后还牵着一大串文旅消费、城市曝光、餐饮住宿的生意——说白了,体育只是壳,经济才是核。 川超这盘棋,下的是"票根经济"的大局。 开幕战那天晚上,成都双流体育中心直接炸场。 自贡牵恐龙、雅安抱熊猫、广元派机器人co ...
突发:西贝被告上法庭!证据链已锁死,品牌公关彻底崩盘
新浪财经· 2025-09-27 13:55
出品|财经智讯 作者|大为 刚刚,一份民事诉状,给这场延宕多日的餐饮风波按下了重重一笔。9月26日最新公开的诉状显示:原 告郭乘希,是西贝九年的老顾客。她的第二重身份更让案件不同寻常。她曾代理"慰安妇受害者"维权 案,熟悉法律攻防和证据逻辑。 她没有用"情绪"起诉,而是用账单。起诉书里,九年的消费记录被一笔笔摊开:2016年6月16日至2025 年9月22日,她在西贝小程序充值6280元,全国门店累计消费6252.14元,仅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22 日,在美团店铺的外卖下单就有2386.9元——合计8600元以上,并附有小程序充值与门店消费的8页截 屏、各地美团下单的10页截屏作为证据底稿。她把这份私人饮食史,变成了法庭上可交叉验证的证据链 的第一环。 更"硬"的在后面。她没有止步于"受害者叙事",而是给出一套清晰的诉讼目标:五项核心诉求——其 一,判令第三被告在今日头条、新浪、网易、搜狐及西贝App、小程序上连续一周发布公开致歉信;其 二,要求第三被告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在全国线下门店以及美团、抖音等电商页面的显著 位置,以突出字体公示每一道菜所用预先切片、冷冻、腌制类预包装食材的名称、 ...
马上评|“7岁的毛毛”引争议,西贝为什么又做错了
新浪财经· 2025-09-25 12:25
因预制菜争议而身陷舆论风波的西贝,因为一篇自宣文章,这两天再次遭到不少网友的吐槽。 9月23日,西贝公众号发布一篇名为《7岁的毛毛:我以为我再也吃不到西贝了》的文章。以7岁儿童毛 毛的视角,讲述妈妈因为近期网络舆论,建议"星期天别带孩子去吃西贝了",但毛毛哭闹着"就是要去 西贝",最终妈妈想通了,而"7岁的毛毛一进店就直接冲向店长,抱住她的大腿哭了起来"……目前,西 贝已经删除该篇文章。 "要不星期天别带孩子去吃西贝了。" 随意的一句话 却被一旁的毛毛听了去 毛毛哭着、闹着,就是要去西贝 哪怕妈妈用"去姥姥家""买玩具" 转移注意力 他也死死抵住诱惑 原来 毛毛妈妈近期看到了网上的舆论 随口跟家人说: 文章描述的案例是否真实暂且不论,这种极度煽情的写法,在公关层面看,确实是比较落伍的操作,很 容易引发消费者反感。尤其考虑到,最近很多网友还在质疑西贝餐饮的品质和性价比,这时候西贝最好 的公关应对,应该是少说多做,用产品和服务证明自己、改善形象。 这篇自宣文章以"7岁的毛毛"为主角,讲一个极特殊的煽情故事。在西贝陷入舆论风波后,这位小朋友 还"坚持要去吃儿童餐",或许确有其事,但西贝此时放出这个故事,非但不会引发 ...
西贝道歉背后:预制菜大潮下的餐饮业变革与消费者困境
搜狐财经· 2025-09-19 09:03
闻览焦点:近日,#西贝道歉#话题登上热搜,再次将预制菜推至舆论中心。西贝因被消费者质疑"高价仍使用预制菜"而致歉,但这已非个别现象——从高档 餐厅到街边小吃,预制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中国人的餐桌。 一、预制菜浪潮:为何"防不胜防,逃无可逃"? 三、超越"预制与否":重新定义餐饮价值 这场争议实际上迫使我们重新思考餐饮的核心价值。是"锅气"和"手艺",还是美味与安全?预制菜技术若能保证食品口感与营养,同时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其价值是否应该被重新评估? 事实上,高端餐饮与工业化生产并非绝对对立。日本高级便当、欧洲预制餐食都有成功先例。关键在于建立与价格匹配的价值承诺:预制菜餐厅可以凭借独 特配方、优质食材或特殊工艺创造价值,而非掩饰预制事实。 四、监管滞后:标准与标识亟待建立 重庆小面的浇头、广式早茶的虾饺、甚至西北菜馆的莜面……预制菜早已渗透餐饮各个环节。其背后是餐饮行业工业化、标准化发展的必然逻辑:降低人工 成本、统一出品质量、提高出餐效率。对于餐饮企业而言,这几乎是无法抗拒的产业升级路径。 然而问题在于,消费者对"现炒现做"的传统餐饮体验仍抱有期待,尤其是当支付高价时,心理落差更为明显。西贝的道歉,本质 ...
云海肴回应创始人去世:他一直承受很大压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08:39
云南云海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赵晗因心梗去世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今日(9月19日)下午,该公司创始人、CEO朱海琴通过"云海肴"官方微博发文称,"我们和大家一样悲痛万分,过去几年餐饮行业经历了很多考验,赵晗也 一直承受很大压力。我会带着和赵晗的约定,努力把云海肴做好,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 2015年,云南云海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云南省餐饮与美食协会评为滇菜"进京入沪下南洋"首席示范企业、最具活力成长型企业。赵晗曾获云南省第五 届"兴滇人才奖",他曾说,"云海肴沾了云南的光,也要给云南争光"。 关注心血管疾病↓↓ "云海肴"官方微博发布讣告,并配文称,"我是云海肴的创始人CEO朱海琴,事情发生得很突然,谢谢大家关心。我们和大家一样悲痛万分,过去几年餐 饮行业经历了很多考验,赵晗也一直承受压力很大。他昨日突发心梗,永远离我们而去了。我会带着和赵晗的约定,努力把云海肴做好,实现我们共同的 理想。" 南都记者注意到,云海肴董事会此前发生调整,赵晗不再担任董事长及其他职务,朱海琴出任董事长兼CEO,全面负责公司决策和管理。为应对餐饮行业 的诸多挑战,云海肴去年以来多次借助品牌联名尝试吸引新客,还与《边水往事》《好 ...
壹快评|守护百姓餐桌,拥抱“科技”拒绝“狠活”
第一财经· 2025-09-16 10:24
食品工业科技应用的核心观点 - 食品餐饮行业的科技研发与应用具有价值和必要性 应理性看待而非排斥[2] - 科技指现代食品工业中提升安全品质与生产效率的技术 如超高压杀菌 真空冷冻干燥 膜分离技术 无菌包装等[2] - 狠活指违法违规使用添加剂的行为 如滥用防腐剂 工业明胶或违法使用苏丹红 吊白块 孔雀石绿等[2] 科技与狠活的区别对待 - 狠活属于违法犯罪 直接危害消费者健康 必须严厉打击和禁止[3] - 科技是食品工业进步的引擎 有助于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提高食品供应能力 应积极拥抱和利用[3] - 科技应用实例包括中央厨房标准化生产与配送 先进保鲜及冷链运输技术等[3] 预制菜的价值与必要性 - 预制菜体现餐饮行业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的现实必要性[3] - 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增强安全性并降低成本 使更多人享受便捷多元的餐饮体验[3] - 满足消费者对安全 速度与价格的需求 但需让渡部分口感或营养需求[4] 科技在食品供应链的作用 - 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 科技进步是保障食品供给的根本力量[5] - 农药化肥普及 生物育种技术发明和现代食品加工技艺改进为丰富人类餐桌 改善营养结构及保障食品安全作出重要贡献[5] - 科技本身中性 不应被妖魔化 城市餐饮标准化工业化至少是当下选择[5] 理性接纳与监管方向 - 对科技应用应择其善者而从之 推动向更安全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5] - 消费端需加强科普教育 提升消费者科学素养和辨别能力 鼓励公众参与监督[5] - 供应端需完善标准体系 强化全过程监管 让违法害人的伪科技真狠活无处遁形[5]
壹快评|守护百姓餐桌,拥抱“科技”拒绝“狠活”
第一财经· 2025-09-16 09:21
食品餐饮行业科技应用的核心观点 - 食品餐饮行业的科技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和必要性 应理性看待而非全盘排斥[1] - 科技与非法添加行为存在本质区别 需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2] - 科技应用是行业进步的引擎 能提升食品安全品质和生产效率[1][2] 科技应用的具体形式与案例 - 现代食品工业技术包括超高压杀菌 真空冷冻干燥 膜分离技术 无菌包装等[1] - 具体应用案例包括液态奶的利乐包装 生鲜产品的冷链物流技术[1] - 中央厨房标准化生产与配送实现安全平价快速的餐饮供应[2] - 先进保鲜及冷链技术使地域性食品(如岭南荔枝 渤海鲍鱼)实现全国流通[2] 预制菜行业的价值分析 - 预制菜体现餐饮行业标准化工业化生产的现实必要性[2] - 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增强安全性同时有效降低成本[2] - 满足现代生活节奏下对安全速度和价格的需求[2][3] - 在口感营养方面存在天然矛盾 需通过更先进科技解决[3] 科技在食品产业链的全面渗透 - 从田间到餐桌的科技进步保障食品供给[3] - 农药化肥普及 生物育种技术发明 食品加工技艺改进贡献显著[3] - 科技为丰富人类餐桌 改善营养结构 保障食品安全作出重要贡献[3] 行业发展的方向与监管要求 - 科技本身中性 不应被妖魔化 城市餐饮标准化工业化是当下趋势[3] - 需推动科技向更安全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3] - 消费端需加强科普教育提升消费者科学素养和辨别能力[3] - 供应端需完善标准体系强化全过程监管[3]
2025年8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平安证券· 2025-09-16 06:58
2025 年 8 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2025 年 09 月 16 日 餐饮消费增速回升 证券分析师 | 钟正生 |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 | --- | --- | | | S1060520090001 | | | ZHONGZHENGSHENG93 4@pingan.com.cn | | 张璐 |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 | | S1060522100001 | | | ZHANGLU150@pingan.com.cn | 事项: 国家统计局发布 2025 年 8 月主要增长数据。 平安观点: 宏 观 报 告 宏 观 点 评 报 告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8 月中国经济三产强于二产,供给强于需求。生产端,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 生产指数分别同比增长 5.2%和 5.6%,分别较上月放缓 0.5 和 0.2 个百分点。 工业产销率同比连续第三个月回升,至-0.1%,供需不平衡问题有所改 善。 需求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长 3.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 计同比增长 0.5%,分别较上月放缓 0.3 和 1.1 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分别支撑工业和服务业表现。工业方面,8 月 高技术制造 ...
预制菜,改变了餐饮行业的税收结构?
虎嗅· 2025-09-16 05:4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匹夫老六说财税,作者:匹夫老六,原文标题:《预制菜好像改变了餐饮行业的税收结构》, 头图来自:AI生成 昨天下午看到这个微博,开始我还纳闷,税率能有什么可质疑的呢? 我没具体查文件怎么写的,但从逻辑讲。 这个东西,不管是不是预制菜,只要是加工了,比如拆开,微波炉打了一下,按6%,其实没什么问题,确实加工了。 没啥问题啊,就算是预制菜,按6%算,合理啊。 他这预制菜,毕竟还是有个加工制作过程的啊,哪怕就算是打开,装盘,放微波炉,这应该也算是个加工过程。 那就是提供餐饮服务,增值税率6%啊。 要是直接卖包装好的成品,比如那种什么黄米糕、面条、礼盒啥的。 这种现场没有加工过程,肯定不算餐饮服务,属于销售货物13%,不考虑农产品免税的事哈,就是经济行为,是卖货 还是服务。 你看以前那饭店,酒水跟饭菜,都是分开的,其实就是因为是两个税率,两本账。 很多小店,不具备堂食条件,他也硬摆两个桌椅,就是为了表达他提供的是餐饮服务,税率是6%。 后来,应该是出过文件,把模糊地带说清楚了,基本上有加工制作过程的,都算餐饮服务,比如那纯外卖档口。 除非原封不动往出卖,那确实应该13%。 我看有网友说,税务认定标准 ...
西贝请了太多定位大师(念念有余)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1:18
核心观点 - 西贝作为高端餐饮品牌通过高定价策略和成本控制实现市场定位但面临公众对价格和预制菜使用的争议 [1][2][3] 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 - 西贝定位非街边小店聚焦聚会和品鉴需求通过高价格筛选目标客户并提供食物外的愉悦体验 [2] - 品牌通过"莜面"等独特概念抢占用户心智并借助儿童餐强化市场记忆点 [2] - 多次聘请特劳特、里斯等顶级咨询公司进行品牌定位投入显著资金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3] 产品定价与成本结构 - 西贝采用高定价策略(人均上千元)被普通消费者认为价格过高 [1] - 通过分量小、种类多提升客单价并增加文化属性(如传统工艺豆腐)强化产品溢价 [2] - 使用预制菜和大桶油等标准化流程降低成本但与高价格形成消费者预期冲突 [3] 市场竞争与消费者反馈 - 餐饮行业竞争白热化深圳科苑等高消费区域饭店更替频繁 [1] - 西贝儿童餐成为热门产品吸引家庭客群但价格争议持续存在 [2] - 公司最新声明学习胖东来模式但扩张策略与胖东来本地化经营存在本质差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