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

搜索文档
预制菜国标加快制定中
搜狐财经· 2025-09-22 12:39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务院食安办联合多部门加快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 并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以维护消费者权益 [3] - 2024年3月六部门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 但未强制要求餐饮端标注使用情况 [4]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于2025年9月通过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8] 行业标准现状 - 当前缺乏强制性国家标准 存在中国烹饪协会等行业标准及江西/山东/广东等省市地方标准 [3] - 2024年7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制菜》征求意见稿将预制菜定义为"无防腐剂、工业化预加工、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4] 市场发展特征 - 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从2018年12.8%增长至2024年23% 其中500-1000家规模品牌门店数增速达93.6% [5] - 连锁化发展依赖中央厨房等供应链技术 导致菜品标准化程度提高但削弱"现炒现做"特性 [5] 企业实践案例 - 老乡鸡2024年在菜单标注三类菜品: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 其中半预制占比27.7%(33个菜品) 复热预制占比1.7%(2个菜品) [7] - 萨莉亚因价格便宜虽大量使用预制食材仍受消费者青睐 [7] - 目前主动公示预制情况的企业极少 因增加透明度但难以提升消费者认知和平台流量 [4][8] 消费者认知矛盾 - 消费者普遍认为高价与预制存在矛盾 愿为"现做"支付溢价但拒绝为"预制"高价买单 [5] - 争议焦点在于餐厅使用预制菜却伪装现做并收取高价的行为 [6] 行业核心挑战 - 预制菜产业链长且缺乏统一管理部门 技术实现存在追溯与检测门槛 [8] - 标准制定与贯彻执行难度大 第三方执行监督被建议作为解决方案 [8]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双节白酒备货表现分化,关注高德扫街榜催化-20250922
华鑫证券· 2025-09-22 09:39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食品饮料&商社行业"推荐"投资评级 [8] 核心观点 - 白酒板块双节备货表现分化,渠道与区域错位修复,Q3酒企延续去库,前期出清较早的酒企有望率先修复 [6] - 大众品板块预制菜国标推进利好头部品牌,新消费板块高德扫街榜及消费券发放催化线下到店消费 [7][8] - 饮料板块旺季关注新消费机会,生育政策与原奶周期反转催化乳制品需求 [8] 行业数据与市场表现 - 食品饮料行业相对表现:1个月-0.4%,3个月3.8%,12个月20.9% [3] - 白酒行业2024年产量414.50万吨,同比下降7.72%;营收7964亿元,同比增长5.30% [33] - 啤酒企业1-8月注册量同比增长10.83%;前8月烟酒类零售总额4194亿元;白酒产量累计下降9% [5][19] - 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4年2595亿元增至2024年6871亿元,10年CAGR为10.23% [36] - 预制菜市场规模2019-2024年CAGR为23%,预计2026年达7490亿元 [51] - 休闲食品市场规模从2016年0.82万亿元增至2022年1.2万亿元,6年CAGR为6% [49] - 能量饮料市场规模从2019年786亿元增至2024年1116亿元,4年CAGR为7.28% [48] 细分板块表现 - 消费细分板块涨幅:商贸零售60.80%、社会服务50.57%、轻工制造46.86% [24] - 食品饮料二级行业涨幅:休闲食品57.64%、饮料乳品37.07%、非白酒24.64% [25] - 白酒个股涨幅:路德环境100%+、华致酒行80%+、酒鬼酒70.22% [27] 重点公司推荐 - 白酒龙头: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 [6][10] - 弹性白酒个股:酒鬼酒、舍得酒业、水井坊、今世缘、珍酒李渡 [6] - 预制菜产业链:安井食品、千味央厨、三全食品、龙大美食、国联水产 [7] - 新消费及餐饮:小菜园、绿茶集团、锅圈、沪上阿姨、茶百道、奈雪的茶 [8] - 乳制品:伊利股份、蒙牛乳业、优然牧业、现代牧业 [8] 渠道与消费趋势 - 白酒渠道分化:团购渠道受损,即时零售、直播、新零售渠道快速增长 [6] - 地域表现分化:山西等市场双节前预定需求升温 [6] - 高德扫街榜覆盖全国300多地级市,发放2亿元打车券和9.5亿元消费券 [7]
预制菜板块迎来大涨,企业上半年净利润却普遍下滑
犀牛财经· 2025-09-22 09:16
9月15日,得利斯一字涨停,惠发食品、龙大美食一度涨停,国联水产盘中曾冲高上涨12.43%、最终收 涨5.03%,味知香收涨4.93%,千味央厨收涨3.96%。 近期,罗永浩和西贝之间的交锋,又把预制菜推向了高潮。与消费端预制菜存在颇多争议不同,资本市 场对预制菜表现出了较大的热情,预制菜板块也迎来大涨。 龙大美食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75亿元,同比减少1.38%;实现净利润3516.87万元,同比减少 39.52%。龙大美食的食品业务主要包括预制食品和熟食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此外,上半年龙大 美食的预制食品业务表现并不是很好,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同比减少19.5%,而且其食品业务收入 整体也处于下滑状态。 国联水产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51亿元,同比减少18.36%;实现净亏损5.40亿元,由盈转亏。国联水 产主要经营以预制菜品为主的精深加工类、初加工类、全球海产精选类。其中,水产食品行业实现营业 收入16.12亿元,同比减少16.97%,这意味着国联水产的主营水产预制菜业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味知香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4.70%;实现净利润3194.68万元,同比减少 ...
中国预制菜占领日本市场!每年会出口6个货柜约150吨的预制小龙虾到日本,主要供给东京、大阪等华人聚集城市的超市
搜狐财经· 2025-09-22 07:14
日本消费者对中华料理的喜爱也推动了预制中餐市场的发展。王宏鑫表示,不少日本品牌已经研发了青 椒肉丝、麻婆豆腐等经典中华料理的预制食品。用小龙虾产品打开销售渠道后,近几年,他也持续向日 本市场引进其他预制技术成熟的产品,如虾饺以及烤鱼、剁椒鱼、酸菜鱼等调味鱼片。 据日本冷冻协会最新数据,日本2024年冷冻食品消费额达1.3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625亿元),再创 历史新高。全球统计数据库Statista以即热、即食类预制食品为统计口径,2022年,日本人均消费量为 23.2千克,中国、美国和英国的人均消费量分别为9.1千克、16.1千克和16.8千克。 格隆汇9月22日|据中国新闻周刊,在日本,预制菜是消费者食用小龙虾最常见的方式。麻辣、蒜香、 十三香等调味小龙虾,通过速冻锁鲜、真空包装成为冷冻食品。消费者从超市买回家后,先进行解冻, 小龙虾也在这一过程中吸收调料入味,加热后即可食用。 时行株式会社的负责人王宏鑫,每年会出口6个货柜约150吨的预制小龙虾到日本,除了调味小龙虾,还 有清水虾、虾尾、纯虾肉等产品。产品主要供给东京、大阪等华人聚集城市的超市。"以往主要给中华 物产店供货,从去年开始,日系超市也开始采 ...
加强预制菜透明化 提升餐饮行业消费信任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06:43
产业层面,预制菜推动了食品工业与农业的协同升级;餐饮行业层面,它实现了效率革命与规模扩 张;消费者层面,它满足了多元需求与生活便利;食品安全层面,它推动了流程规范与意识提升。这些 价值的核心,是预制菜在"效率"与"品质"之间找到了平衡——它既解决了现代社会"时间稀缺"的痛点, 又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保障了食品的安全与品质。我们期待,餐饮业和消费者能够更多地看见 彼此,产生更多的对话,碰撞出更多的办法,让我们的城市不仅充满烟火气,也让人感到安心和温暖。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新闻学院双聘副教授,清华大学新华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助理 苏婧) 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出现很大变化。外出就餐、点叫外卖,成为越来越多家庭日常生 活的常态选择。餐饮业的食品安全也因此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尽管当前预制菜的定义仍有争议, 但"西贝事件"反映的核心问题,是消费者对餐厅使用预制菜信息不透明的担忧。 与居家准备餐食不同,餐厅和食堂的后厨对消费者而言是陌生的,不可控的,不透明的,甚至是天 然不信任的。这是非常正常的社会心理,也因此需要餐饮业和监管者充分理解消费者对餐饮业食品安全 的担忧情绪。事实上,针对这一现象,近年来监管 ...
预制菜监管:如何平衡个人偏好、公众感知与专业认知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06:41
预制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消费者的知情需求是因为选择或拒绝某一方式,可以表达自身的经济、社 会价值偏好,如支持环境友好型或传统文化支撑型的食品生产加工方式,又或者支持手工更好吃、标准 化更安全的不同偏好。因此,标识既可以表达使用了某一方式,也可以表达未使用,不得误导乃至失 真,是两者的共同要求。预制借助技术、管理,将厨房环节的部分餐饮生产变成了厨房外的工业生产, 部分新鲜的原料也成为具有超长保质期的半成品。但它依旧是餐饮业态,因为存在必要的厨房加工以及 餐厅的就餐方式。消费者需要明白,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既与生产经营者的营销能力差别有关,也与供 应链的管理、安全投入成本有关。 近期一餐饮品牌陷入的"预制菜纷争"表明,消费者与餐饮经营者之间对预制菜的认知存在偏好。从 行业发展来说,大众餐饮因要满足出餐快、菜品全、消费量大的需求,快速推进了餐饮工业化的发展。 许多蒸菜、汤菜可以以半成品的方式存于后厨,提升了厨房的料理效率。随之而来的商业模式呈现中央 厨房与连锁门店组合发展。从消费者认知来说,食品工业与大众餐饮是不同的业态,餐饮不能只是复热 的简单操作,新鲜食材与现点现做依旧是菜肴的必要操作方式。 经营者关注产品本身,消 ...
太二酸菜鱼等多款预制菜在山姆上架
搜狐财经· 2025-09-22 04:2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7.53亿元同比下降10.1% 净利润0.61亿元同比减少16.05% [2] - 太二酸菜鱼收入19.49亿元同比下滑13.3% 营收占比从73.4%降至70.8% 门店数量由612家收缩至547家 [2] - 怂火锅收入4.17亿元同比下降3.5% 九毛九西北菜收入2.26亿元同比下跌22.6% [2] 预制菜业务发展 - 货品销售收入从5496万元提升至1.32亿元同比大增140% 收入占比从1.8%提升至4.8% [3] - 太二酸菜鱼预制菜在山姆会员店售价119.9元/份 松鼠桂鱼129.9元/份 卤牛腱拌凉皮69.9元/份 [2] - 消费者反馈预制菜口味还原度达八成 操作简便但分量较少 [3] 行业竞争格局 - 全国酸菜鱼门店总数25781家 近一年新开6459家但净增长为-3164家 [6] - 盒马工坊酸菜鱼售价11.8元/430g 山姆酸菜鱼售价59.8元/1.515kg [6] - 太二酸菜鱼翻台率从2019年4.9次/天下降至2025年中报2.2次/天 [6] 公司战略调整 - 太二以活鱼、鲜鸡、鲜牛肉三大招牌为核心 配合热菜结构与用餐环境升级 [6] - 全新鲜活门店已推出68家 预计2025年底完成150家门店调改 2026年完成全部门店升级 [6]
预制菜在超市悄然收缩
36氪· 2025-09-22 03:44
在罗永浩手撕西贝之前,部分预制菜玩家已经打了退堂鼓。 智通财经注意到,金龙鱼( SZ:300999 )旗下中央厨房"丰厨"的预制菜产品已经在山姆渠道悄然消失。 智通财经从金龙鱼2023年年报至2025年中报中发现,该公司央厨(中央厨房)产品的数量逐年减少,在 2023年的财报中,央厨的预制菜还包括三鲜小肉圆、小酥肉、锅烧肉(山姆渠道)、台式卤肉(餐饮渠 道)等9个单品,以及两个半成品,到2024年年报中,山姆渠道的产品已经消失,预制菜类目也不被提 及,央厨产品被分成便当、米制品、面制品等,产品涵盖6款为便利店定制的饭团、中式堡等,而到了 2025年上半年,央厨产品仅剩下6款米饭类产品和便当两款。 | | 便当 | 酱烧牛肉饭 红烩牛肉芝士焗饭 | 美好便利店定制产品 711便利店定制产品 | | --- | --- | --- | --- | | | | | 低GI产品,微波加热即食,主要在电 | | | | 金龙鱼丰厨低GI米饭 | | | 央厨产 | | | 商渠道销售 | | = | | | 包含鲜米饭和菜肴包,微波加热即 | | | 米制品 | 金龙鱼丰厨海苔菌菇拌饭 | | | | | | 食,主要 ...
预制菜争议背后,什么才是食品的“真安全”
消费日报网· 2025-09-22 02:43
在这场预制菜争议中,我们看到了这种共治格局的雏形——媒体曝光引发公众关注,消费者"用脚投 票"形成市场压力,企业之间通过争论明确行业标准,监管部门随后跟进制定规范。这种多元互动正是 食品安全现代治理体系的体现,也是在"共享食安"前落实"食安共治"的具体体现。 我们期待所有食品企业能够真正领会"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的深意——以道德之心做食品,以敬畏之心 守法律,以开放之心共建安全环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享受现代食品工业便利的同时,获得真正意 义上的食品安全。 作为消费者,我们也需要转变角色,从被动的安全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安全参与者。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理性看待食品技术发展、用科学态度而非单纯情绪判断争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同时也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今年宣传周主题将"尚德"置于"守法"之前,可谓深意存焉。法律是安全的底线,而道德则是更高的追 求。在食品领域,法律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和规范,但再完善的法律也存在滞后性和覆盖盲区。这时候就 需要企业的道德自律作为补充。 预制菜行业正是典型代表。目前相关标准尚不完善,给了企业巨大的自主操作空间。如何使用添加剂、 如何标注保质期、如何描述营养成分,这 ...
国务院食安办:加快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1 13:05
据央视新闻报道,针对近期社会广泛关注的预制菜相关话题,国务院食安办高度重视,已组织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认真研究,加快推进预制菜 国家标准制定,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更好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来源丨央视新闻 编辑丨黎雨桐 6位90后,获腾讯奖励300万元 官方连夜通报始祖鸟烟花秀 山姆上架太二酸菜鱼预制菜,九毛九4年市值蒸发480亿 SFC 21君荐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