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

搜索文档
拓斯达(300607):公司动态研究报告:核心技术突破驱动业绩增长,新兴市场拓展打造新增长极
华鑫证券· 2025-09-24 15:1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9] 核心观点 - 公司受益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政策支持及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 国产五轴数控机床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170.2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0.3% [4] - 公司在工业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视觉系统三大底层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自主研发新一代X5运动控制器支持AI大模型接入与多轴联动控制 [5] - 公司产品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30余家国际代理商 2025年上半年注塑机及配套设备营收同比增长29.64% 海外业务毛利率达15.69% [6]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6.32亿元、27.74亿元、29.90亿元 EPS分别为0.11元、0.23元、0.43元 [9]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及注塑机行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游航空航天、人形机器人等领域需求旺盛 [4] - 在人口老龄化与自动化需求提升背景下 工业机器人渗透率持续提高 [4] - 公司作为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 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 [4] 技术突破与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538.37万元 同比增长5.02% [5] - 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559项 其中发明专利238项 155项发明专利处于实审阶段 [5] - 技术成果快速转化 自产多关节机器人收入同比增长80.86% [5] - 在运动控制算法、视觉免注册引导等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并成功应用于具身智能码垛工作站等创新产品 [5] 市场拓展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五轴机床销量同比增长35% 订单充足 [4] - 通过参加国际橡塑展等展会 在南美、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实现突破 [6] - 建立本地化服务网络 完善海外供应链体系 成功签约墨西哥重要客户注塑机及周边设备订单 [6] - 在巴西行业展会完成首秀 为后续深耕新兴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百万元、107百万元、204百万元 增长率分别为103.8%、89.8% [11] - 预测毛利率从2024年14.6%提升至2027年26.6% [12] - 当前股价36.88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33.6倍、163.6倍、86.2倍 [9] - 预测ROE从2024年-8.5%改善至2027年6.1% [11]
工博会近300项全球首发,“五极”展品藏着哪些智造力
第一财经· 2025-09-24 13:58
举办了25届的工博会,正连接产业链上下游,将"展场变市场"。 会"思考"的智能体机床、能演奏编钟的机器人、可以举起轿车的"大力士"⋯⋯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下称"工博会")23日开幕,多项新技术、新 产品首发亮相。 能演奏编钟的机器人。(任玉明摄) 作为中国制造业创新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举办了25届的工博会,正连接国内外工业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将"展场变市场",展览面积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 工业类综合展会第一。 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企业,近300项全球首发、近200项中国首秀展品亮相。并首次以极大、极 小、极轻、极精、极智等维度,梳理出392项"五极"展品,展示创新应用成果及标杆产品。 对于下一步发展,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在工博会开幕式上表示,"十五五"期间,工信部将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筑牢中国式现 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其中,将大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国家制造业创 新中心建设布局,建立健全中试平台梯次培育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打造世界领先的科 ...
一线调研|走进长三角未来产业,看金融“活水”如何润泽科创!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13:06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商业银行正以硬科技内核重塑信贷经营模式 对金融服务流程、体验、风控决策等进行全方位数智化能力再造 [2] - 金融通过更精准、更高效、更具前瞻性的服务适配科技企业发展特性 [1] - 银行不断打破传统服务局限 努力读懂科技企业发展特性并优化服务方式 [18] 擎朗智能案例 - 擎朗智能是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 在全球累计部署超过10万台机器人 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600多个城市 [4] - 该公司2021年酝酿开拓跨境出海业务 次年遇到境外支付审核时间问题影响资金支付效率 [6] - 浦发银行通过资金池产品和自贸FT账户体系帮助企业打通境外资金综合管理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6] - 浦发银行提供科技金融贷款并协助开通资本账户 解决收取海外投资款项的复杂问题 [6] 埃斯顿自动化案例 - 埃斯顿自动化是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领军企业 连续7年位居国产品牌出货量排名第一 中国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二 [11] - 浦发银行南京分行自2014年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并购贷款及浦链通供应链金融等多样化产品 [13] - 企业获得科技贷款、研发费用贷款、供应链贷款等创新产品 过去民营制造企业获取此类金融服务是不敢想的 [13] - 供应链融资服务依托核心企业授信 帮助中小型供应商降低融资成本并留出更多利润空间 [13] 嘉晨西海案例 - 嘉晨西海是中国首个出海欧美且通过临床验证的RNA创新药及疫苗企业 拥有超过6款管线药物 [14][17] - 浦发银行提供6000万元综合授信和浦研贷等科技金融产品 采用随借随还方式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15][17] - 企业已使用约1000万元贷款额度支持6个项目发展 稳定资金支持对实现技术突破至关重要 [15][17] 行业发展趋势 - 出海已成为科技企业的必选项 业务模式必然涉及跨境资金需求 [7] - 科技企业在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等不同领域都需要适配的金融服务作为破局关键 [18] - 长三角地区在1650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下加速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8]
(经济观察)竞速智能赛道 中国制造添“精密引擎”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1:54
中国制造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0.5万亿元人民币 制造业增加值达33.6万亿元人民币 [1]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 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1] 智能装备技术突破 - 交大智邦研发智能体机床 通过"世界模型"实现微米级精密加工自主路径规划 替代传统依赖人工工艺师的操作方式 [1] - 智能体机床从零探索加工路径 在航空发动机制造等高难度领域完成关键零部件加工验证 [2] - 航空发动机领域高端机床装备中试平台入选上海市首批中试平台示范名单 [2] 工业自动化应用进展 - 节卡机器人展示产线自动化装配方案 通过视觉与力控技术实现机器人关节精密装配 [4] - 企业产品应用于丰田汽车 施耐德电气等全球知名企业产线 并在日本名古屋建有制造基地 [4] 行业交流平台规模 - 第二十五届中国工博会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 吸引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家中外展商参展 [4] - 中国工博会搭建海内外工业企业交流合作平台 展现中国制造升级路径 [1]
“智造无界”引领工业新未来 抢抓新风口为工业转型升级创新提供中国方案
央视网· 2025-09-24 06:54
工博会旨在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产业生态 央视网消息:为期5天的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正在上海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家展商参展。其中,有 近30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7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主线。展会不仅是中国工业从"中国制 造"迈向"中国智造"的缩影,更成为全球工业合作与创新的重要平台。 可以演奏编钟的协作机器人,全球首款腕部额定载荷超过5吨的重载工业机器人,各类工业机器人企业展示了最前沿的技术成果。 这台六轴工业机器人配备集合自研高速精密电主轴,实现铣、磨、钻多功能一体化加工。全球首创的"一条产线多品类柔性智造"模 式,让人看到了未来智能生产的全新图景。 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旨在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产业生态,为全球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中国方案。设置3大特展 与九大行业主题展,涵盖了从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到新能源、机器人等全产业链的最新产品与前沿成果。现场有数千项新产品、 新技术、新服务发布,规模达历史之最。 第二十五届工博会主办方、项目负责人姚春瑜介绍,工博会现场处处可见有成千上万的新技术、新产品在这里首发,比如人工智能 机器 ...
工博会观察:上海智能工厂赋能制造业跃迁
新浪财经· 2025-09-24 05:12
在全球工业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智能工厂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正以颠覆性速 度重塑全球生产力格局与生产组织形态。 中国如何通过智能工厂建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正成 为这一命题的重要注脚。这场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线的工业盛会,已成为观察中国制造业 转型升级的前沿窗口。 作为中国智能工厂建设的领跑者,上海的实践颇具样本价值。目前,上海已累计培育3家国家级标杆、 19家国家级示范智能工厂、29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1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54家上海市先 进级智能工厂,国家级智能工厂数量蝉联国内城市榜首。尤为亮眼的是,去年上海更是一举拿下国家级 智能工厂和系统解决方案"双料"冠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践范本。 工博盛宴:近300项全球首发彰显智造实力 在上海电气展位,观众们饶有兴致地围在一个沙盘模型边,上面演示的是全球首个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 项目,这将开启中国零碳燃料的全球应用征程;柴孚展位上身躯庞大的机器人吸引了众多目光,据市场 主管曹家昊介绍,这是全球首款腕部额定载荷≥5000kg的重载工业机器人,打破了全球工业机器人 ...
钱江机器人工博会发布15款新品 积极寻找人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行业机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1:56
公司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在工博会展示三大平台系列共15款工业机器人新品 包括桌面6轴机器人平台 打磨专用机器人平台和220高刚高精机器人平台 [1] - 新产品基于焊接 抛磨 3C 铸造 机床上下料等细分行业需求开发 旨在提升自动化应用的精准性与效率 [1] - 公司实现从减速机 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到本体制造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打破进口品牌垄断 [1] - 单款焊接机器人累计交付量突破2000台 并与电子行业头部代工企业和玻璃供应商达成稳定合作 [1] 重大订单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与鸿路钢构签署设备采购框架协议 将供应1888台机器人用于钢结构焊接与喷涂环节 [2] - 此次订单是继2024年向鸿路钢构交付2000台焊接机器人后的又一高额订单 [2] - 与鸿路钢构合作金额从2023年54.6万元跃升至2024年4894.8万元 呈现爆发式增长 [2] 战略发展与生态建设 - 公司自2016年收购钱江机器人以来累计投入数十亿资金加码智能制造 [2] - 公司正加快国际化步伐 重点布局东南亚 北美和欧洲市场 [2] - 通过投资并购与创新孵化切入人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 探索AI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 [2] - 建设上海智能谷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2]
别再被GDP骗了!中国真实经济实力早已碾压美国
搜狐财经· 2025-09-23 08:56
当全球经济学家还在用美元GDP来比较中美经济实力时,一组令人震惊的产业数据正在打破西方主导的经济叙事。2024年的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在关键实体 经济指标上展现出惊人的优势:发电量达到美国的2倍,钢铁产量是美国的12.6倍,汽车制造量接近美国3倍,智能手机消费量是美国3倍,就连奢侈品消费 规模也超出美国一倍。如果以实际产出和民生福利作为衡量标准,中国的经济规模可能已经数倍于美国——这个被汇率游戏和统计方法掩盖的真相正在浮出 水面。 实体经济:中国展现压倒性优势 让我们用最直观的数据说话: - 高昂的法律服务费用 - 沉重的保险负担 - 被虚拟租金推高的生活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以全球18%的名义GDP,生产了全球50%的钢铁、60%的新能源汽 车、50%的工业机器人,养育着世界近20%的人口——这种全要素生产率令西方经济学家难以解释。 未来竞争:超越GDP的维度 中国经济的真正挑战不在 规模,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话语权: - 美国掌控芯片设计、软件授权等高利润环节 - 中国承担实体制造 - 美元霸权影响全球计价体系 但格局正在改变: - 中 国在新能源、5G、量子科技等领域建立优势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 ...
赛场频现中原新实力
河南日报· 2025-09-22 23:25
与传统汽车维修不同,这里没有油污和扳手,取而代之的是精密的电路模块和智能传感器。选手们需要快速 定位问题电路模块,排除各种技术障碍,展现对新兴技术的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赛场上,河南选手李晓强(左一)正在专心进行比赛。河南日报 社全媒体记者 徐聪 摄 千百年来,技能推动下的创新创造,始终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设置的106个竞赛项目 中,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等赛项占比超过50%。河南代表团参加了全部106个赛项的比赛。 "我参加的项目叫无人机系统,是前两届全国技能大赛所没有的,同时又是世赛选拔项目,将首次出现在明年 举办的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中。"9月22日晚,来自河南技师学院的21岁选手王钰航说,"无人机系统项目融合 了机械、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知识技能,考核选手对无人机的安装、调试、维护、编程及飞行任务完成能力, 是无人机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赛项难度大,更激发了王钰航的好胜心。"我全身心投入比赛,个人的技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通过观察其 他选手,也发现了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说。 王钰航的成长足迹里,藏着个人精进技能的密码;我省所有选手 ...
紧急通知!高盛、瑞银、巴克莱再次同时出手,机器人低估大龙头要起飞?
新浪财经· 2025-09-21 04:31
核心观点 - 泰尔股份净利润亏损1939万元且同比下降95% 但国际顶级投行高盛 瑞银 巴克莱等新进买入公司股票 显示外资机构与表面财务数据相反的投资逻辑[1][3] - 公司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存货周转天数从218天缩短至172天(加快21%)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53天缩短至233天(加快8%) 反映产品销售加速和货款回收改善[5][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改善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5.92亿元(同比增长43%) 远高于营业收入增速 体现主营业务实际收款能力增强[5][7] - 公司积极布局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领域 产品包括包装/焊接/码垛机器人及核电焊接系统 高技术含量产品形成新增长点[8] - 财务结构稳健 货币资金3.59亿元完全覆盖8965万元短期借款 为转型升级提供充足资金缓冲空间[9][10] 财务表现 - 净利润亏损1939万元 同比下降95%[1]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5.92亿元 同比增长43%[5][7] - 收到其他经营活动现金1.05亿元 同比增长157.45%[5] - 货币资金3.59亿元 较期增长5.27%[10]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8.13亿元 较期增长1.39%[10] 运营效率 - 营业周期404.8天 同比下降14.44%[6] - 存货周转率1.05次 同比提升28.05%[6] - 存货周转天数172天 同比减少21.45%[5][6]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32.8天 同比减少8.39%[5][6] 股权结构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有1.69亿股(占流通股34.27%) 较上期减少701.46万股[4] - 外资机构新进持股:巴克莱持有133.01万股(0.27%) 高盛国际持有90.89万股(0.18%) 瑞银持有87.57万股(0.18%)[4] - 自然人股东部正彪持有1.4亿股(28.45%)保持持股不变[4] 业务转型 - 主营业务向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领域拓展[8] - 产品线涵盖工业包装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 挂牌机器人 拆带机器人和码垛机器人[8] - 开发核电多轴联动多功能焊接系统 完成大型装备产线调度方法及中控系统开发[8] 财务安全 - 货币资金3.59亿元完全覆盖短期借款8965万元[9] - 现金储备为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提供自有资金支持 降低外部融资依赖[10] - 充足现金储备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发展韧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