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资管
icon
搜索文档
国内首家!保德信资管获批开业,由境外机构直接设立
券商中国· 2025-09-07 08:13
公司设立与开业 - 保德信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2日正式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开业批复 [1] - 公司于2024年10月17日获准筹建 由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4北京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宣布筹建消息 [3] - 公司注册在北京市西城区 注册资本2000万美元 由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100%出资 [1] 市场地位与政策背景 - 公司是我国第一家由境外金融机构直接发起设立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 [1][4] - 公司是继安联保险资管之后我国第二家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 也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发布后成立的首家外资保险资管公司 [3] - 国内保险资管公司数量增至35家 [3] - 设立依据为2023年11月国务院批复的《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中"支持境外保险公司直接发起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京落地"政策 [4] 股东背景与全球业务 - 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是美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之一 属于保德信金融集团(NYSE: PRU)旗下 集团已有150年历史 [4] - 保德信金融集团业务遍及50个国家和地区 为5000万机构和个人客户提供服务 [8] - 集团旗下保德信全球投资管理业务(PGIM)提供公募固收、公募股权、房地产债券和股权、私募信贷及另类资产等资产管理服务 [8] - 保德信1998年设立北京代表处 目前持有复星保德信人寿50%股权及前海再保险10%股权 [4] 管理团队与战略规划 - 公司拟任董事长赖军(1972年生)为保德信金融集团中国区及印尼区域总裁 曾任招商信诺人寿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等职 [9] - 拟任总经理罗卓斌(1973年生)为保德信金融集团全球退休及保险业务中国区财务副总裁 曾任招商信诺人寿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等职 [9] - 公司表示将结合先进投资理念与创新技术手段 坚持合规经营和稳健发展 立足北京辐射全国 [10] - 公司开业标志着保德信金融集团在华布局深化 业务蓝图涉及全球化经验与本地实践融合 [7][8]
因投资不符合监管要求 交银保险资管被罚115万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14:16
行政处罚概况 - 金融监管总局对交银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处以115万元罚款 [1] - 公司三名高管李盛达、田红霞、章丽琴分别被警告并罚款7万元、2万元、2万元 [1] 违规行为类型 - 投资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信托计划 [1] - 债权投资计划相关操作不符合监管要求 [1] - 关联交易管理不合规 [1]
上千只保险资管产品年内超九成收益为正 谁收益高?谁更稳健?   
北京商报· 2025-09-04 02:30
保险资管产品业绩表现 - 前8个月1542只保险资管产品中超九成取得正回报 正回报产品数量达1451只 占比94% 年化回报率中位数为3.95% [1][2] - 权益类产品回报表现突出 204只产品回报中位数高达30.28% 其中195只实现正回报 [2] - 固收类产品表现稳健 882只产品回报中位数为2.53% 其中831只取得正收益 [2] 市场环境影响与投资策略 - 权益市场回暖为收益增长提供有利条件 A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政策利好推动显著上涨行情 [3] - 固收类产品收益稳定得益于稳健投资策略 主要投向国债、地方政府债、高信用等级企业债等低违约风险资产 [3] - 保险资金具有负债驱动特性 本金安全与稳定现金流为首要目标 固收资产与负债期限及成本匹配度较高 [3] 未来资产配置方向 - 长期利率中枢下移趋势下 权益投资可提升组合收益弹性并抵御利差损风险 [4] - 重点布局高股息、低估值稳健资产 包括符合国家战略的优质蓝筹股及国有企业 [4] - 行业配置聚焦高端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医药等领域 优先选择现金流稳定的龙头企业 [4]
上千只保险资管产品年内超九成收益为正 谁收益高?谁更稳健?
北京商报· 2025-09-03 13:44
保险资管产品业绩表现 - 前8个月1542只保险资管产品中超九成取得正回报 正回报产品数量达1451只 占比94% [1][2] - 产品年化回报率中位数为3.95% [1][2] - 权益类产品回报中位数达30.28% 固收类产品回报中位数为2.53% [2] 产品类型表现差异 - 权益类产品表现突出 204只产品中195只实现正回报 [2] - 固收类产品表现稳健 882只产品中831只取得正收益 [2] - 固收类资产主要投向国债 地方政府债 高信用等级企业债和金融债 违约风险相对较小 [3] 市场环境影响 - A股市场回暖为权益类产品收益增长提供有利条件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为反弹提供空间 [3] - 中国经济持续复苏 市场情绪逐步修复 政策利好释放推动市场显著上涨 [3] - 保险资金具有负债驱动特性 本金安全和稳定现金流是投资首要目标 [3] 未来配置方向 - 保险资管可能提升权益类产品投资占比 把握市场新机会 [1] - 重点布局高股息 低估值稳健资产 抵御利差损风险 [4] - 配置方向聚焦高端制造 新能源 数字经济 医药等国家战略行业龙头公司 [4] - 关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优质国有企业 这些企业估值低 分红好 具备价值重估潜力 [4]
上千只保险资管产品年内超九成收益为正,谁收益高?谁更稳健?
北京商报· 2025-09-03 12:13
保险资管产品业绩表现 - 前8个月1542只保险资管产品中1451只取得正回报 占比94% 年化回报率中位数为3.95% [1][3] - 权益类产品回报中位数达30.28% 204只产品中195只实现正收益 [3] - 固收类产品表现稳健 882只产品回报中位数为2.53% 其中831只取得正收益 [3] 市场环境影响分析 - 权益市场回暖为收益增长提供有利条件 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政策利好推动上涨行情 [4] - 固收类产品收益稳定得益于国债、地方政府债等高信用等级标的 违约风险小且波动低于权益资产 [4] - 保险资金负债驱动特性要求本金安全和稳定现金流 固收资产更好匹配负债期限和成本 [4] 未来资产配置方向 - 权益投资可提升组合收益弹性并抵御利差损风险 重点布局高股息低估值稳健资产 [5] - 可能配置高端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医药等符合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行业 [5] - 优先选择现金流转正的行业龙头及"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优质国有企业 [5]
太保资产: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绿色投资规模稳步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9-01 12:40
绿色金融布局 - 公司通过保险资金债权和股权计划投资引导金融资源投向绿色领域 绿色债权和股权计划存量投资规模超过360亿元 [1] - 公司重点聚焦清洁能源 新能源汽车 绿色交通与绿色建筑等领域推动国民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 [1] - 公司对武汉地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第二期和第三期共投资43.5亿元 专项用于绿色交通类绿色产业项目 [1] 环境效益成果 - 武汉地铁项目预计每年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3181.65吨 节约标煤1485.96吨 [1] - 项目获得联合赤道最高等级G1级绿色认证 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 [1] ABS业务创新 - 公司以交易所ABS产品为载体为保险资金资产配置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 [2] - 通过盘活融资租赁资产将资金精准输送至高端装备制造 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中小微企业 [2] - 携手海通恒信成功发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投资规模达5亿元 [2] 服务实体经济 - 公司架设连接保险资金与中小微企业之间投融资服务的桥梁 [2] - 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2] - 在风险管理难度增大的背景下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
到底何时止盈?2025年8月26日 市场温度
搜狐财经· 2025-08-26 16:32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行为 - 当日场内ETF账户亏损1.1万元,场外基金账户亏损0.7万元,合计亏损1.8万元 [1] - 与昨日合计盈利13万元相比,回调幅度较小 [2] - 主动基金与A股ETF今年以来份额未显著增长,散户未大规模借道公募基金入场 [2][4] - 保险资管行业管理规模达33.26万亿元,位居大资管行业首位 [4] - 保险资管股权投资规模同比上升188%,权益投资规模可能从2万亿元增至近6万亿元 [4] - 保险资管权益规模超过主动公募的3万亿元,牛市可能不会再现公募基金大卖 [5] 估值水平与市场温度 - 沪深300估值14.11,处于近10年86.11%历史分位 [11] - 中证500估值33.09,处于近10年78.08%历史分位 [13] - 中证1000估值46.39,处于近10年72.41%历史分位 [15] - 中证2000估值154.65,处于近5年100%历史分位 [17] - 科创50和中证2000历史估值分位处于100%,人工智能指数估值分位约95% [25] - 标普500估值28.56,处于近10年86.59%历史分位 [37] - 纳斯达克100估值34.98,处于近10年79.12%历史分位 [39] - A股市场温度67.61度,超过2021年最高63度,2015年最高93度 [40] - 港股市场温度48.37度 [40] 行业配置与表现 - 基础化工行业今年以来涨幅25.40%,PE温度70.36% [40] - 传媒(游戏)行业今年以来涨幅30.61%,PE温度84.83% [40] - 计算机行业PE 101.40,PE温度99.34% [40] - 汽车行业今年以来涨幅23.00%,PE温度79.60% [40] - 电子(含芯片)行业今年以来涨幅32.60%,PE温度92.75% [40] - 通信(5G)行业今年以来涨幅50.73%,PE温度73.56% [40] - 港股创新药行业今年以来涨幅113.88%,PE温度40.31% [40] - 创业板指估值39.24,创业板综指因包含大量中小盘股票估值更高 [26] 投资策略与操作 - 采取高切低策略,减仓港股创新药15万元,加仓化工指数15万元,后者一个月内盈利近10% [9] - 保持80%仓位,继续执行高切低操作 [9] - 减仓与加仓决策存在矛盾,既担心止盈过早错过收益,又担心浮盈回吐 [6][7]
规模缩减收益下行“非标大户”华泰资产待转型
中国经营报· 2025-08-25 12:27
行业整体趋势 - 保险债权投资计划登记数量从2021年528只持续下降至2024年375只 登记规模从2021年9650亿元收缩至2024年6177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行业登记保债计划137只同比减少23% 登记规模2122亿元同比下降24.5%[3] - 行业转向股权投资与资产证券化双轮驱动 上半年股权投资计划登记数量同比增120%达11只 规模268亿元同比增188% 保险私募基金登记规模250亿元同比增524.9%[7] 华泰资产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登记保债计划17只规模245亿元 位居行业数量与规模双第一 但规模仅为2024年全年750亿元的32.67%[1][3] - 公司保债计划存量规模1794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二 2024年上半年登记规模超400亿元[2] - 在资产证券化领域登记2只支持计划规模100亿元 位列行业第六 上半年未登记股权类产品[9][10] 产品收益率变化 - 基础设施债权计划平均收益率从2015年6.61%降至2023年4.65% 连续三年下降[6] - 2025年新登记产品收益率降至3%+水平 部分优质资产项目收益率跌破3%至2%+区间[6] - 具体案例显示华泰资产产品收益率从2019年5.1%降至2024年3.25% 2025年2月进一步降至2.85%[7] 业务转型方向 - 保债计划未来将聚焦绿色基建、数据中心等现金流稳定的新型基础设施[7] - 行业增长动能转向股权投资与ABS双轮驱动模式 上半年保险ABS登记规模1800.96亿元同比上升46.15%[7][8] - 监管趋势推动非标转标 基础资产准入趋严 风险责任压实 适应实体经济从债务驱动向资产驱动转型[4]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8月25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5 00:08
脑机接口行业发展 - 翔宇医疗发布五大系列13款脑机接口设备并牵头组建康复技术创新联合体 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与临床应用[1] - 呼和浩特市落地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为医疗场景落地提供政策保障[1] - 脑机接口处于技术加速变革期 产业链中上游技术进步推动下游应用突破 国内公司有望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1] A股上市公司分红情况 - A股1688家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中978家净利润同比增长 288家发布中期分红方案合计拟分红1646.98亿元[1] - 119家公司半年度拟现金分红超1亿元 56家超3亿元 21家超10亿元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石化、牧原股份分红金额居前[1] 央行流动性管理 - 本周公开市场将有20770亿元逆回购、3000亿元MLF及9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2] - 央行8月两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通过逆回购净投放和MLF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 义乌圣诞用品出口 - 义乌圣诞用品出口高峰较往年提前1至2个月 拉美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新增量市场[3] - 企业通过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打造护城河 智能装饰等新式产品出口增长明显[3] 北交所上市公司调研 - 8月以来超20家北交所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聚焦业绩增长动力、新产品布局及海外市场拓展[4] - 多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并拓展新能源、半导体等高潜力赛道 华源证券、易方达基金等机构积极参与调研[4] 光伏行业业绩 - 爱旭股份、弘元绿能等光伏组件厂商上半年实现减亏或扭亏[4] - 多晶硅价格调整被下游市场接纳 组件价格有望回归成本线 行业维持低负荷生产和低毛利率成常态[4] 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寒武纪自2023年以来累计涨逾20倍 市值超5000亿元 成为A股第二只千元股[5] - 人工智能、芯片等板块领涨 多只科创主题ETF交投活跃 重仓寒武纪的主动权益基金净值涨幅达30%-40%[5] ETF市场动态 - 超1000只股票ETF中逾四成净值创新高 集中在科创方向[6] - 芯片、人工智能等科技类ETF表现突出 消费和新能源主题ETF修复节奏落后[6] - 券商加大ETF业务布局 7月成交额及交易账户数据显示头部券商地位稳固[7] 保险资管及债券基金业绩 - 4家保险资管机构合计营业收入69.25亿元同比增长15.4% 净利润34.94亿元同比增长29.3%[7] - 南华瑞泽债券A净值增长率6.15%超越基准6.21个百分点 南华瑞利债券A涨幅2.04%超越基准2.18个百分点[7]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 - 浮动费率基金有望转入常规化审批并扩容至"固收+"产品[6] - 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有望公开征求意见[6]
四家保险资管机构上半年净利润34.94亿元 同比增长29.3% 第三方业务成发展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8-24 22:59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四家保险资管机构合计营业收入69.25亿元 同比增长15.4% [1] - 合计净利润34.94亿元 同比增长29.3% [1] - 各机构均实现盈利 国寿资产营收35.54亿元暂居首位 [3] 机构个体业绩亮点 - 国寿资产净利润20.76亿元 同比增长35.7%增速最高 [3] - 泰康资产净利润13.16亿元 与国寿资产均超10亿元 [3] - 安联资管营收同比增长37.0% 实现扭亏为盈 [3] 第三方业务发展战略 - 第三方资金占比持续上升 系统内保险资金占比下降 [4] - 大资管行业规模163.16万亿元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3.26万亿元居首 [4] - 头部机构将第三方业务作为重点目标 提升产品配置能力与跨境业务力度 [4] 行业竞争优势 - 保险资管机构在长期资金运用和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具有先发优势 [4] - 固收投资领域经验丰富 为第三方业务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