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科技

搜索文档
本周3家上市、11家递表,今年香港上市累计募资1465亿 | 香港IPO周报(截至20250919)
新浪财经· 2025-09-22 05:37
香港本周上市表现 - 禾夢(02525 HK)于9月16日上市 募资41.6亿港元 首周涨幅7.24% [1] - 健康160(02656 HK)于9月17日上市 募资4亿港元 首周涨幅138.69% [1] - 劲方医药-B(02595 HK)于9月19日上市 募资18.2亿港元 首周涨幅106.47% [1] 香港年度上市概况 - 2025年累计64家公司上市 其中61家通过IPO募资1464.98亿港元 [2] - 主板上市61家 另包含1家借壳SPAC上市 1家介绍上市及1家GEM转主板 [2] - 全年共293家公司递表 其中283家申请主板 10家申请GEM [2] 本周递表公司行业分布 - 生物科技行业:先为达生物-B(杭州) 爱科目发-B(上海) 新元素-B(杭州) [3] - 科技硬件行业:北京君正(芯片) 华勤技术(消费电子ODM) 事美特(工业软件) [3] - 新能源行业:中润光能(江苏光伏电池) [3] - 消费服务行业:是优派(北京消费电商) 若羽臣(消费品) [3] - 金融科技行业:暖哇洞察(江苏保险科技) [3] - 传统行业:美联股份(上海建筑) [3]
玖亓周评 | 保险科技上市的赛道拥挤吗?
搜狐财经· 2025-09-21 15:14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暖哇科技正式赴港上市 号称中国保险业最大的独立AI科技公司 专注于为保险交易全生命周期提供AI解决方案 聚焦AI承保和AI理赔解决方案[2] - 截至2024年底 公司解决方案已被90多家保险公司采用 收入增长迅速 亏损逐年收窄[2] 健康险科技应用前景 - 健康险被视为最具科技赋能潜力的保险细分领域 更易被数据和科技重构 与人的联系更紧密 需求更高频[3] - 健康险市场存在产品与需求错配 低价产品可持续性问题 医疗数据未打通 健康管理服务供给不足等痛点[3] - AI科技在核保 理赔和全周期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可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提升体验 实现精准识别[3] - 健康险市场将呈现分层发展趋势 高端医疗险和普惠健康险均拥有广阔市场空间[3] 保险科技公司上市表现 - 2020年慧择成为首家纳斯达克上市保险科技公司 但股价长期低迷[4] - 水滴公司随后在纽交所上市 股价同样长期低于发行价[4] - 经过五年沉寂后 2025年4月底元保在纳斯达克上市 市值增长约50% 改写了行业上市叙事[5] - 手回集团在港交所上市后股价逐步走低 重复了慧择和水滴的下跌轨迹[6] 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 多数泛保险科技公司实质仍是中介平台商业模式 依赖撮合交易赚取佣金[6] - 同质化佣金价格战受"报行合一"政策约束 叠加流量见顶且成本上升 导致中介平台增长疲软[6] - 真正科技公司需展示科技赋能能力 通过AI等技术解决保险业痛点 助力产品创新而非简单获客[7] 科技属性鉴别标准 - 可通过收入构成鉴别公司科技属性 科技服务收入占比高低反映真实技术含量[7] - 圆心科技 i云保 轻松健康等公司正在排队上市 市场将区分真正科技赋能与科技噱头企业[7] - 在强监管和流量见顶背景下 真正能为保险公司打造链点 打通堵点的科技公司将获得资本市场认可[8]
IPO周报 | 禾赛、劲方医药登陆港交所;云迹科技、卓正医疗获备案通知书
IPO早知道· 2025-09-21 13:22
禾赛港股上市 - 2025年9月16日以股票代码"2525"在港交所主板挂牌 成为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3] - 本次IPO是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 绿鞋前融资总额超过41.6亿港元(5.33亿美元) 近四年来融资规模最大的中概股回港IPO[3] -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20.8亿元 2021至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42.3% 年度交付量连续4年翻倍 是全球首家实现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4] 劲方医药港股上市 - 2025年9月19日以股票代码"2595"在港交所主板挂牌 超额配售权行使后募资规模达2.68亿美元 创2022年以来港股18A板块之最[6] - 基石投资认购达1亿美元 创2022年以来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新高 是港股IPO阶段首个同时手握上市新药与多个BD授权收入的Biotech[6] - 管线涵盖8款候选药物 其中5款进入临床阶段 拥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 已建立全面差异化的RAS产品矩阵[6] 奇瑞汽车港股上市 - 计划2025年9月25日以股票代码"9973"在港交所挂牌 发行价区间27.75-30.75港元 IPO市值1600.41-1773.42亿港元[9] - 引入十余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5.87亿美元(45.725亿港元) 包括混改基金、高瓴、景林等知名机构[9] - 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排名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和全球第十一大 销量同比增长超25% 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10] - 2024年营收2698.97亿元 2022-2024年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 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0.87%至47.26亿元[11] BeBeBus港股上市 - 计划2025年9月23日以股票代码"6090"在港交所挂牌 引入三名基石投资者各认购500万美元[13] - 按2024年GMV计算是中国面向中高端消费者的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排名第一[13] - 2024年营收12.49亿元 2022-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从977万元增至1.11亿元 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73.3%至0.78亿元[14][16] - 私域平台复购率从2022年45.7%提升至2024年53.3% 线上渠道复购率从2022年20.1%提升至2024年40.9%[14] 暖哇科技港股递表 - 2025年9月1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是中国保险业最大的独立AI科技公司[18] - 2024年营收9.44亿元 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65.5%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5750万元 经调整净利润率6.1%[19] - 截至2024年底解决方案被90家保险公司采用 包括中国前十大保险公司中的八家 累计执行2.04亿例承保审查及理赔调查案件[18] 云迹科技港股备案 - 2025年9月18日获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冲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21] - 2024年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单日高峰超过36,000台 完成超过5亿次服务 2024年12月单月执行超过186亿次指令[22] - 2024年营收2.45亿元 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23.2% 毛利率从2022年24.3%提升至2024年43.5%[23] 卓正医疗港股备案 - 2025年9月17日获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是中国第三大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机构[26][27] - 2024年营收9.59亿元 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42.3% 毛利率从2022年9.3%提升至2024年23.6%[27] - 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 经调整净利润约1070万元 腾讯持有19.39%股份 为最大机构投资方[27][28]
水滴公司(WDH.US)入选2025“北京民营企业专精特新百强榜”
智通财经· 2025-09-20 03:14
公司荣誉与认可 - 水滴公司入选2025年北京民营企业专精特新百强榜 评选核心指标包括企业年度经营情况 研发创新能力 产业发展定位 依法合规经营及诚实守信情况 [1] - 公司同时入选北京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 连续入围百强榜体现其科技创新成果获认可 [3] 科技创新战略与成果 - 公司搭建All in AI科技发展战略 依托数字化建设与自主研发AI大模型深度赋能保险服务全流程 实现业务流程线上化 标准化 数智化 [1] - 自主研发水滴水守大模型于2024年通过国家网信办算法备案 获多项大模型研发专利授权 [2] - 截至2024年底大模型相关专利累计申请48件 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累计授权超百件 [2] AI技术应用与业务成效 - 在销售环节通过自研水滴水守AI保险专家实现多模态交互 效率超越初级服务人员水平 2024年第二季度辅助实现规模保费环比提升155% [2] - 在核保环节推出AI核保专家KEYI.AI 基于千万级核保知识库缩短复杂核保处理时间 核保准确率达99.8% [2] - 在客服场景推出AI客服保小慧 实现全天候全时段响应 产品服务场景AI解决率超过95.5% [2] 发展定位与社会价值 - 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 坚持以用户为中心 通过科技投入和服务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3] - 北京民营企业百强评选旨在发掘符合首都功能定位 契合高精尖经济结构的优质民营企业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
水滴公司入选2025“北京民营企业专精特新百强榜”
环球网· 2025-09-20 01:53
公司荣誉与评选背景 - 水滴公司入选2025年"北京民营企业专精特新百强榜" 该榜单以企业年度经营情况、研发创新能力、产业发展定位为核心指标 综合考量依法合规经营及诚实守信情况 [1] - 北京民营企业百强评选自2018年首次开展 旨在发掘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高精尖"经济结构的优质民营企业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4] - 水滴公司同时入选北京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 连续入围百强榜体现对其科技创新成果的认可 [4] 科技创新战略与成果 - 公司搭建"All in AI"科技发展战略 依托数字化建设与自主研发AI大模型 实现保险服务全流程的线上化、标准化、数智化 [3] - 自主研发"水滴水守大模型"于2024年通过国家网信办算法备案 获得多项大模型研发专利授权 [3] - 截至2024年底大模型相关专利累计申请48件 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累计授权数量超百件 [3] AI技术应用与业务成效 - 在辅助销售环节形成AI驱动增长引擎 "水滴水守"AI保险专家凭借多模态交互能力 效率超越初级服务人员 二季度辅助实现规模保费环比提升155% [3] - 核保环节推出AI核保专家"KEYI.AI" 依托千万级核保知识库缩短复杂核保处理时间 核保准确率达99.8% [3] - 客服场景推出AI客服"保小慧" 实现全天候全时段响应 产品服务场景AI解决率超过95.5% [3] 未来发展导向 - 公司将持续坚持以用户为中心 通过科技投入和服务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4] - 通过科技创新创造更大社会价值 [4]
营收增65%仍亏7亿元,暖哇科技的AI故事能打动资本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06:0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保险公司提供AI驱动解决方案 业务涵盖健康险 财险与人身险领域 提供端到端的AI解决方案 覆盖产品开发 精准营销 核保 理赔 反欺诈及健康管理等核心价值链 [1] - 公司通过"阿拉莫斯"和"罗布泊"两大核心系统为保险公司提供智能承保和智能理赔服务 核心应用于商业健康险销售场景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已有超90家保险公司采用其方案 累计执行超2亿例案件 促成首年保费达107亿元 [1] - 公司自称为中国保险业最大的独立AI科技公司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65% 其中2022年 2023年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3.45亿元 6.55亿元 9.44亿元和4.31亿元 [2] - 同期毛利率维持在50%左右水平 依次为57.70% 58.30% 49.80%和51% [2]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23亿元 2.4亿元 1.55亿元和9988万元 累计亏损超7亿元(具体为7.18亿元) [2] - 2022-2023年及2025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为负值 累计净流出约4.7亿元 2024年短暂回正至703.9万元 [3] - 账上现金及等价物由2022年的2.1亿元降至2025年中的1.28亿元 同期流动负债高达16.96亿元 净流动负债缺口逾10亿元 [3] 关联交易与股东结构 - 众安在线为公司重要客户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来自众安在线的收入分别为2.7亿元 4亿元 4.27亿元及2.14亿元 占各期总收入的比例依次为78.70% 61.80% 45.20%及49.60% [4] - 众安在线同时为公司前五大供应商之一 三年半内向众安支付采购金额累计近2300万元 具体交易金额分别为1231万元 538万元 392万元及115万元 [5][6] - 截至招股书披露日 众安在线通过ZATechnology AbsoluteCapital合计持有31.65%股份 为第一大股东 CEO卢旻通过NovaFlower等四家主体合计持股28.76% 为第二大股东 红杉资本持股15.90% 位列第三 [8] - 公司自成立以来已完成四轮融资:2018年获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的天使轮融资 2020年引入龙湖资本牵头的A轮投资 2021年完成KTB领投的A+轮融资 2024年完成B轮融资 [8] 行业环境与监管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规划到2025年推动行业平均业务线上化率超过90% 为AI核保 理赔打开空间 [7] - 监管趋严推进 《生成式AI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要求数据采集与处理全流程"可追溯 可监管" [7] - 2024年中国保险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整体规模为100.27亿元 比2023年增长1.15% 增长幅度同比进一步下降 进入低增长期 [7] - 保险公司普遍将"降本增效"作为目标 同时显著加强科技外包风险管理 对科技服务商的性价比与合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7] - 保险科技赛道上市门槛已悄然抬高 投资者关注焦点正从"概念"转向"持续盈利" [8]
暖哇科技冲刺港股,角逐健康险科技赛道
北京商报· 2025-09-18 14:44
公司上市与财务表现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摩根大通和汇丰担任联席保荐人[1]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从3.45亿元跃升至9.4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65.5%[3][5] - 2023年和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19亿元和0.58亿元 实现转正[6] 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以2024年处理保险案件数量计 公司是中国保险业最大的独立AI科技公司[4] - 以2024年收入计 公司为健康险领域具备全栈风险分析能力的第一大AI科技服务商[1][4] - 截至2024年底解决方案已被90家保险公司采用 包括中国前十大保险公司中的8家[7] 客户结构与收入来源 - 众安保险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和重要客户 2022-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分别为78.7%/61.8%/45.2%/49.6%[4] - 与众安保险合作覆盖AI承保解决方案及AI理赔解决方案两大业务板块[4] - 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 非单一客户依赖度持续降低[4] 技术解决方案与产品 - 多智能体系统"阿拉莫斯"及"罗布泊"提供AI承保及AI理赔解决方案[10][11] - 截至2024年底与7家主要保险公司合作推出14种带病人群保险产品 覆盖21种适应症和9种创新疗法[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执行2.04亿例承保审查及理赔调查案件 服务超过0.41亿名客户[7] 募资用途与战略规划 - IPO募集资金约30%用于加强研发及技术基础设施[5] - 约30%用于扩大地理覆盖范围及多元化保险产品[5] - 约30%用于保险科技相关业务的潜在策略性投资[5] 行业机遇与竞争优势 - 构建国内最全面的专识库之一 提供AI驱动风险分析解决方案[8] - 模块化云基础设施支持保险公司集成、定制和扩展技术解决方案[8] - 通过终端用户互动平台生成专有数据资产 增强销售业绩和客户满意度[8]
暖哇科技:拟赴港ipo 为中国保险业最大的独立AI科技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9-18 10:40
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四个方面,其中30%将分配至通过加强研发及技术基础设施提高营运效率及分析能力;30%用于扩大公司地理覆盖范围、多元化保 险范围及提升产品供应;30%用于对保险科技相关业务的潜在策略性投资;10%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4亿元,同比增长44.16%;归母净利润亏损1.8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4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3.9万元, 同比增长51.64%;据申请书显示,暖哇洞察基本每股收益为-1.69元。 申请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4年处理的保险案件数量计,暖哇科技是中国保险业最大的独立AI科技公司,以2024年收入计,为中国健康 险行业具备全栈风险分析能力的最大的AI科技公司。 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1亿元,同比增长1.01%;归母净利润亏损1.0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6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为-780.8万元,上年同期为-5615.9万元;据申请书显示,暖哇洞察基本每股收益为-0.92元。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703.9万元,同比增长5 ...
暖哇科技冲刺港股IPO,众安在线既是大股东又是大客户:AI能否改写健康险格局?
新浪财经· 2025-09-18 08:27
公司概况与股权结构 - 暖哇科技是国内最大独立保险AI科技公司及健康险行业具备全栈风险分析能力的最大独立AI科技公司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数据 [1] - 公司股权结构中 董事长兼CEO卢旻通过多家公司及信托持有31.65%股份 众安在线通过ZA Technology等持股31.65% 红杉资本持股15.90% [2] - 公司获得红杉资本领投天使轮(2018) 龙湖资本A轮(2020) KTB领投A+轮(2021)及2024年B轮融资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度收入分别为3.45亿元 6.55亿元 9.44亿元人民币 复合增长率达65.5% [2] - 同期毛利分别为1.99亿元 3.82亿元 4.7亿元人民币 [2] - 2022-2024年亏损金额分别为2.23亿元 2.4亿元 1.55亿元人民币 2025年上半年亏损9987.7万元 [2] - 客户集中度较高 来自众安在线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78.7%降至2024年45.2% [2] 业务模式与技术平台 - 核心收入来自技术服务费 通过"阿拉莫斯"系统实现智能承保自动化 "罗布泊"系统提供智能理赔服务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累计促成107亿元首年保费 拦截高风险投保用户超百万人次 降低赔付率10-23个百分点 [6] - 累计执行2.04亿例承保审查及理赔调查案件 服务超4100名保险公司承保及理赔客户 [7] - 2024年7月推出AI智能风控产品"天鉴" 形成核保鉴险-理赔鉴损-调查鉴真闭环系统 [7] 市场地位与客户覆盖 - 截至2024年底 AI解决方案被超90家保险公司采用 包括保费收入前十名保险公司中的八家 [8] - 专注于健康险领域 为保险公司提供带病体保险产品定制及高风险体核保核赔服务 [8] - 中国健康险保费预计2029年达1.7万亿元 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11.6% [9] - 健康险赔付率2024年攀升至约50% 推动保险公司对精准风险管理需求增长 [9] 发展战略与资金用途 - 计划通过深化与其他领先保险公司合作扩大业务规模 提供创新健康险产品及增值健康管理服务 [3] - 上市募集资金30%用于研发技术基础设施 30%用于扩大业务覆盖范围 30%用于保险科技战略投资 10%用于营运资金 [3] - 科技手段帮助实现普惠型健康险产品差异化 针对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 [9] - 数据飞轮效应推动定价颗粒度从"年龄+性别"细化至"病种+用药+并发症" 开拓非标体增量市场 [10]
以AI技术重塑保险业数字化生态 暖哇科技拟赴港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9-18 03:20
公司上市与财务表现 - 暖哇科技于9月16日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摩根大通和汇丰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65.5% 2023年实现盈利 2024年营收9.4亿元人民币 毛利率49.8% 经调整净利润5750万元人民币 经调整净利润率6.1% [1] - 公司是中国保险业最大的独立AI科技企业 由众安在线与红杉中国联合孵化 成立七年完成深厚积累 [1] 行业背景与需求 - 中国保险行业2019年至2022年金融科技投入由276.4亿元增长至451.3亿元 年复合增速17.8% 反映行业对科技赋能的迫切需求 [2] - 传统保险业务面临承保流程繁琐导致转化率低 理赔审核效率低下影响体验 风险评估精准度不足推高赔付成本等挑战 [2] - AI正从边缘工具转变为核心业务推动引擎 集成于营销、承保、理赔等全周期价值链 帮助提升运营效率和创新商业模式 [2] - 过去5年AI领先险企的总股东回报是落后者的6.1倍 远高于其他行业的2-3倍差距 [2] 技术体系与核心能力 - 公司独创"双飞轮"驱动技术迭代体系 由知识飞轮与数据飞轮构成 推动多智能体系统持续迭代进化 [3] - 开发行业定制"阿拉莫斯"智能系统应用于承保环节 "罗布泊"决策模型应用于理赔环节 实现全流程智能化覆盖 [3] - 承保环节AI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协助客户达成63.0%交叉销售率 远超行业15.0%至25.0%平均水平 实现97.5%保单续保率 [3] - 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促成首年保费107亿元 风险分析建议响应速度达秒级 拦截高风险投保用户超百万人次 [3] - 理赔环节AI解决方案将审核流程从数天、数周缩短至分钟级 2025年上半年自动审核率最高80% 处理约230万例案件决策准确率98.0% 最快1分钟完成从数据收集到结案反馈 [4] 市场拓展与客户覆盖 - 截至2024年底超90家保险公司采用其解决方案 包括2024年保费收入前十大险企中的八家 [4] - 截至2025年6月累计处理超2亿例案件 服务4100万用户 [4] - 2025年6月30日后新签21项合作协议 其中8项来自人寿保险公司 显示业务领域持续拓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