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

搜索文档
机构称AI科技与新消费未来仍有较大空间,港股消费ETF(513230)现涨近1.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06:26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9月19日午盘集体上涨 恒指涨0.12% 国企指数涨0.35% 恒生科技指数涨0.62% [1] - 港股消费板块震荡攀升 港股消费ETF上涨近1.5% [1] 假期旅游消费趋势 - 国庆中秋长假推动旅游市场进入年度消费高峰 出行需求呈现多元分化态势 [1] - 赏秋游由北向南逐步升温 小众目的地受青睐 自驾与户外热潮持续 [1] - 出境长线游市场显著复苏 AI工具成为游客行程规划重要助力 [1] 港股投资方向 - AI科技与新消费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有望带动港股市场上涨 [1]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 边际定价能力提升 低利率环境促进资金配置港股 [1] - 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 叠加美国降息改善全球流动性 支持港股市场上涨 [1] - 反内卷政策加速供给端出清 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补齐牛市短板 [1] 主题ETF配置 - 旅游ETF受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催化 [2] - 食品饮料ETF配置吃喝板块核心资产 [2] - 消费30ETF涵盖白酒/食品/美容护理/生物科技等细分板块 [2] - 港股消费ETF网罗港股互联网消费龙头 [2]
吃喝板块深度回调,是时候抄底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9-19 06:10
指数表现与估值水平 - 细分食品指数(H30016)持续震荡回调 市盈率仅为21.12倍 处于近十年10.18%分位点的低位 [1] - 指数成分股中约60%为高端及次高端白酒龙头股 其余40%为饮料乳品、调味品及啤酒板块龙头 [1] - 当前估值比过去近90%时间更便宜 显著低于行业长期平均水平 [3] - 食品饮料板块2024年1-10月市值下滑主要源于估值收缩 PE较2023年底回落19.9% [4] 行业回调驱动因素 - 政策影响、需求放缓及市场情绪共同导致回调 [1] - 2025年第二季度白酒行业受政策冲击 消费场景减少 主流产品动销大幅下滑 [1] - 政商务消费疲软直接影响高端白酒表现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酒类市场景气指数仅47.14 处于微弱不景气状态(低于50临界值) [1] - 2025年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环比回落 受"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减弱及消费复苏偏缓影响 [2] 机构观点与行业展望 - 白酒板块或已进入底部配置区间 中秋国庆旺季将加速基本面筑底 预计2026年开启报表端修复 [5] - 下半年低基数及政策管控放松下需求环比修复 报表端有望逐季改善 行业拐点或逐步确立 [5] - 8月以来大众宴席消费(个人自饮/亲朋聚饮/升学宴)出现修复 行业动销最差阶段已度过 [5] - 中秋国庆双节旺季成为观察消费复苏重要窗口期 宴席驱动下的开瓶动销已现积极信号 [7] - 多项促消费政策逐步落地 中长期宏观经济环境改善 居民收入与消费意愿有望提升 [7] 行业长期竞争力与投资方向 - 食品饮料行业具有较高且稳定的ROE及盈利能力 行业竞争格局持续从分散走向集中 [7] - 布局方向包括经济顺周期且基本面稳健的子行业龙头 以及处于景气上行红利期的子行业 [7] - 当前估值已反映市场悲观预期 任何基本面改善都可能成为估值修复催化剂 [7]
今日沪指跌0.03% 汽车行业跌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05:35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下跌0.03% 成交量979.60亿股 成交金额15108.13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2.16% [1] - 个股涨跌分布为1887只上涨(其中涨停47只)和3404只下跌(其中跌停12只) [1] 行业涨幅排名 - 煤炭行业涨幅最大达1.97% 成交额111.71亿元 较上日增长41.65% 华阳股份领涨8.09% [1] - 国防军工行业涨幅1.66% 成交额431.15亿元 较上日增长6.87% 国睿科技领涨9.99% [1] - 有色金属行业涨幅1.42% 成交额597.97亿元 较上日减少14.34% 赣锋锂业领涨10.00% [1] 行业跌幅排名 - 汽车行业跌幅最大达1.63% 成交额1040.70亿元 较上日减少7.43% 豪恩汽电领跌11.48% [2] - 医药生物行业跌幅1.04% 成交额682.17亿元 较上日减少8.78% 塞力医疗领跌6.22% [2] - 房地产行业跌幅0.97% 成交额242.96亿元 较上日减少8.46% 苏宁环球领跌10.12% [2] 重点行业成交变化 - 计算机行业成交额1109.73亿元 较上日大幅减少26.66% [1] - 电力设备行业成交额1552.49亿元 较上日减少14.81% [1] - 非银金融行业成交额362.54亿元 较上日大幅减少42.37% [1]
亚马逊旗下超市,跑出多个“独角兽”,被百事、Lactalis、家乐氏收购
36氪· 2025-09-19 02:51
01 Nature's Fynd 图片来源:Nature's Fynd 今年3月,百事收购了益生元苏打水品牌Poppi,收购价格为19.5亿美元。Poppi最早就是通过美国天然食品和有机食品零售商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的货架,走进消费者的视野,而后巨头收入囊中。 Poppi饮料 图片来源:Poppi 全食超市也确实成了创新产品的"大货架"。 蜂蜜柠檬水品牌Me & the Bees,创始人8岁时就参与了全食超市的研讨活动。在家门口摆柠檬水摊5年后,全食超市成为其入驻的首个大型零售商;当比 尔·盖茨投资的Nature's Fynd推出"世界首款"真菌蛋白酸奶时,他们和全食超市达成了独家合作协议,产品仅在全食超市出售;硅谷流行的无糖风味水 Hint,首发在全食超市,品牌在2021年估值突破2亿美元。 无论是最终被巨头收购的明星品牌,还是刚起步的创新产品,全食超市都在其发展关键期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支持:它既是品牌触达精准消费者的"试验 场",也为这些不具知名度的品牌提供了隐形"背书"。不经意间,全食超市承担了渠道之外的角色。 超市也能成为一个"孵化器"。 对彼时的Poppi来说,入驻全食超市 ...
美联储降息将带来外溢性影响,A50ETF(159601)或受益于境外资金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9-19 02:23
A50ETF(159601)紧密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一键打包50只龙头互联互通标的,均衡覆盖 A股市场核心龙头资产表现,是境内外资金优选之选。 每日经济新闻 美联储在本周三的议息会议上,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4.25%,幅度为25个基点。 这一决定符合市场广泛预期,同时最新公布的"点阵图"显示,年内美联储仍可能再降两次息。 业内人士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会对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产生外溢性影 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更多境外资金流入配置人民币资产,带动结汇需 求增加并推动人民币升值。这些因素也有利于我国金融条件边际放松和政策传导环境改善。 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与北向资金持仓分布相似度较高。从行业分布数据来看,其成分股分布在 电子、银行、食品饮料、电力设备等行业。从前十大成分股数据来看,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宁德时代、 工业富联、紫金矿业、贵州茅台、寒武纪-U、海光信息、比亚迪、恒瑞医药、中际旭创和招商银行。 ...
美股消费板块如何布局?瑞银首选清单出炉 百事(PEP.US)、Peloton(PTON.US)在列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2:21
瑞银消费板块首选股票名单 - 基于独家或特色数据来源遴选出7只具备差异化投资价值的个股 [1] 百事可乐(PEPUS) - 未来12至18个月将展现出显著改善潜力 是少数兼具防御属性与估值扩张空间的大型必需消费品公司 [1] - 预计2026年下半年恢复符合算法预期的增长态势 2026年全年每股收益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1] - 风险收益比极具吸引力 [1] 斯马克(SJMUS) - 得益于细分品类良好增长态势和咖啡业务定价能力 将实现中个位数有机增长 [1] - 有机增长率预计达56% 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55% [1] - 成本节约成效 潜在提价空间和线下渠道优势将推动长期每股收益稳健增长 [1] 艾伯森(ACIUS) - 股价回调已过度 未反映潜在上涨空间 已摆脱与克罗格合并计划带来的干扰 [1] - 药房业务连续15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 药房用户是终身客户价值最高的群体之一 [1] - 加大定价策略投入 有望推动食品杂货业务同店销售额增长 [1] Dutch Bros(BROSUS) - 门店扩张速度行业领先 销售额与客流量增长势头有望持续至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 [2] - 在咖啡高增长品类中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预计实现20%以上营收增长 [2] - 增长依托消费者品牌认同感 新产品 营销活动 移动点单和运营效率提升 2026年将推出食品类产品 [2] Ulta Beauty(ULTAUS) - 新任首席执行官带领下展现强劲执行能力 内部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2] - 2024年第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增速加快 下半年面临温和同店销售对比基准 [2] - 2024财年销售 一般及管理费用投入增速放缓将推动盈利预期向上修正 [2] 昂跑(ONONUS) - 聚焦产品创新 运动性能提升 签约运动员与赛事合作 直营零售模式拓展 [3] - 坚守高端全价品牌定位 将实现行业领先销售额增长并突破利润率预期 [3] - 相较于多数服装家纺企业 在应对关税问题上具备更强优势 [3] Peloton(PTONUS) - 获得买入评级 目标价11美元 核心依据包括2026年预期EBITDA存在向上空间 [3] - 核心基础指标呈现积极向好趋势 风险收益比具备吸引力 [3] - 当前交易市盈率约6-7倍 EBITDA倍数 现金流处于拐点回升阶段 [3] - 订阅用户数量增长拐点是推动估值扩张的关键 需在季节性消费旺季实现订阅用户增长轨迹改善 [4]
三部门:促进扩大传统消费,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近3日“吸金”超7100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02:16
市场表现 - 9月19日A股食品饮料板块低开震荡 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跌0.41%[1] - 成分股中新诺威涨超3% 仙乐健康/西麦食品/嘉必优涨幅居前[1] - 食品饮料ETF天弘连续3日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超7100万元[1] 指数特征 - 食品饮料ETF紧密跟踪中证食品饮料指数 覆盖酒/饮料/食品三大赛道[1] - 指数成分股以贵州茅台/五粮液/伊利股份等行业龙头为主[1] - 前十大成分股集中度较低 小盘股占比超50%[1] - 相比纯白酒指数兼顾多元消费场景 抗单一行业波动能力更强[1] 政策支持 - 工信部联合多部门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推动扩大传统消费[2] - 文旅部启动"百城百区"三年行动计划 协调金融机构推出消费券等优惠措施[2] - 各地发放超3.3亿元消费补贴 推出入境旅游消费便利措施[2] 行业展望 - 白酒板块处于基本面筑底与估值低位双重底部区间[2] - 政策催化下需求有望弱复苏 终端动销环比恢复[2][3] - 300元以下大众价位表现预计优于500元以上价位[2] - 茅台动销环比改善明显 酒企积极创新产品与渠道改革[3]
CEO因“地下恋情”被解雇、董事长提前卸任,大中华区高管更是换换换,百年雀巢今年怎么了?
36氪· 2025-09-19 01:36
今年以来,百年食品饮料巨头雀巢集团持续面临人事变动。先是雀巢集团原CEO(首席执行官)Laurent Freixe(傅乐宏)因"办公室恋情"未披露而被解 雇,新任CEO Philipp Navratil火速走马上任。 雀巢集团又在当地时间9月16日宣布董事会主席保罗·薄凯(Paul Bulcke)决定提前卸任,新任董事会主席Pablo Isla将在10月1日接任。 记者查询发现,Guglielmo Bonora在雀巢工作已超过19年,他从内部审计师做起,此后曾负责营销、市场等方面的业务,工作地点包括迪拜、新加坡等, 在研发岗位上工作已有近5年。 图片来源:雀巢官网截图 傅乐宏上任一年,对中国市场业务也做了不小的调整:首先是大中华区被重新纳入AOA大区(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大区);再者,公司在大中华区市场 频繁进行人事变动,包括1号位(指负责人)张西强卸任,咖啡业务负责人变动等;此外,业务模式上也有调整。 9月1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雀巢中国方面确认,雀巢研发中国的总经理也将换人。 这背后是雀巢的中国市场业务在面临"阵痛期"。上半年,雀巢大中华区市场的有机增长率为-4.2%。 不仅仅是雀巢,今年以来,多家食 ...
15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7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01:29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电子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当日净买入18.3亿元 [1] - 银行 医药生物 汽车 食品饮料 公用事业等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金额均超3亿元 [1]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15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1723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其中134股净买入金额超5000万元 [1] - 17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2亿元 [1] - 沪电股份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净买入3.54亿元 [1] - 胜宏科技 三花智控 阳光电源 福达股份 中国平安 兴森科技等股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 [1]
万联晨会-20250919
万联证券· 2025-09-19 00:55
核心观点 - 市场整体表现疲软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港股下跌 美股上涨 [2][8] - 社零数据呈现同比提升但环比下降趋势 消费复苏呈现结构性分化 [10][11][13] - 银行板块业绩回暖 净息差降幅收窄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16][17][18] - 服务消费获政策强力支持 多维度措施推动内需扩张 [19][20][2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沪指跌1.15%至3,831.66点 深成指跌1.06%至13,075.66点 创业板指跌1.64%至3,095.85点 [2][5][8] - 港股市场下跌:恒生指数跌1.35% 恒生科技指数跌0.99% [2][8] - 美股集体上涨:道指涨0.27% 标普500涨0.48% 纳指涨0.94% [2][8] - 板块表现分化:电子+通信+社会服务领涨 有色金属+综合+非银金融领跌 [2][8] - 成交金额:沪深两市成交额31,347.7亿元 [2][8] 社零消费数据 - 8月社零总额39,668亿元 同比增长3.4% 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10] - 商品零售同比+3.6% 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餐饮收入同比+2.1% 环比上升1.0个百分点 [10] - 城镇消费同比+3.2% 乡村消费同比+4.6% 乡村增速持续高于城镇 [10] - 线上零售表现强劲:1-8月网上零售额99,828亿元 同比+9.6% 占社零总额比重30.82% [13]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0,964亿元 同比增长6.4% 其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5.0%/2.4%/5.7% [13] 消费细分领域表现 - 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16.8% 体育娱乐用品类+16.9% 家具类+18.6% [11][13] - 必选消费增速分化:粮油食品类+5.8% 日用品类+7.7% 中西药品类+0.9% [11] - 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至+0.8% 石油及制品类降幅收窄至-8.0% [11] - 烟酒类零售额同比-2.3% 由正转负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降幅扩大至-0.7% [11][13] 银行业绩表现 - 42家上市银行2Q2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 1H25同比增长0.8% 较1Q25的-1.2%由负转正 [16] - 1H25营收同比增长1.0% 较1Q25提升2.8个百分点 净手续费收入及其他非息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16] - 净息差1.53% 较年初下降8BP 降幅较1H24的-14BP收窄 其中国有大行下降12BP 股份行下降7BP [16] - 总资产同比增速9.6% 环比上升2.1个百分点 国有大行增速达10.4% [17] - 不良率1.23% 关注率1.67% 拨备覆盖率287.29%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18] 服务消费政策 - 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提出五方面19条具体措施 [19][20] - 服务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回升至46% 接近50%关键节点 [20] - 政策突出跨部门协同 覆盖文化、旅游、体育、教育、健康等重点领域 [20] - 具体措施包括:开展"服务消费季"活动 扩大免签吸引入境消费 探索试行春秋假制度 [20][21] - 金融支持工具多样:专项债、社会资本、消费信贷、财政贴息等多管齐下 [21] 投资机会聚焦 - 食品饮料:白酒行业处于筑底阶段 大众食品原料成本下降利好利润释放 [14] - 社会服务:关注旅游、免税、酒店、餐饮、教育等政策受益龙头 [14] - 黄金珠宝:金价有望持续上涨 国潮文化提升产品溢价能力 [14] - 化妆品:国货品牌凭借产品力实现逆势增长 市占率持续提升 [14] - 轻工制造:房地产政策与"以旧换新"补贴提振家居、家电需求 [14] - 文旅板块:入境旅游与青少年旅游需求双轮驱动 [22] - 潮玩体育:拥有优质IP资源的企业强者恒强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显著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