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

搜索文档
Neuralink预计“心灵感应”脑机设备将于2029年获批;日本新构型H3运载火箭完成静态点火试验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25 03:11
Neuralink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Neuralink预计"心灵感应"脑机设备将于2029年获得美国监管部门批准,2030年推出复明设备"盲视"[1] - 公司计划到2031年每年为2万人植入芯片,创造至少10亿美元年收入[1] - 2029年目标完成2000例手术,年收入1亿美元 2030年手术量扩大到1万例,年收入超5亿美元[1] 四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突破 - 首台全链"四川造"土压平衡盾构机川山甲1号在成都下线,标志四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迈出关键一步[2] - 设备由中铁智能装备自主研发,在四川完成研发、设计、生产、组装全流程[2] - 中铁智能装备由中国中铁牵头联合多家企业组建,2023年9月落户成都新津[2] 绿色甲醇产业发展 - 全国首个规模化连续生产的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在吉林洮南投产[3] - 产品主要销往法国达飞集团用于航运,满足国际航运碳减排需求[3] - 预计2023年绿色甲醇需求量突破50万吨,2030年达200万吨以上[3] 日本航天技术进展 - 日本新一代H3运载火箭完成静态点火试验,采用"3-0"新构型降低成本[4] - 火箭全长57米,单次发射成本降至约50亿日元(2.4亿元人民币),为H2A火箭成本一半[4] - 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三菱重工业公司联合开发[4]
GPT-5最早或于8月初发布;苹果iOS 26公测版来了,2013年来最大界面改版丨全球科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00:04
谷歌CEO皮查伊个人财富突破10亿美元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逼近历史高点 推动CEO皮查伊个人财富达11亿美元 [2] - 皮查伊成为非创始CEO中罕见的十亿级富豪 其财富增长与公司近十年发展密切相关 [2] - 皮查伊将于今年8月迎来担任谷歌CEO十周年 是目前任职时间最长的首席执行官 [2] GPT-5最早或于8月初发布 - OpenAI计划最早8月初发布GPT-5 同时推出mini和nano版本 [3] - 完整版和mini版将通过ChatGPT和API供应 nano版仅通过API供应 [3] - 新版本预计在推理密度与多模态能力上有显著提升 将加剧行业竞争 [3] "星链"网络中断事件 - 全球范围内出现"星链"系统互联网服务中断 包括乌克兰前线地区 [4] - SpaceX确认网络中断问题 表示正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4] - 事件凸显新兴卫星互联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完善 [4] 苹果发布iOS 26公测版 - 苹果推出iOS 26公测版 采用全新"液态玻璃"设计语言 [5] - 这是自2013年以来最大界面改版 引入半透明动画控件替代传统按钮 [5] - 新设计将统一应用于iPhone iPad Mac和Apple Watch操作系统 [5] 特斯拉比特币投资失误 - 特斯拉在2021年购入15亿美元比特币 但在2022年市场低谷时抛售75%持仓 [6] - 此后比特币价格反弹80% 公司错失数十亿美元潜在收益 [6] - 该事件暴露企业持有加密资产的高风险特性 [6]
解读山东上半年经济数据:“新”的动能迸发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23:49
新兴产业增长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其中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等高端装备产品产量较快增长 [1]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8.1%,其中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73.8%,游戏机出口增长104.9%,船舶出口增长63.0% [1] - 高技术产品出口901亿元,增速达28.1%,高端装备、光伏等"新三样"领跑出口增长 [1] 重点项目与产业布局 - 2025年山东推出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共1.5万个,总投资14.6万亿元,新兴未来产业项目占比过半 [1] - 济南高新区将有38个重大产业类重点项目落地,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 [1] - 济宁将机器人产业纳入"232"产业集群,目标打造山东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 [1] 商业航天与技术创新 - "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成功实施海上飞行回收试验,实现液体可复用火箭研制重大突破 [2] - 东方航天港定位国际一流海上发射母港,通过全链条突破将商业航天潜力转化为地方经济增长动能 [2] 绿色转型与技改投资 - 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5%,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49.4% [2] - 上游原材料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1%,成为上拉投资增长的主力因素 [2] - 电子级硅烷系列项目能效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约30%,应用于芯片制造 [2] 关键技术突破 - 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投入商业运营,填补国际空白 [3] - 基因编辑技术应用金乡大蒜育种,实现产量增加 [3] - 国内首款载重1吨级大型无人运输机首飞成功,为高端制造强链补链注入动能 [3] 数字化转型与效率提升 - 力鼎智能装备向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行业交付智能产线超千条,单线生产效率提升超50% [3] - 企业瞄准数字技术与制造流程融合发力,推动传统机械加工领域"数智化"转型 [3] 协同发展与创新驱动 - 新兴产业壮大、绿色转型推进、关键技术突破三者协同发力,嵌入产业全链条 [4] - 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提升,助推经济新动能迸发 [4]
与马斯克关系缓和?特朗普澄清不会“摧毁”马斯克公司
华尔街见闻· 2025-07-24 20:42
特朗普对马斯克公司的表态 - 特朗普明确表示不会通过取消政府补贴来"摧毁"马斯克的公司,希望包括马斯克在内的所有美国企业都能"蓬勃发展" [1][2] - 特朗普强调企业表现越好对美国越有利,这一表态正值特斯拉面临政治和财务压力之际 [2] - 特斯拉股价周四收盘跌超8%,此前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警告可能面临"几个艰难的季度" [2] 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关系演变 - 两人关系从密切合作(马斯克曾领导特朗普政府的"政府效率部"并投入数亿美元竞选资金)恶化至公开矛盾 [5] - 矛盾始于马斯克反对特朗普标志性支出法案,随后演变为相互攻击,6月特朗普曾威胁削减马斯克部分政府合同 [5] - 特朗普政府近期审查SpaceX合同但评估发现大部分合同至关重要 [5] 马斯克公司与美国政府业务关联 - SpaceX自2008年以来从NASA、空军等联邦机构获得超过220亿美元合同 [5] - 马斯克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已获得五角大楼最高2亿美元的合同 [6] - 特斯拉通过销售"汽车监管信贷"自2015年以来累计获得122.4亿美元收入,2025年第二季度该项收入达4.39亿美元 [7] 特斯拉的监管信贷依赖与风险 - 特斯拉高度依赖由政府法规催生的监管信贷收入,这些信贷销售直接计入利润 [7] - 特斯拉在季度财务文件中警告特朗普支持的"大漂亮法案"可能导致税收抵免和碳补偿机制丧失,对财务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7] - 法案条款可能影响电池成本和消费者支出,进而对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7]
xAI也要被踢出局,白宫:不希望马斯克获得政府合同
观察者网· 2025-07-24 12:55
美国政府AI政策动向 - 特朗普政府发布AI行动计划,包含促进AI出口、解决基础设施问题、要求联邦采购的AI模型具备中立性等数十项政策行动[1] - 签署行政命令禁止联邦机构与存在"党派偏见或意识形态议程"的AI公司合作[5] - 拟废除拜登时期的DEI政策和环保措施等监管规定,认为其阻碍创新[5] xAI公司动态 - 美国国防部上周向xAI等4家AI公司授予合同,每份上限2亿美元,用于开发军事用途的AI工作流[3] - xAI推出政府专用AI产品"Grok for Government",包含最新大模型Grok 4,已进入联邦采购目录[3] - 白宫新闻秘书暗示特朗普不支持联邦机构与xAI签订新合同,可能影响现有合作[1][3] SpaceX政府合作现状 - SpaceX累计获得美国国防部和NASA超过220亿美元非机密合同[4] - 特朗普政府审查SpaceX合同时发现多数难以取消,因其在火箭发射和卫星服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4] - 政府正物色替代合作伙伴推进"金穹"导弹防御系统,接触亚马逊柯伊伯计划等企业[4] 联邦AI资金分配政策 - 特朗普政府建议限制向AI监管严格的州拨款,认为繁琐法规会降低资金使用效益[5] - 文件主张联邦拨款决策应考量各州AI监管环境对创新的影响[5]
贝索斯或成特朗普政府防务合同新伙伴
第一财经· 2025-07-24 08:41
特朗普与贝索斯关系转变 - 特朗普与贝索斯长期不和,贝索斯曾讽刺要将特朗普送上月球,特朗普则批评《华盛顿邮报》[3] - 特朗普连任后,贝索斯态度转变,为就职典礼捐款100万美元,并在社交媒体公开祝贺特朗普[3] - 特朗普称赞贝索斯改版《华盛顿邮报》,并称其为"很棒"的"好人",贝索斯保证亚马逊不显示关税附加费[4] - 特朗普表示与第一任期相比,贝索斯有很大不同[5] 太空领域合作 - 贝索斯与特朗普通电话,蓝色起源CEO曾前往白宫,谈话内容部分集中在政府合同上[7][8] - SpaceX、ULA和蓝色起源赢得美国太空军135亿美元火箭发射合同,蓝色起源获7次任务23亿美元[8] - 特朗普启动"金穹"计划,SpaceX曾是领跑者,但因与特朗普关系恶化,政府寻求新合作伙伴[9] - 亚马逊"柯伊伯计划"计划发射3000颗低轨卫星,已发射78颗,贝索斯承认可用于国防用途[9] - 马斯克表示联邦采购法规要求以最优惠价格招标最好供应商,其他做法违法[9]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12月18日启动 约6600个税目“零关税”
证券时报· 2025-07-23 18:49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 -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具有重要象征意义和里程碑意义 [1] - 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展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1] 封关政策措施 - 政策措施概括为"四个更加":更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更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更便利的通行措施、更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 [2] - "零关税"商品税目从1900个扩大至6600个,占比从21%提升至74%,提高53个百分点 [2] - 享惠主体范围扩大至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民办非企业单位 [2] - 进口"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可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通,免于补缴进口税收 [2] 产业发展 - 海南省四大主导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占GDP比重达67%,5年提高13.7个百分点 [3] - 未来将重点发展生物育种、深海科技、航天等行业 [4] 封关运作特征 - "一线"放开:海南与国际间实施自由便利进出举措,对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5] - "二线"管住:海南与内地间实施精准管理,突出智能高效监管 [6][7] - "二线"出岛申报项目从105项压缩至42项 [7] - 岛内自由:要素实现相对自由流通,有利于聚集全球资源、促进产业发展 [7]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 海南省大力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来海南看演唱会、玩音乐节、逛品牌展"成为新时尚 [9] - 将加快打造国际文旅IP,营造全行业、全领域的"放心消费在海南"服务系统 [9] 封关后影响 - 封关后海南与内地联系更加便捷高效,内地出行无需办理额外证件 [10] - 封关将促使海南新动能、新优势、新活力不断涌现,形成门户效应 [11]
封关不是封岛,更便捷!海南自贸港开放力度更大、产业体系更优 | 政策解读↓
央视网· 2025-07-23 07:06
封关时间与政策框架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启动时间确定为2025年12月18日 [1] - 封关将海南全岛建成海关监管特殊区域 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政策制度 [3] - 封关后海南与国际联系更加便捷 不是封岛而是扩大开放 [3][10] 货物贸易政策 - "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由21%提高至74% [4][14] - 加工增值达到30%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4][14]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范围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 占全部商品税目74% [21] - 进口"零关税"商品将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取代正面清单 [20] - 享惠主体范围扩大至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 [21] 贸易管理措施 - 对全国现有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4][14] - 以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 对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径予放行 [4][14] - 设置10个"二线口岸" 包括海口新海港、海口南港等 [4][14] 监管模式与实施安排 - 对"零关税"货物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的精准监管 [6][14] - 政策文件将于全岛封关之日起施行 [6][14] - 封关硬件设施已通过国家验收 信息系统建设完成 [28] 经济发展成效 - 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 年均增长14.6% [23] - 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 年均增长97% [23] - 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 年均增长43.7% [23] -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年均分别增长31.3%和32.3% [23] - 四大主导产业占全省GDP比重67% 五年提高13.7个百分点 [25] 产业创新发展 - 离岛免税购物额度提高至每人每年10万元 [16] - 离岛免税销售额占全球免税市场比重超过8% [26] - 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 [26] - 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 [26]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59.6% 居全国第一 [26] - 清洁能源发电量和装机占比分别超过70%和80% [26] 人员往来便利化 - 封关后到海南出差旅游不需额外办理证件 [9][12] - 85个国家人员可免签入境海南 [16] - 除部分货物外 人员物品进出仍按现行规定管理 [12]
SpaceX股权要约首现政治风险警示:马斯克或再涉政,4000亿估值引关注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23 04:15
SpaceX股权收购要约 - 股权收购要约中首次出现高管政治参与风险提示,特别标注马斯克可能再次担任政府顾问职务并投入大量时间精力 [1] - 此次股权交易对SpaceX估值达4000亿美元,若落地将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私营企业 [1] - 部分股东将获得出售股份机会,回购规模最高达12.5亿美元,涉及员工及早期投资者 [3] 马斯克政治动向影响 - 马斯克近期政治轨迹多变,曾公开抨击共和党税收法案并筹建新政治团体,但后又表示将恢复高强度工作 [2] - 6月初马斯克批评特朗普政策后,白宫紧急审查SpaceX合同,但多数因战略价值无法取消 [2] - 若马斯克再度涉足政治引发政府对立,可能威胁SpaceX每年超百亿美元的政府订单 [2] SpaceX业务现状 - 公司承担NASA及美军方核心任务,包括猎鹰火箭发射、火星飞船研发及运营约8000颗卫星的星链网络 [2] - 采用"部分股权流通+长期私有化"模式平衡资金需求与控制权 [3] 行业与市场影响 - 文件风险提示折射科技巨头与政治权力交织的复杂生态 [3] - SpaceX未来发展与马斯克个人政治抉择高度关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