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旭化成PSPI断供三月后计划扩产,或应对先进封装需求激增
势银芯链· 2025-08-27 09:19
行业概述 - 光敏性聚酰亚胺(PSPI)是一种兼具光敏性和优异物理化学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承担芯片表面保护、凸块钝化及重布线层绝缘等核心功能 [2] - 相较于传统非光敏聚酰亚胺 PSPI可直接光刻成型 简化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并提高图形精度 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封装、先进封装工艺及OLED显示领域 [2] - 按结构及合成工艺分为正性和负性两大类 正性PSPI在紫外光照射后可溶解于显影剂 负性PSPI在光照后交联变得不溶 [3]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封装用PSPI市场规模达4.02亿美元 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8.02亿美元 实现规模翻倍 [3] - 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日美厂商垄断高端市场 主要供应28nm以下制程 [3] - 五大头部厂商包括Toray、Fujifilm Electronic Materials、HD Microsystems、Asahi Kasei和SK Materials 合计占据全球约95%市场份额 [3] 国际企业动态 - 旭化成宣布投入约16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扩大日本静冈县工厂的PIMEL™感光聚酰亚胺产能 计划2030年实现产能翻番 [1] - 除旭化成外 全球范围内多家PSPI布局企业在产能产线、技术突破及产品研发领域均有动态披露 [1] 国内企业布局 - 湖北鼎龙控股已布局多款半导体封装PI产品 覆盖非光敏PI、正性和负性PSPI 部分产品完成验证并导入客户 仙桃产业园PSPI产线开始批量供货 [4] - 艾森股份开发负性PSPI、低温交联型PSPI及超高感度PSPI 自主开发的正性PSP产品已获得客户认证 [4] - 波米科技是国内率先实现集成电路封装用PSPI量产的企业 产能释放后预计达500吨 年销售额可达10亿元 产品打破国外40余年垄断 [4] - 强力电子开发多款PSPI产品 高温固化型适用于各类封装结构 低温固化型适用于FO-WLP及Chiplet等先进封装结构 目前处于客户送样验证阶段 [4] - 奥来德投资建设"OLED显示核心材料PSPI材料生产基地项目" 新建生产车间及生产线 在PFAS-Free PSPI、黑色光刻胶等领域进行技术布局 [4] - 欣奕华科技半导体PSPI封装材料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 攻克低温固化树脂可控制备、力学性能调控等关键技术 [4] - 潍坊星泰克自主研发PSPI产品 技术指标达国内领先水平 部分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 [4] - 连云港德铸科技投资1亿元建设聚酰亚胺光刻胶项目 建成后年产10吨光敏型及10吨非光敏型聚酰亚胺光刻胶 产品通过车规IGBT、MOS芯片可靠性认证 [4]
恒坤新材IPO再上会:子公司产能竟超总产能待解释
搜狐财经· 2025-08-27 08:26
IPO审议与业务结构 - 科创板IPO于7月25日被暂缓审议 上市委问询问题包括知识产权纠纷风险 收入确认合规性 长期存款收益率合理性及理财风险 [2]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二次上会审议 [2] - 公司主营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 产品分为自产和引进两类 自产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38.94%升至2024年63.77% 但利润主要依赖引进产品 其毛利占比2022年82.05% 2024年65.86% [3] 客户与业务变动 - 第一大客户A销售占比从2022年72.35%降至2024年64.07% 其中引进自SKMP的光刻材料对应毛利2022年13,756.04万元 2024年14,201.87万元 [4] - 2025年SKMP终止部分光刻材料合作 改为直接向客户A销售 导致公司2025年1-6月引进产品收入同比下降57.4% 毛利同比下降59.09% 净利润减少251.87万元 降幅5.71% [4] 技术授权与财务表现 - 自产TEOS前驱体材料系韩国Soulbrain技术授权 公司支付初始特许权使用费400万美元 并按销售额7%定期支付特许权使用费 持续15年 [5] - 自产前驱体材料收入2022年189.31万元 2024年4,420.26万元 但毛利率持续为负 2022年-329.59% 2024年-1.56% [6] - 自产产品整体毛利率低于引进产品 2024年自产产品毛利率28.97% 引进产品毛利率98.34% [3] 收购与估值问题 - 2021年以10,150.00万元收购翌光半导体35%股权 估值基准日股东权益估值33,022.12万元 较账面价值1,799.75万元增值31,222.37万元 增值率1,734.82% [8] - 收购涉及股权代持历史 李湘江曾代吕俊钦认购股份 2021年解除代持关系 [10] - 李湘江现直接持有公司1,553.8255万股股份 占比4.07% 为第三大股东 [12] 产能与募投项目 - 原计划募资12亿元 后调整为100,669.50万元 删减SiARC开发与产业化项目 [14] - 集成电路前躯体二期项目拟投资51,911.33万元 新增TEOS产能720,000千克 [15] - 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总投资90,916.74万元 建成后形成年产500吨光刻胶及其他材料产能 [16] - 2024年现有产能利用率偏低 SOC产能利用率57.42% BARC 21.43% KrF光刻胶17.55% TEOS 46.47% [16] - 子公司福建泓光披露的已有产能数据与招股书不一致 BARC产能22,296加仑/年 KrF光刻胶产能13,590加仑/年 均超过招股书披露的总产能 [18] - 福建泓光另有9,000加仑KrF光刻胶在建产能 [18] - 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建设周期环评报告显示12个月 与招股书60个月投入期存在差异 [19]
研报掘金丨平安证券:南大光电业绩有望维持较好增势,维持“推荐”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8-27 07:3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16.30% [1]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0元(含税) [1] 业务板块进展 - 氟类特气:乌兰察布大规模三氟化氮等核心含氟特气项目持续推进,特气业务规模将扩大 [1] - 氢类特气:ARC、三氟化硼等新产品抓住IC机遇,收入增长显著 [1] - 半导体前驱体材料:多款产品实现稳定量产,持续导入集成电路量产制程,业务增长后劲足 [1] - 光刻胶及配套试剂:掌握全流程材料自主生产技术,多款产品在关键客户测试进展顺利 [1] - ArF光刻胶产品保持连续稳定供应,多款产品通过测试后有望逐步导入客户并提供业绩增量 [1] 行业环境 - 终端半导体和面板行业基本面转暖,销售规模增势向好,景气度提升 [1] - 半导体行业正处于景气上行周期 [1] 发展前景 - 公司特气和前驱体业务收入有望受益于下游行业上行周期带来的需求增长 [1] - 公司各项目持续推进,多款高端高壁垒半导体材料量产销售,业绩有望维持较好增势 [1]
220亿,济南前首富又去IPO了
芯世相· 2025-08-27 05:52
公司上市与市值表现 - 天岳先进于8月20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首日股价较发行价42.8港元上涨6%至45.6港元/股 总市值达220亿港元[4] - 公司于2022年1月登陆科创板 成为碳化硅衬底第一股 此次赴港IPO旨在加快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布局[4] - 创始人宗艳民2022年以13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473位 为当年济南首富 后因市值缩水财富减少但仍保持富豪地位[4][9]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历程 - 宗艳民1964年生于济南 曾任职济南灯泡厂技术员 后于2002年创办工程机械公司 年销售额达30多亿元[7] - 2010年成立山东天岳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投身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产业化 2011年引进山东大学专利技术启动产业化进程[8][9] - 公司通过自主创新研发攻克碳化硅单晶生长和衬底加工核心技术 达到全球领先水平[9] 融资历程与投资方 - 2019年首次引入外部投资 华为旗下哈勃投资入股[11] - 2019年12月引入众海泰昌、辽宁海通新能源等投资方 2020年连续三轮融资吸引海通开元、深创投、中微公司等机构[12] - 估值从2020年5月26亿元飙升至2020年10月100亿元 成为独角兽企业 2021年IPO前获宁德时代、上汽集团等产业资本认购[13] 财务与业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17.68亿元 同比增长41.37% 连续三年保持增长[14] - 全球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市场占有率居前三 8英寸衬底批量供应能力领先 2024年11月推出业内首款12英寸衬底[14] - 上海工厂2024年中提前达到年产30万片导电型衬底产能规划[14] 行业前景与市场需求 - 预计2030年全球AI数据中心容量达299GW 较2023年净增244GW 耗电量占比从1.4%升至10%[15] - 碳化硅功率器件在AI数据中心领域市场规模预计超800亿元人民币[15] - 碳化硅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及风光储领域持续渗透 下游需求旺盛[15] A+H上市潮与港交所动态 - 2025年多家A股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16][17]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IPO集资额139亿美元 较2024年全年增长22% 为近十年同期第二高[19] - 香港主板上市申请超200宗 预计全年IPO数量90-100家 集资总额有望突破2000亿港元[19] 政策支持与市场定位 - 中国证监会支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推进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20] - 港交所CEO表示中国资本市场需打造多层次体系 交易所间优势互补[20]
天岳先进涨2.07%,成交额1.9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11.8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3:1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7日盘中股价65.95元/股,上涨2.07%,总市值314.88亿元,成交额1.92亿元,换手率0.68%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11.86万元,特大单买入1105.56万元(占比5.76%)及卖出714.53万元(占比3.72%),大单买入5335.20万元(占比27.79%)及卖出4914.36万元(占比25.59%)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8.81%,近5日下跌0.47%,近20日上涨10.49%,近60日上涨12.29% [1] 公司基本业务 - 主营业务为碳化硅衬底研发、生产和销售,收入构成中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占比83.35%,其他业务占比16.65% [1] - 公司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成立于2010年11月2日,2022年1月12日上市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概念板块包括专精特新、中盘、第三代半导体、华为概念及融资融券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1.82万户,较上期微增0.01%,人均流通股16510股,较上期微降0.01%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持股968.41万股(较上期减少196.79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持股691.58万股(较上期减少27.83万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54.81万股(较上期增加185.98万股),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持股369.87万股(较上期减少891股)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08亿元,同比减少4.25% [2] - 归母净利润851.82万元,同比大幅减少81.52% [2]
沪硅产业涨2.00%,成交额4.4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85.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3:1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上涨2%至20.91元/股 成交额4.43亿元 换手率0.79% 总市值574.4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85.82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65%和2.91%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5.95%和23.69%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1.11% 近5/20/60日分别上涨6.68%/9.48%/14.26%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硅片研发生产销售 300mm硅片占比62.16% 200mm及以下尺寸硅片占比30.90% [1] - 受托加工服务收入占比5.20% 其他业务占比1.7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 概念板块包括并购重组/中芯国际概念/大基金概念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6.48万户 较上期增加3.44% 人均流通股41967股减少3.33%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9328.51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持1337万股 [3] - 易方达科创板50ETF持股6629.79万股(第八大股东) 减持268.31万股 诺安成长混合新进4177.62万股(第十大股东) [3] 财务表现与分红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02亿元 同比增长10.60%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09亿元 同比扩大5.47% [2]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1.10亿元 [3]
中银晨会聚焦-20250827
中银国际· 2025-08-27 01:01
8月金股组合 - 顺丰控股(002352 SZ)、卫星化学(002648 SZ)、安集科技(688019 SH)、恒瑞医药(600276 SH)、佰仁医疗(688198 SH)、北京人力(600861 SH)、菲利华(300395 SZ)、工业富联(601138 SH)、鹏鼎控股(002938 SZ)、合合信息(688615 SH)入选当月金股组合 [1]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收盘3868 38点,下跌0 39%;深证成指收盘12473 17点,上涨0 26%;沪深300收盘4452 59点,下跌0 37%;中小100收盘7698 90点,上涨1 56%;创业板指收盘2742 13点,下跌0 76% [4] - 申万一级行业中农林牧渔上涨2 62%、美容护理上涨2 04%、基础化工上涨1 26%、传媒上涨1 23%、综合上涨1 09%;医药生物下跌1 09%、非银金融下跌1 06%、钢铁下跌0 98%、国防军工下跌0 93%、通信下跌0 79% [4] 海油发展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5 97亿元,同比增长4 46%;归母净利润18 29亿元,同比增长13 15%;第二季度营收125 22亿元,同比增长0 78%,环比增长24 30%;归母净利润12 35亿元,同比增长10 75% [2][5] - 能源物流服务营收116 40亿元(同比+5 13%)、能源技术服务营收79 93亿元(同比+2 79%)、低碳环保与数字化营收38 70亿元(同比+11 17%);整体销售毛利率15 33%,同比提升1 18个百分点 [5] - 井下工具业务工作量同比增长16 11%、人工举升服务工作量同比增长3 24%、装备设计制造及运维服务工作量同比增长5 42%;新能源技术业务工作量同比增长32 89%、安全应急服务工作量同比增长22 70% [6] - 自主研发深水液控智能流量控制阀实现国产化替代,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连续运行超1000小时,产氢规模200立方米/小时,氢气纯度99 999% [7] 鼎龙股份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 32亿元,同比增长14 00%;归母净利润3 11亿元,同比增长42 78%;第二季度营收9 08亿元,同比增长11 94%,环比增长10 17%;归母净利润1 70亿元,同比增长24 79%,环比增长20 61% [2][9] - 整体毛利率49 24%(同比+4 05pct),净利率21 05%(同比+2 20pct);第二季度毛利率49 61%(同比+3 62pct,环比+0 79pct),净利率21 60%(同比+0 38pct,环比+1 16pct) [10] - CMP抛光垫收入4 75亿元(同比+59 58%),第二季度收入2 56亿元(同比+56 64%,环比+16 40%),月销量稳定在3万片以上;抛光硬垫产能提升至4万片/月 [11] - CMP抛光液及清洗液收入1 19亿元(同比+55 22%),第二季度收入6340万元(同比+56 63%,环比+14 88%);半导体显示材料收入2 71亿元(同比+61 90%),第二季度收入1 41亿元(同比+44 75%,环比+7 82%) [12] - 高端晶圆光刻胶已有超过15款产品送样验证,其中10款进入加仑样测试阶段;潜江一期年产30吨产线具备批量生产能力,二期年产300吨产线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试运行 [13] 洋河股份经营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8亿元,同比下降35 3%;归母净利润43 4亿元,同比下降45 3%;第二季度营收37 3亿元,同比下降43 7%;归母净利润7 1亿元,同比下降62 7% [3][15] - 百元以上产品营收同比下降36 5%,百元以下产品营收同比下降27 2%;省内营收71 2亿元(同比-25 8%),省外营收73 9亿元(同比-42 7%) [16] - 省内经销商3010家(环比增加11家),省外经销商5599家(环比减少268家);合同负债58 8亿元,环比减少11 5亿元 [16][17] - 第二季度销售毛利率73 3%(同比-0 4pct),归母净利率18 9%(同比-9 6pct);税金及附加比率同比上升6 0个百分点,四项费用率同比上升7 2个百分点 [17]
【招商电子&化工】安集科技:25Q2利润同环比高增长,先进制程等新品进展顺利
招商电子· 2025-08-26 15:05
财务表现 - 25H1收入11.4亿元,同比+43.2% [2] - 25H1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60.5% [2] - 25Q2收入5.96亿元,同比+42.3%,环比+9.3% [2] - 25Q2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60.4%,环比+22.5% [2] - 25Q2毛利率57%,环比+1.3个百分点 [2] - 25Q2扣非净利率32.7%,同比+1.87个百分点,环比+3个百分点 [2] CMP抛光液业务 - 25H1 CMP抛光液收入9.3亿元,同比+38% [3] - 铜及铜阻挡层抛光液在先进制程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3] - 介电材料抛光液开发先进节点产品,氮化硅抛光液验证进展顺利 [3] - 钨抛光液在存储和逻辑芯片市场份额持续上升 [3] - 氧化铈磨料抛光液实现量产销售,多款新品完成测试 [3] - 先进封装用抛光液在2.5D、3D TSV等领域进展顺利 [3] 功能性湿化学品业务 - 25H1功能性湿化学品收入2亿元,同比+75.7% [3] - 产品线涵盖刻蚀后清洗液、光刻胶剥离液、抛光后清洗液及刻蚀液 [3] - 先进制程刻蚀后清洗液快速上量并拓展海外市场 [3] - 先进制程碱性抛光后清洗液持续增加市场份额 [3] - 电镀液及添加剂在IC大马士革工艺、先进封装领域验证顺利 [3] 业务发展前景 - 新产品、新客户、新应用导入顺利 [2] - 部分产品进入放量阶段 [2] - 销售规模效应持续体现 [2] - 在先进制程和先进封装领域持续推进 [3]
中巨芯: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巨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放弃优先购买权暨关联交易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6 12:16
一、关联交易概述 为更好地实施战略规划及支持日常经营和业务发展,中巨芯持有 49.81%股 权的重要参股子公司晶恒希道(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恒希道") 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投资者上海盛芯腾接力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以下简称"盛芯腾"),盛芯腾拟以现金方式出资人民币 1,800 万元认缴晶恒希 道新增注册资本 1,800 万元。公司、徐州盛芯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 限合伙)(以下简称"盛芯基金")和宁波云德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云德半导体")放弃对晶恒希道本次增资扩股的优先购买权。本次增资后,公 司对晶恒希道的持股比例由 49.81%变为 44.75%,晶恒希道仍为公司的重要参股 子公司。 因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刚担任晶恒希道董事长、公司董事吴桂芳担任晶恒 希道董事,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晶恒希道为 公司的关联方,公司本次放弃优先购买权构成关联交易。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中巨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放弃优先购买权暨关联交易的核查意见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海通"或"保荐人")作为中 巨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巨芯" ...
恒坤新材科创板IPO:国产半导体材料产业化的新里程碑?
搜狐财经· 2025-08-26 10:20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专注于半导体材料产业化应用 坚持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并重战略[3] - 公司已构建多种集成电路关键材料技术体系 并通过国内多家晶圆厂验证[3] - 公司在国产光刻材料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多个关键产品实现量产和应用[1] 行业地位与竞争 - 光刻材料核心市场长期被国际巨头掌控 国内企业需长期积累才能分得市场份额[1] - 公司正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1] - 国产光刻材料已走出实验室 迈出产业化关键步伐[3] 资本市场进展 - 公司稳步迈向科创板IPO关键时刻[1] - 上市进程关乎企业融资命运 是窥探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化步伐的重要窗口[1] - 成功上市将为企业注入活力 加速推动国产半导体材料走向更广阔市场[4] 行业发展环境 - 国产替代逻辑日益清晰 产业安全需求凸显[3] - 国家出台全方位扶持政策 从研发投入到应用验证形成全链条支持体系[3] - 下游晶圆厂合作验证逐步放开 为国产材料提供宝贵落地机会[3] 产业化挑战与机遇 - 半导体材料产业化涉及工艺适配 客户信任和长期迭代等多个环节[4] - 市场正在形成逐步替代趋势 多家国产企业取得突破性进展[4] - 国产关键材料有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稳固地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