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

搜索文档
美联储议息会议压轴“超级周”
华福证券· 2025-07-28 02: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美股进入财报季密集披露期,受部分经济数据向好以及企业财报季良好预期的提振,美股三大指数均上涨,当前市场处于“政策观察期 + 财报验证期”叠加阶段,下周为美国重要数据公布密集期和财报披露高峰期,需关注美国Q2实际GDP年化季率、7月非农就业数据及核心PCE等数据以及“美股七巨头”中苹果、亚马逊、微软与Meta的季报公布,同时,下周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将公布利率决议,市场几乎完全定价7月将维持基准利率不变,需重点关注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的讲话是否会释放降息信号 [2][8] 海外周观点 - 本周美股进入财报季密集披露期,三大指数均上涨,特朗普造访美联储并对鲍威尔施压要求尽快降息,但态度缓和且表示没必要更换美联储主席 [2][8] - 下周是美国重要数据公布密集期和财报披露高峰期,需关注美国Q2实际GDP年化季率、7月非农就业数据及核心PCE等数据以及“美股七巨头”中苹果、亚马逊、微软与Meta的季报公布 [2][8] - 下周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将公布利率决议,市场几乎完全定价7月维持基准利率不变,需关注鲍威尔讲话是否释放降息信号 [2][8] - 6月美国谘商会领先指标月率为 -0.3%,低于前值0%和预测值 -0.2%;7月里奇蒙德联储制造业指数为 -20,低于前值 -7和预测值 -2;6月成屋销售总数年化为393万户,低于前值404万户和预测值400万户;至7月19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1.7万人,低于前值22.1万人和预测值22.6万人;7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49.5,低于前值52.9和预测值52.7 [9] - 本周美联储官员较少针对利率政策发声,鲍威尔称需让大型银行自由竞争,鲍曼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重要,古尔斯比对关税推升商品通胀“略微担忧” [9] 资产价格 权益市场 - 本周全球主要权益市场涨跌不一,日经225涨幅最大为4.11%,深证成指、恒生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为2.33%、2.27%,德国DAX跌幅居前为 -0.30% [3][31][34] - 分行业来看,美股医疗保健行业涨幅最大为3.67%,港股材料行业涨幅最大为8.16%、通讯服务行业跌幅最大为 -1.25%,A股材料行业涨幅为5.26%,日股金融行业涨幅最大为13.22% [3][40] 外汇市场 - 本周韩元、新西兰元等相较人民币升值,卢布、泰国铢等相较人民币贬值,美元指数下降0.80% [41] 大宗商品市场 - 本周大宗商品期货涨跌互现,CBOT豆油涨幅最大为1.15%,NYMEX轻质原油跌幅最大为 -3.31%,CBOT大豆、CBOT玉米跌幅居前,分别为 -2.73%、 -2.32% [31][46] 流动性 - 本周全球长端利率走势不一,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日本从1.52%上涨7.50BP至1.60%,中国从1.67%上涨6.72BP至1.73%;英国从4.67%下跌9.08BP至4.58%,美国从4.44%下跌4.00BP至4.40% [50] 本周全球重要经济数据更新 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 - 欧元区7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 -14.7,较前值 -15.3有所回升 [75] 英国制造业PMI指数上升 - 英国7月制造业PMI初值为48.2,较前值上升 [75] 日本服务业PMI上升 - 日本服务业PMI呈上升趋势 [70][71] 本周已公布和下周即将公布重要数据跟踪 本周已公布数据 - 包括中国至7月21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美国6月谐商会领先指标月率、美国7月里奇蒙德联储制造业指数等多项数据 [75] 下周即将公布数据 - 涵盖英国7月CBI零售销售差值、美国7月达拉斯联储商业活动指数、美国5月FHFA房价指数月率等多项数据 [77]
对于美国市场,这是超级一周
华尔街见闻· 2025-07-28 00:36
美联储利率决议与科技公司财报 - 美联储周三政策会议后声明将提供未来政策路径线索,市场普遍预计不会降息 [1] - 亚马逊、苹果、Meta和微软等科技巨头财报将考验市场对科技股的信心 [1] - 本周密集事件(贸易谈判、FOMC会议、就业报告、科技巨头财报)被视作市场"关键时刻" [2] 企业盈利与消费市场分化 - 标普500成分股公司利润同比增长4.5%,但消费市场呈现两极分化 [2] - 高端消费需求强劲:美国航空集团、Deckers Outdoor(Ugg和Hoka品牌)、联合航空和达美航空均报告高端业务复苏 [2] - 西南航空因关税导致年度税前利润减少10亿美元,但需求出现回升迹象 [2] - 低收入消费者支出承压:Chipotle Mexican Grill下调业绩指引 [3] - 关税推高成本:食品巨头Conagra Brands和医疗保健公司雅培提及成本上升压力 [3] 经济数据矛盾信号 - 第二季度GDP初值预计显示经济反弹,但其他数据可能反映疲软 [4] - 6月消费者支出预计剔除通胀后几乎无增长,就业增长持续放缓,失业率或小幅上升 [4] - 核心PCE价格指数因关税影响可能加速上升 [4] - 经济放缓迹象明显,但非"悬崖式下跌" [4]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 8月1日关税最后期限未延长,市场对贸易谈判稳定性焦虑 [1] - 互惠关税最后期限交错,已宣布协议框架仍存悬而未决问题 [6] - 关税成本分配需数月时间才能清晰评估 [6] - 新关税税率生效后市场和经济需时间消化 [6]
公募二季报两大看点!港股配置逼近20%关口,“易中天”三兄弟成新宠
华夏时报· 2025-07-27 07:50
港股配置 - 港股配置比例从2023年末的8.66%攀升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19.91%,创阶段新高 [2] - 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持有的港股数量增至360只,合计持股市值达3265亿元 [2] - 医疗保健业与金融业成为南下资金主战场,持股市值占比分别提升6.01和2.26个百分点 [2] - 生物医药股信达生物、三生制药及消费股泡泡玛特、京东健康获基金青睐 [2] 行业配置调整 - 通信行业持股市值占比大幅提升2.40个百分点,国防军工增1.00个百分点,传媒增0.57个百分点 [5] - 银行与非银金融行业占比分别上升1.13和0.76个百分点 [5] - 食品饮料遭遇猛烈减持,占比下滑2.09个百分点,汽车行业占比下降1.50个百分点 [5] - 通信设备、元件、化学制药、城商行、保险成为增持最集中领域 [6] 板块配置变化 - 创业板仓位占比从16.58%跃升2.35个百分点至18.93%,北证配置比例从0.23%攀升至0.41% [3] - 主板配置比例连续四个季度下降,二季度末占比降至65.39%,单季降幅达2.71个百分点 [3] - 成长风格配置比例上升0.92个百分点,价值风格小幅提升0.42个百分点 [4] 重仓股变动 - 紫金矿业与小米集团-W在总市值榜单中跃升至第五名、第六名 [1][6] - 光模块龙头新易盛、中际旭创,PCB企业胜宏科技等新面孔跻身前二十 [6] - 比亚迪、阿里巴巴-W、立讯精密、腾讯控股、贵州茅台等遭遇减持 [6] - 五粮液、山西汾酒等白酒巨头排名明显滑落 [1][6] 机构策略与市场预期 - 通信受益于AI基础设施建设高景气,金融兼具低估值与政策利好双重逻辑 [7] - 消费板块中食品饮料尤其是白酒减仓明显,市场对消费修复前景存在分歧 [7] - 对等关税政策扰动出口预期,但市场反馈已趋于钝化 [8]
迭创新高!7月完美收官,美股下周将面临严峻考验
第一财经· 2025-07-27 02:30
市场情绪与波动性 - 恐慌指数VIX已降至五个月低位,跌破15关口,接近2月中旬以来最低水平 [1][6] - 上周美股标普500指数和纳指联袂创新高,7月以来三大股指累计涨幅均超3% [5][6] - 全球股票基金资金流入回升,上周净买入87.1亿美元,美股基金外流速度从116.7亿美元放缓至26.8亿美元 [6] 经济数据与美联储政策 - 美国制造业PMI从52.9降至49.5(萎缩区间),服务业PMI从52.9升至55.2,显示消费需求旺盛 [3] - 初请失业金人数连续第六周下降至21.7万人,但续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4000人至196万人 [3] - 亚特兰大联储模型预测Q2 GDP增速持平于2.4%,较月初4.5%大幅降温 [3] - 美联储大概率按兵不动,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3.9基点至3.916%,10年期美债跌4.7基点至4.385% [4] -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9月降息概率逼近70%关键阈值 [4] 企业财报与行业表现 - 已公布财报的167家标普500公司中67%盈利超预期,医疗保健板块领涨3.4%,原材料/工业/房地产/通信服务涨幅超2% [5][6] - 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财报将影响市场波动性 [1] 贸易谈判与市场预期 - 美日达成协议、美欧加速谈判缓解贸易紧张局势,市场认为10%-15%关税可通过利润压缩和适度转嫁吸收 [5][6] - 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会面提升美欧协议可能性,科技股财报和就业报告成潜在催化剂 [7]
海外策略周报:本周惠誉下调美国25%行业前景评级-20250726
华西证券· 2025-07-26 11:50
报告核心观点 - 本周美股三大指数上涨,但惠誉下调美国 25%行业前景评级,因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增速减慢和预期利率将维持在高位,美股科技股和部分行业存在调整压力;欧洲重要市场指数、多伦多 300 和澳洲标普 200 易回调;日经 225 指数易下跌;新兴市场指数易调整;港股市场未来将进一步分化,部分高位资产易回调,部分低位资产有结构性机会 [1] 本周全球市场表现 发达市场 - 本周发达市场涨跌不一,日经 225 涨幅较大为 4.11%,澳洲标普 200 跌幅最大为 1.03% [10] 新兴市场 - 本周新兴市场多数上涨,伊斯坦堡 ISE100 涨幅较大为 2.67%,巴西 IBOVESPA 指数涨幅较小为 0.11% [11] 美股市场近一周表现 美股大盘本周表现 - 本周标普 500 指数、纳斯达克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均上涨,涨幅分别为 1.46%、1.02%、1.26% [13] - 本周标普 500 细分行业全部上涨,标普 500 医疗保健涨幅最大为 3.41%,标普 500 日常消费涨幅最小为 0.01% [13] - 本周标普 500 指数表现前十个股中医疗保健业占比较大,表现前三的个股分别是科尔士百货、蓝威斯顿、IQVIA,涨幅分别为 33.51%、24.2%、23.99% [17] 美国中概股本周表现 - 本周纳斯达克金龙指数下跌了 0.28%,建议持续跟踪中概股相关政策的发展 [24] - 本周美国中概股表现排名前十个股中日常消费和医疗保健行业占比较大,表现前三的个股分别为美国绿星球、燃石医学、奥瑞金种业,涨幅分别为 56.25%、44.68%、32.28% [25] 港股市场近一周表现 本周港股大盘以及不同行业表现 - 本周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均上涨,涨幅分别为 2.27%、1.83%、3.45%,恒生科技指数上涨了 2.51% [27] - 本周恒生细分行业多数上涨,涨幅最大的行业是综合企业为 8.77%,跌幅最大的行业是电讯业为 1.05% [29] 港股市场本周表现较好的个股 - 本周恒生指数表现排名前十个股中地产建筑业占比较大,表现前三的个股分别是中国人寿、信义光能、碧桂园,涨幅分别为 15.72%、14.84%、14.61% [31] - 本周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表现排名前十的个股中地产建筑业占比较大,表现前三的个股分别是中国人寿、碧桂园、中芯国际,涨幅分别为 15.72%、14.61%、12% [33] - 本周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表现排名前十的个股中地产建筑业占比较大,表现前三的个股分别是中国金茂、中信股份、华润建材科技,涨幅分别为 15.63%、11.52%、9.57% [35] - 本周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排名前十的个股中资讯科技业占比较大,表现前三的个股分别是华虹半导体、东方甄选、ASMPT,涨幅分别为 19.33%、13.67%、13.41% [36] 本周重要海外经济数据 - 2025 年 7 月,美国里士满联储制造业指数为 -20,低于前值 -8;2025 年 6 月,美国芝加哥联储全国活动指数为 -0.1,高于前值 -0.16 [41] - 2025 年 7 月,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为 -14.7,高于前值 -15.3;2025 年 7 月,法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 89,高于前值 88 [43] - 2025 年 8 月,德国 GFK 消费者信心指数为 -21.5,低于前值 -20.3;2025 年 7 月,英国 GFK 消费者信心综合指数为 -19,低于前值 -18 [45]
ETF热门榜:香港证券相关ETF成交居前,港股医疗ETF(159366.SZ)交易活跃-20250725
搜狐财经· 2025-07-25 10:09
市场成交概况 - 非货币类ETF合计成交3027.10亿元,59只ETF成交额破10亿元 [1] - 香港证券ETF、短融ETF、上证公司债ETF成交额居市场前三,分别达170.03亿、148.78亿、142.93亿 [1][5] - 港股医疗ETF、科创债ETF易方达、恒生创新药ETF换手率最高,分别为620.34%、129.22%、112.08% [1][7] 头部ETF表现 香港证券ETF(513090.SH) - 最新份额规模80.47亿,跟踪香港证券指数,权重股包括中信证券、香港交易所等头部券商 [2] - 近5日日均成交额197.55亿,近20日154.06亿,今日下跌0.48%,但近5日/20日分别上涨10.56%/26.05% [2] 短融ETF(511360.SH) - 份额规模4.74亿,跟踪中证短融指数 [2] - 全天成交额较前日增长33.21%,近5日/20日日均成交额157.06亿/142.27亿 [3] 恒生创新药ETF(520500.SH) - 份额规模5.28亿,跟踪恒生创新药指数,权重股含康方生物、百济神州等 [3] - 近5日日均成交额13.28亿,换手率141.97%,近20日上涨22.00% [3] 行业主题ETF动态 科技类ETF - 计算机ETF南方(159586.SZ)规模3.44亿,权重股含科大讯飞、金山办公,当日振幅增长209.86% [8]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589520.SH)规模3.27亿,重仓寒武纪、澜起科技,今日上涨4.81% [8] - 科创芯片设计ETF(588780.SH)规模2.34亿,持仓海光信息、寒武纪,振幅增长236.47% [9] 债券类ETF - 上证公司债ETF(511070.SH)成交额142.93亿,30年国债ETF(511090.SH)成交额117.15亿 [5] - 科创债ETF易方达(551500.SH)同时位列成交额TOP5和换手率TOP2 [1][7] 市场波动特征 - 科创综指ETF嘉实、ESG300ETF、科创50ETF指数振幅最高,达19.95%、7.90%、7.46% [7][11] - 宽基类ETF仅3只,行业主题类ETF中电子行业集中度显著,如科创AIETF、芯片设计ETF均重仓该行业 [8][9]
富途发布上半年IPO报告:消费股市场青睐,机构资金涌入新股市场
36氪· 2025-07-25 07:43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集资额重返全球第一,54.8%企业获得百倍以上认购,71%新股首日高收 [1] - 消费板块引领IPO市场,医疗保健、工业及信息科技板块有望成为下半年焦点 [1] - 23家企业获得百倍以上认购,5家获得千倍以上认购,数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2] - 30家企业首日高收,较去年同期的19家大幅增加,首日涨幅前10的新股中有7家获得超百倍认购 [2] - 33家触发回拨的企业中,22家首日高收或持平,占比达66.7% [2] 美股中概股IPO趋势 - 2025年上半年40家中概股在美上市,较去年同期的25家明显增加,但总集资额8.8亿美元和平均集资额2100万美元出现下滑 [9] - 首日破发企业占比32.5%,较去年同期的44%下降 [9] - 信息科技、工业及消费板块或成未来一年赴美IPO主力 [9] - 47家中概股已递表或更新招股书 [9] 行业板块表现 - 消费板块在公开市场认购前5名中占4席,11家获得10倍以上国际配售认购的项目中7家来自消费板块 [5] - 19家新上市消费类企业中,7家首日涨幅超30%,9家破发 [5] - 港交所上市申请中医疗保健和信息科技企业占比达48% [8] - 22家和12家企业拟通过"18A"和"18C"规则上市 [8] A+H上市趋势 - 上半年7家A股企业在港上市,集资额超770亿港元,占港股集资总额72.2% [8] - 超过50家A股企业拟赴港IPO [8] 富途平台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担任19家港股上市企业承销商,与6家前十大集资项目企业合作 [10] - 为11家市值超百亿港元企业提供IPO服务 [10] - 平台认购金额市占率提升,40家企业认购额占市场20%以上,23家占40%以上 [10] - 消费类企业在平台认购额占市场总额平均值超38%,蜜雪集团认购金额达1.07万亿港元 [10]
Molina Healthcare Q2 Earnings Miss on Rising Medical Care Costs
ZACKS· 2025-07-24 15:50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为5 48美元 低于市场预期的5 50美元 同比下降6 5% [1] - 总营收114亿美元 同比增长15 7% 超出市场预期5 4% [1] - 调整后净利润2 94亿美元 同比下降13 8% [6] 收入驱动因素 - 保费收入109亿美元 同比增长15% 超出市场预期的104亿美元 主要受益于合同获取、收购、费率上涨及业务扩张 [3] - 投资收入1 06亿美元 同比下降7 8% 但超出市场预期的1 01亿美元 [4] 成本与支出 - 总运营费用111亿美元 同比增长17% 高于模型预期的102亿美元 主要因医疗成本及行政费用上升 [5] - 医疗赔付率(MCR)升至90 4% 同比上升1 8个百分点 高于市场预期的88 9% [6] - 调整后行政费用比率从6 9%降至6 1% [5] 会员与业务结构 - 总会员数570万 同比增长3% 但低于市场预期0 8% 其中Medicare和Marketplace业务客户增长 [4] - Medicaid资格重审对保费收入产生部分抵消影响 [3] 资产负债状况 - 现金及等价物45亿美元 较2024年底减少2亿美元 [7] - 总资产162亿美元 长期债务34亿美元 股东权益46亿美元 均较2024年底有所增长 [7] - 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 12亿美元 同比扩大 [8] 2025年业绩指引 - 维持全年保费收入约420亿美元的预期 同比增长9% [9] - 下调全年调整后EPS指引至至少19美元 原预期为24 50美元 [9] - 预计调整后净利润10 28亿美元 GAAP净利润9 12亿美元 年末会员目标590万 [11] - 全年MCR预计维持在90 2% 有效税率25 3% [11] 同业比较 - Encompass Health当前财年每股收益预期5 01美元 营收预期59亿美元(增长9 5%) 过去四个季度平均盈利超预期12 3% [13] - Fresenius Medical Care每股收益预期2 23美元 营收预期219亿美元(增长4 8%) 平均盈利超预期6 6% [14] - Doximity每股收益预期1 46美元 营收预期6 257亿美元(增长9 7%) 平均盈利超预期29 9% [15]
融中朱闪:新形势下市场化力量如何助力科创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7-24 11:40
市场化资本赋能科创投资新生态 - 国资投资基金成为主力军,呈现规模渐增、领域聚焦且多元协同的特点,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生态构建 [2] - 市场化FOF、上市公司、保险资金等也加入资本助力产业发展的行列 [2] 2025中国科创夏季投资峰会 - 峰会聚焦行业趋势解读,探讨LP投资布局,参与者包括各级引导基金、国有资本、市场化母基金等金融行业领袖 [3] 2025年上半年股权投资市场特征 募资领域 - 国资背景出资人认缴出资占比高达73.95%,占据主导地位,但存在同质化问题和市场化资金参与不足的挑战 [6] - 科创债落地,27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53.5亿元,其中国营机构发行13.5亿元,为股权投资提供新资金来源 [6][7] 投资赛道 - 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投资热度高,呈现融资事件多、节奏快、金额大的特点 [8] - 消费与医疗板块回暖,恒生医疗指数与消费指数分别上涨47.89%和20%,受益于政策利好 [8] 退出路径 - A股IPO数量及金额仍处低位,港股IPO募资额达1071亿港元,同比增长718%,重回全球第一 [9] - 国资加速布局S基金,但面临估值定价、资产折扣和国资转让程序等挑战 [9] 市场化力量助力科创投资的路径 募资端 - 积极寻找市场化国资LP,如国家级母基金、央企母基金和地方国资中的市场化部分 [10] - 央企母基金采用母子基金+直投架构,70%资金投向子基金,30%用于直投,存续期长达15年 [10] 投资端 - 推动财务投资向产业投资转型,协调国资关系、产业龙头企业、被投企业协同和产业研究团队 [11][12][13][14][15] - 发挥早期阶段市场化投资作用,为国资轮投资提供标的,国资可在政策引导和孵化基建方面发挥作用 [16][17] 退出端 - 用活并购工具箱,上半年重大资产重组计划102起,同比增长121.74%,政策环境宽松 [18] - 利用香港资本市场桥梁作用,港股国际化程度高,上市规则灵活,资金流入创2000年以来最高纪录 [19][20][21][22]
主动权益基金2025年二季报全解析:重点关注科技医药双主线和中小盘高成长主题基金
东方证券· 2025-07-24 01:43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市值因子(Size)** - 构建思路:衡量股票市值大小对基金配置的影响[26] - 构建过程:通过计算基金重仓股在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不同市值板块的配置比例变化,反映机构对市值风格的偏好。2025Q2数据显示沪深300配置比例下降2.56pct,中证500配置上升2.11pct[22][26] - 因子评价:中小盘配置比例达2018年以来新高,显示市场风格切换[22] 2. **因子名称:波动率因子(Volatility)** - 构建思路:捕捉基金对股价波动性特征的暴露变化[26] - 构建过程:基于重仓股历史波动率计算标准化暴露值,2025Q2绝对暴露值0.48,较上季度增加0.05[26] - 因子评价:反映机构风险偏好增强[26] 3. **因子名称:成长因子(Growth)** - 构建思路:衡量基金对高成长性股票的配置倾向[26] - 构建过程:通过营收/利润增速等指标构建组合,2025Q2暴露值0.49,处于历史79.63%分位[26] - 因子评价:与中小盘风格形成共振[26] 4. **因子名称:股息率因子** - 构建思路:跟踪基金对分红特征的偏好变化[30] - 构建过程:过去一年分红/总市值计算,2025Q2暴露值低于沪深300和中证800基准[30] - 因子评价:持续低配状态反映成长风格主导[30] 因子回测效果 1. **市值因子** - 2025Q2暴露值:-0.06(相对沪深300低配1个标准差)[26] - 历史分位:38.89%[26] 2. **波动率因子** - 2025Q2暴露值:0.48[26] - 历史分位:57.41%[26] 3. **成长因子** - 2025Q2暴露值:0.49[26] - 历史分位:79.63%[26] 4. **股息率因子** - 2025Q2暴露值:低于基准0.5-1个标准差[30] 注:报告中未提及具体量化模型,主要聚焦于因子分析。行业配置因子(如科技28.84%、医药10.92%)和个股集中度因子(top50集中度41.49%)也提供了配置层面的量化参考[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