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加纳启动技能培训项目
商务部网站· 2025-09-05 17:28
就业现状 - 加纳近70%年轻人在非正规部门工作缺乏工作保障和晋升机会 [1] - 15至24岁年轻人官方失业率为5.4% 但包含非正规就业后失业率跃升至38.8% [1] 国家学徒计划 - 计划覆盖120万陷入失业或不稳定非正规部门工作的年轻人 [1] - 为10,000名15至25岁受益者提供符合现代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技能培训 [1] - 培训涵盖农业及农产品加工 信息技术 可再生能源 酒店业 时尚 美容 建筑 传统工艺和创意产业等重点经济领域 [1] - 重点领域与加纳认为具有增长潜力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领域相契合 [1]
两区”建设五周年,北京丰台诞生多个“全国首创
新京报· 2025-09-05 14:13
项目落地成果 - 丰台区"两区"建设五年累计入库项目2417个 落地1553个 [1] - 标志性落地项目包括全国最大注册资本保险公司瑞众人寿 伦交所全资子公司路孚特 全球跨境支付企业易付达中国总部 [1] - 2024年4月中东首个官方招商平台落地迪拜杰布阿里自贸区 助力开拓新国际市场 [1] 服务业创新突破 - 累计打造42项创新案例 包括全国首家个体网店转实体店变更登记 [1] - 落地全国首笔"司库+CIPS"电汇汇款业务 大幅提升企业跨境结算效率 [1] - 全市率先试点线上"证照联办" 构建准入与准营一体化工作模式 [1] 核心功能区发展 - 丽泽金融商务区入驻企业1300余家 率先落地多个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2] - 中关村丰台园入驻企业近23000家 国家高新企业2340家 上市公司34家 [2] - 园区聚焦卫星互联网和低空技术等前沿领域 低空技术企业突破200家 [2] 文化产业增长 - 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收入达377.4亿元 首次突破300亿大关 [2] - 近五年举办文化消费活动300多场 带动参与人数约3500万人次 [2] - 产生文化消费金额约9600万元 文创产品包括卢沟狮/丰台礼物/非遗漆猫等 [2] 商业转型升级 - 首都商务新区加快转型 首家京东超级体验店(京东MALL)正式开业 [2] - 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开园运营 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元宇宙产业 [2]
北证50指数收盘创历史新高,市场人气高涨但指数波动或加大
新京报· 2025-09-05 12:47
北证50指数表现 - 北证50指数收于1618.18点创历史新高 单日上涨5.15% 成交金额440.59亿元 [1] - 全周指数上涨2.79% 流动性充裕和赚钱效应持续吸引增量资金 [1] - 技术面存在获利回吐压力 交易量快速提升可能加大波动 [1] 市场情绪与资金动向 - 市场人气高涨 5家北交所公司单日收获30%涨停 [2] - 公募基金对北交所重仓持仓占比达0.32%创历史新高 连续三个季度大幅上升 [2] - 2025年已有5只北证指数产品成立 3-5只储备中 专精特新指数基金值得期待 [2] 行业表现与业绩增长 - 汽车制造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长23.63% 开特股份营收增44.86%至5.03亿元 净利润增39.96%至8525.19万元 [4] - 美容护理行业净利润增26.12% 纺织服饰行业增42.91% [4]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5.95% 万通液压净利润增40.33%至6732.19万元 [5]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费用41.39亿元 同比增长2.59% [6] - 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强度居前 8家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30% [6] - 辰光医疗等4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亿元 企业在钛合金、6G测试、芳纶纸领域突破国外垄断 [6] 政策与市场催化因素 - 指数样本调整、代码切换及专精特新主题基金落地有望成为增量催化 [3] - "高质量"扩容和专精特新指数基金发行持续推进 [2]
美联储降息之箭已在弦,全球钱往哪里跑?
东吴证券· 2025-09-05 10:32
核心观点 美联储预计于2025年9月开启预防式降息 全球流动性宽裕背景下 发达市场表现预计优于新兴市场 美股弹性较大 美债短端利率下行空间更显著 美元走势相对平稳 中国资产表现以经济基本面为主导 黄金上涨需额外催化剂 [1][5] 全球市场比较 - 发达市场表现优于新兴市场 历史鸽派宽松信号释放后1-3个月内发达市场上涨弹性更大 平均涨幅达4.32% 而新兴市场为3.87% [2][8] - 预防式降息背景下发达市场相对占优 2024年9月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后发达市场明显跑赢新兴市场 [2][9][10][12][13] - 全球流动性充裕环境支撑发达市场表现 2024年9月预防式降息时全球M2同比增长达5% 推动MSCI发达指数上涨 [12][13] 美股市场展望 - 鸽派信号强化风险偏好 预防式降息下美股弹性较大 历史偏鸽JacksonHole会议后标普500一个月平均上涨1.3% 三个月平均涨幅达5.5% [2][5][16] - 小盘股盈利改善预期明显 利率敏感型小盘股企业盈利预期提升 若经济领先指标回升指向复苏 小盘股上涨弹性更为显著 [3][18][20][21][26] - 行业表现分化 信息技术 医疗保健等成长股及金融板块表现更优 对利率变动敏感 更受益流动性宽松 1998年预防式降息后信息技术板块三个月涨幅达32.5% [3][17] 美元与美债走势 - 美元走势相对平稳 历史鸽派会议后一周美元平均小幅下跌0.03% 但未来一个月和三个月平均上涨0.25%和1.63% 美国经济韧性支撑美元 [3][8][22] - 美债短端利率下行空间更大 2年期美债利率进入技术性下行通道 长端利率下行幅度有限 受期限溢价制约 [4][28] - 期限溢价制约长端利率下行 财政赤字 美元信用及美联储政策独立性等因素推高期限溢价 限制长端利率下降空间 [4][28] 中国资产表现 - A股市场成长方向优于价值 利率敏感的医药生物 电子行业在降息后6个月内表现出色 平均涨幅达14.7%和10.1% [6][30] - 港股资讯科技业表现突出 降息后短期和长期涨幅均领先 必需性消费和医疗保健中长期展现稳健上涨趋势 [6][31] - 市场表现以经济基本面为主导 潜在增量资金入市取决于经济叙事 非流动性驱动 [4] 黄金与其他资产 - 黄金上涨需额外催化剂 市场已充分定价2.4次降息 美元走弱预期有限 地缘政治问题趋缓 制约进一步上涨动能 [4][33] - 预防式降息下黄金涨幅有限 美国经济软着陆时黄金涨幅明显低于衰退式降息 历史预防式降息周期中黄金平均涨幅仅1.16% [4][8][33] - 美债表现优于黄金 预防式降息周期中美债涨幅收窄但相对稳定 长端利率下行空间受限 [4][28]
美国经济:PMI显示经济回升,但仍有滞涨压力
招银国际· 2025-09-05 10:31
服务业PMI表现 - 8月服务业PMI从7月的50.1升至52,超出市场预期的51,对应年化GDP增速为1.1%[2] - 商业活动指数从52.6升至55,新订单指数从50.3升至56,显示产需双双大幅改善[2] - 物价指数从69.9小幅降至69.2,仍处于2022年以来高点,显示服务业通胀压力较大[2] - 就业指数从46.4微升至46.5,但仍处于收缩状态,显示就业市场走弱[2] 制造业PMI表现 - 8月制造业PMI从7月的48升至48.7,略低于市场预期的49,对应GDP增速约为1.8%[2] - 新订单指数从47.1大幅反弹至51.4,扩张幅度创年初以来新高[2] - 价格指数从64.8降至63.7,扩张幅度自4月以来持续放缓但仍显著高于疫情后平均水平[2] - 就业指数保持低迷,进口指数收缩幅度扩大至46[2] 美联储政策展望 - 美联储对双重目标的风险研判已从通胀转向更加平衡,因劳动力市场明显降温而关税对通胀推升作用低于预期[1][2] - 若往月非农数据再次大幅下修且8月新增非农就业少于5万(失业率升至4.3%),美联储可能在9月或10月重启降息,12月再次降息,明年进一步降息两次[1][2]
证券时报:政策红利打开空间 中长期资金“压舱石”效应凸显
证券时报· 2025-09-04 23:21
中长期资金入市改革推动A股市场生态优化 保险资金、外资和指数基金成为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政策制度保障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引导五大类中长期资金提高权益投资比重[2] - 财政部推动保险资金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2] - 政策红利为保险资金增配权益类资产提供制度保障[3] 保险资金配置 - 保险公司持有股票账面余额达3.07万亿元 较去年年底增长6406.13亿元 增幅26.38%[2] - 险资重仓流通股734只 市值合计1.57万亿元[3] - 上半年增持建筑、可选消费零售、造纸与包装、交通运输、钢铁等行业 增持市值增幅超30%[3] - 增持主线包括顺周期资产和政策支持明确具备长期增长逻辑的资产[3] 指数基金发展 - 新成立权益类基金719只 同比增长50.1% 合计发行规模3536.36亿元 同比增长173.12%[4] - 指数基金535只 占比74.41% 同比增长106.56% 发行规模2674.84亿元 占比75.64% 同比增长270.77%[4] - 股票型ETF数量达1020只 较去年年底增长188只 增幅22.6% 合计规模3.53万亿元 较去年年底增长6448.86亿元 增幅22.33%[4] 外资配置动向 - 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达3.07万亿元[6] - 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增加873.58亿元[6] - 合格境外投资者重仓持有流通股1146只 较去年年底增长47.3% 持股市值1434.66亿元 增长22.58%[6] - 信息技术与工业板块受到北向资金广泛关注[6] 市场前景展望 - A股与港股等国内权益类资产表现预计整体优于海外市场[7] - 美联储降息周期深化将推动全球资本再平衡 外资回流A股与港股需求显著增强[7] - 中长期看好美元趋弱、大宗资源品及国内权益资产[7]
可转债成信息技术企业并购支付优选项
证券日报· 2025-09-04 16:17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进展 - 上海芯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持续推进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上海瞬雷科技有限公司 [1] 可转债在并购支付中的应用趋势 - 自证监会去年9月发布并购重组改革意见后 已有14家A股公司将发行可转债纳入并购支付工具 其中8家来自信息技术领域 [1] - 可转债采用"分期支付+弹性兑付"模式 能减轻企业短期现金流压力且不影响长期战略投入 [1] 可转债支付方式的优势 - 与现金支付相比 可转债避免交易初期集中支出大额现金 通过定期付息分散支付压力 保障研发和运营流动资金 [2] - 与增发股份相比 可转债在转股前不立即稀释现有股权结构 有利于保持创始团队与控制权稳定 [2] - 可转债将交易双方转化为长期利益共同体 被收购方收益与收购方未来股价表现绑定 激励核心团队留任并降低技术流失风险 [2] - 可转债为交易双方提供风险缓冲:债性提供本金利息保底保障 股性保留技术协同通过股价上涨实现的可能性 [3] - 可转债"进可攻退可守"特性更易吸引市场投资者 为技术类并购提供稳定资金支持 缓解行业周期性波动冲击 [3] 行业应用前景 - 可转债凭借灵活支付、利益绑定和风险对冲优势 正成为技术型企业并购重组的重要支付工具 [3] - 随着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 可转债有望在更多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组交易中发挥核心作用 [3]
中信银行长沙分行:金融赋能硬科技 科创激发新动能
长沙晚报· 2025-09-04 12:36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制定科创金融三年行动方案 从组织架构 机制建设 渠道拓展 客群经营 产品体系 能力提升六大方面推进科技金融服务[2] - 设立分行科技金融中心 挂牌10家科技金融先锋军支行 打造科技金融立体化矩阵[2] - 联合中信股权联盟及集团旗下证券 保险 信托 基金等全金融牌照子公司构建多元化接力式科创金融生态圈[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出积分卡 科技并购 科技成果转化贷等六维产品矩阵 创新属地化积分卡和专精特新专属产品工信E贷[3] - 通过深度行业尽调与技术价值评估 为芯片材料研发企业提供190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支持实验室建设与产能扩容[3] - 助力三一集团发行10亿元湖南省首单科技创新债券 为债券市场科技板增势赋能[4] 重点产业与项目支持 - 针对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 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出多维聚能科技金融组合拳[3] - 为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龙头企业提供9亿元股票回购专项贷款 落地湖南省最大规模股票回购业务[4] - 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区域发展战略 支持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新质生产力发展[4] 服务模式与生态建设 - 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陪伴服务 从及时输血转向助力企业自我造血[4] - 连续两年组织湖南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大会 聚焦生物医药 信息技术 新材料等重点行业开展多场活动[2] - 通过敏捷服务团队实现资金精准滴灌 在合同履约关键节点支持企业研发与产能扩张[3]
震荡市里的暗线机会,顶流基金经理们在打这些“先手牌”
第一财经· 2025-09-04 07:11
核心观点 - 知名基金经理张坤和葛兰通过中报披露完整持仓 显示对科技消费和医药行业的深度布局与结构调整 反映长期机构投资者对下半年市场的预判逻辑 [2] - 张坤在易方达蓝筹精选中优化科技与消费行业持仓 加仓消费标的并新纳入多只信息技术个股 同时持股集中度显著提升 [2][3] - 葛兰在中欧医疗健康中大幅加码创新药领域 多只创新药个股持仓翻倍增长 前二十大持仓中创新药数量达11只 [9][12] 张坤持仓调整分析 - 易方达蓝筹精选股票仓位由94.14%降至92.63% 创近三年季报披露最低水平 持股数量42只较去年同期减少15只 显示持股集中度提升 [3] - 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提升至83.84% 为过去10个季度最高位 隐形重仓股(第11-20位)合计占比9.22% 较去年同期18.05%缩减一半 [3] - 主要隐形重仓股包括分众传媒(5.18%)、美团-W(2.94%)和香港交易所(1.09%) 其中美团-W连续四个季度减仓 上半年被减持780万股降幅46.43% [4] - 新进标的包括贝壳-W、超研股份、汉朔科技等7只个股 均为三年来首次出现在持仓名单中 [4] - 易方达优质精选呈现类似调仓逻辑 同步新进超研股份、汉朔科技等6只个股 退出新秀丽、巨子生物等持仓 [8] 葛兰持仓调整分析 - 中欧医疗健康持有142只个股 较去年同期增加28只 持股换手率61.3%同比上升25.53个百分点 [10] - 华东医药成为第一大隐形重仓股 持股2443.95万股市值9.86亿元 连续两个半年度增持 [11] - 创新药个股持仓大幅增长:艾力斯增持2627.32% 百济神州-U增持2152.55% 新诺威增持3540.37% 泽璟制药-U和百利天恒持仓数量翻倍 [12][13] - 传统重仓股被减持:爱尔眼科减仓61.20% 迈瑞医疗减仓77.18% [10][13] - 诺诚健华-U在2024年被清仓后重新纳入持仓 当前市值3.19亿元 [12] 行业布局与市场观点 - 张坤认为内需悲观预期值得商榷 居民消费能力仍在 但房地产价格下行和物价压力影响消费意愿 长期看好市场经济力量带动收入增长 [18] - 葛兰重点配置创新药械产业链、OTC及消费医疗领域 认为创新升级、消费复苏及国产替代是医药行业核心驱动力 [19] - 创新药领域政策支撑强化 投融资环境改善 国产创新药活跃管线数量全球前列 多种治疗范式海外授权交易持续 [19] - 消费医疗板块中医美、眼科等可选消费领域受益于健康意识提升与经济复苏 终端需求有望增长 [19] - 中欧医疗健康重仓股7月以来表现强劲 药明康德、华海药业区间涨幅超46% 基金区间回报达24.13% [16]
南向资金连续27个月净流入港股,银行股的持股数量增幅较高
环球网· 2025-09-04 00:55
南向资金流入情况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额达到10057.3亿港元 创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年度最高水平 [1] - 南向资金已连续27个月净流入 [3] 港股通标的持股变化 - 近六成港股通标的年内持股数增加 [3] - 银行股的持股数量增幅较高 [3] 港股库存周期特征 - 上游产业持续去库存 中下游产业已进入补库存周期 [3] - 新经济步入持续补库阶段 旧经济仍以两位数幅度收缩供给 [3] 行业供需格局分析 - 信息技术 可选消费 医疗保健处于主动加库存 供需格局良好 [3] - 能源 公用事业 房地产仍在主动去库存 处于周期底部 [3] - 通讯服务 原材料等开始被动去库存 供需格局逐步改善 [3] 港股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下游产业链 成长性较强 与中国宏观经济联系较弱的新经济行业中报结果较佳 [3] - 偏向传统经济并与中国宏观经济强联系的行业面临业绩压力 [3] 投资机会关注方向 - 建议关注科技成长股的投资机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