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设计

搜索文档
研报 | 受AI强劲需求驱动,2025年第一季全球前十大IC设计厂营收季增6%
TrendForce集邦· 2025-06-12 07:2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全球前十大无晶圆IC设计公司总营收达774亿美元 季增6% 创历史新高 主要因终端电子产品备货提前及AI数据中心建设推动芯片需求 [1][2]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前三大公司(NVIDIA 高通 博通)合计市占率达78% 较上季提升2个百分点 [2] 公司排名与营收 - **NVIDIA**以423亿美元营收稳居第一 季增12% 年增72% 主要受益于Blackwell新平台放量 市占率提升至55% [2][4] - **高通**排名第二 营收94.7亿美元 季减6% 受手机业务淡季及苹果自研芯片影响 [2][6] - **博通**营收83.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年增15% 主要来自AI Server高速互联解决方案需求 [2][5] - **AMD**营收74.4亿美元 季减3% 因数据中心业务下滑 但年增36% 计划下半年量产MI350平台 [4] 细分领域表现 AI数据中心 - NVIDIA Blackwell平台逐步替代Hopper 单价提升缓解H20亏损影响 [4] - 博通推出全球首款102.4 Tbps CPO Switch 并取得科技巨头AI ASIC订单 [5] - Marvell营收18.7亿美元 季增9% 受AI Server定制化ASIC及光学互连方案驱动 [6] - 芯源系统营收6.4亿美元创新高 受益于AI数据中心电源控制器需求 [7] 移动通信 - 联发科营收46.6亿美元 季增9% 因中国手机客户对天玑系列需求增长及SoC均价提升 [6] - 瑞昱营收10.6亿美元 季增31% 主要来自PC客户补库存及Wi-Fi 7渗透率提升 [6] 消费电子 - 联咏营收8.2亿美元 季增6% 受益于中国消费补贴及关税提前拉货 [6] - 豪威集团营收7.3亿美元 季减2% 因手机淡季 但车用CIS业务受本土电动车需求拉动 [7]
研报 | 受AI强劲需求驱动,2025年第一季全球前十大IC设计厂营收季增6%
TrendForce集邦· 2025-06-12 07:2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前十大无晶圆IC设计公司合计营收达774亿美元,季增6%,创历史新高 [1] - 终端电子产品备货提前启动及全球AI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半导体芯片需求超淡季水平 [1] AI数据中心领域 - NVIDIA第一季度营收423亿美元,季增12%,年增72%,Blackwell平台逐步放量推动增长 [3] - AMD第一季度营收74.4亿美元,季减3%,但年增36%,计划下半年量产MI350平台对抗NVIDIA [3] - Broadcom第一季度半导体营收83.4亿美元,年增15%,推出全球首款102.4 Tbps CPO Switch [3][4] - Marvell第一季度营收18.7亿美元,季增9%,受益于AI Server定制化ASIC及高速光学互连解决方案 [4] 手机与移动设备领域 - Qualcomm第一季度营收94.7亿美元,季减6%,手机业务受淡季及苹果自研芯片影响 [4] - 联发科第一季度营收46.6亿美元,因天玑系列芯片需求增长及SoC均价提升 [4] - 瑞昱第一季度营收10.6亿美元,季增31%,受益于PC库存增加及Wi-Fi 7渗透率提升 [4] 其他领域 - 联咏第一季度营收8.2亿美元,季增6%,受中国消费补贴及关税提前拉货推动 [5] - 豪威集团第一季度营收7.3亿美元,季减2%,但车用CIS业务因本土电动车需求增长显著 [5] - 芯源系统第一季度营收6.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AI数据中心电源控制器需求激增 [5]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5-28 02:33
市场表现 - A股全天缩量窄幅震荡,振幅仅19点,交易量较周一出现萎缩 [1][4] - 上证指数在60日均线处得到支撑,显示内在趋势正在变强 [1] - 31个一级行业涨跌互现,领涨板块包括纺织服饰、医药生物、美容护理、环保、房地产 [4] - 下跌板块中跌幅靠前的是有色金属、电子、汽车、机械设备、通信 [4] 后市展望 - 指数突破3月高点需要增量催化剂,如增量政策、新的贸易谈判进展、经济指标明显回升 [2] - 美国与欧盟关税谈判波折导致全球资本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后续谈判存在不确定性 [2] - 降准降息落地及贸易谈判第一阶段成果兑现,市场进入新行情阶段 [1][2] 热点板块 - 消费板块关注乳制品、IP消费、休闲旅游、医美等基本面景气度较高的细分领域 [3] - 机器人国产化趋势明确,关注传感器、控制器、灵巧手等配套产业链机会 [3] - 半导体国产化聚焦半导体设备、晶圆制造、半导体材料、IC设计等环节 [3] - 军工板块订单回升预期增强,地面装备、航空装备、军工电子等子板块一季报触底 [3] - 创新药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增速为正,2025年预计迎来基本面拐点 [3]
联发科业绩写同期次高 执行长蔡力行:全球供应链库存水位健康
经济日报· 2025-05-09 23:42
公司业绩表现 - 4月营收487.54亿元新台币,月减12.93%、年增16%,为历年同期单月次高纪录 [1] - 累计前四月营收2,020.67亿元新台币,年增15.15%,创历年同期新高 [1] - 预测本季营收以美元对新台币1比32.5计算,将季减4%至季增4%,年增16-25% [1] - 第2季营收预期介于1,472亿至1,594亿元新台币,毛利率45.5-48.5%,费用率27-31% [1] 汇率影响 - 新台币对美元升值0.1%,对2023及2022年损益分别减少4,489.7万元及3,138.2万元新台币 [1] 行业景气与供应链 - 全球供应链库存水位仍属健康,未观察客户大幅修正订单行为 [1] - 贸易谈判仍在发展,公司将密切关注情势变化 [1] 中长期发展策略 - 投资领域包括AI、资料中心、车用,处于市场开发初期,未来成长潜力不受短期波动影响 [2] - Smart Edge Platform由高阶AI平板电脑、消费性ASIC与车载攀升带动 [2] - 电源芯片受惠消费电子、车载与资料中心市占率扩大呈现季增 [2] - 旗舰芯片天玑9400+与高阶芯片8000推出获业者采用 [2] 市场机会与竞争优势 - 旗舰芯片9400+搭载手机下半年亮相,中美地缘政治升温或提升中国大陆手机品牌对联发科芯片需求 [2] - 网路规格升级带动WiFi7业务增温 [2] - 与英伟达合作开发GB10、WoA芯片与车载芯片,布局新领域 [2]
联咏公布2025年Q1营收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4-09 09:27
财务表现 - 联咏Q1营收达271.2亿新台币(约60.31亿元人民币),季增7.3%、年增11%,符合法说会预期季增7%的目标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将于Q2如期推出OLED TDDI(显示触控整合驱动芯片)新产品 [1] - 部分产品已具备先进制程量产能力,将随AI装置落地推升出货动能 [3] - 持续扩大投入机器视觉与智能居家等边缘AI应用领域 [3] 产业趋势与机会 - 边缘AI装置渗透率提升趋势明确,公司积极卡位相关装置商机 [1][3] 营运策略 - 作为IC设计公司,将通过灵活调整产销配置应对关税潜在影响,确保出货稳定与供应链韧性 [3]
全球前10大IC设计厂商营收暴增!
国芯网· 2025-03-18 04:00
全球前10大IC设计厂商营收分析 - 全球前10大IC设计厂商2023年总营收达2498 04亿美元 同比大增49% 较2023年的1676 42亿美元增加821 62亿美元 [2] - 英伟达以1243 77亿美元营收位居榜首 同比大增125% 是2023年552 68亿美元的两倍多 且为第二名高通营收的3倍多 [2] - 高通QCT部门营收348 57亿美元排名第二 博通(306 44亿美元) AMD(257 85亿美元) 联发科(165 19亿美元)分列第三至五名 [2] 厂商排名及营收结构 - 前10名厂商中后5家营收均低于100亿美元 包括Marvell 瑞昱半导体 联咏科技 韦尔股份和MPS [2] - 除瑞昱半导体与联咏科技排名互换外 其他厂商排名与2023年保持一致 [2] - 英伟达营收占前10大厂商总营收的49 8% 接近半数 [2]
这类芯片,有急单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10 01:20
行业动态 - 因应美国总统川普发动关税战,芯片业近期掀起提前备货潮,台湾IC设计四强联发科、联咏、瑞昱、义隆迎来急单,以电视、网通、PC相关应用为主,挹注本季营运淡季不淡[1] - 业界为避免川普突然下令全面课征芯片关税,已未雨绸缪开始提前备货分散风险,伴随国际大厂「去中化」态势延续,台湾IC设计业成为业界下单首选[1] - IC设计业近期迎来川普关税战提前拉货带来的急单之余,也积极锁定AI等多元应用[3] 公司表现 联发科 - 本季营运有望不淡,智慧手机芯片业务受惠大陆官方补贴政策带动需求,客户因应全球关税不确定性对电视、WiFi、平板、Chromebook等相关芯片加强备货[1] - 预期本季合并营收将介于1,408亿元至1,518亿元之间,约是季增2%至10%,比去年同期成长6%至14%[1] - 抢占AI手机商机,去年AI旗舰芯片持续在智慧手机与平板市场拓展版图,手机旗舰芯片营收达双倍成长,贡献约20亿美元营收[4] 联咏 - 由于大陆官方相关补贴政策刺激与关税不确定性,客户有提前拉货情形,本季营收将优于传统季节性表现[2] - 估计本季营收介于260亿元至272亿元之间,约季增2.9%至7.6%[2] - 电视、平板、显示器应用需求增加,手机应用出现旧换新需求且中高阶产品购买意愿提升[2] 瑞昱 - 本季营运将优于过往同期,主因客户端出现短期库存回补需求,同时因应关税提高议题而有提前拉货现象[2] 义隆 - 今年首季随着客户为降低关税政策风险而提早拉货,包括触控板、触控萤幕IC、指向装置等产品线出货状况佳[2] - 预估本季营收将持稳在30亿元至32亿元之间,毛利率落在48%至51%[2] - 认为2025年笔电市场有机会迎来换机潮,包括AI应用扩大、微软将停止Windows 10更新支援等因素[2] 产业趋势 - 伴随多数产品仍以成熟制程生产,现阶段晶圆代工成熟制程报价持续修正,有助IC设计厂降低成本[3] - 近年AI热潮不但「吸睛」也「吸金」,当IC设计厂搭上AI列车,往往能获得市场更多青睐[3] - 晶圆代工厂成熟制程产线产能利用率大多未满载,多数晶圆代工厂多愿意「以量换价」,助益IC设计厂降低成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