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

搜索文档
国家医保局公开征选2025年课题承担单位
证券时报网· 2025-09-07 00:34
研究课题发布 - 国家医保局公开征选2025年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标准优化与应用研究课题承担单位 [1] - 研究经费预算为4万元 需求单位为医药管理司 [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统筹国内老年人及失能人员能力评估和护理需求评估现行标准 [1] - 结合医学检测诊断信息和医保大数据信息优化评估标准体系 [1] - 引入可量化可追溯可客观评价的评估要素提升评估专业性客观性准确性 [1] - 促进多场景应用适配并推动评估结果全国范围互认 [1]
支持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
证券日报· 2025-09-02 23:13
税收政策调整 - 对承接主体运用国有股权和现金收益投资过程中贷款服务取得的全部利息及利息性质收入以及金融商品转让收入免征增值税 [1] - 将转让划转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投资取得的收入作为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 [2] - 承接主体转让非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免征印花税 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及运用现金收益买卖证券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实行先征后返 [2] 政策执行安排 - 税收政策自2024年4月1日起执行 此前已缴纳的符合规定的税款可予以退还 [1] - 承接主体包括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及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或具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功能的专户管理公司 [1]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是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重要举措 [1] - 2024年3月三部门联合印发《办法》对国有股权运作管理和现金收益投资运营作出明确规定 [2] - 拓宽现金收益投资范围有利于实现保值增值 增强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能力和社会保障制度信心 [2]
财政部、税务总局重磅发布!4项免税政策释放社保基金红利
证券时报· 2025-09-02 13:55
核心政策内容 - 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发布通知明确4项免税举措 包括免征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不征税 免征印花税及证券交易印花税先征后返 [1][2][3][4] - 政策自2024年4月1日起执行 此前已缴税款符合条件可退回 [1] - 承接主体包括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及省级政府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或专户管理机构 [4] 政策影响分析 - 免税措施直接提升承接主体净收益空间 例如免征增值税降低交易成本 印花税减免鼓励参与非上市股权市场 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提高投资收益留存比例 [4] - 税收优惠降低试错成本 推动承接主体从低风险资产转向权益类资产 REITs或跨境投资等多元化配置 [5] - 社保基金有望成为资本市场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压舱石 推动市场从短期博弈向长期价值转型 [1][5] 政策背景与框架 - 2017年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 要求划转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 金融机构10%国有股权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6] - 2023年三部门印发运作管理暂行办法 规定现金收益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及地方承接主体投资运营 地方需将不低于50%累计现金收益委托理事会运营 [6][7] - 此次税收政策与2017年方案 2024年办法形成闭环 构建从资本划转到资本增值的可持续政策框架 [7] 政策信号解读 - 通过税收支持强化社保基金长期稳定性 缓解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金支付压力 [5] - 表明政府加速推进国企改革与社保体系联动 推动国有资本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 [5] - 间接鼓励承接主体加大资本市场配置力度 为A股等市场注入长期资金 [5]
失落的三十年,日本女性如何一步步走向贫困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27 05:28
日本女性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 日本女性终身未婚率预计2035年将接近30%,男性达28.3%,同时单亲母亲家庭占比超80% [4] - 女性非正式雇佣占比达54.8%(2019年),男性为25.7%,女性平均月薪仅为正式员工60% [7] - 单身女性户年均收入287万日元(约14万元人民币),仅勉强覆盖东京郊区基本生活开支 [8] 就业市场与婚姻选择关系 - 过去五年非正式雇佣者仅17.6%转正,女性再就业难度更高,46.2%未婚女性因"无经济稳定伴侣"不婚 [8] - 35-44岁男性平均年收入从1997年548万日元下降11%至2020年486万日元 [9] - 女性高等教育入学率达58.6%(2023年),但同岗位女性年薪比男性低23.5% [9] 家庭分工与婚姻成本 - 女性日均家务育儿时间4小时3分钟,男性仅41分钟,形成职业女性"双重班"现象 [10] - 单亲母亲家庭相对贫困率50.6%,远高于双亲家庭12.3%(2022年) [10] - 2014年年金分割制度允许离婚女性分割婚姻期间年金,缓解老后贫困风险 [10] 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缺陷 - 日本基尼系数0.379(2023年),但税收制度中单身者无法享受38万日元配偶扣除额度 [12] - 65岁以上独居女性比例将升至35%(2040年),其贫困概率22.3%远超男性14.8% [12] - 30-49岁未婚女性中61.2%持有个人年金或护理保险,48.3%制定退休储蓄计划 [13] 长期社会经济影响 - 女性平均寿命87.13岁较男性81.09岁更长,但职业生涯更短且养老金积累更少 [12] - NHK纪录片显示独居老人面临节省电费、无力支付医疗等老年贫困问题 [15] - 制度设计以家庭为单位,未婚/离异女性在年金领取和医疗支持方面处于弱势 [12][15]
易周资讯2025(8.18—8.24)|关注行业动态,掌握前沿资讯
搜狐财经· 2025-08-25 13:56
数字人社 - 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新增3种情形并增加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和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2类申请渠道 自9月1日起实施[2] - 全国持社保卡人数达13.9亿人 社保卡覆盖率达98.9%[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召开 强调强化标准引领和产教融合以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3][6] 数字医保 - 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加速 全国22个省级医保部门开展软件部署工作 其中17个已完成部署并具备影像云索引数据上传能力和省级平台端影像跨省调阅能力 已归集医保影像云索引数据累计1848.3万条[5][6][7] - 国家医保局发布物理治疗类、消化系统及疝甲乳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 旨在提升诊疗质量和计价收费规范性 此前已出台放射检查等30批立项指南[3][4] - 国家医保局举办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培训班 强调按照独立险种和统一规范原则建立统筹城乡制度框架并强化数字化技术赋能管理服务[3][8] 数字医疗 - 国家卫健委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耳与听力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 提出完善服务体系及加强耳科疾病规范诊疗等任务[3][13] - 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578万人 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08.2万人 每千人口医师数达3.61人[9] - 6部门联合印发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受度若干措施 从提高全人群签约服务感受度等3方面提出10项措施[3][13] 数字科技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要求服务提供者对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示标识 同时中央网信办部署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10] - 国家数据局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余项制度 体系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3][11][15] - 前7个月数字新消费蓬勃发展 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80.8%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1% 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18.9%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即时零售和直播电商交易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11][12]
重庆:举报骗保行为,最低奖励标准从500元涨至2000元
新京报· 2025-08-25 08:24
医保基金监管政策调整 - 重庆市医疗保障局与财政局联合发布通知 将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举报奖励最低标准从500元提升至2000元 [1] - 新规依据《重庆市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举报奖励实施细则》修订 最高奖励金额维持20万元不变 [1] - 政策调整于2025年8月8日正式实施 奖励金额按涉及违法违规金额比例计算 [1]
宁夏工伤参保单位增至7.27万余户参保人数突破153万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0:43
核心观点 - 宁夏工伤保险事业通过党建引领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参保扩面 风险防控 服务优化 跨省结算和基金监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2] 参保扩面 - 工伤参保单位增至7.27万余户 参保人数达153.62万人 超额完成年度目标102.41% [1] - 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和新业态从业者等重点群体开展精准宣传 建筑工人等群体纳入保障范围 [1] 风险防控 - 党员骨干深入矿山 化工 建筑等高危企业开展隐患排查和专业培训 [1] - 2024年工伤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9.1% 事故总数减少至9318起 [1] 服务优化 - 推动23项工伤业务"一网通办" 办理时限平均缩减50% [2] - 为老年 残疾等特殊群体推出"代办帮办"服务 全年累计培训经办人员1.2万人次 [2] 跨省结算 - 今年7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域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2] - 内蒙古来宁务工人员可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直接结算 [2] 基金监管 - 构建"四位一体"监管体系 开展"基金安全巩固年"行动 [2] - 今年上半年基金收入5.22亿元 累计结余7.57亿元 静态支付能力保持在10个月以上 [2]
西藏将追加约20亿元推出“民生礼包”
新华网· 2025-08-18 13:06
财政投入 - 西藏自治区在2024年预算安排148亿元支持28件民生实事基础上新增投入资金约20亿元追加实施十件民生实事 [1] - 2021年至2024年西藏民生支出总规模达8601亿元年均增长13.4% [1] - 2024年西藏民生支出达2455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84%创历史新高 [1] 民生政策覆盖范围 - 十件民生实事涉及群众增收、养老托幼、医疗社保等领域包含5项机制政策、3项提标政策和2项一次性补助政策 [1] - 7项普惠性政策覆盖全体干部群众3项特殊关爱政策针对低收入困难群众和特殊贡献人员等群体 [1] 具体民生措施 - 建立新生儿免费医保机制、0至3岁育儿补贴机制及低收入困难家庭取暖补助机制等5项机制政策 [1] - 提高群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赔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及高海拔地区干部职工体检和取暖补贴标准等3项提标政策 [1] - 为困难群众与特殊贡献人员发放补贴等2项一次性补助政策 [1] 民生投入持续性 - 西藏自治区每年将80%以上财力投入民生领域自2021年以来持续实施年度民生实事计划 [1]
“淄社保智算师”上线,智能化破解养老保险参保困惑
齐鲁晚报网· 2025-08-18 08:07
养老保险政策与工具 - 淄博市人社局社保中心上线"淄社保智算师"应用程序 提供养老保险参保咨询和规划服务 [1] - 该工具面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 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如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 [1] - 应用程序可生成收益最大化的未来参保规划建议 已为部分参保群众出具分析报告并发送短信提醒 [1] 服务获取方式 - 收到短信的市民可通过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首页点击"淄社保智算师"悬浮窗口 输入四位数PIN码验证码查看专属报告 [1] - 未收到短信的市民可在同一页面点击"智算申请" 提交相关信息后获取个性化养老保险参保规划报告 [1]
我省推出养老待遇资格认证“上门办”服务
海南日报· 2025-08-18 01:40
我省推出养老待遇资格认证"上门办"服务 为行动不便的退休人员提供便利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宗平)"为了确保我能按时领到养老金,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感 谢他们!"近日,家住儋州市那大镇、腿脚不便的退休人员李某感慨道。像这样的主动上门服务,在全省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已成常态。 近年来,儋州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推出养老待遇资格认证"上门办"服务,为患有重病、老年痴呆以 及行动不便的退休人员办理资格认证,确保他们能够按时领到退休待遇。 根据国家和海南省有关规定,社保经办机构需对退休待遇领取人员进行生存状况确认,即领取待遇 资格认证。领取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如果是新办理待遇申领的,应该在申领待遇当月起12个月 内进行一次领取资格认证,往后都需要在距上一次认证当月起12个月内再进行一次认证。居民养老保险 待遇资格认证,则要求6个月进行一次。 海南省社会保险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高龄、病重、行动不便等特殊困难人员,无法进行 网上认证的,可由关系人凭身份证复印件、医院疾病证明、村(居)委会证明向居住地社区、社保经办机 构申请预约上门认证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