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陶瓷

搜索文档
在国产替代的深水区劈浪而行:中瓷电子布局三代半导体全链条的野望
全景网· 2025-05-21 13:3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微降1%至26.48亿元,归母净利润逆势增长10%至5.39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速回升至12%,净利润同比暴涨48.8% [1] - 2024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同比+55.96% [3] - 24Q4营收7.62亿元同比-0.82%,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16.03%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14亿元同比+12.01%,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48.81% [5] 业务板块分析 - 电子陶瓷业务上半年收入同比-11.86%,下半年同比+14.34% [4] - 已开发800G、1.6T光通信器件外壳和基板,技术水平与国际相当 [4] - 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及模块实现收入12.72亿元 [4] - 精密陶瓷零部件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7] - 陶瓷加热盘产品核心技术指标达国际水平并批量应用 [7] 战略并购与产业链布局 - 2023年以38.31亿元完成三项战略并购 [3] - 博威公司73%股权(19.04亿元)整合氮化镓芯片设计能力 [3] - 氮化镓业务资产(15.11亿元)补全芯片制造环节 [3] - 国联万众94.6%股权(4.16亿元)获取碳化硅技术 [3] - 形成从材料、芯片设计到模块封装的完整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 [3] - 配套募资25亿元投入氮化镓微波产线等四大项目 [3] 并购资产表现 - 博威公司承诺26,363.75万元,实际实现26,582.65万元(超额0.83%) [4] - 氮化镓业务资产承诺14,209.89万元,实际实现15,232.80万元(超额7.20%) [4] - 国联万众扣非前超额51.34%,扣非后超额6.14% [5] - 国联万众SiC产品获比亚迪等客户认可 [5] 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 - 研发费用率连续三年维持在10%以上 [9] - 2024年研发投入2.9亿元重点投向氮化镓射频芯片和碳化硅模块 [9]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53.46% [9] - 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 [7] - 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7]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电子陶瓷行业90%利润来自10%的高端材料 [6] - 美日企业过去掌握先发优势,日本京瓷为业内翘楚 [6] - AI发展带动国内光通讯行业腾飞 [6] - 氮化镓射频微波器件在5G通信基站应用广泛 [8] - SiC功率模块包括650V、1200V和1700V等系列产品 [8]
湖南娄底:十条措施促企业发明专利增量提质
科技日报· 2025-05-20 03:46
政策支持 - 湖南省娄底市三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促进发明专利创造提升的十条措施(2025—2027)》,通过政策协同、资金激励、服务优化等举措助力企业发明专利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1] - 成立发明专利提升工作专班,为创新主体提供"政策包""资金包""工具包""服务包",推动创新资源向发明专利创造集聚 [1] - 将发明专利创造及转移转化纳入市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范围,把发明专利产出作为企业科研项目的重要考核指标 [1] 企业分类支持 - 引导规上工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清零" [1] - 针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发明专利新增行动,力争2025年实现专精特新企业户均发明专利拥有数不少于5件,创新型企业户均不少于2件,高新技术企业总计新授权发明专利数300件以上 [1] -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加大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提升高价值专利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匹配度,力争2027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高价值发明专利全覆盖 [2] 产业集群支持 - 对钢铁新材、工程机械、钛材料、硅钢、煤机、电子陶瓷等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战略 [2] - 助力重点企业年发明专利授权10件以上,PCT国际专利申请1件以上 [2] 服务优化 - 支持企业开展发明专利申请及有效发明专利维持工作,运用各类专项资金为企业提供支持 [2] - 为企业提供快速预审和优先审查"绿色通道",缩短发明专利审查周期,提升授权概率和速度 [2]
5位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经济日报· 2025-05-14 23:09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 中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超过14万家 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600多家 在产业中发挥强链 固链 稳链的重要作用 [1] 生物制药行业 - 广东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临床运营资深总监夏梦莹与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领先性的创新药物 近10年为超过1 6万例肿瘤晚期患者提供治疗方案 [1] - 生物制药研发行业国际竞争激烈 团队在双抗药物研发上取得核心开发方案 [1] 工业装备制造行业 - 江苏冈田智能(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亮专注数控机床核心功能部件刀库 主轴 转台等产品研发生产 2018年带领团队攻克链式刀库核心技术 效率大幅提升 成本大幅下降 [2] - 浙江嘉兴佳利电子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童建喜带领团队突破微波通信领域电子陶瓷材料技术瓶颈 开发出10余款陶瓷材料 应用于5G通信 网络通信 消费类电子及卫星互联网等领域 [2] 储能技术行业 - 上海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葛群团队实现液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量产 建成生产全过程数智化的液流电池产线 推出液流电池脉动式系统集成线 产能效率提升数十倍 [3] 卫星技术行业 -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热工程部杨兴德带领团队参与多颗卫星总装 实现多个"国内首颗" 在国土监测 应急救灾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3]
5名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走专精特新之路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5-13 22:01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 中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14万家,推动产业强链、固链、稳链 [1] - 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强的特征,为中国制造注入创新活力 [3] 机床装备行业 - 江苏冈田智能自主研发刀库技术,通过183次试验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链式刀库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1] - 自主研发刀库技术改变了数控机床刀库依赖进口的局面 [1] 新型储能行业 - 纬景储能专注于长时储能技术,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更稳定可靠 [1] - 目标是通过技术降低新能源使用成本并提高效率 [1] 生物医药行业 - 康方生物医药研发新一代双抗药物,可同时作用于两个疾病关键靶点,突破肿瘤细胞防御机制 [2] - 双抗药物相比传统单抗药物具有更高效的治疗途径 [2] 电子陶瓷材料行业 - 佳利电子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开发10余款陶瓷材料,应用于5G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 [2] - 陶瓷材料产品实现大批量应用,支持国家工程建设 [2] 卫星制造行业 - 微纳星空在卫星总装工艺方面深耕20多年,参与多颗卫星制造,应用于国土监测、减灾救灾等领域 [2] - 卫星制造技术保障国家航天事业发展 [2] 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 创新是企业突破技术短板、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2][3] - 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 [3]
“小巨人”企业代表国新办发布会上谈“独门绝技”
证券日报· 2025-05-13 16:12
新型工业化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涌现出超过1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600多家,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强的特征[1] - 这些企业在整个产业中发挥强链、固链、稳链的重要作用[1] 企业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 广东中山康方生物医药通过科技创新研发出新一代双抗药物,可同时作用于两个疾病关键靶点,提升疗效和安全性,具有治疗十几种肿瘤疾病的潜力[2] - 江苏冈田智能专注于产品技术创新,与高校院所合作提升研发能力,并专注于细分领域以客户需求为导向[2] - 浙江嘉兴佳利电子在自主陶瓷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领域深耕30年,注重技术精雕细琢和传承[3] 行业表彰与交流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评选表彰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 - "小巨人"企业代表围绕"走专精特新之路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与记者展开交流[1]
中瓷电子(003031) - 003031中瓷电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0:39
财务指标相关 - 2025 年一季度当期净利润同比增长 39.8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8.81%,差异原因是 2024 年 7 月收购国联万众剩余股权后归母比例由 94.6029%上升为 100%,且少数股东损益同比下降 [2] - 2025 年一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68.76%,增长原因是产品结构优化及成本管控增强使毛利水平增加 [2] - 2025 年一季度合并口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2.01%,增长因素是市场开拓良好,电子陶瓷业务及碳化硅功率模块及其应用业务营收增长较快 [3] - 2024 年内部抵消 5.01 亿元,2023 年内部抵消 6.25 亿元,2024 年较 2023 年呈下降趋势,公司按规定管理关联交易 [3] - 2024 年净敞口套期收益为零,-608,529.85 元为汇兑损益金额,系汇率变动影响,公司监控外币交易等降低汇率风险 [8] - 年报母公司利润表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23%,期末应收账款较期初同比增长 45.07%,差异原因是年末收取客户汇票时间差异及母公司应收子公司应收账期延长 [7] - 年报母公司利润表中信用减值损失增长,原因是客户账期延长导致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增加 [9][10] - 年度报告利润表中合并口径营业收入下降,原因是受移动通讯市场需求波动影响,氮化镓通信基站射频芯片与器件板块收入下降 [12] 业务模式相关 - 2024 年直销模式实现 36.41%的增长,直销模式毛利率为 36.41% [3][5] 产品业务进展相关 - 碳化硅主驱产品暂未大规模量产,主驱芯片良率大于 80%,国联万众市场推广顺利,储能、充电桩等领域有突破,轨道交通暂无客户导入 [3] - 氧化铝/氮化铝陶瓷加热盘已批量供应半导体设备,静电卡盘处于验证阶段,中瓷电子开发相关核心材料和工艺平台,陶瓷加热盘产品核心技术指标达国际同类水平并批量应用 [5][6] - IPO 募投项目“消费电子陶瓷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2024 年投产,产能正在爬坡中且已达预定目标 [10] 公司战略与规划相关 - 暂无收购大股东其他资产计划 [7] - 若有通过并购补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计划将按规定公告 [10] 技术优势相关 - 电子陶瓷业务技术优势体现在新材料、半导体外壳仿真设计、生产工艺等方面,掌握多种陶瓷体系知识产权,拥有先进设计手段和软件平台,具备全套多层陶瓷外壳制造技术 [10][11][12] 客户合作相关 - 电子陶瓷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多领域,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端电子陶瓷外壳产品制造商 [12]
中瓷电子(003031):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经营业绩稳健,持续深耕高端领域聚焦国产替代
民生证券· 2025-04-28 07: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瓷电子经营业绩稳健,各项业务稳步发展,研发投入高企,持续深耕高端领域聚焦国产替代,作为国内电子陶瓷外壳龙头,技术实力突出,加速推进电子陶瓷领域的国产替代,精密陶瓷零部件领域、三代半导体高成长赛道的布局有望显著拓展未来成长空间 [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4月25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26.48亿元,同比下降1.0%,归母净利润5.39亿元,同比增长10.0%,扣非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56.0%;2025年一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6.14亿元,同比增长12.0%,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48.8%,扣非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68.8% [1]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电子陶瓷材料及元件营收18.78亿元,同比增长1.23%,营收占比59.6%,毛利率27.35%,同比下降0.72pct;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及模块营收12.72亿元,同比下降12.05%,营收占比40.4%,毛利率36.27%,同比增长6.38% [2] - 2024年综合毛利率36.41%,同比提升0.80pct,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35.93%,较2024年全年下降0.48pct [2] - 2024年销售费用率0.57%,同比基本持平,管理费用率3.88%,同比增长0.21pct,研发费用率10.95%,同比增长0.44pct [2] 研发投入与业务布局 - 2022 - 2024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2%/10.5%/10.9%,2024年研发费用2.90亿元,同比增长3.1% [3] - 氮化镓通信基站射频芯片及器件方面,公司在氮化镓基站功放领域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是国内少数实现批量供货4/6英寸氮化镓射频芯片的厂商之一,相关产品已在世界主流通信公司规模应用,还聚焦“5G - A通感一体化基站用新一代高效率氮化镓射频芯片与器件开发”,已突破关键技术并形成系列化产品 [3] - 电子陶瓷方面,公司开创我国光通信器件陶瓷外壳产品领域,是国内最大的高端电子陶瓷外壳制造商,2023年开始加大精密陶瓷零部件领域研发和投入力度,开发相关产品,建立制造工艺平台,陶瓷加热盘产品核心技术指标达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并通过用户验证,已批量应用于国产半导体设备,精密陶瓷零部件销售收入2024年同比大幅增长 [3]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0/7.13/8.72亿元,对应PE倍数为33x/29x/24x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648|2,970|3,400|4,164| |增长率(%)|-1.0|12.2|14.5|22.5|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539|620|713|872| |增长率(%)|10.0|15.0|15.1|22.2| |每股收益(元)|1.20|1.37|1.58|1.93| |PE|38|33|29|24| |PB|3.4|3.2|3.0|2.7| [5]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 1.01%、12.15%、14.45%、22.49%,EBIT增长率分别为2.49%、17.21%、16.45%、24.39%,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0.04%、14.96%、15.07%、22.24% [9][10] - 盈利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6.41%、36.86%、37.13%、37.02%,净利润率分别为20.36%、20.87%、20.98%、20.94%,总资产收益率ROA分别为7.10%、7.54%、7.97%、8.76%,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8.94%、9.59%、10.24%、11.50% [9][10] - 偿债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流动比率分别为5.94、5.56、5.00、4.44,速动比率分别为4.90、4.58、4.03、3.50,现金比率分别为2.74、2.59、2.15、1.78,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5.89%、15.99%、16.26%、17.26% [9][10] - 经营效率方面,2024 - 202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109.38、105.76、101.77、98.76,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141.43、140.70、135.98、128.96,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36、0.38、0.40、0.44 [10] - 每股指标方面,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0、1.37、1.58、1.93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3.38、14.34、15.43、16.81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20、1.94、1.99、2.37元,每股股利分别为0.42、0.48、0.56、0.68元 [10] - 估值分析方面,2024 - 2027年PE分别为38、33、29、24,PB分别为3.4、3.2、3.0、2.7,EV/EBITDA分别为22.62、19.57、16.58、13.37,股息收益率分别为0.91%、1.05%、1.21%、1.48% [10]
中瓷电子25Q1扣非净利1.14亿元 同比增长68.76%
全景网· 2025-04-28 07:1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瓷电子作为电子陶瓷行业领跑者,2024年着力发展主营业务与创新核心技术,2025年经营持续稳健增长,在行业有重要影响力且估值有望提振 [1][2]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着力主营业务发展和核心技术创新,加强研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积极开拓新市场、扩展新产品,扣非净利同比近60%增长 [1] - 2025年1 - 3月,公司营收6.14亿元,同比增长12.01%;净利润同比增长48.81%至1.23亿元;扣非净利同比大幅增长68.76%至1.14亿元 [1] 公司业务与地位 - 公司是拥有氮化镓通信基站射频芯片与器件、碳化硅功率模块及其应用、电子陶瓷等核心业务能力的高科技企业,业务涵盖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及模块,电子陶瓷材料及元件两大方面 [1] - 公司电子陶瓷市场份额居国内行业前列,是国内能与国际知名企业竞争的少数陶瓷外壳系列产品厂商之一,是我国电子陶瓷外壳主要代表企业 [1][2] - 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工信部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国内电子陶瓷行业有重要影响力 [2] 公司发展前景 - 浙商证券研报指出公司深耕国产自主可控核心赛道,精密陶瓷零部件实现批量供货,解决“卡脖子”问题,估值有望提振,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