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式电感器

搜索文档
【重磅】院士战略思考:迈向电子陶瓷强国,我们缺什么?怎么干?(划重点)
材料汇· 2025-09-27 15:57
国际电子陶瓷产业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 日本和美国处于全球电子陶瓷产业领先地位 日本占据世界电子陶瓷市场50%以上份额 美国在基础研究和军事应用领域优势显著[4] -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全球市场规模达百亿美元 年增长率10%-15% 日本村田、京瓷、太阳诱电及韩国三星电机为全球主要生产企业[6] - MLCC技术向小型化、大容量、薄层化发展 日本企业已实现单层厚度1μm 顶级企业研发水平达0.3μm 主晶相钛酸钡颗粒尺寸需细化至80-150nm[7][8][9] - 片式电感器全球年需求量约10000亿只 年增10%以上 日本产量占全球70% TDK-EPC、村田和太阳诱电合计占全球市场60%[10] - 微波介质陶瓷领域日本占据优势地位 美国重点发展非线性及高介电常数材料 欧洲侧重固定频率谐振器材料[14] - 半导体陶瓷中热敏和压敏陶瓷产值最高 日本村田、美国威世、德国爱普科斯等企业年产量合计占全球60%-80%[15] 中国电子陶瓷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为无源电子元件产量大国占全球40%以上 但产值不足全球25% 高端元件依赖进口[2] - 高端电子陶瓷材料市场被日本企业垄断 国内材料多用于中低端产品 科研成果转化存在原材料、装备及稳定性瓶颈[17] - MLCC产量一半以上由外资和合资企业占据 高性能陶瓷粉体、电极浆料及生产设备依赖进口 中国占全球MLCC消费量一半以上[19][20] - 片式电感器产量约占全球20% 深圳顺络电子具国际竞争力 但通信和汽车电子领域元件被日韩及台湾企业垄断[21][22] - 压电陶瓷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产品结构低端 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待提升[24] - 微波介质陶瓷企业包括武汉凡谷、大富科技等 但与国际企业在技术、品种和规模上存在差距[25] - 半导体陶瓷以外资和民营企业为主体 外资主导高端市场 民营企业工艺落后且产品线单一[26] 电子陶瓷材料技术需求 - 电子陶瓷需满足宽带化、小型化、集成化发展趋势 材料需实现细晶化、功能多样化及电磁特性高频低损耗化[28][29] - 亟需发展纳米晶材料制备技术、超薄陶瓷膜成型工艺等小型化/微型化关键技术[30][31] - 5G/6G技术推动通信频段向毫米波演进 需发展适应更高频段的超低损耗介质陶瓷材料[32] - 无源集成技术依赖LTCC平台 需突破各类功能陶瓷材料及其共烧技术瓶颈[33][34] - 需开发具有电、磁、光、热耦合行为的多功能陶瓷材料系统及极端环境稳定材料[35][36] - 能源领域需突破固体燃料电池等电子陶瓷材料 物联网发展催生新型敏感陶瓷材料需求[37] 产业发展问题与战略路径 - 社会重视程度不足 缺乏政策支持与高水平人才 研发力量薄弱[40] - 研究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 材料、工艺、元器件研究脱节 产学研协作不足[41][42] - 产业链支撑不完善 工艺设备及技术标准依赖国外 原材料稳定性与国外存在差距[43] - 高端工艺装备以进口为主 龙头企业技术水平与国际知名企业存在较大差距[44] - 战略目标为2025年技术水平接近美日 2035年成为全球高端电子陶瓷主要来源地[47] - 重点发展MLCC材料与元件、片式感性元件、敏感元件、压电陶瓷及微波介质陶瓷等领域[49][50][51][52][53][54] - 无源集成以LTCC技术为主 需突破系列化电磁介质材料、关键制备工艺及模块设计测试方法[55][56][58][59][60] 政策建议 - 将无源元件及电子陶瓷材料纳入国家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 设立专项研发计划并扩展优惠政策[63] - 增加研发投入 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 强化材料研究与器件应用研究的协同[63] - 统筹规划产业链 强化高稳定性原材料供应链 开展高端装备研发与标准建设[63]
顺络电子涨2.05%,成交额3.0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666.8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2:28
股价表现 - 9月22日盘中上涨2.05%至36.35元/股 成交额3.04亿元 换手率1.12% 总市值293.1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666.81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132.94万元(占比6.33%买入/5.89%卖出) 大单净买入2533.86万元(占比30.21%买入/21.88%卖出) [1] - 年内累计上涨17.66% 近5/20/60日分别上涨6.35%/15.07%/29.27% [1]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3.94万户 较上期减少7.57% 人均流通股19,220股 较上期增加8.64%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5025.93万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减持803.97万股 兴全趋势投资持股3435.85万股(第三大股东) 减持464.53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194.20万股(第五大股东) 增持164.09万股 兴全轻资产持股832.80万股(第八大股东) 增持40.00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24亿元 同比增长19.80% 归母净利润4.86亿元 同比增长32.03%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23.2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69亿元 [3]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片式电感器和片式压敏电阻器等电子元器件 收入构成中片式电子元件占比99.1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元件-被动元件 概念板块涵盖富士康概念、高派息、OBC概念、5G及燃料电池等 [1]
顺络电子股价涨5%,国投瑞银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4.87万股浮盈赚取77.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3:35
股价表现 - 9月19日股价上涨5%至36.12元/股 成交额8.36亿元 换手率3.11% 总市值291.24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9月8日 2007年6月13日上市 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 [1] - 主营业务为片式电感器和片式压敏电阻器等新型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片式电子元件占比99.13% 其他业务占比0.87% [1] 基金持仓情况 - 国投瑞银中证500指数量化增强A(005994)二季度持有44.87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91% 为第九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11.71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6.72% 近一年收益59.95% 成立以来收益158.68% [2] - 基金经理殷瑞飞累计任职11年362天 管理规模33.79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240.54% 最差回报-22.36% [2] 单日收益测算 - 根据测算 该基金今日通过持仓顺络电子浮盈约77.18万元 [2]
顺络电子涨2.05%,成交额5.4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056.3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6 06:2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34.88元/股 成交额5.48亿元 换手率2.11% 总市值281.2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056.31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490.05万元(买入4312.74万元占比7.87% 卖出3822.69万元占比6.97%)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2.9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00%/11.05%/29.38%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94万户 较上期减少7.57% 人均流通股19,220股 较上期增加8.64%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5025.93万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803.97万股 兴全趋势投资持股3435.85万股(第三大股东) 减少464.53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194.20万股(第五大股东) 增加164.09万股 兴全轻资产持股832.80万股(第八大股东) 增加40.00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24亿元 同比增长19.80% 归母净利润4.86亿元 同比增长32.03%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23.2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69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片式电感器和片式压敏电阻器研发生产销售 片式电子元件收入占比99.1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元件-被动元件 概念板块包括富士康概念、高派息、OBC概念、5G及燃料电池 [1]
顺络电子跌2.02%,成交额5.8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667.2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5 05:4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5日盘中下跌2.02%至34.37元/股 成交5.88亿元 换手率2.25% 总市值277.1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667.22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0.31%和13.68%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3.94%和25.11% [1] - 今年以来股价涨11.25% 近5日跌0.87% 近20日涨9.32% 近60日涨31.18% [1] 股东结构与持股变化 - 股东户数3.94万户 较上期减少7.57% 人均流通股19220股 较上期增加8.64% [2] -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803.97万股至5025.93万股 兴全趋势投资混合减持464.53万股至3435.85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164.09万股至1194.20万股 兴全轻资产混合增持40万股至832.80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24亿元 同比增长19.80% 归母净利润4.86亿元 同比增长32.03% [2]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片式电感器和片式压敏电阻器研发生产 片式电子元件收入占比99.1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元件-被动元件 概念板块包括富士康概念/高派息/OBC概念/5G/燃料电池等 [1] 分红与历史数据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2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69亿元 [3] - 公司成立于2000年9月8日 于2007年6月13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 [1]
顺络电子股价涨5.13%,申万菱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4.78万股浮盈赚取25.5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16
股价表现 - 9月11日顺络电子股价上涨5.13%至35.47元/股 成交额达8.92亿元 换手率3.37% 总市值286.00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9月8日 2007年6月13日上市 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 [1] - 主营业务为片式电感器和片式压敏电阻器等新型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片式电子元件占比99.13% 其他业务占比0.87% [1] 基金持仓情况 - 申万菱信中证500指数增强A(002510)二季度持有顺络电子14.78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97% 位列第六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25.57万元 [2] - 基金最新规模2.76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12.68% 近一年收益35.13% 成立以来收益66.54%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俞诚累计任职时间9年286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7.29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76.19% 最差基金回报-76.04% [3]
企业创新“挑大梁” 再造活力“新广东”
中国青年报· 2025-07-18 13:50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广东熠日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从传统灯具企业成长为年产值达10亿元、外贸占比近七成的行业"黑马",拥有200多项独家专利,研发投入占全年总营收的5% [3][4] - 中集集装箱集团新会基地通过"集装箱+"集成装备技术跨界创新,拓展至水产养殖等领域,探索环境友好型发展路径 [5] - 广东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中企业牵头占比超50%、参与占比超90% [5]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 - 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孵化超140家硬科技企业,头部公司估值累计达100亿美金,团队存活率80%以上 [8][9] - 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累计创办、投资、孵化企业150余家,其中60家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9] - 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2024年营业收入超900亿元,整体实力国内第一梯队,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9] 低空经济与新兴赛道 - 广东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聚集相关企业1.5万余家,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95%,工业级无人机占全国54% [10] - 产业链覆盖材料研发、零部件制造、整机生产、运营服务等全环节,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10] 人才政策与青年创新 - 惠州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团队35岁以下青年占比达68%,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培训基地,提供千万级科研经费 [12] -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年研发人员主导研发的片式电感器月销售额超百万元,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8岁 [13] - 广东本硕博培养规模达21.4万人,校企师资1.6万人,覆盖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60个产业门类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