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搜索文档
A股重要调整!对市场有何影响
金融时报· 2025-06-03 13:36
指数调整与发布 - 深交所将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等指数实施样本定期调整,6月16日正式实施,深证成指更换20只样本,调入主板、创业板公司各10家,创业板指更换8只样本,创业板50更换5只样本,深证100更换3只样本,调入主板公司1家,创业板公司2家 [1] - 中证指数公司将调整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A50、中证A100、中证A500等指数样本,6月13日收市后生效,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也将调整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科创50等指数样本,同日生效 [1] - 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将于6月16日正式实施优化后的上证380指数,并正式发布上证580指数,为沪市中、小市值上市公司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和参考 [1] 指数调整后的行业与公司表现 - 深证成指中制造业样本公司权重将占到73%,211家指数样本公司2024年收入、盈利实现双增长 [3] - 创业板指战略性新兴产业权重占92%,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优势突出,分别占34%、24%和12%,新一期样本中,2024年研发投入平均增长10%,有22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 [3] - 深证100战略性新兴产业权重占比提升至76%,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重点领域权重占73%,样本公司2024年以不到深市4%的样本数量,贡献了深市36%的营业收入、77%的净利润 [3] - 创业板50样本公司新能源、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高景气产业集群优势突出,权重分别占34%、21%、16%,约五成样本公司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 [3] 上市公司质量与投资价值 - 深证成指新一期样本公司中,约六成制定并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约三成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4] - 深证100样本公司2024年累计分红总额超2700亿元,占深市53%,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1% [4] - 创业板指此次调整引入ESG负面剔除机制和个股权重上限机制,新一期样本中,六成达到国证ESG评级为A及以上,单只样本权重上限为20% [4] 沪市指数调整与优化 - 沪深300指数更换7只样本,中证500指数更换50只样本,中证1000指数更换100只样本,中证A50指数更换4只样本,中证A100指数更换5只样本,中证A500指数更换21只样本 [5] - 上证50指数更换4只样本,上证180指数更换18只样本,上证380指数更换38只样本,科创50指数更换1只样本 [6] - 优化后的上证380指数和上证580指数分别定位为"沪市中盘"和"沪市小盘",采用流动性筛选与总市值选样的主流宽基指数框架,并引入ESG筛选条件 [6] - 上证580样本权重中分别约三成、四成、五成、六成属于科创板、专精特新、民营经济、新兴产业 [7] 指数体系完善的意义 - 沪市将形成"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和上证580"的上证旗舰宽基指数体系,样本合计1140只,对沪市证券数量覆盖率50%,市值覆盖率近90% [7] - 持续完善A股指数体系,为市场提供更多样化的投资标的和参考工具,是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建立"长钱长投"生态的重要一环 [7]
钱塘法院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杭州日报· 2025-05-30 02:50
钱塘法院司法服务成效 - 钱塘法院通过交叉执行、执破衔接模式成功推动某破产重整企业复工复产,该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第252号指导性案例 [2] - 2024年以来钱塘法院办理涉企民商事案件10628件,知识产权案件294件,破产案件64件,执行案件3008件,其中首执案件2471件,到位金额2.512亿元 [2] - 钱塘法院坚持府院联动,在关联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件中优先保障职工权益,实现职工债权全额清偿 [3] 司法保护创新举措 - 钱塘法院承接杭州中院生物经济钱塘巡回审判庭,成立下沙人民法庭,打造杭州生物经济司法保护案例研究基地 [3] - 钱塘法院出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意见",院领导调研40余家民营企业,与区工商联联合举办"法企面对面"活动 [3] - 两起案件分别入选杭州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和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典型案例 [3] 增值化司法服务 - "助企'+'"服务已为企业提供28次说明澄清服务,帮助企业融资400余万元 [5] - 律师调查令"一件事"应用覆盖多部门多领域,已在杭州市范围内推广运用 [5] - 钱塘区助企"+"服务累计为企办事1000余次 [5]
科技金融-战新产业季度指数发布,较上期期末增长2.69%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8 07:08
科技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数总体表现 - 2024年第三季度指数结果为187.63点,较2023年底增长2.69%,处于平稳提升期 [1][2] - 四项分指数全线上涨,其中"金融发展分指数"扭转下行走势实现小幅攀升,反映金融资源更积极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 [2][4] 金融发展分指数 - 较2023年底增长2.01%,增长动力主要来自银行贷款: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2.9万亿元(同比+12%),"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3万亿元(同比+13.5%) [4] - 私募风投和资本市场表现疲软:2024年前三季度私募股权投资规模和数量分别下降37.69%和30.15%,第三季度交易活动进一步放缓 [4] 环境支持分指数 - 较2023年底增长3.50%,金融环境、创新环境、产业环境均稳定增长 [4] - 科创主题基金规模增长14.89%,政府引导基金和科技创新财政支出持续攀升,创新平台新增近2000家(增幅约4%) [4] 科技创新分指数 - 较2023年底增长3.52%,但创新产出指标增速落后,主因是企业研发投入下降及国家加强产业标准审查 [5] - 国家标准化管委会优化淘汰一批标准,知识产权局加强专利审查,短期新增专利数增速放缓但利于长期高质量发展 [5] 产业成效分指数 - 较2023年底增长2.36%,相比2019-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6.16%显著放缓 [6] - 五大战新产业分化:新能源汽车(+4.33%)和新一代信息技术(+2.81%)领先,生物(+2.55%)和新材料(+0.47%)居后,新能源(-0.36%)首次下降 [6] 新能源汽车产业 - 2024年7月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零售销量首次超越传统燃油车,产业平均营收增长率和利润率在五大战新中排名第二 [8] - 市场渗透率提高导致竞争加剧,弱势品牌或面临淘汰 [8]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增速较2019-2023年年均18.86%明显放缓,进入快速扩张后的调整期 [8] - 投资并购依然活跃:并购金额占比高达40.07%,金额和数量均居行业首位 [8] 生物产业 - 2024年第三季度平均利润率10.98%,为五大战新中最高 [10] - 政策与市场需求推动并购活跃,大型收购案例频现,行业整合加速 [10] 新材料产业 - 企业数量增长但纳税总额下降,利润率小幅收窄,短板材料和前沿材料产业化有望提速 [10] - 工信部推动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突破,长期受益于国产替代需求 [10] 新能源产业 - 光伏赛道供需错配导致产业链价格下跌,叠加国际政策变化使部分企业亏损 [11] - 氢能等成熟度较低的细分赛道有望提速发展 [11]
坚持创新引领 深市上市公司成长空间广阔
证券日报网· 2025-05-18 11:45
深市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 深市上市公司经营稳健向好 业绩稳中有进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已悉数披露 [1] - 深市上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优创新 高成长"特色凸显 [1] - 深市企业正向"技术主导"发展 市场"科技叙事"逻辑逐渐清晰 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1]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共计880亿元 同比增长10% 20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3% 净利润同比增长36% [2] - 研发投入形成正向循环 提升产品迭代速度和市场响应能力 重构行业竞争格局 [2] 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 - 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产业营收同比分别增长35% 17% 17% [2] - 数字经济产业样本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2%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45% 毛利同比增长16% 现金流同比增长超200% [2] - 深市汇聚大量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的创新型企业 提供良好融资环境 政策支持和市场资源 [3] 深证100指数公司业绩 - 深证100指数样本公司2024年营收达7.5万亿元 海外营收1.9万亿元 同比增长11% [4] - 2025年一季度深证100样本公司营收同比增长7% 净利润同比增长21% [4] - 先进制造领域样本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2% 数字经济领域样本公司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8% [4] 投资者回报与市场吸引力 - 2024年深证100指数样本中超九成实施或宣布分红方案 累计分红2754亿元 同比增长8% [4] - 创业板指产品规模2024年突破1600亿元 资金净流入超500亿元 主力ETF规模突破千亿元 [4] - 新质生产力成为重要投资线索 深市创新型企业具有长期成长空间 [5]
年内三大交易所受理13家企业首发上市申请
证券日报· 2025-05-12 18:09
科创板IPO受理情况 - 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首发申请获受理 是全球最大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 [1] - 年内三大交易所合计受理13单企业首发上市申请 多为"硬科技"企业 分布在半导体 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1] - 13单项目中 北京证券交易所受理9单(1单中止 4单已受理 4单已问询) 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3单科创板IPO(1单已受理 2单已问询) 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1单主板IPO(已问询) [2] 募资规模与行业分布 - 13家拟IPO企业合计拟募集资金323 59亿元 华润新能源拟募资245亿元 占总额75 71% [2] - 行业分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家 新能源汽车产业3家 新能源产业1家 新材料产业2家 生物产业2家 高端装备制造业3家 [2] - 8家为专精特新企业 占比超60% 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射频 模拟领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代表 [2] 政策支持与市场影响 - 政策持续引导资本市场聚焦"硬科技" 为科技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严监管确保核心技术壁垒和高成长潜力企业过审 [1] - 证监会2月发布实施意见 健全科技型企业识别机制 3月提出增强制度包容性 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上市 [4] - 政策弱化营收利润指标 强化研发实力审核 降低轻资产 高研发企业上市门槛 预计将优化标准并简化流程 [4] 科技企业上市趋势 - A股市场"科技叙事"逻辑清晰 集聚效应明显 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伴随经济高质量发展显现 [5] - 资本市场可从三方面助力科技企业:优化融资机制 引导长期资金入市 完善科技企业评价体系 [5] - 更多"硬科技"企业将加速进入资本市场 通过并购重组 产业链整合形成协同效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