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第一波大咖剧透!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iTherM2025)
DT新材料· 2025-09-10 16:05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年12月3日至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主题为融合创新与传递多一点 [3] - 包含热管理展区 350家以上展商 展览面积20000平方米 [3] - 会议规模预期2000人以上 同期举办20余场活动 [4] 大会定位与目标 - 定位热管理产业链一站式价值服务平台 依托电子信息 新能源 半导体 汽车等产业集群 [3] - 推动政产学研用资互惠合作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突破 [4] - 特别关注知识产权 创业项目及实验室技术成果市场化 [4] 嘉宾阵容 - 首批16位确认嘉宾包括欧洲科学院院士李保文 清华大学院长曹炳阳 华中科技大学院长罗小兵等顶尖学者 [5][6][7][8][9][10] - 嘉宾研究领域覆盖声子学 纳米热传递 热功能材料 液态金属技术等前沿方向 [5][6][7][8][9][10] - 多名嘉宾担任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 并主导过重点科研项目及产业化应用 [5][6][7][8][9][10] 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为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与DT新材料 [11] - 大会顾问由李保文 曹炳阳 罗小兵 封伟四位教授担任 [11] - 执行主席包括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林正得 虞锦洪等6位研究员 [12] - 承办单位为深圳市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2] 会议议程与专题 - 设置科学前沿 功能材料 技术应用 工程方案四大板块 [15] - 包含热学科学 微纳米传热 热界面材料 液冷技术 数据中心热管理等20个专题 [15] - 特别安排创新成果集市 闭门研讨会 专家问诊室等特色活动 [14] 参与方式与费用 - 普通参会早鸟价1800元/人 学生早鸟价800元/人 [16] - 提供银行转账 支付宝 微信等多种缴费方式 [16] - 报告申请与合作招商可通过指定联系人对接 [18][19] 行业应用聚焦 - 重点覆盖数据中心 新能源汽车 人形机器人 消费电子 eVTOL/无人机 储能六大领域 [21] - 关键技术关键词包括热管/VC均温板 微射流冷却 Chiplet热管理等 [21]
10位大咖顾问和主席官宣丨2025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
DT新材料· 2025-09-05 16:04
行业背景与需求 - 电子技术快速更迭推动芯片、器件及设备向微型化、高性能化、集成化发展 功率密度和发热量急剧攀升 [2] - 消费电子、5G、XR、人工智能、电力电子、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物联网、动力电池、储能/热、节能环保、工业4.0等领域技术创新对高效热管理材料技术和解决方案提出高标准要求 [2] 大会概况 - 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iTherM 2025)将于2025年12月3-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主题为"融合·创新|传递多一点" [3] - 大会特色活动包括热管理展 预计350+展商 20000平方米展区 [3] - 会议规模预期2000人以上 350+展商 展出面积20000平方米 [4] - 大会定位热管理产业链一站式、高效率价值服务平台 依托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半导体、数字经济、汽车、智慧网联、低空经济、绿色低碳等产业集群 [3] 大会内容与形式 - 内容涵盖热管理行业科学前沿、功能材料、技术应用和工程方案等多个领域 [4] - 设置20余场多维度同期活动 包括开幕活动、专题报告、圆桌讨论、案例分析、路演推介等 [4] - 特别关注知识产权、创业项目及实验室创新技术成果转化 推动"政产学研用资"互惠合作和赋能互补 [4] - 大会议题包括创新成果集市、闭门研讨会、专家问诊室、智汇坊、创新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展区等 [6] 专题论坛分类 - 科学前沿专题包括热学科学、微/纳米尺度传热传质、半导体异质结构、光热调控与热辐射利用、异构封装一体化、数值计算与机器学习 [7] - 功能材料专题包括热界面材料、导热复合材料、碳基热管理材料、辐射制冷材料、隔热保温材料、陶瓷热管理材料 [7] - 技术应用专题包括液冷技术、功率器件热管理、热管/VC均温板、Chiplet/3DIC热管理、热设计与仿真、热物性分析 [7] - 工程方案专题包括数据中心热管理、电动车热管理、储能热管理、消费电子热管理、eVTOL/无人机热管理、人形机器人热管理 [7] 参会信息 - 参会代表注册费线上缴费2200元 现场缴费3000元 早鸟价1800元(2025年10月31日前) [8] - 学生注册费线上缴费1200元 现场缴费1500元 早鸟价800元 [8] - 注册费包含资料费和会议期间餐食 不包含住宿费和交通费 [8] - 支付方式支持银行转账(公对公)、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 推荐使用微信支付并支持信用卡付款 [10] 支持单位 - 主办单位包括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和DT新材料 [5] - 大会顾问包括欧洲科学院院士李保文、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曹炳阳、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罗小兵、天津大学教授封伟等 [5] - 执行主席包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林正得和虞锦洪、昆明理工大学教授蔡金明等 [5] - 支持媒体包括DT新材料、洞见热管理、热设计网、夯邦、Carbontech等 [5]
数字能源业务预计未来 2-3 年均能保持高速增长,泉果基金调研银轮股份
新浪财经· 2025-09-02 05:41
调研机构背景 - 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 管理资产规模163.96亿元 管理基金数量6个 基金经理数量5位 [1] - 旗下最佳基金产品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016709)近一年收益48.96% [1] - 非货币基金近一年收益表现: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48.96%)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48.36%)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38.78%)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38.22%) 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25.88%) 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25.38%) 泉果泰然债券A(2.44%) 泉果泰然债券C(2.03%) [2] 业务增长展望 - 数字能源业务(第三曲线)覆盖数据中心、储能、充换电、低空飞行器四大领域 预计未来2-3年保持高速增长 [2] - 人形机器人业务(第四曲线)处于技术孵化阶段 量产可能带来额外增量 [2] 数据中心液冷业务 - 实施"1+2+N"发展战略:1套系统 2个冷源侧(一次侧冷源和二次侧冷源/CDU和冷板) N个零部件能力 [2] - 客户涵盖国内外企业 项目处于不同推进阶段 [2] - 远期战略定位为超过数字能源事业部整体规模的50% 将成为最大增量板块 [3] 技术竞争优势 - 具备全链条零部件自制能力 从零部件延伸到系统集成 [3] - 热管理钎焊工艺领先 通过车规级技术将液冷CDU接头从几十个减少至2-3个 显著降低漏液风险 [3] - 全球属地化制造布局:北美以休斯敦总部为核心 具备研发、销售、生产一体化能力 [3] 客户与生态合作 - 以原有车端客户为基础 加速液冷业务拓展 [3] - 客户策略优先突破全球龙头企业 [3] - 机器人领域与生态链伙伴合资设立苏州依智灵巧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合作覆盖驱控和减速器产品 [3] 机器人业务进展 - 自主研发关节模组一体化集成、铸件、精密加工件及热管理方案 [3] - 已推出第一代旋转和线性关节模组 热管理方案同步开发中 [3] - 客户拓展聚焦国内外头部企业 [3] 全球供应链布局 - 构建以中国为基础 覆盖北美、欧洲、东南亚的全球采购与供应链体系 [4][5] - 已实现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全球属地化解决方案 [5] - 通过国际化人才建设、全球化供应链布局、属地化竞争力三个维度持续完善供应链体系 [5]
银轮股份(002126) - 002126银轮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8
2025-08-28 12:22
业务增长与战略布局 - 数字能源业务(数据中心、储能、充换电、低空飞行器)未来2-3年预计保持高速增长 [3] - 人形机器人业务处于技术孵化阶段,量产可能带来额外增量 [3] - 数据中心液冷采用"1+2+N"战略(1系统+2冷源+N零部件),客户覆盖国内外且处于不同项目阶段 [3] - 远期数据中心热管理业务预计占数字与能源事业部总规模超50% [4] 技术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 液冷技术通过车规级工艺将接头数量从几十个减少至2-3个,大幅降低漏液风险 [4] - 具备热管理钎焊工艺、零部件自制能力及系统集成能力 [4] - 全球属地制造布局(北美以休斯敦为核心,具备研发、生产、销售能力) [4] - 机器人领域已研发出第一代旋转/线性关节模组及热管理方案,与头部客户合作 [4] 供应链与全球化布局 - 全球采购体系覆盖中国、北美、欧洲、东南亚,实现关键原材料属地化供应 [5] - 通过国际化人才、供应链布局及属地化竞争力持续建设全球供应链体系 [6]
高澜股份(300499) - 2025年8月28日2025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8 11:16
业务收入与占比 - 高功率密度装置热管理业务板块(含数据中心热管理、储能热管理)2025年上半年收入1.37亿元,占总收入32.78% [2] - 大功率电力电子热管理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39.39% [3] 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金额约11.39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特高压相关订单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3] - 沙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订单总金额超5亿元(含"中南""中西"两条线路) [3] 技术产品与市场 - 液冷服务器产品涵盖液冷板、流体连接部件、CDU、TANK、换热单元等关键部件 [2] - 液冷技术渗透率提升受AI算力需求爆发及数据中心PUE政策管控推动 [2] - 产品已应用于亚洲、欧洲、美洲、中东等全球多地区,覆盖大功率电力电子及数据中心领域 [3][4] 客户与合作 - 已与部分头部客户签订长期框架协议 [4] - 客户液冷产品采购占比因行业、场景及技术路线差异呈现差异化特征 [4] - 沙特直流输电项目正按建设规划及合同要求有序推进 [4]
液冷业务提振,300731,上半年净利大增超520%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22:2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1亿元 同比增长43.9% [1][2][3] - 归母净利润1760.4万元 同比增长520.71% [1][2][3] - 营业利润2367.15万元 同比增长405.78%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20.97万元 同比转正增长1076.14% [3] - 基本每股收益0.14元/股 同比增长600% [3] 业务板块表现 - 热管理业务收入3.11亿元 同比增长95.31% [5] - 高分子材料业务收入2.29亿元 同比增长6.04% [4]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液冷板业务快速增长 [1][2] - 海外通信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1][3] 技术发展与产业布局 - 通过子公司创源智热开展数据中心散热结构件业务 [5] - 推进液冷板和散热模组在客户端的产品认证 [5] - 冷板式液冷技术成熟度较高 已开始规模部署 [10] - 主流服务器制造商建成冷板式液冷服务器标准化生产线 [10] 行业动态与市场表现 - 液冷概念板块8月以来涨幅达28.54% [1][7] - AI算力及新能源汽车需求拉动液冷技术发展 [1][10] - 海外云解决方案提供商加速液冷部署 [10] - 数据中心液冷系统与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存在较强共通性 [10] 客户合作与业务拓展 - 通信领域与华为、中兴、爱立信及三大运营商保持合作 [4] - 麒麟电池、神行电池等新型电池推广带动业务增长 [2] - 采用协同制造与自主产销双轮驱动模式 [5] - 计划从资金、技术、人力多维度推动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创新 [6]
液冷业务提振!300731,上半年净利大增超52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1亿元 同比增长43.9% [1][2] - 归母净利润1760.4万元 同比增长520.71% [1][2] - 营业利润2367.15万元 同比增长405.78%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20.97万元 同比转正增长1076.14% [2] - 基本每股收益0.14元/股 同比增长600% [2] 业务板块表现 - 热管理业务收入3.11亿元 同比增长95.31% 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液冷板业务 [3] - 高分子材料业务收入2.29亿元 同比增长6.04% 主要服务通信设备龙头及运营商 [3] - 海外通信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2] 技术发展与产业布局 - 通过子公司创源智热开展数据中心液冷板代工业务 推进客户端产品认证 [4] - 冷板式液冷技术成熟度较高 主流服务器制造商已建成标准化规模生产线 [9] - 通信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积极部署液冷技术 冷板式液冷数据中心开始规模部署 [9] 行业动态与催化因素 - 液冷概念板块8月以来涨幅28.54% [1][6] - AI算力密度提升推动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加速导入 [9] - 海外云服务提供商加速液冷部署 如微软Azure全面支持液冷 [9] - 数据中心液冷系统与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存在较强技术共通性 [9] 增长驱动因素 - 麒麟电池、神行电池等新型电池推广应用带动新能源车液冷板需求 [1] - AI算力及新能源汽车需求共同拉动热管理产品增长 [1][6] - 采用协同制造与自主产销双轮驱动模式拓展业务 [3]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下半年将从资金、技术、人力等多维度推动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5]
2025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丨12月3-5日 深圳
DT新材料· 2025-08-22 16:04
行业背景与需求 - 电子技术快速更迭推动芯片、器件及设备向微型化、高性能化、集成化和多功能化发展 导致功率密度和发热量急剧攀升[2] - 消费电子、5G、XR、人工智能、电力电子、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物联网、动力电池、储能/热、节能环保及工业4.0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对高效热管理材料技术和解决方案提出高标准要求 推动行业进步[2] - 热管理技术直接关联终端产品的效率、可靠性、安全性、耐用性和持续稳定性 成为多领域发展的关键支撑[2] 大会核心信息 - 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iTherM 2025)将于2025年12月3日至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主题为“融合·创新|传递多一点”[3] - 大会定位热管理产业链一站式价值服务平台 依托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半导体、数字经济、汽车、智慧网联、低空经济及绿色低碳等产业集群 聚焦热管理价值优势及应用场景[3] - 预计会议规模达2000人以上 展商数量超过350家 展出面积达2万平方米[3] 大会内容与结构 - 活动包括开幕活动、专题报告、圆桌讨论、案例分析及路演推介等20余场多维度同期活动 覆盖热管理科学前沿、功能材料、技术应用和工程方案等领域[3] - 专题论坛分为四大板块:科学前沿(含热学科学、微/纳米尺度传热传质等6个专题)、功能材料(含热界面材料、导热复合材料等6个专题)、技术应用(含液冷技术、功率器件热管理等6个专题)及工程方案(含数据中心热管理、电动车热管理等6个专题)[7] - 特别关注知识产权、创业项目及实验室创新技术成果转化 推动“政产学研用资”互惠合作与赋能互补[4] 组织机构与参与方 - 主办单位包括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DT新材料及iTherM洞见热管理[5] - 大会顾问涵盖欧洲科学院院士李保文及天津大学教授封伟等权威专家 执行主席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林正得、虞锦洪等多位学术与产业领袖担任[5] - 支持媒体包括DT新材料、洞见热管理、热设计网等专业平台 承办单位为深圳市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 特色活动与服务 - 设置创新成果集市(需自备易拉宝 尺寸宽60cm×高180cm 分辨率大于300dpi)、闭门研讨会、专家问诊室(1对1服务)及智汇坊(企业需求现场对接)等特色环节[5] - 提供银行转账、支付宝、微信等多种缴费方式 参会代表早鸟价(2025年10月31日前)为1800元/人 学生早鸟价为800元/人[8] - 注册费包含资料费及会议期间餐费 不含住宿与交通费 增值税发票在会后10个工作日内寄出[8] 应用领域与关键词 - 核心应用领域涵盖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eVTOL/无人机及储能等六大主题[12] - 技术关键词包括热科学、热管理材料、热管/VC均温板、隔热保温材料、微射流冷却、液冷技术、Chiplet/3D IC热管理及功率器件热管理等[12]
9.25-26 苏州见!2025先进封装及热管理大会
材料汇· 2025-08-15 15:39
行业背景与大会概况 - 半导体工艺逼近物理极限,产业加速向"超越摩尔"时代转型,5G、AI、HPC、数据中心等领域对高效热管理技术需求迫切,先进封装与热管理技术成为突破算力瓶颈的核心引擎 [2] - 2025先进封装及热管理大会将于9月25-26日在苏州举办,聚焦高算力热管理挑战,设置三大论坛:先进封装与异质异构、高算力热管理创新、液冷技术与市场应用,覆盖chiplet、2.5D/3D封装、热界面材料、碳基热管理、液冷技术等热点话题 [3] - 大会由梁剑波教授担任主席,甬江实验室支持,吸引19家单位参与演讲,包括中科院化学所、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华润微电子等产学研机构,规模达500人 [2][3][4] 技术议题与研究方向 先进封装与异质异构 - 关键技术包括:chiplet异质集成、2.5D/3D互联芯粒开发、TSV刻蚀与填充、玻璃通孔技术、晶圆减薄与键合工艺(永久/临时/混合键合)、宽禁带半导体模块集成等 [15][17] - 材料创新重点:光敏性聚酰亚胺、低温烧结焊料、高纯金属靶材、陶瓷/玻璃基板材料,以及封装设备的高精度套刻与检测解决方案 [15][17] 高算力热管理 - 热界面材料(TIM)研发涵盖聚合物(导热硅脂/凝胶/相变材料)和金属(液态金属/微纳结构)两类,碳基材料如金刚石在AI芯片散热中应用突出 [19][20][21] - 液冷技术路径包括浸没式、冷板式、喷淋式,应用于数据中心、5G基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解决相变材料热管理、多物理场耦合设计等挑战 [21][22][25] 液冷技术应用 - 产业链协同创新聚焦冷却液标准化(含氟/硅油系列)、核心部件(CDU/冷板)工艺革新,数据中心液冷规模化落地需优化PUE与余热回收商业模式 [24][25] - 新兴场景适配:新能源电池浸没式液冷、800V超充系统、储能液冷解决方案(铁铬液流电池)、商用车混动液冷系统等 [25] 产学研合作与商业化 - 大会设置专家问诊、VIP对接、科技成果展示墙等环节,促进技术需求与产业链对接,推动先进封装材料国产化(如环氧树脂、电子胶粘剂)及设备解决方案商业化 [13][17] - 参会费用标准:普通代表3000元/人,学生1500元/人,展位赞助25,000元/个,报告赞助35,000元/场,团体参会享9折优惠 [27]
飞龙股份:公司将热管理技术应用场景延伸至服务器液冷等高科技领域,并已进入逐步批量供货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5:47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在服务器液冷领域与台达电子、维谛技术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这两家厂商是英伟达AI服务器核心液冷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公司积极拓展热管理技术新兴应用领域,将应用场景从汽车延伸至服务器液冷、数据中心液冷、人工智能、充电桩液冷、机器人液冷等多个高科技领域 [2] - 公司已进入逐步批量供货阶段,涵盖5G基站与通信设备、氢能液冷、风能太阳能储能液冷、电力设备等多个领域 [2] 技术应用场景 - 热管理技术应用场景包括现代化农业器械、大型机械装备工业液冷及低空经济等 [2] - 公司技术覆盖范围广泛,涉及多个高科技和新兴行业领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