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搜索文档
新铝时代: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铝合金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证券日报· 2025-09-25 08:09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铝合金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公司拥有铝合金材料研发、产品设计、先进生产工艺以及规模化生产的完整业务体系 [2] - 公司主要产品为电池盒箱体 [2] 技术储备与产品布局 - 公司已在储能电池领域具备相应的技术储备和产品研发布局 [2] - 公司正持续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产品结构 [2] - 公司积极开发新能源下游行业所需的关键零部件新产品 [2] 客户服务 - 公司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产品矩阵 [2]
联合动力上市募36亿首日涨148% 近3年现金流2年为负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07:44
上市表现与公司概况 - 公司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开盘价34.20元 收盘价30.90元 较发行价上涨147.60% 成交额41.18亿元 换手率74.57% 总市值达743.08亿元 [1] - 公司主营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部件 包括电驱系统(电控、电机、驱动总成)和电源系统(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等) [1] - 控股股东汇川技术持股94.51% 实际控制人朱兴明通过直接与间接方式控制汇川技术19.38%表决权 [1][2] 股权结构与控制关系 - 实际控制人朱兴明于2021年9月将直接持有的汇川技术20,602,113股及汇川投资21.7029%股权无偿赠与女儿朱瀚玥 [2] - 朱瀚玥承诺将受赠股权对应的表决权无条件委托朱兴明行使 截至2024年底 朱兴明直接持股汇川技术1.66% 朱瀚玥直接持股0.41% [2] 上市审核关注问题 - 深交所问询聚焦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客户自建供应链对收入及毛利率的影响 以及第三方供应商被替代风险 [2] - 要求说明研发费用率持续下降的合理性 及研发投入与产品技术迭代周期、业绩增长的匹配性 [3] - 需在招股说明书中补充行业政策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业绩可持续性的风险提示 [4] 发行与募资情况 - 本次发行新股28,857.4910万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12% 发行价12.48元/股 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4] - 募集资金总额360,141.49万元 净额353,207.33万元 较原计划少132,503.26万元 [4] - 募投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261,187.51万元)、研发中心建设(132,294.88万元)、数字化系统(12,228.20万元)及补充营运资金(80,000万元) [5] 财务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502,703.07万元增长至2024年1,617,753.13万元 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18,012.25万元转为2024年盈利93,591.05万元 [6]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914,805.73万元(同比+51.08%) 归母净利润54,901.27万元(同比+92.91%) [8] - 预计2025年1-9月营业收入区间140-155亿元(同比+30.62%-44.61%) 归母净利润区间7.5-9亿元(同比+31.05%-57.26%) [9]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2年-13,681.17万元改善至2024年265,261.07万元 销售回款占营业收入比例从50.90%提升至72.06% [7]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807,215.70万元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70.69% 较2022年64.69%有所上升 [7] 发行费用构成 - 发行费用总额7,344.90万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5,000.00万元 审计及验资费用1,000.00万元 律师费用570.00万元 [5][6]
新铝时代:公司已在储能电池领域具备相应的技术储备和产品研发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5:41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铝合金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公司拥有铝合金材料研发、产品设计、先进生产工艺以及规模化生产的完整业务体系 [2] - 公司主要产品为电池盒箱体 [2] 技术储备与产品布局 - 公司已在储能电池领域具备相应的技术储备和产品研发布局 [2] - 公司正持续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公司产品结构 [2] - 公司积极开发新能源下游行业所需的关键零部件新产品 [2]
精进电动股价涨5.1%,广发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9.26万股浮盈赚取12.8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54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5日股价上涨5.1%至9.06元/股 成交额5094.35万元 换手率1.10% 总市值53.47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业务占比94.75% 技术开发及服务占比4.58% 出售废料等业务占比0.68% [1] - 公司成立于2008年2月25日 2021年10月27日上市 主营电驱动系统研发生产销售服务 [1] 机构持仓情况 - 广发鑫和混合A(004750)二季度持仓29.26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21% 位列第二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2.87万元 最新规模1.71亿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广发鑫和混合A今年以来收益3.36% 同类排名7132/8173 近一年收益6.86% 同类排名7208/8003 [2] - 基金成立以来累计收益51.53% 成立于2018年1月16日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吴迪累计任职5年143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774.2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25.09% 最差基金回报0.84% [3]
新铝时代9月24日获融资买入1129.49万元,融资余额1.9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39
股价与成交表现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0.45% 成交额达7705.50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129.49万元 融资偿还555.90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573.59万元 [1][2]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98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为10.26% [1][2]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方面呈现净买入状态 净买入金额573.59万元 [1] - 融券方面无交易活动 融券偿还与卖出均为0股 融券余量与余额均为0 [2]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位于重庆市涪陵区 成立于2015年12月18日 于2024年10月25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铝合金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收入构成:电池盒箱体86.26% 其他(补充)8.10% 精密结构件5.46% 其他产品0.17%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19日股东户数1.30万户 较上期减少1.38% [2] - 人均流通股2755股 较上期增加1.39% [2] - 博时主题行业混合(160505)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56.20万股 系新进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5.44亿元 同比增长68.82%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40亿元 同比增长37.3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589.42万元 [3]
股价连续暴涨创历史新高,海立澄清:借壳、重组、资产注入等消息不实
凤凰网· 2025-09-23 15:06
股价表现 - 9月23日尾盘强势拉升 股价涨幅一度突破9% 最高触及28.5元/股 收盘价27.58元/股创历史新高 总市值攀升至296.03亿元 [1] - 2025年7月1日至9月23日收盘价累计上涨141.72% 2024年2月6日年内低位4.26元/股至创新高收盘价涨幅达547.42% [1] - 2024年11月受借壳传闻影响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 11月12日盘中最高触及21.67元/股 [2] 股价异常波动公告 - 连续3个交易日(2025年9月19日、22日、23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 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1] - 公司公告明确否认网上传播的借壳、重组、资产注入等相关事项 称均为不实信息 [1][2] - 经自查并向控股股东书面征询 不存在影响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重大事项及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1][2] 借壳传闻与澄清 - 市场传闻上海微电子筹划借壳上市 潜在对象包括海立股份和上海电气 [2] - 海立股份与上海微电子控股股东均为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且存在一定业务合作 [2] - 公司于2024年11月7日及2025年8月多次发布公告澄清 控股股东回函确认不存在重大资产重组或资产注入事项 [2] 业务关联说明 - 主营业务为制冷转子式压缩机、制冷电机及铸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以及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关键部件产品 主要应用于家用空调、汽车等领域 [2] - 控股子公司海立特冷收入主要来源于冶金行业高温空调等领域 有销售光刻机用冷却系统但业务规模极小 近三年年销售额占公司年营业收入比例均低于0.003% [2]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减持不超过1073.34万股 减持比例不超过总股本1% [3]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 时间为减持计划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3] - 电气控股直接持有2.83亿股A股(占总股本26.41%) 其一致行动人电气香港持有2740.72万股B股(占总股本2.55%) 合计持股比例28.96% [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26亿元 同比增长13.16%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33亿元 同比增幅达693.76% 扣非净利润扭亏为盈 [4]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165.03亿元、170.31亿元、187.47亿元)但净利润始终徘徊在3000万元左右 扣非净利润曾持续亏损 [4] 公司背景 - 1992年和1993年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B股 是白色家电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及冷暖关联产品研发制造商 [5] - 拥有冷暖关联解决方案及核心零部件、汽车零部件两大产业板块 在全球12个国家及地区拥有1.4万名员工、超过20个研发及技术服务中心和近40个制造基地 服务于165个国家和地区的2亿用户 [5]
纳百川创业板IPO注册生效
北京商报· 2025-09-23 13:25
据了解,纳百川专注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及储能电池热管理相关 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池液冷板、电池集成箱体、燃油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加热器 暖风等。公司创业板IPO于2023年9月27日获得受理,2023年10月23日进入问询阶段,2025年8月28日上 会获得通过,2025年9月2日提交注册。 此次冲击上市,纳百川拟募集资金约7.2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运用于纳百川(滁州)新能源科技 有限公司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补充流动资金。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实习记者 李佳雪)深交所官网显示,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 百川")创业板IPO于近日注册生效。 ...
新铝时代9月22日获融资买入587.71万元,融资余额1.9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1:4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2日股价下跌0.04% 成交额7272.03万元[1] - 当日融资净卖出188.66万元 融资买入587.71万元 融资偿还776.37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99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达10.27%[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10日股东户数1.32万户 较上期增加4.35%[2] - 人均流通股2717股 较上期减少4.17%[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5.44亿元 同比增长68.82%[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40亿元 同比增长37.33%[2]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铝合金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1] - 收入构成:电池盒箱体86.26% 精密结构件5.46% 其他产品0.17% 其他(补充)8.10%[1] - 公司位于重庆市涪陵区 成立于2015年12月18日 2024年10月25日上市[1]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589.42万元[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博时主题行业混合(160505)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56.20万股 为新进股东[3]
国内市占率超60% 特斯拉“小伙伴”今申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23:48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专业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 专注于轻量化汽车零部件领域 产品聚焦新能源汽车 已形成门槛梁系列 电池托盘系列 保险杠系列 副车架系列等多产品体系[1] - 2024年门槛梁系列收入17.48亿元 营收占比48.90% 电池托盘系列收入10.64亿元 营收占比29.77% 两项合计收入占比超75%[1] - 门槛梁产品国内市占率达64.25% 保险杠产品市占率达12.30% 电池托盘产品2023年开始批量供应宁德时代 2024年批量供应沃尔沃 市占率有较大提升空间[1] 客户与合作 - 与特斯拉 广汽集团 蔚来汽车 小鹏汽车 赛力斯 小米汽车等主要新能源汽车厂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2] - 产品覆盖特斯拉Model3/ModelY 广汽埃安系列 蔚来ES/EC/ET系列 小鹏G6/MONA/P7+ 极氪001/009 问界M5/M7/M9 小米SU7等主流新能源车型 在相关车型供应占比大部分达60%以上[2] - 2024年4月被上海有色金属网评选为"2024年SMM中国工业铝型材企业二十强" 电池托盘和保险杠项目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 曾获北汽新能源优秀质量保证奖 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等奖项[2] 财务状况 - 2022年至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911.60万元 3802.24万元和-2.53亿元 净流出规模呈上升趋势 2024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 - 采购原材料结算以预付为主 与下游客户结算存在账期 销售至回款整体周期约90日至120日 业务高速发展期经营活动现金需求较大[2]
英搏尔:公司2025年上半年公司电源总成出货44.22万台
证券日报网· 2025-09-22 12:45
产品出货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电源总成出货44.22万台 同比增长17.46% [1] - 驱动系统出货15.94万台 其中多合一产品同比增长185.47% [1] 产品结构变化 - 驱动总成和电源总成产品销售占比由上年同期72.42%提升至84.98% [1] 市场地位 - 在新能源乘用车电源总成、驱动总成、多合一驱动总成、电机控制器总销量方面均位居国内Tier1供应商前列 [1] 业务影响因素 - 下半年度电驱总成业务收入受行业周期、客户订单获取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1] - 始终与相关客户保持密切沟通 关注市场动态与需求变化 [1] 产品体系 - 构建了驱动系统和电源系统货架式产品矩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