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力电池液冷板
icon
搜索文档
东莞这一锂电公司启动IPO
起点锂电· 2025-09-16 10:27
锂电市场资本活动回暖 - 广东恒翼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9月8日重启IPO进程 正式启动上市辅导 辅导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2] - 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 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 注册资本1.255亿元 专注于新能源智能制造装备行业 为锂电池提供智能化产线及检测线 累计交付超过500GWh电芯生产线与检测线 业务覆盖中国 法国 德国 西班牙 日本 韩国 瑞典 美国 印度等国家和地区[2] - 恒翼能曾于2023年1月启动IPO辅导 辅导机构为民生证券 在辅导期间客户集中与关联交易情况被关注 宁德时代作为第一大客户报告期收入占比超过50% 并通过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其5.4%股权[3] 恒翼能客户集中度改善 - 公司回应客户集中度符合行业特性 强调与宁德时代合作具有可持续性 交易价格公允 且具备独立面向市场获取业务的能力[3] - 通过积极开拓客户 海外客户拓展顺利 其他头部客户订单大幅增加 在手订单中宁德时代占比已下降 客户集中度高的问题得以改善[3] 锂电产业链IPO进展 - 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于2024年8月28日成功过会 目前处于提交注册阶段 拟募资7.29亿元 其中5.79亿元用于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 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6][7] - 公司2022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0.31亿元 11.36亿元 14.37亿元和3.37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元 9825.49万元 9542.88万元和1488.54万元[7] - 安徽新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6月向北交所递交IPO申请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计划募资4.63亿元 用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核心零部件扩产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8]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4.64亿元 6亿元和13.81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64.2万元 4775.07万元和7195.75万元 客户包括零跑 蔚来 小鹏 宁德时代 长盈精密 欣旺达等[8] - 无锡理奇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于2024年6月获深交所受理 拟募资10.08亿元 用于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 研发中心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8]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9亿元 17.21亿元和21.73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亿元 2.39亿元和2.70亿元 锂电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5.98% 91.81%和93.82%[9] 行业活动与展会 - CINE2025固态电池展暨固态电池行业年会定档2025年11月6-8日在广州举办[10] - 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 起点用户侧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将于2025年12月17-19日在深圳举办[10] - 同期举办2025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 2025起点钠电行业年会暨钠电金鼎奖颁奖典礼[13]
纳百川IPO提交注册:动力电池热管理龙头业绩稳健增长,核心技术驱动未来可期
北京商报· 2025-09-05 11:29
公司概况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领域高新技术企业 主营动力电池液冷板产品 应用于乘用车与储能场景 [2] - 公司成立于2007年 2024年获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拥有浙江温州 安徽马鞍山 安徽滁州三处生产基地 生产场地超20万平方米 [5] 技术研发实力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2年3406.96万元 2023年4394.05万元 2024年5411.17万元 [2]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03项 其中发明专利20项 实用新型专利183项 技术覆盖温控 轻量化 自动化生产等核心领域 [2] - 产品性能行业领先:热分布温度偏差≤3℃ 流阻偏差稳定在5%以内(行业平均15%)形变与鼓包探测识别率100% [2] - 开发第三代CTP液冷板 创新集成结构梁 隔热层与液冷板 提升电池体积能量密度与整车续航能力 [2] 客户体系与合作成果 - 嵌入全球主流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与宁德时代 中创新航 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巨头深度合作 [3] - 产品配套蔚来 小鹏 理想 吉利等知名整车品牌 覆盖车型超200款 累计完成开发项目300余项 [3] 财务表现与增长趋势 - 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100813.32万元 2024年140781.10万元 年复合增长率18.17% [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2941.62万元 同比增长69.55% [4]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77.85% [4] - 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17.37亿元(同比增长20.86%)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9.72%) [4] 行业机遇与市场空间 - 根据工信部技术路线图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20% 2035年提升至50%以上 [4] - 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液冷板市场规模预计达145亿元 [5] 资本运作与产能扩张 - 深交所提交注册 打开更广阔资本通道 [1] - IPO募集资金用于滁州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 总投资57940.04万元 建设期2年 达产期5年 [5]
宁德时代又一供应商IPO过会!
起点锂电· 2025-08-31 07:31
IPO过会与募资计划 - 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已过会 计划募资7.29亿元 其中5.79亿元用于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 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3] 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长期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领域 主营产品为动力电池液冷板 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3] - 2015年与宁德时代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016年为上汽大众国内首款新能源车型配套热管理系统 [3] - 客户覆盖蔚来 小鹏 理想 零跑等主流主机厂 产品应用于乘用车和储能场景 是国内电池液冷板行业标杆企业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10.31亿元 归母净利润1.13亿元 [4] - 2023年营业收入11.36亿元 归母净利润9825.49万元 [4] - 2024年营业收入14.37亿元 归母净利润9542.88万元 [4]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3.37亿元 归母净利润1488.54万元 [4] - 公司选择创业板第一套上市标准 预测2025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05% [3][4] 股权结构 - 发行前控股股东为陈荣贤 实际控制人为陈荣贤 张丽琴 陈超鹏余三人 合计控制公司55.58%股份 [4] 行业活动 - 行业首届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将于9月26日在深圳举办 [6] - 2025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将于11月8日在广州举办 [6]
纳百川创业板IPO过会:核心技术驱动业绩稳健增长
中证网· 2025-08-30 07:36
IPO与业务发展 - 创业板IPO申请获通过 [1]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液冷板 是动力电池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1] - 2022年至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从100813.32万元增长至140781.10万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8.17% [3] - 2025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32941.62万元 同比增长69.55% [3] - 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3676.42万元 同比增长20.86% [3] 技术研发与专利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406.96万元、4394.05万元和5411.17万元 逐年提升 [2] - 共拥有授权专利203项 包括20项发明专利和183项实用新型专利 [2] - 专利涵盖热管理结构设计、轻量化工艺、自动化生产等核心技术领域 [2] 客户与市场地位 - 2015年与宁德时代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1] - 2016年成为上汽大众国内首款新能源车型热管理供应商 [1] - 客户覆盖蔚来、小鹏、理想、零跑、吉利、长安、长城、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北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奇瑞、鸿蒙智行、奔驰、丰田、现代、宇通等主流主机厂 [1] - 完成超200款车型适配和300余项开发项目 [1] - 产品应用于乘用车和储能等多个场景 [1] 生产制造能力 - 采用模块化工厂、极限制造工厂和零碳工厂三大核心理念 [2] - 引入微米级全自动喷涂系统、高效全自动钎焊线、全自动氦分子检漏设备、全自动绝缘涂层系统及AGV无人仓储物流系统等先进设施 [2] - 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程自动化和"不落地"连续生产 [2] 储能业务拓展 - 进入宁德时代、中创新航、阳光电源等头部新能源企业的供应商体系 [3] - 中金公司研究部预测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449吉瓦时 同比增长约21.42% [3] - 储能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3] 产能扩张计划 - 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 [3] - 项目位于安徽省滁州市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投资总额57940.04万元 [3] - 项目实施后将显著提升产能规模 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3]
纳百川创业板IPO过会 拟募资7.29亿元深耕动力电池热管理赛道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03:41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长期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领域 主营产品为动力电池液冷板[1] - 2015年与行业龙头宁德时代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016年为上汽大众国内首款新能源车型配套热管理系统[1] - 客户体系覆盖蔚来 小鹏 理想 零跑等主流主机厂 产品应用于乘用车及储能场景[1] - 是国内电池液冷板领域的行业标杆企业[1] IPO进程与募资计划 - 创业板IPO于8月28日过会[1] - 拟募资7.29亿元 其中5.79亿元用于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 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 - 2023年9月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经历两轮问询[1] - 上市委要求说明2025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05%预测的谨慎性及合理性[1]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10.31亿元 归母净利润1.13亿元[2] - 2023年营业收入11.36亿元 归母净利润9825.49万元[2] - 2024年营业收入14.37亿元 归母净利润9542.88万元[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37亿元 归母净利润1488.54万元[2] - 选择创业板第一套标准申报上市[2]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为陈荣贤 实际控制人为陈荣贤 张丽琴 陈超鹏余家族[2] - 三人合计控制公司55.58%股份[2]
毅昌科技:4月30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5-05 02:50
业绩说明会核心内容 - 公司于2025年4月30日召开业绩说明会,回应投资者关切问题 [1] 高管减持计划 - 公司暂未收到高管减持计划,未来若有将依法披露 [2] 产能扩张与回款情况 - 安庆毅昌汽车外饰件生产项目预计二季度投产 [2] - 芜湖汇展新建液冷板生产线预计二季度投产 [2] - 客户均按合同约定账期按时回款 [2] 研发投入与人员结构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增至201人,占比提升至11.14% [2] - 博士增至2人,体现对技术创新的持续重视 [2] 行业营收表现 - 2024年新能源行业营收43,595.65万元,同比上升102.78% [2] - 汽车行业营收94,060.34万元,同比上升19.61% [2] - 家电行业营收76,443.54万元,同比下降5.94% [2] - 医疗健康行业营收3,756.89万元,同比下降5.63% [2] 未来盈利驱动因素 - 汽车销售收入占总营收35.05%,2023年同期占比34.78% [3] - 新能源销售收入占总营收16.25%,2023年同期占比9.51% [3] - 战略聚焦汽车、新能源、医疗健康三大板块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6.83亿元,归母净利润9469.94万元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18亿元,归母净利润2189.09万元 [3]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同比上升25.4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9.42% [6] 研发成果与转化 - 汽车零部件领域研发IML格栅、透光灯具、后视镜等大型IML内外饰 [4] - 新能源领域拥有最全液冷板品类,包括平板式、直冷板、侧冷板、弯管式 [5] - 医疗健康领域研发IVD耗材多腔模 [5] - 以上研发成果均已实现量产并规模化出货 [5] 资本支出规划 - 2024年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同比大幅下降 [5] - 未来资本支出重点在汽车、新能源及医疗健康领域 [5] 医疗健康业务战略 - 医疗健康业务为公司重要战略方向 [5] - 将持续投入并扩大在体外诊断仪器、试剂及一次性塑料耗材领域的市场份额 [5] 主营业务 - 设计、生产和销售电视机结构件、白色家电结构件以及汽车结构件等 [5]
毅昌科技(002420)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11:26
公司运营基本信息 - 2025年4月30日下午15:00 - 17:00,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宁红涛、副总经理等叶昌焱、独立董事胡彬 [1] 高管与产能情况 - 公司暂未收到高管减持计划,未来若有将依规披露信息 [1] - 安庆毅昌汽车外饰件生产项目和芜湖汇展新建液冷板生产线预计二季度投产,客户按合同约定账期按时回款 [1] 研发人员与业绩表现 - 2024年研发人员增至201人,占比提升至11.14%,博士增至2人 [2] - 2024年新能源行业营收43,595.65万元,同比上升102.78%;汽车行业营收94,060.34万元,同比上升19.61%;家电行业营收76,443.54万元,同比下降5.94%;医疗健康行业营收3,756.89万元,同比下降5.63% [2] 盈利驱动与财务状况 - 公司贯彻相关战略,2024年汽车销售收入占总营收35.05%(2023年同期34.78%),新能源销售收入占总营收16.25%(2023年同期9.51%),未来深耕三板块实现盈利增长 [3] - 2024年营业收入2,683,352,526.85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4,699,367.09元等;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17,565,468.02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890,902.55元等 [3][4] 研发成果与市场规划 - 汽车零部件领域打造核心产品,研发轻量化产品;新能源领域专注动力电池液冷板研发;医疗健康领域着重研发IVD耗材多腔模,成果均已量产并规模化出货 [4][5] - 2024年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大幅下降,未来资本支出着重于汽车、新能源及医疗健康领域 [5] - 公司会持续投入医疗业务,依托优势开拓客户,扩大体外诊断等领域市场份额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