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健康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商保创新药目录靴子落地:价格“谈判”改“协商”
虎嗅· 2025-07-02 02:15
政策发布与核心变化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通过"协商"确定商保创新药目录内药品结算价 [2][7] - 同步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制定价格协商流程但未明确细则 [3][7] - 原"丙类目录"正式定名为"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第一版目录制定将与2025年国谈同步进行 [4][5] 目录运作机制 - 药企可采取"双轨申报"模式,自主选择申报基本医保目录或商保创新药目录,或同时申报双目录 [5] - 目录制定流程分为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价格协商、公布结果5个阶段,时间跨度从2025年6月至11月 [10] - 测算专家由商业保险和药物经济学专家组成,价格协商专家由商保专家和医保部门代表组成 [17] 价格形成机制演变 - 价格确定方式从"谈判"调整为"协商",强调尊重商业保险公司市场主体地位 [7][13] - 商保专家对药品准入和价格协商具有重要决策权,医保局明确"政府和市场有边界" [13][15] - 协商价格将形成统一标准,避免不同保司出现差异定价,但具体协商规则仍需另行确定 [19][20] 政策支持与激励 - 对目录内药品实施"三除外"政策:不纳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集采替代药品检测及DRG/DIP结算范围 [26] - 医保局将向保司开放数据支持(需确保安全)、推动医保商保同步结算、共享智能监管平台 [28][29][30] - 政策意图通过"以政策换价"而非"以量换价"推动创新药发展,因商保参保规模有限(惠民保参保约2亿人) [24][25] 市场参与方态度 - 部分保司人士认为医保局在价格机制上"后退了一步",但官方解释为对市场规律的适应性调整 [14][15] - 保司参与意愿仍存不确定性,部分业内人士表示积极性不高 [31] - 行业关注点聚焦于协商细则未明确、目录约束性降低(仅"推荐"使用)等实操问题 [21][23]
两部门: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快讯· 2025-07-01 01:42
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1] - 政策提出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商保创新药目录)[1] - 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1] 目录设置 - 商保创新药目录将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1] - 目录内药品将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范围[1] - 政策要求统筹做好商保创新药目录与医保目录的衔接[1] 价格机制 - 将通过协商合理确定商保创新药目录内药品结算价[1] - 探索建立更严格的价格保密机制[1]
两部门:鼓励商业健康保险扩大创新药投资规模
快讯· 2025-07-01 01:38
创新药支持政策 - 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推动创新药行业发展 [1] - 政策鼓励商业健康保险扩大对创新药的投资规模,为行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1] - 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公司通过创新药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为创新药研发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 [1] - 政策旨在培育支持创新药的耐心资本,促进创新药研发的可持续发展 [1]
创新药支付十年破局路:从 “支付荒漠” 到 “万亿蓝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12:03
核心观点 - 中国创新药支付体系正经历结构性变革 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中的作用快速提升 从补充支付向核心保障角色转变 [1][2][5] - 惠民保成为支付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2023年超过90%的惠民保产品包含特药责任 覆盖246款内地上市肿瘤创新药 罕见病药物纳入率三年内超50% [2] - 商业健康保险支付比例有望从2024年的7.7%大幅提升至36% 到2035年支付规模预计超过4400亿元 [5][7] 支付体系变革 - 2020年政策提出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明确商业健康保险为重要支柱 [2] - 2024年创新药销售额达1620亿元 医保基金支付占比44% 个人支付占比49% 商业健康险仅占7.7% [5] - 目标将患者自费比例从49%降至20% 商业健康保险支付份额需提升至36% [7] 惠民保发展 - 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呈现燎原之势 具有低门槛、低保费、带病可保特性 [2] - CAR-T等天价疗法开始进入多地惠民保目录 药品责任从附加责任转变为核心责任 [2] - 2025年3月广州推出"穗新保"系列产品 突破传统医保目录限制 覆盖广州市创新药械产品目录和港澳药械通相关目录 [2][3] 商保产品创新 - 商业健康险将特药责任从附加选项升级为主体保障 [3] - 新华保险医药无忧、众安尊享e生2025版、太平洋蓝医保、复星星相守等产品均放开了外购药及器械责任 [3] - 人保寿险金医保3号和平安健康险长相安2号增加了一般外购药械的可选责任 [3] 目录体系构建 - 2025年2月保险行业协会提出ABCDE分级目录体系 [5] - 商保目录A系初稿聚焦29个省市惠民保高频药品 梳理出2619种特药清单 形成19个适应症保障框架 [5] - 2024年12月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研究探索丙类药品目录的设想 [5] 支付体验优化 - 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在全国推广 在广州市22家试点医院实现与医保衔接、一站式同步结算 [3][6] - 镁信健康推出"一码直付"服务 理赔流程从三个月缩短至半天内 实现住院、门诊、药房等多场景无感支付 [6] - 传统商业保险理赔流程需要先垫款再理赔 手续繁琐且耗时较长 [6] 保障模式分类 - 普惠医疗险(如惠民保)和补充医疗险(如百万医疗险)通过目录化产品设计提供创新药保障 [4] - 中高端医疗险通常不加限定地对所有费用提供保障 [4] - 重疾险采用一次性给付方式为创新药提供间接费用支持 [4] - 带病体特病特药保险面向特定患病群体提供针对性保障 [4] 产业协同发展 - 商业保险与创新药产业从"陌生路人"转变为"命运共同体" [7] - 万亿险资可能从支付端延伸至研发端 成为创新药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 [7] - 政策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群众 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 [6]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工信部表态,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等车型的抽查力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22:42
医疗健康行业 - 中办、国办将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满足多层次用药保障需求 [1] -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优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模式,推动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网络 [1] 国际贸易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3.02万亿元,同比增长9.1%,占外贸总值16.8% [2] - 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2.3万亿元,增长2.9%,占12.8% [2] - 中国与美国贸易总值1.72万亿元,下降8.1%,占9.6%,其中对美出口下降8.7%,自美进口下降6.3% [2] 智能养老产业 - 工信部、民政部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2025-2027年),聚焦安全性、可靠性制定产品标准 [3] - 引导行业开发适老化、智能化产品,提升安全可靠水平 [3] 公共服务与住房政策 -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享有与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4] - 支持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4] 汽车制造业 - 工信部加强车辆生产一致性检查,重点抽查高关注度及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车型 [5] - 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采取通报、暂停产品公告等处罚措施 [5] 环保与资源利用 - 住建部目标202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50%以上 [6] 时尚消费产业 - 北京拟打造全球首发中心,支持商圈改造升级,吸引国际品牌设立首店及地区总部 [7][8] - 鼓励东城、朝阳等区建设时尚消费品首发中心,海淀等区培育科技电子消费品首发中心 [8] 劳动保障政策 -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标准,制定技能人才分类参考指引 [9] - 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行动,加大以工代赈力度促进就业 [9] 电商行业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电商平台杜绝大数据杀熟、虚假营销等行为,规范直播动态监测 [10] 体育产业 - 贵阳拟出台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办体育,设立专项资金培育体育品牌 [11]